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文学资讯 >

好书荐读:王长征《漂在北京》

时间:2017-09-01 17:10来源: 作者:中外艺术家 点击:
图书简介:本书为诗人王长征所著,记录了他漂在北京的生活与感悟。诗集出版前就已受到诗坛的关注,著名翻译家屠岸先生题写书名,著名诗人洛夫、洪烛、谭五昌、北塔、陆建、程维、雁西、张况等一些诗歌名家给予高度评价与赞誉。 ISBN 978-7-5126-5421-1 中国

    图书简介:本书为诗人王长征所著,记录了他漂在北京的生活与感悟。诗集出版前就已受到诗坛的关注,著名翻译家屠岸先生题写书名,著名诗人洛夫、洪烛、谭五昌、北塔、陆建、程维、雁西、张况等一些诗歌名家给予高度评价与赞誉。

    ISBN 978-7-5126-542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91876号

    作者简介:王长征,诗人、评论家。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星星》《散文诗》《天津诗人》《新大陆诗刊》《台湾诗报》等400余家刊物,已出版诗集《心向未来》《幸福不期而遇》《漂在北京》、个人专著《 中国新诗对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发展》等多部,《北京西城老字号传承故事集锦》在京立项出版。已荣获“《百花园》2015年度最近作品提名奖”、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小说奖、首届刘邦诗歌奖提名奖、《奔流》杂志“桂冠诗人奖”等多个荣誉奖项。

    从王长征的诗里,我读到了他根植于内心的乡愁和善良,读到了诗歌的骨头和血脉,肝胆与魂魄,读到了一位热情洋溢的诗人自信与坦然,潇洒与豪迈!

——洛夫(国际著名诗人)

    王长征的诗歌语言是多姿多彩的,自然、个性化、民间性,完全不同于今天诗坛上那些呆板、令人生厌、做作的语言腔调。他是在社会大熔炉里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继承了从《诗经》以来我国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生活,艺术上同样从我国优秀文学传统和民歌民谣中汲取养料,发扬光大。

——乔延凤(原《诗歌报月刊》主编 著名诗人 评论家)

    王长征从故乡向北追梦,漂在京城幢幢高楼之间,面对森林般的楼房和滚滚车流,他的灵魂无处可依,唯有诗歌的大树将其接纳,他不住地向上攀爬,任由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他采撷一枚枚诗歌的果实,或饱满,或干瘪,或跌落,但他仍在不停地向上向上,采撷采撷,当我擦肩而过蓦然回首,发现他己是盆满体丰,一枚枚香气扑鼻诗果诱惑着我去品尝,多么坚韧的诗果,多么有情怀的味道!

——洪烛(中国文联出版社诗歌分社社长)

    《漂在北京》以诚实的写作姿态,展示出了一个外省青年诗人漂在北京的生存窘态与精神困境,其异乡漂泊者的北京体验的忠实记录与诗性抒写,尤其是作者源于灵魂深处的痛感经验的审美表达,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谭五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诗评家)

    历史以来关于北京的诗汗牛充栋。但从现代都市诗学这个范畴而言,还没有多少优秀文本配得上这个国际大都会的纷繁复习。多年来,我不仅自己在努力,而且也在期待同行的精彩呈现,王长征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我的阅读期待:敏锐的感受、干脆的节奏、陌生化的修辞策略。我愿与长征共勉!

——北塔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

    王长征的诗,真切记录了作为"北漂者"的生活内容,心灵的悸动。由怯生生到司空见惯的日常场景,被侵蚀的心坚守良知底线。这对每个存活其中的人都是极大情感煎熬与理性的痛苦挣扎。其惨烈复杂为几千年中华之少见。我们看到,亲历者王长征是一位真诚的有效记录者。他对生活的诗性表达也获得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称赞。

——陆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诗人)

    王长征几乎是以诗在与庞大无名的生活抑或一座大城对阵。他的焦灼与固守,乃至在自己的精神高地上寸步不让地与词语搏斗,都在其诗中化为了一场空前的蹈舞。

——程维(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名诗人)

