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诗歌 > 诗探索 >

著名诗人剑男的诗

时间:2021-09-09 14:57来源:未知 作者:易飞 点击:
与欧美流行的写作课一样,《易飞掰诗》关注的是文本本身。读文本是困难的,是真刀真枪的功夫。易飞迎难而上,他的解读,不在文学史和理论方面过多纠缠,在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书写实验和文本的互通中,进行别开生面的解读,更多形象思维的散发,语意灵动,


与欧美流行的写作课一样,《易飞掰诗》关注的是文本本身。读文本是困难的,是真刀真枪的功夫。易飞迎难而上,他的解读,不在文学史和理论方面过多纠缠,在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书写实验和文本的互通中,进行别开生面的解读,更多形象思维的散发,语意灵动,思绪延绵,探微寻幽。今天推出的是著名诗人剑男的诗《平衡术》。在生活中每一次洪水和巨浪袭来的时候,如何拽紧风帆,找到重心,获得平衡?如何在贫穷和幸福、痛苦与欢乐之间,抓住命运的桅杆?请看本台优秀批评家易飞掰扯。

     ——【诗人名典】总策划、总编辑 草鹤

 

平衡术(原文)

 

作者:剑男

在有限的空间内保持身心的纯正、不倾斜

在一根绳索上,一块木头上

或江面一根苇草上

考量身体的难度也考量内心的难度

我见过这样的平衡术,在万人景仰的高处

中年人脚如鹰爪

在坠落的瞬间用脚钩住钢绳

像早年黄昏乡村高压电线上倒悬的蝙蝠

我也看见过低处的平衡术

母亲在南江河斜着身子拽着一个少年

肆虐的洪水与瘦弱身体保持着奇妙的平衡

但在我的家乡李家湾

在贫穷和幸福、痛苦与欢乐之间

我很少看见亲人们有过须臾惬意的摇摆

他们在生活中起伏无定

如置身一根又一根的绳索、钢丝和木头

那么多虚无的东西悬在一端

这一头,他们把全身重量压了上去

那孤注一掷的蛮力,却

每每如压舱石压上一艘风高浪急中的驳船

 

微信图片_20210909144609_调整大小.jpg

 

【作者简介】剑男  原名卢雄飞,湖北通城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曾获丁玲文学奖、《芳草》第五届汉语文学奖女评委奖、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收获》季度诗歌奖,有诗歌入选各种选集及中学语文实验教材,著有《激愤人生》《散页与断章》《剑男诗选》《星空和青瓦》等。现居武汉。

这首诗我早就想掰了,我也对剑男先生说过,我喜欢这首诗。我掰一首诗之前,尽量不去看那些大家的评论,怕看了以后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不敢掰了:二是掰不出新东西来了。但评论家刘波兄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对他的点评( 虽然只是简评)产生了好奇心——瘾是过了,但甚觉后悔,好像一些话被刘先生说到了。然按照计划,这首诗是绕不过去的,我只得一遍一遍地再读,有没有新发现不知道——反正,我掰的时候,把刘波先生差不得忘光了。我的一点自信心,来自于我自己的书写经验——虽然往往是不成功的经验。

 

在有限的空间内保持身心的纯正、不倾斜

在一根绳索上,一块木头上

或江面一根苇草上

考量身体的难度也考量内心的难度

 

仔细读剑男的诗作,你会发现,其咏物论事,都怀有一定的观念指涉,有些明确地指出了,如《泡沫》;有些却是隐形的,如《涟漪》,但都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涟漪》更是有“诗到语言为止”的况味。

韦恩·布施说,技巧就是观点。对此,我深为为然,作品往往是作者运用观点的产物——在不露痕迹的叙述中,形成异于常人的观点,这不失为现代汉语诗歌一种高级的玩法——剑男显然深谙此道,并运用自然。

我以为,剑男的诗中,还有一种独特的迷人的地方,那就是“轻”和“慢”,其“后座”则是“从容”“淡定”。

剑男的诗不会凌空虚蹈,写的很实在。诗作一开始的四行,描摹了这样一番场景,出现了画面感。这四行,看起来是两虚两实,中间两行是实的,虽然不多见,也是日常生活之一种。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见过这样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与剑男先生的大部分诗不同的是,一开始就带有观念的指向,而不是像他的很多作品,读到最后才自然生发出某个观点,并让你会心一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保持身心的纯正、不倾斜”,它“考量身体的难度也考量内心的难度”。剑男似乎不需要你来回答,他自己替你说了。这说明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显而易见的事情不需要读者来参与,这是对读者的一种信任和尊重,同时也说明——能够回答这个答案并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么呢?

