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文化新闻 >

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在京成功演出——时代精神的经典范本

时间:2018-06-16 20:11来源:未知 作者:周步 点击:
时代精神的经典范本 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观后所感 周步 6月14、15日,由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公司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 《民乐情》在京演出,我看了两

时代精神的经典范本

——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观后所感

 

周步

 
      6月14、15日,由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公司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 《民乐情》在京演出,我看了两场。如果说,看第一场是对来自家乡地方文艺演出“捧场”的话,那么看第二场就是意犹未尽和对这部戏的崇敬、欣赏——我想再次审视这部戏的细微特征。
这一切,源于对剧中原型人物韩正卿太多的生命情感。
      韩正卿我没有见过。这位大名鼎鼎的人民公仆,对于六十岁上下的张掖地区的人们来说,大概都不陌生。我是从师范类的教材里得知韩正卿的相关事迹的。民乐与我的家乡山丹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这几年,我接触了几位与韩正卿有过数面之交或在工作中有过交结的山丹人,聊起韩正卿老书记,他们都是不约而同的肃然起敬,或言不由衷的敬佩之至。一位和韩正卿同龄人的山丹籍老干部说,他和韩正卿接触过两次,韩正卿非常质朴,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很坦荡,是那种光明磊落、正直大气、有实干精神的人。另一位是需要在一处古迹上题词,他最后放弃了很多名家而垦请早已退休在家的韩正卿老书记手书一札。言外多是对韩正卿人品人格诸多方面的敬仰。
      上世纪七十年代,韩正卿任甘肃张掖地区民乐县委书记。那时候正是全国大搞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时期。韩正卿在民乐生活了八年,这期间,他带领民乐人民修建中、小型水库6座及其配套水利工程。那种拿着铁锨、洋镐,背着干粮、馒头,拉着架子车在水库大坝上飞驰往来的场景我见过。那时候,我是个未入学堂的孩子,我跟着大哥他们学校活动去了修建水库的工地玩耍,于是,我有幸用生命感悟和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情景。正如剧情演绎,在凿取涵洞和挖运土石方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建设者,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15年的最后一天,我从民乐文联的一个QQ群里得知了韩正卿去世的消息。民乐、张掖文友们对韩正卿老书记的真挚感情,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为人民谋福祉的公仆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形象。也使我深刻体会到韩正卿在民乐人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成绩是干出来的,政绩也是干出来的。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说话,用精神说话,用品格说话,人民才能把你牢记心里。《民乐情》整部戏剧和剧中主人公甘润清的故事情节、事件发展、矛盾冲突、情感纠结与心灵碰撞等等,以及场景设置、选取、唱词、道白、对话等等,可以说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
这大概就是演出现场掌声雷动、很多观众止不住热泪盈眶的根本原因。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受众群体以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为主。北京几乎是京剧一统天下。现在的秦腔,在北京来说是一个非常小的认知群体。但是,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在北京的会演,我看到的却是观众聚精会神的观看和灵魂震荡后的发自心底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我和一些朋友、观众聊天,他们都是不无感慨的说,剧情好,演出确实很成功。有一位姓高的媒体界朋友,还微信发来了“官再大不能谋私利,权再重是人民的”的台词,说观众的掌声就是对演出的肯定、地级剧团整体水平竟如此之高、把自己看哭了等等的文字。
      一部好的作品,源于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高。那些能够体现生命价值、丰富时代精神意义的题材和打动人心的故事,是一部好作品的关键要素,这些,《民乐情》都具备了。
      也许,这就是韩正卿老书记留给民乐大地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留给中华大地的一份宝贵资产。
 
        2018/6/16于北京通州
 
 
      作者: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家、诗人。现居北京。

 

(责任编辑:刘雅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