    记录生命之不能承受,王长征用一缕光穿过尘世,化作琴弦呼唤一份真诚和纯净,寻找自我的倾诉方式。

——雁西(海峡两岸桂冠诗人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长征以“新北漂”诗人的身份从容切入百年中国新诗的天空,展开个性鲜明的抒情之翅,翱翔于都市的繁华驳杂与乡村的透亮清蹇之间,他以雏鹰般的犀利视线,给人带来新叙事诗平和而淡定的惊喜,他的笔墨内敛、理性、纯粹,不乏理想主义情绪,值得品读。

——张况(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著名诗人)


    真情、丰盈、深刻、动人 ——王长征的诗集《漂在北京》

    90后作家王长征的新诗集《漂在北京》就要出版,嘱我为他作序。我仔细阅读了他的诗歌,觉得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许多都属上乘之作。

    大学毕业后,他从安徽只身前往北京发展,短短几年,就在诗歌创作上有了突破性的质的飞跃,这令我倍觉欣慰。如今,他无论事业上,还是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是一位日趋成熟的诗人了。他的成长之路,对当前中国诗坛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我欣然应允了他的嘱咐,愿意向中国诗坛郑重地推荐这位颇具潜力、值得重视的青年诗人。 王长征的诗歌,内容广泛,语言生动,意蕴丰盈,艺术上有自己的独特追求。 他

    关注社会,关注底层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文化,关注他们的今天和明天。他的诗作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作品内容都来自他身边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来自活生生的生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采访一位有钱人》就是这样一首优秀诗作:


采访的时候

他问我是哪里人

我自豪地回答:阜阳!

他顿时露出鄙夷的神色

“我知道!大头娃娃,毒奶粉!”

我按捺不住气愤

问他是哪里人

他骄傲地说出南方一个富庶的城市

并得意地告诉我

毒奶粉就是他们生产的

大头娃娃也是他们的杰作

听罢,我愤怒地拍起桌子

我——不——知——道!

那个地方我岂能不知?

生产毒奶粉卖给阜阳

赚足了黑心钱

如今还在继续伤害阜阳!

看他无知而丑陋的嘴脸

一位自私卑鄙的有钱人

我立刻收拾录音笔结束采访

回去的路上

眼泪委屈地流淌一地


    这首诗,作者运用了戏剧性的手法,以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将加害者和受害方的对立与感情冲突,写得淋漓尽致,使人过目不忘,引起共鸣,其从道义上批评社会上不顾贫困地区人民的死活、赚不义之财的不法奸商的目的不言自明。诗的语言个性鲜明,朴实、准确、犀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艺术表现上说,这种对话形式、戏剧性场面,让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上山采蘼芜》。

另一首《一位乞丐老妇》,同样是上乘之作,写了一位乞丐:


伸手朝我走来

泪光盈盈尘埃满面

想起一些新闻报道

我选择视而不见

怕被伪装欺骗

你打开唱机

传来熟悉的河南豫剧

一曲哭戏《寻儿记》选段

如泣如诉凄凉哀怨

这出戏常惹得父老乡亲落泪

此刻我已是泪水潸潸

注视着你的目光

充满坦诚、洁净

还有一份似曾相识的羞怯

你凌乱的白发,不整的衣衫,深深的皱纹

瘦黑的面庞、头上的方巾,愁苦写在你的眉间

让我忆起埋在乡下麦田的亲人

你蹒跚离去良久

我的思绪仍一直沉浸在贫苦的乡村

心中满是遗憾和怅恨

你多像我受苦的奶奶

——我憋了半天泪水都没有喊您


    同样是个戏剧性的场面,不过作者没有采用对话的形式,而是以第二人称来写,进行讲述、描绘、将一位出来寻找儿子、沦为乞丐的老妇的肖像、神情、动作,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我”开始时抱有防备心理,害怕被这位乞丐老妇欺骗,等到《寻儿记》唱段传出,“我”心理的防线就崩溃了,一种痛感弥漫了心间。以致觉得这位乞丐老妇就是自己“受苦的奶奶”。

    王长征的诗作中,这类关注底层民众疾苦的篇章占了很多。

    《拾荒者》写一位心地善良、勤劳艰苦的整日拾荒的老女人,靠着自己拾荒所得的微薄收入,收养许多被遗弃的孩子,而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想到的,仍然是她收养的苦命的孩子们:

