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人物故事 >

春在心头仍十分——访诗坛耆宿贺敬之

时间:2017-10-03 10:17来源:原创 作者:赵安民 点击:
春在心头仍十分访诗坛耆宿贺敬之 赵安民 2017年9月25日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所属的中华诗词研究院策划组织编纂的《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
春在心头仍十分——访诗坛耆宿贺敬之
 
赵安民
2017年9月25日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所属的中华诗词研究院策划组织编纂的《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一书,今年8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我国当代四位“90后”诗人自选集,以诗词作品为主,诗词理论兼备。这四位作者都是年逾九十岁的当代诗词耆宿——霍松林、贺敬之、丁芒、刘征。每人自己选辑一百多首诗词作品,四五篇诗词理论文章,可见书名“名家”“精选”当之无愧。

    9月上旬,我先将样书寄赠给贺老,并写信简谈了对老人家的诗词作品和理论文章的品读意见,并请老人家对我社诗词编辑出版工作赐予宝贵意见。

    今天是星期一,上班不久,我就给贺老家打电话,首先是贺老家保姆接电话,然后由贺老秘书柳湧接听,告我说我寄赠的样书早已收到,欢迎我来贺家座谈。我问哪天方便前往拜访,贺老在一旁马上说就今天下午5点。上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王春先生在微信中发来今天报纸“采风”专版图片,上面刊有拙作《金秋文化活动词五首》,其中有一首《沁园春·我国第一本诗词白皮书出版志庆》,于是我请王春带上报纸一同去拜访贺老;我带上我社出版的第一本诗词白皮书《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5)》,还有上个周末在家里毛笔书写这首词时落款“贺敬之前辈两正”的一份书法作品;尚古书房马步云编辑带上尚古书房与我社合作出版的线装本《心船歌集:贺敬之新古体诗选》和尚古书房装裱成册页的《赵安民书贺敬之诗十二首》(欲请贺老签名留念)、《赵安民书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封面是贺老以前题签的)一同拜访贺老。



    


    我们三人按时到达贺老家,保姆开门迎我们进屋,只见贺老站在客厅微笑相迎。我们一一同贺老握手,我握住贺老手说着问候老人身体的话,贺老幽默地自我调侃,说这话都不用问,表现出乐天知命的豁达心态。贺老首先表示我给他的书和信收到,对于诗词研究院选他的作品入编表示感谢、对我信中对其作品和理论的钦佩及赞赏谦虚地表示“过誉”了。我取《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翻到贺老诗论部分的《贺敬之诗书集自序》《贺敬之诗书二集自序》,我对王春和马步云说,这几篇有关旧体诗词创作的理论思考的文章,是贺老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创作新体诗和旧体诗的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当前诗词改革发展的重要文献。贺老关心地询问我社诗词出版工作,我将总局领导和院社领导支持、全社上下重视传统诗词出版传播工作的情况简单做了汇报。贺老谈得最多的是他一直关心的当前我国诗歌的发展,特别是旧体诗词的创作传播问题。他首先问我对当前诗词现状的看法,我说自己同意诗词界一般认为当前诗词发展正处于复兴并初见繁荣的可喜局面,贺老同意这个说法,但是他提出当前诗词发展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方面是诗词创作提高质量的


    问题,这是首要问题,现在诗词创作队伍庞大,产量巨大,但是精品较少;另一方面在诗词传播宣传方面也存在不得力、不得法的问题。继而贺老又谈到诗词质量的提高,首要的是思想境界、诗境诗味的问题,然后才是格律体裁方面问题,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也就是艺术形式服务于思想内容的表达。我同意贺老观点并举例说明,毛泽东诗词之所以得到国内外广泛传播的巨大反响,首先在于作者本身具有直接参与并领导火热斗争的生活实践,而其作品正是反映这个生活的内容,同时又很好地运用了“比兴”“形象思维”等艺术手法和旧体诗词艺术形式。贺老还谈到谢勉、易行等人对于当前旧体诗词现状的不同判断意见,认为对当今旧体诗词的现状、作用应采取适当的评价,要辩证地看待;应当重视、支持其发展,但是不能做得像过去搞运动似的过分。我赞同贺老意见。

 
 


  我出示当天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的拙作《金秋文化活动词五首》,贺老仔细看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报纸重视旧体诗词反映新生活的新作品表示赞赏。我将带去的《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5)》给他看,并展示书法作品《沁园春·我国第一本诗词白皮书出版志庆》,贺老鼓励我说写得好。王春指着我们座位后面墙上悬挂的我书赠贺老的品读《心船歌集》七绝的条幅(见本文附录七绝二首的第一首),说贺老认可我的诗词书法。我说那是四年前贺老九十华诞时写的,贺老一直悬挂在客厅,这是表明贺老对我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表明贺老对于旧体诗词的大力支持(客厅墙上好几幅书画,有今人书写的毛泽东词句、书法家冯继红博士隶书中华诗词学会何云春赠送贺老的填词《天净沙》等)。贺老微笑认可。贺老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用旧体诗词形式创作了大量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选入这本《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中的作品只是其中少部分。近二十多年来出版的贺老创作的旧体诗词集有好多种,仅我所知就有《贺敬之诗书集》《贺敬之诗书二集》《贺敬之新古体诗选释》《心船歌集》等等。贺老看到我带去的昨天参加《郑伯农文选》座谈会赠郑伯农会长的新作打印件《蝶恋花·郑伯农文选出版致贺》,询问座谈会的情况。王春将手机微信中保存的人人文学网制作的这个会议的图片报道公众号打开给贺老看,于是话题转到新中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和宣传文化工作的经历曲折道路的回忆上来。……《郑伯农文选·文论卷》中有两篇专门写贺敬之的文章——《在“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贺敬之印象》(后者专门谈的是贺老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文艺理论家的印象)。显然,几十年领导和参与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和宣传文化工作的实践证明,贺敬之和郑伯农等同志是在这一系列曲折经历中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代表。



