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b 时间:2021-12-26点击:1027

 

 

在中国古代水系里,弱水是一条神秘而漫漶的所在。这片水系有多宽、有多广、有多少条支流,“弱水三千”便是最好的解释。“三千”不是实指,而是喻其广、喻其大,如长空九万里。

“弱水”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尚书》等书籍。《山海经》里记载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山川河流和部落国家,如女床山、钱来山、帝都山、丹水、佐水、大人国、交胫国、不死国等等,这些地理词汇大都因过分荒诞离奇和无法考证而渐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有一些词汇却永久性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昆仑、弱水。

弱水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河流之一,也是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河流之一。曹植、杜甫、卢照邻、苏轼、张孝祥等都写过有关弱水的诗歌。这些诗歌大多取意“蓬莱弱水”而成诗,如元好问“弱水蓬莱三万里”、李石“谁将弱水隔蓬莱”、李鸿章“蓬莱弱水路三千”等等,这些诗章并不是对弱水这条河流的写实,而是指仙界和凡间相隔万里,无法到达。也由此可见弱水之浩淼,已成为无法逾越的象征或定义。

但弱水在哪里呢?仿佛一开始就有些模棱两可。这处水系或者说这条河流从远古到现在,一直存有争议。去年夏天在甘肃山丹的一个旅游景点,无意中看到“弱水源”字样的标牌,顿然间眼前一亮。我是土生土长的山丹人,很早就知道山丹河是弱水的源头之一,今天看到了,仍旧感到有些惊讶或新奇。万水千山走遍,原来弱水就在眼前。书本上读到的地理知识和视野里看到的现场物证,有着本质的差异。

事实上,弱水有着你无法想象的古老与神秘。

弱水是大禹治理过的一条河流。

大禹到现在有四千年之久,或许更早。上古时期和神话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古籍的描述进行推测。这些古籍仍就是《尚书·禹贡》、《山海经》等。这些古籍不像史志那样具体详细,地理位置清楚确凿,而是把写实和神话贯穿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它的可信度。但除此之外,又能从哪里探寻一个民族前世的踪迹呢?没有。《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禹)导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山海经》的记载是:(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史记》中也有一段关于弱水的文字: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颛顼、老子、周穆王、西王母等等,都与弱水有过交集。

有关弱水更多的故事,都是后世对这一地理名词的解析和演绎。《尚书·禹贡》和《山海经》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它却为华夏历史提供了有迹可循的依据。我们也从这些碎片化的文字里,捕捉到了极其重要的一个信息,那就是:人类文明初始的光芒,早在神话时期,就已经照耀到了西部大地。河西走廊的山川旷野,四、五千年之前,就留下了一个个伟大人物的足迹。

人类文明史,迄今万年上下。能够解读华夏历史、可资参考的文本文献,也只有屈指可数的那几本书籍。高山大川,湖泊河流,人物古迹,故事传说,其实就是构成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的重要部分。那么,我们就沿着这条文化脉络,去探寻泱泱弱水赋予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涵和神性神秘。

弱水的神秘就在于这条河地理位置的不确定性和与弱水有关一些神话人物。

按照《尚书·禹贡》的文字解读,大禹在这里疏导一番之后,才有了今天弱水这条河流的百流归一,逶迤浩荡,向北向西,注入大漠深处。西北地区符合《尚书·禹贡》记载的这些特征的河流有好几个地方,但大家最认可的,就是今天甘肃张掖境内的黑河。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全长八百公里。黑河上游的山丹河,自古至今,就名弱水,或弱水河。对于山丹河又名弱水,《甘肃通志》、《甘镇志》、《甘州府志》、《山丹县志》等书籍均有记载。一条构成华夏文明史极有分量的河流,原来就在我的家乡,原来就从我家门前流过。但现在,这条河流濒临干涸了,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处于断流状态。

关于弱水,我写过好一些诗歌和散文。焉支山、祁连山、弱水、匈奴、山丹军马场、河西走廊,颛顼、老子、周穆王、西王母、霍去病、陈子昂、岑参等等,仿佛一种宿命一样,这些地理名词和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常常使我有一种无法解脱的压迫感和使命感。这些在时光的隧道里曾经点亮华夏历史的地理名词和生命形象,仿佛与我的生命息息相关,仿佛我的人生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我的嘴巴就是他们心声的代言。

