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黛玉红楼——宝玉挨打(二)

时间:2016-12-13 21:24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黛玉红楼----宝玉挨打 (二) 表面上看宝玉挨打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其实是宝玉价值观和贾政价值观必然的冲突引发的。宝玉有自己的思想观,他在行动上叛逆不大,但是在思想是一直叛逆,为那些人死了也是愿意的。贾政所代表的价值观,必读的那些四书五经,他不

黛玉红楼——宝玉挨打(二)

  表面上看宝玉挨打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其实是宝玉价值观和贾政价值观必然的冲突引发的。宝玉有自己的思想观,他在行动上叛逆不大,但是在思想是一直叛逆,为那些人死了也是愿意的。贾政所代表的价值观,必读的那些四书五经,他不愿意读,让他结交的那些人,他讨厌。其实这些冲突一直都在二人之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贾宝玉和现实的冲突,以他的弱小,必然要挨现实这一顿打。贾政望子成龙,希望出生尊贵的嫡子有出息,所以必然要痛打,希望他能教育出一个他满意的儿子,可惜没有成果。宝玉宁可被打死,也不愿意改变。

  大家族内部之间的矛盾,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双重矛盾的引发,汇聚在宝玉挨打这件事上。贾环作为不得宠的庶子,一直暗恨宝玉,寻了机会自然要父亲面亲告状。这个狠毒的庶弟,太知道给兄长吃暗亏了。在贾府能责打宝玉的就是贾政了,所以一有机会,贾环和赵姨娘都在要贾政面前靠刁状。明写的是这一次,估计寻常日子还有,只是事件不大,贾政没引发怒火。而忠顺王府与贾府不是一派,自然矛盾重重,这一次走失戏子事件,毫不客气的上门索要,长史对贾政的那个姿态,高高在上的样子,完全是因为与贾府不眭的原因。

  贾政的态度一直来给人是道貌岸然的感觉,明明的假正经,偏生入戏已深,他完全把自己的形象高大化了。现在听闻宝玉行事,因了琪官事件为真,所以金钏事件,也不须调查了,直接处理就罢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这是连教育都免了,直接动手)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从宝玉养伤恢复的极快来看,盛怒之下的贾政还是有父子情的,宝玉没被打出个好歹)。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这也是他们的责任,没有真看着贾政把宝玉打出个问题来的)。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提贾母算是点一个孝道吧,若不为孝字,王夫人才不乐意亲儿子不在自己身边呢,贾母不去怜惜更小的贾兰,反而宠着贾宝玉,这说明对宝玉是寄予厚望的)!"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越有人劝,越有火气)。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贾政也是这个年纪),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打悲情牌,还是管用的)。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哭成这样,父子天性吗)。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和王夫人还是有共同的经历和喜怒的,贾珠是一个伤痛吧,明明有才又听话的让他们满意的儿子,早早没了,岂不伤心。)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拿了一顶大帽子作解释,也许他真的心里那么想)?"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的确不会管教孩子,让他满意的儿子死了,而宝玉又被打个半死)。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母惯会胡搅,让贾政顾不上声讨宝玉,只忙于摘出自己来,贾母厉害)。"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一场打戏,幸而贾母赶来才算了结,感觉上贾母不来,王夫人那一哭闹,贾政也已经住手,并且思及贾珠泪如雨下,如何还打得下去。贾政滔天怒火,如今哪里还有半分。贾政有一半是打给人看的,打给忠顺王府瞧的。而且因了金钏事件,他打了宝玉,家下人等也不好再议论什么了。宝玉已经挨了教训。另一半是打给自己的失望的。年过半百,眼前没一个让他安心的儿子,他精心培养的贾珠年纪轻轻的没了,而贾母疼爱的宝玉,完全不是贾政所希望的精英。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0-08-20 07:08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