 
 

    之后我们向贺老展示翻看了诗词书法册页,我一一朗读《贺敬之诗十二首》,贺老对我选书的这十二首诗词表示首肯,并同意留下来,等手头有空儿的时候在册页前面题词纪念。最后王春将《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出示,请贺老在扉页上签名作纪念,并请贺老今后多多支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贺老爽快答应。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保姆早已在旁走动暗示,王春也怕贺老精神不济屡有告辞之意,结果贺老自己兴致高昂,饭也不急吃,不肯结束谈话,对诗词的赤诚热爱之心令我们十分敬佩感动。我们扶贺老从座位起身,一一和贺老握手告别,贺老站在客厅向我们挥手告别,保姆送我们上电梯才回去。

    晚上回家后,在我出版社微信群里发出刚才拜访贺老的信息并发了几张照片,尚在印度出差的王平社长马上在微信群中发来信息说:“向贺老致敬!老人家健康长寿乃众人之望,亦是诗界之幸。”数字出版与市场营销部杨博威主任也在微信群里说:“两年前见到贺老时就感叹他这样的高龄精神矍铄,谈吐思维清晰,真是难得!”审读室负责人吴化强说:“敬祝贺老寿登期颐!”还有很多同事在群里以伸大拇指等图片表示赞叹与祝愿!我们大家都期盼贺老健康长寿,盼望在贺老等前辈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的诗词艺术等各项文化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贺老2002年壬午马年年初赠学者诗人、诗论家贾漫同志的一首诗《马年贺卡寄贾漫同志》写到:“今逢马年更思马,人日怀人总是君。岁寒诗友如相问,春在心头仍十分。”表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者的贺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必然繁荣的坚定信念。久经考验的贺老,岁寒松柏犹苍翠,诗心永远是春天。
 
 
附录一:贺敬之新古体诗十二首(“新古体”三字可删去)

饮兰陵酒

太白何处访,兰陵入醉乡。
我来千年后,与君共此觞。
崎岖忆蜀道,风涛说夜郎。
时殊酒味似,慷慨赋新章。


赠诗友
诗心未负江山债,诗人非属江郎才。
历难更开新境界,黄河九曲诗汛来。


谒黄陵
风云四十载,几度谒黄陵。
古柏今犹绿,战士白发生。
不问挂甲树,但听征马鸣。
指南车又发,心逐万里程。


题荆州博物馆
灿烂中华史,万代足自豪。
须识楚文化,始能全风骚。


秭归访屈原祠
隐约江声似《九歌》,此去汨罗路几何?
《招魂》当应归乡赋,寻迹到此热泪和。

访昭君村
妙手香溪抛玉带,千山系得我心来。
昭君村里新井水,马上琵琶不复哀。
饮射洪酒口占
我饮射洪酒,恍登幽州台。
请与子昂对,举杯歌未来。

访中山市
有超先生百年志,无负侨胞万里心。
翠亨一椽引思远,凌霄几重此登临。
登岱顶赞泰山

几番沉海底,万古立不移。
岱宗自挥毫,顶天写真诗。
富春江散歌二十六首(选一)

壮哉此行谐入海,钱江怒涛抒我怀。
一滴敢报江海信,百折再看高潮来。
登武当山
七十二峰朝天柱,曾闻一峰独说不。
我登武当看倔峰,背身昂首云横处。
马年贺卡寄贾漫同志
今逢马年更思马,人日怀人总是君。
岁寒诗友如相问,春在心头仍十分
 
 
附录二:七绝二首
《心船歌集:贺敬之新古体诗选》品读
赵安民
 
贺老该书2011年由线装书局出版,我时任诗词编辑室主任,参与审稿,有感而作第一首小诗;2013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其增补本(仍为线装一函一册),我任副总编辑,再次参与审稿,有感而作第二首小诗。
                        一
写罢新诗写旧诗,新风旧体妙合时。
心船歌唱心中曲,守望家山护醒狮。
                        二
一卷琳琅创意多,换新古体作新歌。
东风劲鼓心潮涌,一样江河别样波。
 
 
        (见《诗刊》2014年6月上半月刊,
          另见《毛泽东诗词研究》 2014年第2期。)

 附录三:

     贺敬之先生简介

    1924年11月生于山东峄县(现为枣庄市)。著名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书法家。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40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工作。1945年与丁毅等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代部长,鲁迅文学院院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等。著有《贺敬之诗选》《贺敬之文艺论集》《贺敬之诗书集》《贺敬之文集》(六卷)、《贺敬之谈诗》《贺敬之新古体诗选释》《心船歌集:贺敬之新古体诗选》等几十种。


    作者简介


    赵安民,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书画社社长,天山书画院名誉院长。近十年来专注于当代诗词出版工作。诗词诗论作品多载《光明日报》《作家报》《中国新闻出版报》《诗刊》《中华诗词》等报刊,著有专题诗词集《新疆诗稿:丝路新貌与西域故事》。另有多种古籍整理成果和书法碑帖选编整理成果。
(责任编辑:晨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