    这位“曾是一朵水灵的荷花/曾被很多男人追逐/曾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的乞丐老妇人,“深夜,她扛着鼓囊囊的蛇皮袋/回到堆满垃圾潮湿的院子/一群蓬头垢面的孩子黑暗中钻出/像迎接一位凯旋归来的女皇//昨天又捡回一名弃婴/生活又加上一个沉重的砝码”,“半月前她得知自己患了绝症/这些孤儿的归宿让她彻夜难眠/她找过政府、媒体和企业家/人们都把她当做疯子/最后她竟然前来求我——/我力所能及的/只有请她吃顿饱饭”。她无奈离去时,一句“孩子们毫无着落我就死,不行!”的话语,令人更心酸!

    《睡在路边的农民工》,写的是“弓腰驼背/种植出片片楼群”的农民工,中午时候,“像颗颗弯着的钉子/散落在路边阴影里午睡”,这些“脸颊沾满泥土/无人欣赏”、像“卑微的草芥”“细碎的微尘”的农民工,建造了我们城市的楼群,并且他们往往“一年能跨好几个省份”。城市一天天变高了,他们却依旧贫困、卑微。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们的同情。

    《“城中村”飘出赞美诗》,把“蹬三轮、收废品、打零工……/活在北京的底层/经常受到黑社会与警察的骚扰”的城中村人的另一面展现出来,“赞美诗”这个细节,写的是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都应知道,他们才是用双手创造了世界的主人,而却去唱《圣经》的“赞美诗”了,这个反差同样令人叹息!

    《教师节》一首,则从孩子节日给教师送红包,暴露出社会和教育的问题,同样发人深思。

    北京是当今中国急剧变化中的一个缩影。王长征的诗中,领导、董事长、老板、北漂族、艺术家、小姐……,这栩栩如生的群像,组成了北京一幅全景图。

    《黄渠西路》中写道:

    北京东五环/有一个地铁站叫褡裢坡/这里曾聚集“丐帮”与“侠客”/向西走,很多人中了武举/向东走,很多人变成流氓//处于朝阳与通州交界/既有白领也有民工/既可能成就梦想/也可能梦断蓝桥/未来的路,在于方向的选择/就像附近地理环境一样//沿着黄渠西路/向西南行 500米/是成就辉煌的“传媒大学”/向东北行500米/是引人堕落的“红灯区”

    把地理位置全景纪实式地展现出来,这种真实的程度无疑是巨大的。

    北漂者是作者最熟悉、接触最多、内心感受也最深的一个群体。

    其中《漂在北京》,用“漂”一词,将难以生根的现状,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叙述的语言,满是真切感受,第一句“京城,伟大的造梦师”是点睛的一笔:

    多少人轻轻而来/ 多少人悄悄离开//……夜色阑珊,繁华下/有人去娱乐场所纵情声色/有人借酒浇愁长吁短叹/……北京的夜晚/有时雾霾重重/有时飘满星星/抬头眺望还是低头生活/全看自己的选择

    而这些人中,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不乏其人,《拒绝》一首,写一位潦倒的艺术家:

    一位穷愁潦倒的艺术家/向我推销一幅泣血之作/从一千降到五百/最后三百也卖/因为他漂泊京城/没钱如何生活//我将口袋翻出/让他仔细查阅/作为一位诗人/在这里一直漂泊/除了拥有廉价的诗句/能有什么?

    作品折射出了寻梦人的追求、奋斗、希望和他们的挫折,以及艺术的无奈。

    我很看重的是王长征的艺术表现。他既善于细节的描绘,又善于全景式的摄取。

    《北京洋妞》是很不错的一首:

    一位白净高挑的洋妞/那么高傲惹眼//她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无人知晓/只见她薄薄的紫纱衣下/一双丰满的乳房骄傲地挺着/……她挺胸昂首/……仿佛贫瘠的黄土地/飞来一只优雅的天鹅//其实她很普通/这条街不乏打扮前卫的异国女郎/她穿着不够暴露/比不上夜店游荡的卖酒女孩

    他对领导、董事长、经理、老板们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领导慰问》写了一位领导用自己所谓的“书法”,搜刮下属的真正字画:

