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华 时间:2022-03-01点击:948

 

写就历史写未来

郭华

因为不会写字,所以对毛笔没有研究,甚至没有爱好,也自知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是,衡水市政协请我为这本书写几句话,我踌躇再三,还是答应下来。这是因为:

第一我是衡水人;

第二我是政协的人;

第三我不仅熟悉衡水的笔乡,书中所写的“笔乡功臣”张俊生、王新斗等,也都非常熟悉;

第四这本书的编撰者都是我的朋友。

有上面一条理由就够了,何况四条。

衡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除去校正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把儒家思想推上至尊地位的董仲舒之外,还有灿若群星的思想家、文学家、乃至书法家。东汉著名文学家、安平人崔瑗,即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而且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极高。同为东汉书法家的张芝,取法崔、杜,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崔瑗撰写的《草书势》,是迄今可以见到的第一篇专论书法艺术的文章。换句话说,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书法论文,是衡水人写的。

我赞成这本书的观点,衡水历史上名家辈出,和衡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并生产毛笔有关。这样讲一点也不牵强。许多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简单得很,比如“明清人口大爆炸”。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明朝中叶到清朝末年。从明朝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的约1亿人口,繁衍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3.13亿,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增长至4.3亿。为什么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明朝中叶开始,我们引入了红薯和玉米,解决了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你能想到增加好几亿人,红薯居然是头功吗!毛笔之乡,自然会方便用笔之人。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曰‘金不换’。”就是这枝“金不换”毛笔,写就了那些投枪匕首般的杂文。所以,笔对于读书人来说,相当于锄之于农民,锤之于工人,刀枪之于将士。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把笔放在文房四宝之首是有道理的。读书求学买不起灯油,可以凿壁借光,可以囊萤映雪,但没有笔却是不行的。这本书主要是叙述了衡水毛笔作为宫廷御笔的历史,而我更愿相信衡水毛笔质量高、价格便宜,穷苦人也用得起,帮助历朝历代许许多多的寒门学子走上成功之路,促成了衡水绵延不绝的读书氛围。

编写这种类似志书的书籍,是最烧脑子的。尤其像这样的地方土特产品,即使有些故事,也以口口相传的居多,见诸于书面记载的极少。我在衡水工作多年,而且长期分管宣传工作,应当说对于衡水毛笔非常熟悉,但是让我来编这本书,我还真不知道从何着手。没想到市政协还真的把这本书编出来了,而且洋洋洒洒,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衡水毛笔志。它在几无任何资料可循的情况下,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典籍,从字里行间寻觅与衡水毛笔相关的史料,上溯至春秋战国,寻找出衡水毛笔的源头,进而廓清毛笔行业的演绎和发展。它以五千年衡水思想文化的历史为背景,叙述毛笔和文化互相促进的关系。它不仅记载了毛笔的制作方法,而且记载了历史上的知名店铺和衡水县域内制笔业的分布情况,让人强烈感觉到衡水无愧于“笔乡”之称。它拿出专门的篇章,以生动的笔触,为制笔行业的匠人立传。现在有一个流行词汇“推手”,而绝大多数古老行业的传承和光大,背后的推手都是那些矢志不移,一生相许的工匠。毛笔行业同样如此,那些痴情不改,精益求精的制笔工匠,延续着衡水毛笔的精神和血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学者认为汉字之所以有“书法艺术”,而拼音文字没有,一是和汉字的独特结构有关,二是和汉字的书写工具有关,那就是中国人有毛笔。它可以饱蘸墨汁,尽情挥洒,于是便有了或舒展,或豪放,或规矩,或清秀的书法。很难想象西方的羽毛笔,写一笔蘸一次,能够写出“书法”来。读了这本书,我甚至想,是汉字催生了毛笔呢,还是毛笔催生了汉字呢!不论孰先孰后,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毛笔就没有“车同轨、书同文”之后的汉字。而我们衡水人就是做毛笔的,做最好的毛笔的。

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协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可替代。比如历史上工商业的发展,地方志书上几乎一字皆无。武器年画享誉海内外,毫无疑问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在《深州风土记》中,不过只有三五句话。包括最新出版的县志、市志之类,除少数的比如《冀州市志》之外,依旧罕有这方面的记载。而历届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中,详细记叙了许多工商企业的发展轨迹和企业家的奋斗历程。这几年,衡水市政协在文史资料的挖掘、征集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次编撰出版的《衡水记忆》和《衡水毛笔》更是可圈可点。如果说《衡水记忆》的难度在于搜集,那么《衡水毛笔》的难度在于挖掘,把衡水毛笔鲜为人知的历史挖掘出来,让它在世人眼中由一支笔,变为伴随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的一道彩虹。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对于作为衡水名片的毛笔,我们越是了解它的历史,越是珍惜它,越是增强我们的自信和自豪,越是有一种使命感:我们的先人用衡水毛笔书写了衡水灿烂的过去,我们一定要用它写出衡水更加美丽的今天。

我不会写字,是说在写字方面天赋极差,字写得极丑,而不是说没有练过字。小时候正儿八经临过两年柳公权的《玄秘塔》,可惜总无长进,后来干脆放弃了。那时用的肯定是衡水毛笔。现在想起来,可惜了的毛笔。

(这是作者为《衡水候店毛笔》一书所写的序言,该书已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琴棋书画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