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勰 时间:2017-08-26点击:835

章表第二十二

刘勰

【原文】
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①,诸侯鸣玉以朝。敷奏②以言,明试以功。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③,固辞再让之请,俞往钦④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⑤。然则敷奏以言,则章表之义也;明试以功,即授爵之典⑥也。至太甲既立,伊尹书诫⑦,思庸归亳,又作书以赞,文翰献替⑧,事斯见矣。周监二代⑨,文理弥盛。再拜稽首,对扬休命⑩,承文受册,敢当丕显11。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

【注释】
①垂珠:古代帝王的冠上有板,板前垂有十二丝绳系着玉珠。听:听政,听取臣子的报告。
②敷:陈述。奏:进。
③舜:帝舜。八元:古代传说中的八位贤人。
④俞:允,许可。表示同意、肯定的应答之词。钦:敬佩。
⑤书翰:文章。翰,笔。
⑥典:法。
⑦伊尹:成汤的大臣。太甲继位后不明智,伊尹将其流放。三年,太甲悔过,伊尹请他回亳京复位,作《太甲》三篇赞美他。
⑧献替:献可,献进好的。替否:去掉否定的。献,进;替,去、废。这句指帮助帝王发扬正确的,克服错误的。
⑨监: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
⑩稽首:叩头及地。对扬:对答宣扬。休命:王的美德。休,美。
11丕:大。显:显耀。

【译文】
国家设立官职,分掌职务,位子有高低,事务互相关联。天子戴着王冠听理政务,诸侯众官穿着礼服朝见天子。臣子向天子敷陈进奏治理国家的各种意见,君主以其功效来明确验证其意见是否有效。所以唐尧咨询四方诸侯的长者,虞舜任命八位有才德的贤人,臣下有坚辞和再辞的请求,君主有谨慎从事的委任,这些都是在朝廷上口头陈说,不用书面陈述。用口头语言来陈述自己的各种政见主张,就是章表这种文体的意义;明白考察它的功效,就是赐授爵位的典法了。到了殷代太甲即位,伊尹便作《伊尹训》来劝诫他;后来太甲在流放中想到了道义,伊尹请他回到亳京继位,伊尹又作《太甲》赞扬他。用文章来帮助君王,发扬优点,去掉缺点,从这里可以看到了。周代向夏商两代借鉴,讲究文辞言理的礼仪越来越丰富了。召虎接受天子的赐礼时说:“召虎叩头及地来拜谢,称赞颂扬天子的美德。”晋文公在接受天子策命时感谢说:“我重耳怎敢担当如此重大美好的授命!”他们虽然都是口头答谢,并没有口头、书面的区分,但是陈述表示感谢的内容也可以看到了。

【原文】
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书。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①: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章者,明也。云“为章于天”②,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③,谓德见于仪;其在器式④,揆景⑤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按七略艺文⑥,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纂者⑦,乃各有故事,布在职司也。

【注释】
①品:类。
②“为章于天”:见于《诗经·大雅·械朴》,是写银河的。章,彰明,意为银河是天的“文章”。
③礼:《礼记》。表记:《礼记》中的一篇。
④器式:器物的样式,可以作标志。式,法。
⑤揆(kuí)景:按照日影测量时间的仪器,引申为度量、测量。揆,量。景,同“影”,日光。
⑥七略:西汉班固依据《七略》编的古籍目录,里面记录了各地歌谣若干篇。
⑦阙:缺。纂:编纂,指收集材料编书。