    领导个头不高/肚子溜溜滚圆/爱和美女打情骂俏/喜欢找文人附庸风雅//近日,他声称要慰问员工/彰显仁爱有加/……他接二连三地慰问/造访我简陋的小屋/翻箱倒柜地搜罗/用他胡写乱画的毛笔字/换走我悉心珍藏的精品字画。

    精彩的一笔,落在后面,用“换”的形式,把下属精品字画弄走了。

    王长征的诗作内蕴深厚,这与他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不无关系,许多语言的预设,都在对世事的洞明之中,他充分利用了社会共知的语境,让人心领神会。

    《欢欢》和《包小姐》中,“东莞”、“包小姐”两个词的运用,就是这样。这两个触人神经的特定词语一出现,人们一下子就心领神会了,于是,作者与读者,心灵契合,实现了艺术效果。

    《欢欢》是这样写的:

    一位老板/新招的女助理名字叫欢欢/一天/老板让她/陪同上级领导吃饭//这位领导检查工作/一直板着黑脸/当他看到/可爱怜人的欢欢/问她来自哪里/欢欢无邪地回答:“东莞”/这位领导突然会心地笑了/严肃的面庞/多了一双直勾勾的眼/酒性大发/如同见了熟人一般

    这首诗的刻画多么深刻,这就是诗的内蕴,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这虽然未说却让人明白的,就是诗。

    “假作真时真也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包小姐》是这样写的:

    在香港结识一位姑娘/后来有过几次交流/她姓包,名叫小玉/我喊她“包小姐”/她喊我“王先生”//当我回到大陆/大街上流行的小广告/一串串电话号码/前面写着“包小姐”//我不禁一阵晕眩/仿佛姓包的女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同时忍不住心虚/唯恐别人误会/手机中通讯录的美玉。

    作者巧妙地用了“包小姐”一词,这是电视里多次播放过的一个人人熟知的词,这就引起了人们更多联想,有了更深刻的追问,使得诗的意蕴深厚起来。

    通过这些人物,作者把一个立体化的北京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以小见大,更是他使得意蕴深厚的一个手法,一些社会问题,他写得举重若轻。

    《手机丢了》便是这样:

    下地铁的时候/一位小姑娘将我喊住/原来手机从口袋滑落/我却浑然不知//手机失而复得/这善意的提醒/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粗心/不然我会以为遭遇小偷/会怀疑整个北京处处是贼

    诗中既写了小姑娘的正面形象,又将作者内心深层次的感触,曲折地展示出来,真实自然,诗的内涵也拓开了,有了深度和广度。

    《一件内衣》则是取了一典型情境:

    上班高峰期/地铁通道忽然形成一个漩涡/造成交通拥挤/待我被人流推到那里/发现地上一件/充满诱惑的内衣/人们纷纷绕开/像躲避一个摔倒的老人

    最后一句“像躲避一个摔倒的老人”,也是一个语境的预设,获得了以少胜多的表达效果。

    他还善于出其不意,将一些深刻思考,用不经意的一笔,留给读者。《待客之道》中,那最后出现的、带着几只瑟瑟发抖的小鸡的母鸡就是这样,一下子就把作品的寓意、主题升华了:

    家中来了客人/两个孩子欢天喜地/母亲烧开一盆滚水/父亲抓住一只肥硕的公鸡/厨房里飘出米饭的喷香//就在主客把酒言欢/一只笨拙的母鸡/带着几只瑟瑟发抖的小鸡/看着满地凌乱的鸡毛/像在寻觅什么/咕咕叫个不停

    用“瑟瑟发抖”一词准确、生动,它们在寻找什么?不答自明。读者的情感,从平静一下子落入了冰点。这样的写法,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宝贝》一诗中,最后出现的那个石碑,与此类同。

    这些艺术表达,都使王长征的作品内蕴丰盈、语言充满了张力。

    王长征诗歌的语言,朴实、流畅,没有一点儿当今流行的晦涩、苍白、西化、洋化的句子。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形象,与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深受《诗经》以来中国文学传统影响、深受民间文学熏陶和滋养有关,他自小生活在淮北大地上,那里的大鼓书、花鼓灯、拉魂腔,都对他的艺术形成,产生了影响。

