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玉 时间:2022-01-05点击:695

悠悠腊八粥

作者︱李海玉

 

一年一岁一团圆,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端上桌,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

每年的腊八粥我都会精心的去煮,看着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的五谷杂粮,记忆深处一点一滴的往事,也像滚动的豆粒一样跳跃在眼前。

浓浓的乡情,悠悠的情思,一点一滴都被熬煮在了记忆中的腊八粥中。那时候,生活还很贫困,大清早奶奶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家里库存的五谷杂粮,但总是找到了大米没小米,找到了麦仁没糯米,奶奶便踮着小脚到张婶家借点小米,李大妈家要点糯米。当然,王大妈也会来要我家要点大米,赵奶奶也会来我家来借点麦仁,在那个时代,邻里乡亲知根知底,非常亲密,互相借点要点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奶奶东拼西借凑齐了糯米、小米、玉米、大豆、麦仁、大米、红枣等杂粮,淘洗干净,泡在大盆里,等待下锅煮粥。岁月如梭,那缺粮少米的日子已成为往事,但那些忙碌的身影和浓浓的乡情,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

记忆中,被袅袅炊烟笼罩的景象是最美丽的乡村画卷。奶奶说煮腊八粥是个细活儿。五谷杂粮要放在冷水里浸泡,水要一次性放好,中途是不能再放水的,中途放凉水,会夹生;架火煮粥时,火候也很重要,要文火慢慢地煮,并且要不断地轻轻搅动,所以灶火门的柴火要选软柴。腊八节的前一天,奶奶就踮着小脚在厨房里开始忙活了。她又是搅粥,又是拉风匣,又是凑柴火,忙的不可开交。当她忙不过来的时候,便扯着嗓子喊着我们的乳名要我们去抱柴火,抱来的柴火不合适就骂骂咧咧。“咕嘟咕嘟”的腊八粥伴着劈裂啪啦的柴火在大铁锅里跳跃着,浓浓的五谷香味溢满厨房,飘向院外,到处弥漫着腊八粥的浓香。放眼望去,房顶上、树梢上飘荡着袅袅的炊烟。多年以后,奶奶煮腊八粥时那手忙脚乱的场景总在眼前闪现,一同闪现的还有那谷香四溢的腊八粥和飘渺着炊烟的美丽村庄。

儿时的腊八粥是最难忘的美味佳肴,但更难忘的是喝腊八粥时的那段美好岁月。一碗扑鼻的粥香引诱着一家人咕噜噜的肠胃,但奶奶却不容许我们喝一口,她说要等到腊八节了再喝。那个晚上是多么的难熬啊,厨房那一大锅腊八粥的浓香时不时地闯入到五脏六腑,我们那些半大的孩子,馋猫似的忍受着饥火烧肠,等待天亮。腊八节那天奶奶起的异常的早,她洗净双手,盛上第一碗腊八粥,虔诚地放在方桌上,点上佛香,默默祈祷。奶奶说腊八粥首先要“敬佛祖、敬仙人”,来年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垂涎欲滴的我们终于可以喝粥了,姊妹们早早坐在地桌(农村里比较矮的餐桌)旁,咂着嘴,用手摸着嘴角的口水,等奶奶给我们舀粥喝。奶奶在黏稠润滑的腊八粥里放上一小勺白糖,粥就更加香甜爽口,一家人“吸溜!吸溜”喝着期待已久的腊八粥,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更为高兴的是可以多喝几碗,把瘪了好久的肚子填的圆鼓鼓的。奶奶说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喝完腊八粥后,浑身就不冷了,腊八节这一天吃饱了,一年都不会挨饿了,把盛腊八粥的碗吃干净了还可以增寿增福。但在记忆中奶奶从来不喝腊八粥。我们知道她是在从自己口里省下一碗粥。但奶奶却盛满几大瓷碗腊八粥,让我们去给孤寡老人张奶奶送去,给坐月子的李嫂子送去,给生病的赵爷爷送去,还要给街坊四邻每家送上一碗。当然,我们家也会喝到左邻右舍送来的腊八粥。奶奶说把腊八粥送给老弱病残孕的人喝了就是积德,给街坊四邻喝了就是善缘,来年就会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腊八粥最好能剩几碗,多喝几天,来年才会大丰收。奶奶还站在院子里的果树下,在干瘪的枝干上耐心地涂抹上腊八粥,她说来年会多结果实。在腊八节的那天,一年中所有美好的期望和心愿便在心灵深处滋生了。

时光如梭。我们姊妹几个转眼在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期待中长大,而后,姊妹们各奔东。但每逢腊八节,我都会给奶奶打电话问“煮腊八粥了没有?”奶奶总是无力地说:“煮了点!煮了点!”每次放下电话,我的鼻子总是酸酸的。我知道,这些年,奶奶一个人住在老家,左邻右舍的乡亲大多走出了乡村,涌向了城市,村里面已经没有了多少人。往日,在腊八节煮腊八粥,人们走西家窜东家的热闹场面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如今,日子过好了,家里也不缺米少豆了,奶奶也不用拉风下、抱柴火忙碌地煮腊八粥了,但她在电磁炉上煮那一点粥也没人喝了。也许,是奶奶太怀念煮腊八粥的美好时光,所以她选择了在腊八节那天向我们永远的告别了。

不管时间走了多久,我都非常怀念儿时煮腊八粥的美好时光。每逢腊八节,我也会精心地煮腊八粥,虽然煮粥的食材越来越丰富,灶具越来越先进,但煮出来的腊八粥却没有奶奶煮的香甜可口。

往事像跳跃的豆粒一样在眼前晃动,永远也挥之不去是奶奶的那碗让人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我渐渐地明白,奶奶的腊八粥之所以浓香四溢,是因为有浓浓的烟火、诸多的祈愿、质朴的情感,还有那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那些永远也不能丢弃的,已经渗透我们到骨子里的宝贵的东西。

 

作者简介:李海玉,女,汉族,甘肃张掖人,甘州区图书馆馆员,酷爱文学,爱好写作。在多家新媒体平台和报刊杂志上刊发过散文、小小说数篇,作品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中获奖。甘州区作协会员,张掖市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周步

分享到:
更多 美文欣赏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