作者也没有急于回答,他有耐心,宕开笔继续描写,给你带来更多场景和现场感,让你感觉平衡并非只有一种姿态。接下来看到:有些平衡只是为了炫技,此处并无贬义——表演也是生活中平衡之一种,也能带给观众和我们一种奇绝的美感;

 

我见过这样的平衡术,在万人景仰的高处

中年人脚如鹰爪

在坠落的瞬间用脚钩住钢绳

像早年黄昏乡村高压电线上倒悬的蝙蝠

 

但这不是诗人的着力点,只是一种旁逸,也可让文本更加宽阔——单写一种平衡术固然也是可以的,但不免有些单一和沉闷,也不够客观和全面,更无铺垫与蹲伏,其升腾出离就会缺乏说服力,也缺乏力量与感染。

这位中年人一定是个高手,“脚如鹰爪”,“瞬间用脚钩住钢绳”,他的平衡术玩的出神入化,所以“万人景仰”。但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连生活的一部分也不是,它只是一个生活的游戏或插曲。

现在,苦难的生活如期出场了,我们猜得到,但也愿意领受诗人的流转——因为我们有隐约之中感觉到了什么,也希望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剑男不会让你失望。

 

我也看见过低处的平衡术

母亲在南江河斜着身子拽着一个少年

肆虐的洪水与瘦弱身体保持着奇妙的平衡

 

只有苦难中的各种平衡术才是迷人的,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和艰辛。此时的母亲,是诗人的母亲,也不是诗人的母亲,她是某种共同体,承载一个母亲的慈爱与坚强,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此处的少年,是诗人自己,也不是诗人自己,承载着所有人少年时代的苦难记忆,在“肆虐的洪水”中,“瘦弱身体”依偎着母亲,“在南江河斜着身”被母亲“拽着”,才有了安全感,写得细腻而实沉。洪水中的独木桥或是泥泞小道,都让少年的“我们”无法保持“平衡”,随时有跌落河谷或扑倒在路上的风险,是神奇的母爱保持着这种“奇妙的平衡”。

请注意此中的“低处”,有地势之低小路之窄,也有生活在低处之意,实虚揉合;联想到上节中的“高处”,可见作者的匠心,也可看出剑男写作的精到。这也是剑男写作的态度——下的功夫不可谓不深。前文已述,高处的游戏只是偶而的戏剧化的生活,是一种不真实的生活,那种在高处高难度作为表演性的“平衡术”,在生活中是排不上用场的——只是生活的一种假象——虽然美好,极具观赏价值,却无济于残酷的现实生活!

 

但在我的家乡李家湾

在贫穷和幸福、痛苦与欢乐之间

我很少看见亲人们有过须臾惬意的摇摆

他们在生活中起伏无定

如置身一根又一根的绳索、钢丝和木头

那么多虚无的东西悬在一端

 

从母亲写到“我的家乡李家湾”,再自然不过,一个时代的群体,“在贫穷和幸福、痛苦与欢乐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点。很显然,他们很坚定,“很少看见亲人们有过须臾惬意的摇摆”,在这种苦难的生活面前,摇摆不可能是“惬意的”,只可能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起伏无定/如置身一根又一根的绳索、钢丝和木头”。

 

这一头,他们把全身重量压了上去

那孤注一掷的蛮力,却

每每如压舱石压上一艘风高浪急中的驳船

 

最后一节,写出了命运的对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被生活所逼,情势使然。当生活遇到这样的绝境,你无法逃避,找不到平衡点,就会被生活湮没。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全身重量压了上去”,不得不“孤注一掷”,虽然只有“蛮力”,那依然对命运发出不屈的挣扎与抗争。如果你见过在河中航行的“风高浪急中的驳船”,你会发现,这只船装满了沉重的石头,却也会因为那些沉淀已久的饱满的生活智慧和品质,沉稳地穿过生活的激流险滩。

全诗到最后达到高潮,如巨浪冲击岩石,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回声犹在。苦难的人生,如何扼紧命运的咽喉,在每一次洪水和巨浪到来的时候,拽紧风帆,找到重心,获得平衡,是人生每个阶段的重要课题——对于苦难的李家湾是,对江汉平原的每个村庄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心中忆念的的乡村也是!

2021.9.2

微信图片_20210909144558_调整大小.jpg

 

栏目主持人简介:易飞,湖北监利人。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专栏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无冕之王》、《旷世》《天上人间》,中篇小说《梦中的石头》《玩笑》、诗集《那一年深秋》等300余万字。诗作入选数十种选本,“易飞新闻小说”进入“辽沈热书”畅销书榜,非虚构文学作品《憨的智慧》进入2016全国十大励志图书榜首。

(责任编辑:周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