    他的许多诗作,都表现出这方面的底蕴。他民歌体的《闯北京》、《表白》、《金打金》、《私奔》,语言都鲜明、生动、形象,感情充沛,音韵铿锵:


喜欢你的小白牙

看上你的碎花裙

今日下定大决心

和你在一起

一生一世

不容许你反对

生为我的妻

死是我的魂

你若胆敢拒绝我

绳子捆绑入山林

终生不能见外人


《金打金 银打银》把爱情写得极为豪放、形象:
 

金打金

银打银

铜枝能打负心人

天上的星星爱眨眼

敢作敢为的妹子吆

——爱上你

孤筏渡海莫回头

不负妹妹一片心

自古美人爱英雄

我也愿

舍弃性命做好汉

为了你,吼一声

孤身一人打日本
 

    这些诗,直接继承了《上邪》、走西口》、《摘石榴》等脍炙人口的民歌的优良传统。《老婆哭》中:
 

牛羊为你赶

兔子为你撵

一身正气壮你胆

吃香的喝辣的

天上云锦为你裁

虽说现在穷光蛋

白花花的银子为你攒

为了你挣大钱

不惜铤而走险

哎哎哎——

你哭哭啼啼做什么

为何不让我做个好儿男?

语言多生动、形象。
 

    王长征的诗歌语言是多姿多彩的,自然、个性化、民间性,完全不同于今天诗坛上那些呆板、令人生厌、做作的语言腔调。这样的作品,还有《九女坟》等,《九女坟》源于民间传说,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荡气回肠。

    王长征是在社会大熔炉里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他继承了从《诗经》以来我国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生活,艺术上同样从我国优秀文学传统和民歌民谣中汲取养料,发扬光大。

    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了质的飞跃。他的道路,揭示出了我国诗歌前进发展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诗歌艺术,应当遵循怎样的发展道路?是从翻译作品中寻找出路,还是主要从我国优秀文学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中寻找出路?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源源不绝的养料?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王长征用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和令人喜爱的动人诗篇,为我们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作者简介:乔延凤,文艺评论家,原《诗歌报》主编,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部。长期在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农大涉外经济学院、合肥学院、省直电大、安徽新闻出版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从事大学教学工作。)

对话作家王长征:书香伴我走向远方

(来源《中国作家网》2017年2月24“作家访谈”)

(王长征与著名诗人吉狄马加)

(王长征与矛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

(主持人:《中外艺术名家》总编金笛)

    金笛:长征你好,我很看好你在北京的发展,经过四年的努力,你现在拥有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从而接触到很多企业家和文化名人,你能简单谈一下这几年经历哪些吗?

    王长征:金老师你好,我并不是因为有了文化传媒公司才接触很多名人的,而是因为我有了大量人脉资源才成立文化传媒公司的,两者虽然相辅相成,但顺序却不能颠倒。我是2013年7月开始“北漂”的,那时我刚大学毕业,怀着梦想与激情来到北京,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先是到一家农业杂志做文字编辑,当年10月份,因为回老家办事主动辞职。后来在一家网站逗留了几天,年底那两个月几乎处于“失业”状态。2014年,我去了《企业研究》杂志,生活开始有所转变,这是一家财经刊物,收入较为可观,通过经常出去采访,接触了许多人和事,眼界顿然大开,也因此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要想成就梦想(刚开始是很纯粹的文学梦),必须要有经济做后盾,一个人在无法生存的状态下,是很难圆梦的。

    (王长征与德国作家格雷戈尔)

    金笛:说到文学梦,我想问一下,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写作的?

    王长征:爱好文学由来已久,小学时就经常舞文弄墨,10岁时发表第一篇散文,此后一直坚持。正式写作分几个阶段,高中时我开始大量投稿,在《疯狂阅读》《阜阳日报》《新安晚报》《中华风》等多家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但那时候写作多是“正能量”,作品昂扬向上,对梦想和未来充满自信,符合年轻人无所畏惧的特点。进入大学校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充满着诗意浪漫,那时爱好文学的人很多,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很少。我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读大二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心向未来》,在朋友心目中俨然是一位“作家”了,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与鞭策,不得不坚定地朝着文学圣殿奋勇前进。第三阶段就是北京工作这几年,开始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视野开阔起来,作品的内涵丰富了许多。

(王长征与原《诗刊》主编叶延滨)

    金笛:你的新诗集《漂在北京》即将出版,是吗?

