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黛玉红楼——贾府那些事儿

时间:2016-12-13 22:20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黛玉红楼----贾府那些事儿 从书里看,贾母的孙子孙女们待遇还不错,连侄孙女惜春都养在贾母那里,对姑娘们的成长环境还是有利的。当然了有资格选秀的家族,女孩子的前景不可限量,比如元春,就成了皇妃,为贾府镀了层皇亲的光,有了省亲的风光。唯一让人感觉

黛玉红楼——贾府那些事儿

  从书里看,贾母的孙子孙女们待遇还不错,连侄孙女惜春都养在贾母那里,对姑娘们的成长环境还是有利的。当然了有资格选秀的家族,女孩子的前景不可限量,比如元春,就成了皇妃,为贾府镀了层皇亲的光,有了省亲的风光。唯一让人感觉奇特的是贾环,没有跟着贾母,反而是在赵姨娘身边长大。

  贾府里子孙并不繁盛,宁府贾敬这边一儿一女,贾珍就一个贾蓉,而荣府里贾赦有贾琏迎春,应该还有个庶子贾琮。贾政这还好些二女三子一孙。应该说贾政的女儿都是高嫁了,不是皇妃就是王妃,虽然不是举案齐眉,但让家族风光,自身纵然不愿意,家族却是千肯万肯的钻营。三个儿子,贾珠早故,宝玉由贾母宠爱着,贾政也打不得。庶子贾环若不由贾母教养,也该由王夫人教管,却偏生没人理论的和赵姨娘混着。

  总感觉书中有些地方有些漏笔的地方,比如前二十回,好些场景,不提邢夫人贾赦(元宵节),宝钗过生日,贾母请客,却没有邢夫人出场。感觉贾赦这一房像是后来又加进去的,早先四春,应该都是贾政这一房的。若非这样,没必要把宁府的惜春养在贾母这边,血缘关系远的很了。

  贾政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所以他不应该让贾环在赵姨娘身边,最起码也要王夫人管教。养在正房,和姨娘身边身份差别极大。而赵姨娘的水准,绝不是看重读书人的贾政能放心的。

  看探春和贾环的差距就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了。都是赵姨娘所生,不过是生长环境不同,探春和赵姨娘没什么接触,她在贾母身边,而贾环就没这个机会了。如果说贾母讨厌庶出的孩子,那么为何不讨厌庶出的小姐,只厌恶庶出的儿子。

  看探春后来的眼界格局,小说中借黛玉的眼睛说探春文采精华令人忘俗。可知探春的风采不俗 。而贾环借贾政的眼睛说,人物猥琐。这都是环境的原因。

  贾母厚宝玉薄贾环,造成了贾环和赵姨娘对宝玉的仇恨和忌妒,加深了嫡庶的矛盾。四春的形容举止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元春探春出众些。迎春不争,惜春不暖。

  迎春的个性有些奇怪,她和探春是一样的背景和生长环境。都是庶出,不过是迎春是长房的,探春是二房的,教育资源都一样。贾赦这边对迎春的干涉应该不大,贾赦和邢夫人都是放任的不闻不问的。

  看王夫人和贾政说话的时候,姑娘们都是在的,也就是说有些人情往来探春和迎春是有些接触的。

  可探春长成了又红又美又有刺的玫瑰花,迎春却成了无人顾忌的茉莉花。这时候也不好说环境不环境的。

  长房袭了职,却独居偏院,贾政不袭职,却和母亲住在正房大院里,一家子往来,邢夫人要天天来请安,却又车来车往,两院隔断,好像是两家人。中秋宴上,贾赦大赞贾环诗写的好,前来世袭的前程跑不了。一直纳闷,大老爷喝多了吗,他的官要继承也是贾琏呀,怎么成了侄子呢,贾政只说论不到呢,并不否认,好似下一次袭职,就是出自他这里。感觉贾赦只是代理这个职务,而这个职务其实要归于贾政这一房。好似是这一代荣府袭职时,贾母的儿子年纪小,过继了贾赦,将来下一代,要归还贾政这边的孩子。这就能解释为何贾政和母亲居于正堂,贾赦却要在偏院,因为他不是贾母的孩子。所以荣府的事务由王夫人主管,为了平衡,才把贾琏和凤姐借来管家。而四大家族联姻,王夫人这一代已经有了亲戚关系,下一代王家还要嫁个凤姐进来,也许是王夫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侄女嫁进来。这就可以解释邢夫人出身低,而王夫人的家世却是和贾府门当户对,二房的媳妇身份高过了长房夫人。

  宝玉的靠山其实是贾母(凤姐亦是),贾母相比于邢王二夫人,还是有贵族风范,对孩子的教养还算是比那两位靠谱。在贾母的宠爱下,双玉才能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若是换了王夫人,早就隔绝了他们的往来,有时候想如果双玉不在一起长大,没有青梅竹马的情份,也许对黛玉的伤害反而会少些。

  林家教养了黛玉,也不是希望她为一桩不可能成的婚姻断送了性命。宝玉平时护花,可是关键时刻,他其实并不敢反对父母的决定。所以他在贾政面前说出了琪官的下落,所以王夫人撵晴雯,他不敢发一言。他的心态终是孩子气。有天真有怜惜却没有担当的思想和能力。他对女孩子的珍重,让人赞叹,却并不能真的保护她们,应该说他有保护的思想没有保护的能力。宝玉进步的是思想,却没有解决环境的手段。

  双玉的感情之深,贾家诸人皆知,就是贾母和王夫人也都是清楚的。双玉二人忽而好了,忽而恼了,宝玉摔玉,黛玉生病,甚至宝玉因紫鹃一句黛玉回家而人事不知,这样的形态,一目了然,可是仍然没有长辈愿意成全他们,只是因为他们的情份在当时并没有让家长们在意。贾母是最疼爱双玉的,王夫人把宝玉当作指望,这样的两个人都没有想着成全宝玉的心愿。在爱情面前,长辈无人动容。

  黛玉比宝玉清醒,这和她处的环境有关,她是客居,世态炎凉,比宝玉经历的多,自然也明白的多。她后来其实已经不在意世俗的成全,她看重的是宝玉在意不在意,她一直看重的是心意,我为我的心。这就够了。

  宝玉反而有些天真,他一直以为,他和黛玉是有未来的,他的亲人们会给他一条路可走的。只有失去了黛玉,他才清醒,他们对他的爱,其实比他想的单薄的多。他们还是要他走在规定的路上的,不允许他跳出去。

  爱情无路可走,爱情在贾家不重要。黛玉还泪而亡故,宝玉出家,这是双玉最后的选择。

  贾府没有人才,根本无力保住家业,最后的中落是必然的,不同的是中落的方式,是自生自灭,还是外力所困。

  女孩子中探春比较清醒,她也有责任感,愿意维护贾府的利益,可惜无权。又是庶出,身份是吃了亏。也许对于她来说,与其面对终究没落不能保全无力保全没人愿意让她保全的家族来说,远嫁也许是一条出路,奴去也,莫牵连,各自保平安吧。才自清明志自高,她的人生,也是漂泊。

  迎春是万事不争万事随缘,她太过温柔太过顺从,不知怨恨,可是无良的父亲把她卖给了孙家,一载负黄梁,她的人生是典型的悲剧,一切按了当时的规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却是最悲惨的代言。

  惜春看透了看破了,选择了出家,不让家人决定自己的命运,只是她选的路,也不能给她安稳,仍然是悲剧。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0-08-20 07:08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