黑河就是弱水、山丹河真的就是弱水源头之一吗?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追寻的结果是,我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谁也不能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去年夏天在甘肃山丹看到那个标牌后,使我顿然坚定了山丹河就是弱水源头之一、黑河就是弱水的信心。我当然知道,这块牌子是为了提升地域文化形象的有意之举,但深究一个大家已然默认或者说根本无法厘清真实本源的地域名词,已不重要。

山丹是“弱水”一词使用频率最多的地方。除过前面提到的一些名家篇章,到过或没到过山丹的文人墨客,抒写弱水的诗词歌赋,数量也十分可观。仅《山丹县志》收录的吟咏弱水的诗文,就有九首(篇)之多。其后翻阅一些有关弱水的文学作品,发现杜甫有一首《送人从军》的诗歌,里面提到弱水、阳关、沙碛等地理名词,这里的弱水,显然就在河西走廊。

《山丹县志》还收录的清朝山丹贡生高元振的《山丹弱水赋》,其笔触凝练,文采飞扬,河西山川之雄胜,弱水流域之润泽,尽呈其景,尽显其情。这篇歌赋和更多收录在《山丹县志》里的其他篇章,无一不是对养育河西生民古弱水的深情赞美,同时也为弱水流域的地理位置留下了可供参照的文学注解。

波光粼粼的古弱水再也无法寻觅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黑河,是古弱水的升级版本。就像黄河改道,就像塔里木河时断时续,就像茶马古道已然消失。岁月的更替和大自然的变迁,总会改变很多很多东西。古书上说弱水不渡,难浮草芥,解释为水道浅落差大,当地人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能用皮筏济渡,于是便认为水弱不能载舟,故称弱水。

弱水三千,原来珍藏在西北。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了焉支山深处,在弱水源头一个叫芦草沟的地方,我用双手捧起露出地面的一泓清流。那里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清流淙淙,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现在想来,我曾经捧起过整个弱水三千……(作者: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等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2012年中学生最喜爱的散文作品》等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原载《飞天》2021.11期

 

 

在中国古代水系里,弱水是一条神秘而漫漶的所在。这片水系有多宽、有多广、有多少条支流,“弱水三千”便是最好的解释。“三千”不是实指,而是喻其广、喻其大,如长空九万里。

“弱水”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尚书》等书籍。《山海经》里记载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山川河流和部落国家,如女床山、钱来山、帝都山、丹水、佐水、大人国、交胫国、不死国等等,这些地理词汇大都因过分荒诞离奇和无法考证而渐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有一些词汇却永久性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昆仑、弱水。

弱水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河流之一,也是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河流之一。曹植、杜甫、卢照邻、苏轼、张孝祥等都写过有关弱水的诗歌。这些诗歌大多取意“蓬莱弱水”而成诗,如元好问“弱水蓬莱三万里”、李石“谁将弱水隔蓬莱”、李鸿章“蓬莱弱水路三千”等等,这些诗章并不是对弱水这条河流的写实,而是指仙界和凡间相隔万里,无法到达。也由此可见弱水之浩淼,已成为无法逾越的象征或定义。

但弱水在哪里呢?仿佛一开始就有些模棱两可。这处水系或者说这条河流从远古到现在,一直存有争议。去年夏天在甘肃山丹的一个旅游景点,无意中看到“弱水源”字样的标牌,顿然间眼前一亮。我是土生土长的山丹人,很早就知道山丹河是弱水的源头之一,今天看到了,仍旧感到有些惊讶或新奇。万水千山走遍,原来弱水就在眼前。书本上读到的地理知识和视野里看到的现场物证,有着本质的差异。

事实上,弱水有着你无法想象的古老与神秘。

弱水是大禹治理过的一条河流。

大禹到现在有四千年之久,或许更早。上古时期和神话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古籍的描述进行推测。这些古籍仍就是《尚书·禹贡》、《山海经》等。这些古籍不像史志那样具体详细,地理位置清楚确凿,而是把写实和神话贯穿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它的可信度。但除此之外,又能从哪里探寻一个民族前世的踪迹呢?没有。《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禹)导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山海经》的记载是:(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史记》中也有一段关于弱水的文字: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颛顼、老子、周穆王、西王母等等,都与弱水有过交集。