    王长征:北京这几年一直在写作实践,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品自然有了广度和深度。这本书稿我用一天的时间就整理完毕。主要是用诗歌记录了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作品都是“在场”,并非虚构,反映“底层”生活内容的较多,对底层群众充满着“悲悯”情怀。以前写作品大都是在书斋里想象,带着高高在上的“俯视”,我认为是“伪诗”。经历过几年的生活体验,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走进底层、贴近群众、融入生活。

    金笛:据我所知,你在同龄人中发展的比较好,接触了很多“上流社会”的人,为什么这本诗集却多描写“下层人群”呢?

    王长征:在当今这个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矛盾”众多,比如“魏则西事件”“医药黄牛”“暴力拆迁”等社会问题凸显,比比皆是,生活优沃之人往往不处于矛盾焦点,只有那些“农民工”“小商小贩”等一些底层群众才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很大的伤害,他们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为之抗争,有人不惜用血、刀子、汽油、乃至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是从底层走出来的,自然对他们多些关注。情郁于中必发之于外。于是,诞生出这本诗集。希望它能够感动更多有良知有爱心的人,也希望党和国家,乃有钱人和当权者,多关注一下“国家的根基”,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他们,因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王长征与北大教授臧棣)

    金笛:诗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你的写作中,诗歌是分支还是主流?

    王长征:诗歌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爱好,一种情怀,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我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的一种手段。读诗写诗使我少了很多忧愁和烦恼,内心也多了一份与世无争的淡定与从容,做人也更加纯粹,内心更加强大,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支柱和信仰,一种追求美好生活强大的精神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诗歌也是软弱无力的,只能改变自己,很难改变社会。我是以“诗”而被人所认知的,但诗并不是我写作的全部,我还写散文、小说、杂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剧本等文体,不同体裁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有些情感和观点用什么方式表现最为合适就使用什么体裁。诗人在当今社会并不那么受人尊重,甚至被人误读,常常把诗人看做另类,乃至神经病。这就大错特错了,诗人比所谓的正常人更优秀,更懂得生活,更具有社会担当。人们常常尊重有钱人,这是不争的社会现实,但也没必要去抱怨什么,写好自己的东西就行了,毕竟写作不是为了赢得“虚名”,而是为了完善自我。

    当然我们也算是同行,我也多次给人做过“专访”,同你一样都是义务的,生活中只要遇到真正能打动我心的人,不分贵贱、不分贫富,我都愿意走进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浓墨重彩,热情讴歌。退一步讲,即便写作不可以保持大脑充实丰富,但也不致于被种种诱惑所打败,我接触过一些富豪,他们虽然口袋鼓了,精神却十分空虚,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聊庸俗的生活,这也是大家应该为之警惕的一面。

(王长征与武打明星梁小龙在香港)

    金笛:你也算是一个“文学北漂”,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你愿意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吗?

    王长征:来到北京首先要生存,最初几个月生活较为艰辛,后来发展一直比较顺利,这可能和我为人处世本分有关吧。刚到北京时,我碰到过黑中介,被坑了房租,也没有人出面帮忙解决,我曾找过当地居委会和区政府投诉,但都无济于事。最苦的时候,是我住在北京东北角的一个小村庄,每天尘土飞扬,人口杂乱,和一个拾荒老人挤在一起,冬天窗户漏风,用一些破被单去塞窗户缝,天冷的时候两人睡一张床上,为了取暖,不惜紧紧地贴着。最可怕是,如果出门忘记关闭窗户,回到家时,桌子、柜子、电脑上都落下一层厚厚的尘土。

    北京是一个大都市,也是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很多青年人到这儿是为了圆梦,可能会遇到种种挫折与失败,既然你选择了这里,就要坦然地接受他所有的一切,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这样才会成功。

    我身边有一群同时起步的朋友,他们将文学当成宗教,而我只把它当成一种爱好,或者说是一种兴趣。我刚到北京时,首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将北京逛了一个遍,然后用QQ加了很多安徽老乡群,从中认识很多商会协会的人,尽管当时经济拮据,但我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有很多人愿意帮我介绍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上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不愿意让学业荒废,为了保持学业与兴趣爱好一致,于是,我坚持做了几年记者。