【译文】
到战国时代,没有改变古代的仪式,用文辞向君王陈说事情,都称做上书。秦朝初年规定制度,改称上书叫做“奏”。西汉初年制定礼仪制度,则把群臣给天子的上书分为四种:一叫章,二叫奏,三叫表,四叫议。章是用来谢恩的,奏用来检举弹劾罪状,表用来陈述事由情理,议用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章”,就是彰明的意思。《诗经》说:“银河彰明在天上”,就是说光彩明亮。如它在有文采的物上,赤和白叫章。“表”,就是标明的意思。《礼记》有《表记篇》,说的就是品德可以从仪表上看出来。如果在器物上,那测量日影以计算时间的仪器就叫表。“章”和“表”的称呼,大概是从这里来的。按照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连歌谣咏文等民间歌谣都必须收录,章、表、奏、议这些作品乃是经理国家大事至关重要的文件,却为何遗缺不加记载呢?这是按照旧章程,把它们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的缘故。

【原文】
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①,必试章奏。左雄表议,台阁②为式;胡广章奏,天下第一:并当时之杰笔也。观伯始谒陵之章③,足见其典文之美焉。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④,以三为断⑤。曹公⑥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所以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⑧,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琳瑀⑨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陈思⑩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11有余,故能缓急应节矣。

【注释】
①后汉:东汉。察举:地方上推举人才,东汉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台阁:尚书台,掌管章奏的机关。
③伯始:胡广的字。作有《谒陵》,今不存。谒,进见;陵,陵墓。
④汉末让表:指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而曹丕辞让的表。
⑤断:截止。
⑥曹公:指曹操。曹操话无可考。
⑦未足美:不够美好。
⑧孔明:诸葛亮的字,有《出师表》,今存。后主:蜀后主刘禅,刘备之子,刘备为先主。
⑨琳:陈琳。瑀:阮瑀。二人均东汉末作家。曹丕《典论·论文》说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⑩陈思:陈思王曹植
11辔(pèi):马缰绳。

【译文】
西汉的章表,传下来的很少。到了东汉,实行考察选举孝廉的制度,被推举的人必须考试做章、表、奏、议的文章。左雄写的章表奏议,尚书台用作标准;胡广应试的章和奏,被称为天下第一。他们写作的章、表、奏、议,都是当时杰出的作品。看看胡广的《谒陵》这篇“章”的作品,完全可以看到他典雅之作的美好。以前晋文公接受周天子册封,辞让了三次才接受册封,所以曹丕辞让汉献帝禅让帝位的章表也以三次为限。曹操说作表辞让不一定要超过三次,又说作表不得文辞浮华。因此魏国初期的表章,叙述事件都要求实在,如果要以绮靡华丽来衡量它们,那就算不上是完美的作品了。至于孔融的《荐祢衡表》,气势昂扬,文采飞腾;诸葛亮辞别后主北伐的《出师表》,鞠躬尽瘁的思想表达充分而文辞流畅。虽然这两篇作品在质朴和华彩上用意不同,写作的旨意目的不同,但都是杰出的作品。陈琳、阮瑀的章表,在当时很有声誉;曹丕称赞陈琳的章表很是刚健,那也是章表的榜样。陈思王曹植的表,是群才中的佼佼者。看看他的作品,内容丰富而声律协调,文辞清新而情志显露,感应事物制成巧妙,随着事物感情的变化而旨趣横生。这是因为他写作文章像驾驭骏马一样,才力多余就可以随心所欲,所以不论缓慢行走或急速奔驰,都能应声合拍。

【原文】
逮晋初笔札,则张华为俊①。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得其偶,世珍鹪鹩②,莫顾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有誉于前谈;庾公之让中书③,信美于往载:序志联类,有文雅焉。刘琨劝进,张骏④自序,文致耿介⑤,并陈事之美表⑥也。

【注释】
①张华:西晋初作家。俊:才智过人。
②鹪鹩(jiāo liáo):即《鹪鹩赋》,张华的成名之作。鹪鹩,鸣禽类小鸟。
③庾公:指庾亮,西晋文人。晋明帝提拔他为中书监,他写了《让中书令表》辞让。中书:中书省长官。
④张骏:十六国时前凉国主、作家,有《请讨石虎李期表》。
⑤耿:光明。介:正大。
⑥表:作“者”。