有关弱水更多的故事,都是后世对这一地理名词的解析和演绎。《尚书·禹贡》和《山海经》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它却为华夏历史提供了有迹可循的依据。我们也从这些碎片化的文字里,捕捉到了极其重要的一个信息,那就是:人类文明初始的光芒,早在神话时期,就已经照耀到了西部大地。河西走廊的山川旷野,四、五千年之前,就留下了一个个伟大人物的足迹。

人类文明史,迄今万年上下。能够解读华夏历史、可资参考的文本文献,也只有屈指可数的那几本书籍。高山大川,湖泊河流,人物古迹,故事传说,其实就是构成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的重要部分。那么,我们就沿着这条文化脉络,去探寻泱泱弱水赋予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涵和神性神秘。

弱水的神秘就在于这条河地理位置的不确定性和与弱水有关一些神话人物。

按照《尚书·禹贡》的文字解读,大禹在这里疏导一番之后,才有了今天弱水这条河流的百流归一,逶迤浩荡,向北向西,注入大漠深处。西北地区符合《尚书·禹贡》记载的这些特征的河流有好几个地方,但大家最认可的,就是今天甘肃张掖境内的黑河。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全长八百公里。黑河上游的山丹河,自古至今,就名弱水,或弱水河。对于山丹河又名弱水,《甘肃通志》、《甘镇志》、《甘州府志》、《山丹县志》等书籍均有记载。一条构成华夏文明史极有分量的河流,原来就在我的家乡,原来就从我家门前流过。但现在,这条河流濒临干涸了,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处于断流状态。

关于弱水,我写过好一些诗歌和散文。焉支山、祁连山、弱水、匈奴、山丹军马场、河西走廊,颛顼、老子、周穆王、西王母、霍去病、陈子昂、岑参等等,仿佛一种宿命一样,这些地理名词和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常常使我有一种无法解脱的压迫感和使命感。这些在时光的隧道里曾经点亮华夏历史的地理名词和生命形象,仿佛与我的生命息息相关,仿佛我的人生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我的嘴巴就是他们心声的代言。

黑河就是弱水、山丹河真的就是弱水源头之一吗?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在追寻,追寻的结果是,我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谁也不能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去年夏天在甘肃山丹看到那个标牌后,使我顿然坚定了山丹河就是弱水源头之一、黑河就是弱水的信心。我当然知道,这块牌子是为了提升地域文化形象的有意之举,但深究一个大家已然默认或者说根本无法厘清真实本源的地域名词,已不重要。

山丹是“弱水”一词使用频率最多的地方。除过前面提到的一些名家篇章,到过或没到过山丹的文人墨客,抒写弱水的诗词歌赋,数量也十分可观。仅《山丹县志》收录的吟咏弱水的诗文,就有九首(篇)之多。其后翻阅一些有关弱水的文学作品,发现杜甫有一首《送人从军》的诗歌,里面提到弱水、阳关、沙碛等地理名词,这里的弱水,显然就在河西走廊。

《山丹县志》还收录的清朝山丹贡生高元振的《山丹弱水赋》,其笔触凝练,文采飞扬,河西山川之雄胜,弱水流域之润泽,尽呈其景,尽显其情。这篇歌赋和更多收录在《山丹县志》里的其他篇章,无一不是对养育河西生民古弱水的深情赞美,同时也为弱水流域的地理位置留下了可供参照的文学注解。

波光粼粼的古弱水再也无法寻觅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黑河,是古弱水的升级版本。就像黄河改道,就像塔里木河时断时续,就像茶马古道已然消失。岁月的更替和大自然的变迁,总会改变很多很多东西。古书上说弱水不渡,难浮草芥,解释为水道浅落差大,当地人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能用皮筏济渡,于是便认为水弱不能载舟,故称弱水。

弱水三千,原来珍藏在西北。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了焉支山深处,在弱水源头一个叫芦草沟的地方,我用双手捧起露出地面的一泓清流。那里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清流淙淙,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现在想来,我曾经捧起过整个弱水三千……(作者: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等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2012年中学生最喜爱的散文作品》等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原载《飞天》2021.11期

 

责任编辑:周步

分享到:
更多 美文欣赏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