(左起:著名诗人张况、著名诗人晓雪、王长征)

    金笛:我预感你以后会成一个社会活动家,当然是以一个文人形象出现的,你现在如此年轻,就己经进入到精英人士的圈子中去,这为你以后的创作和交流提供了美好前景。

    王长征:我对文化的理解,要最大限度为社会创造价值,文人不能只做“世外高人”,还要积极“出尘入世”,结交更多志同道合者,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做事。跟精英接触,可以借助他们的人脉和力量,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去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作家要有社会担当,还要有文化担当,只讲“个人主义”,必是穷途末路,为人所不齿的。

    金笛:在北京一定有很多故事印在你的脑海,希望你的路越走越宽阔,你今后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采。你后来创办文化公司的缘由是什么?一直未丢下文学,是阻碍还是动力?感到庆幸吗?为什么会选择北京?

    王长征:创办公司是一种必然,是为了更好地成就事业。几年来的奋斗,每天工忙忙碌碌,看似很热闹,但一直没有远离文学,这是我来北京的初心,它是埋在内心的一粒种子,期待有朝一日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为此,我坚持每天读书做笔记,觉得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把别人玩游戏、打牌、聊天的时间全用在读书上,充实了许多。我在网上读电子书,包括各种世界名著,从中结识了很多“读友”,我们每周在一起进行读书比赛、相互激励,点评作品,其乐融融。我平均每年读完200本书。

    我之所以选择北京,是因为这里人员结构复杂,各个阶层的人都能遇到,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名人,在家一门心思看书不行,还要走出去多感受生活。我曾给某省文学大赛担任评委,发现基层作者最大的写作问题不是才华不够,而是视野不够开阔,写出的东西千篇一律,主题陈旧,语言风格不新,很多作品“假、大、空”。

    而今,我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接触到更多博学多才的仁人志士,一些文学大家写作一出手就比较“高级”,但我欠缺的还是“练笔”,生活使我不能拥有更多的写作时间,我所有的创作大都处于“实验”阶段,所以要多写多练。也许努力拼搏几年就能达到普通人几十年取得的成绩。另外,文学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今天这样喧嚣浮躁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作者应当多关注民生,不要将才华浪费到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才华是奢侈品,丢了就不再回来

(王长征在亿万富豪李春平的小花园)

    金笛:你作为一个“成功者”,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同龄人吗?

    王长征:现在的人不缺好建议,入心才有用。我在来北京第一个月曾遇到一位贵人,他是我大学的校长王学峰,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毅然决然辞职来到北京创业,他既有才华、又有头脑,而且做事讲究效率。  他告诉我“挣不到钱不重要,关键是每年都要有进步、有提高,哪怕一年失业,如果考了个驾照也是收获,日积月累,当人到中年,你一定是个成功者。”他说这番话时,给我留下永志难忘的印象。此后,我也一次次把王校长的这几句话讲给身边的朋友。我在北京除了创业、写作、习武,也学习书法、画画等,以此丰富自己的人生。

    另外,我希望年轻人多关注政治,了解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成就事业特别有用。同时,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为中国的未来在青年一代的手中,作为一名时代青年,要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勇于探索,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做多少是多少。希望有责任感的人去从政,因为政府改变社会的力度更大,比如让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人去做市长,那么我们国家将会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城市。

    金笛:你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平时参与什么娱乐活动?

    王长征:我经常做一些人物专访,不是靠这挣钱,而是生怕文笔生疏,逼着自己写作。我接触过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我经常告诉企业家朋友,多支持文化建设,每年要拿出很少的一笔钱做文化公益。所谓“富贵”,不但要富,还要贵,尊重文化人就是一种富贵。平时,我喜欢到茶楼等一些文化娱乐场所欣赏相声表演,也喜欢观看有人文精神方面的电影,以保持幽默之心,增添一些生活乐趣。

    金笛: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王长征:谢谢金老师,再见!

 
(责任编辑:王博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中外艺术家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7-22 14:07 最后登录:2019-05-04 12: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