【译文】
到西晋初年的章表,张华是最有才华的。他三次辞让晋封壮武郡公的表文,情理周到,文辞扼要,引述古义,比譬事理,都必须求得对偶。当世和后世的人们,都看重他的《鹪鹩赋》,没有谁知道他的章表也写得好。到羊祜的《辞开府表》,从前谈论的人都称誉它,庾亮的《让中书令表》,确实比以前的章表美好。他们的表都叙述情志,联系事类,而且颇有雅致的文采。刘琨的《劝进表》,张骏的《自序》,文辞精致,义理光明正大,写得很有骨气,都是陈述国家大事的优秀章表。

【原文】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①,且亦国华。章以造阙②,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③宜耀:循名课实,以文为本者也。是以章式炳贲④,志在典谟⑤,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表体多包,情伪⑥屡迁,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其丽。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屈⑦,必使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子贡云“心以制之,言以结之”⑧,盖一辞意也。荀卿⑨以为“观人美辞,丽于黼黻文章”,亦可以喻于斯乎!

【注释】
①身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自身;文,文采,指文化素养。
②造阙:到达宫门。造,到达。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指朝廷。
③骨采:骨力。
④贲:装饰。
⑤典谟:《尚书》有《尧典》《大禹谟》等篇,这里泛指经典。
⑥情伪:真伪。
⑦文屈:指感情为文所支配、掌握。
⑧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载,鲁哀公和吴王相会,吴王请求结盟,哀公不想结盟,叫子贡回答说:“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指心要合于义,言要缔结信约。这里是借用,意思稍变。
⑨荀卿:即荀子。《荀子·非相篇》:“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译文】
推究章、表的作用,是用来对答和宣扬天子的恩德,表明内心的情意。它既表明了自身的文采,而且也显示了国家的荣耀。章是送进宫阙谢恩的,文章的风格和规范应该明白晓畅;表是用来陈述策略的,文章的骨力和文采宜于昭著显示。依循章、表的名称要求它的实质,是以有文采作为根本的。所以章的体制明显光耀,立意在于学习经典;使其扼要但并不简略,明显但不肤浅。表的体制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内容的真情和假意多次变化,一定要用正确的意义来宣扬它的风力,用清新的文辞来显示它的色彩。但是,写得真诚恳切的章、表,文辞都是由内心的真诚的感情所支配;写得浮华奢丽的章、表,思想感情都被辞藻所掩盖。文辞一定要繁简合适,华丽的形式和真实的内容相当,音调流美,那就算合乎做章、表的规则了。子贡说:“用心意来制定言辞,用言辞来表达心意。”这是为了使语言文辞和内容意义统一。荀卿认为:“用善意美好的言辞来说服人,比穿漂亮的衣着来说服人好。”也可以用来比辞意一致吧!

【原文】
赞曰:敷表绛阙,献替黼扆①。言必贞明,义则弘伟。肃恭节文,条理首尾。君子秉文②,辞令有斐③。

【注释】
①黼扆:原意是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面刻有斧形花纹。这里指天子。
②秉文:作“秉笔”。秉笔:即拿笔作文。
③斐:有文采的样子。

【译文】
总结:
陈进的章表送上朝廷,
向帝王贡献善意规谏过错。
言辞必须要正确明白,
道理意义要宏大光伟。
态度要严肃文辞合礼节,
从头到尾都有条有理。
士人君子拿起笔杆,
文辞言令注意华美。

【评析】
《章表》的“章”和“表”都是文体的名称,都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呈辞的文体,以下要论的奏、启、议、对也属于这一类。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章、表的意义、起源和形成过程。二、讲两汉、魏晋章和表的作者及其作品。三、讲章、表写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繁约得正,华实相胜”的基本要求。
我国古代的大量章、表作品中有不少精品,如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刘琨的《劝进表》等,都具有文学作品的价值。


责任编辑:秋水

分享到:
更多 文心雕龙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