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评论 > 诗歌研究 >

“新诗十九首”是什么玩意?(2)卞之琳《断章》

时间:2016-05-18 00:01来源:诗人鹰之博客 作者:鹰之 点击: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是个幸运者,因为他摸透了中国人喜欢朦胧的心理,故意把理性变得朦胧,因而在不求甚解的话语权人士帮助下令这首诗得以漏网流传。从内容上来他写的是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是个幸运者,因为他摸透了中国人喜欢“朦胧”的心理,故意把理性变得朦胧,因而在不求甚解的话语权人士帮助下令这首诗得以漏网流传。从内容上来他写的是“互为风景”的辩证法,把个性体验转化为了普遍真理,是有充足的流传理由的,若仅仅当作爱情诗读,这首诗反而索然寡味了。但在呈现本体上来说,虽只有四句也还是存在毛病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前两句建构了一个“互为风景”的对应场景,那么接下来的思辨应该体现场景的连续性,在字面上还是要对应“你”和“我”才能构成一个呈现的整体,但他莫名其妙来了一个第三者“明月”,虽说靠“同情阅读”意思也大致说得通,但文法却留下败笔,成了“两首诗”(也许会有可爱的读者管此叫“跳跃”,意思是第二段他回家了,属于另一场景,那就更可笑了,在此不争论),削弱了这个有机体内在部位的有机联系,却也正好迎合了喜欢浅阅读的中国读者喜欢朦胧的心理,也算是“木头产耳,窖里生鱼”了。

试改如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装饰了别人的窗口
别人唤醒了你的梦

 

   我为什么要把“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改为“你装饰了别人的窗口”呢?很简单,为了考虑一首诗的“身体性”,什么是一首诗的“身体性”?简而言之,一首诗的各个部分是血肉相连相互作用的,前面一句往往都是后面某一句的“句根”,只有借这个“根”后面句子才可生根发芽长成风景。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处的第三句该改成“举头望星星”意思当然也大致说得通,却失去了对“明月”的强化机会,而“霜”这个意象也白白浪费了。
   同理,此处“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便是个突然出现没有“句根”的句子,因为借不上前面两句的发射之力,只是一句寻常修辞,根本不具有任何诗性。若当作爱情诗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莫名其妙无疾而终,便被浪费掉了;若当做哲理诗,这个“明月”的出现就显得多此一举,有人说可能作者为了避开“你”“我”俩字的重复,但你避开一个“你”再用上俩“装饰”不但避免不了重复,反而更僵化了。而“你装饰了别人的窗口”则不同,因为有“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作为呼应,那么这个 “看风景的人”和“你”是可发生关联引爆作用的,“看风景的人”有可能就是“你”曾经的一个“朱丽叶”的投影,“你”自然有可能就是别人“罗密欧”影像的一个反光。而在此基础上后文的“别人唤醒了你的梦”一句又找到了根,成为了一个声情并茂的“一帘幽梦”。
   很明显无论当作哲理诗还是爱情诗读,原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在此诗中是比较“隔”的一句,既隔断了理性又隔断了情景,更要命的是隔断了“情境”,而原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装饰”一词也是落得过实,且有些不痛不痒,杀死了一场真情的“疼痛感”。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看着很舒服找不到毛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读完这首诗之后的结论是按理性去认识的,但在回首这首诗的“过程”时,却按抒情诗去要求,自己把自己装在了套子里。 

(责任编辑:齐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