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林家的财 产

时间:2017-08-16 08:56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书中没明写林家有钱无钱,只是暗笔不少。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才貌双全),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肥差),到任方一月有余。(林如海本人是科举出身,他的官职是实差,不是那种虚名的官)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
 
 

  书中没明写林家有钱无钱,只是暗笔不少。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才貌双全),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肥差),到任方一月有余。(林如海本人是科举出身,他的官职是实差,不是那种虚名的官)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祖上四代候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支庶不盛,证明不需要他们照顾族人了)。
   从这里来看,林家祖上是四代候爷,而林如海本人的官职是实缺,也有丰厚的收入,又无族中之人照看。
   这就说明人家是的财产是进的多出的少。和贾府那种进少出多,恰好相反。
   所以给黛玉设定的出身极清雅还富贵。父亲是五世豪门,母亲是国公府的千金,门当户对的姻缘。
   这也罢了,黛玉还是独女,父亲给她请个教书先生,还是中过举的贾雨村。
   林家人口少,花销极少,黛玉进京时,父亲还在世,当然不会把家产给黛玉。
  等到几年后,如海病重,接黛玉回去,看看贾母的安排,不是让仆人照看,而是派了贾琏陪同,一要料理相关后事,二要把黛玉接回来。
  纵观贾府,能办事的只有贾琏,贾琏读书不成,可是贾府的家务是由他主外料理的。让贾琏去,决不是给黛玉当保镖,还涉及到处理林家的相关家产。
  黛玉没成亲,是未出阁的女儿,第一份财产是贾敏当年的陪嫁。王夫人说贾敏当年的吃穿用度才是金尊玉贵的大小姐。她出阁时,贾府盛时,陪嫁自然丰厚,这贾敏的财产,自然归了黛玉。
  另一份是林家的财产,很多人置疑黛玉有无继承权,主要是因为她是女儿。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林如海有亲兄弟的情况下,也就是黛玉有叔伯的情形,如果是那种情形,黛玉的继承权会受到置疑。
  可作者一开笔就交待了,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没有亲支嫡派的,这就说明,都是远族了,他们的争抢权,就弱了许多,把贾琏派过去,就是与他们打交道的。
  薛蟠打死了人,有个好亲戚就能迎长而去。凤姐收了老尼三千两银子,不过一封信,对方就要退亲。可知权势厉害,现在贾琏亲自料理此事,那些人,能得了什么便宜。人家贾琏完全说是拿回贾府的陪嫁,谁人可拦,黛玉要母亲的陪嫁,谁能反驳。
  而且林如海得病不是一天的事,自然会提前料理,他总要替黛玉着想,黛玉没了父母,总要给女儿些钱吧。表面上看到的不是过房产田地,准折了银票,给黛玉,那些远亲如何知晓。
  所以林家的财产应该是大部分落到了黛玉手中,当然黛玉年纪小,照管不了,代理权可能是归了贾母。
  那时黛玉也十三四岁的年纪了,知书识理,有些事完全可以说与女儿听了,黛玉应该是知道这笔钱的事。
  而贾母应该也与林如海有过默契,就是双玉的亲事。总感觉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就有双玉婚事的考虑。否则最是知礼仪的如海,不会让女儿住到外祖家,那可是有个贾宝玉呀,哪有让女儿常住亲戚家,离得那么远,父亲还在世呢。
  而且林如海去世时,黛玉已经十三四岁,林如海不可能不考虑女儿的终身大事,他为官多年,总有故旧知交,如果不是考虑了黛玉嫁入贾府,早做打算了。
  所以林黛玉有钱,她也知道她的钱,归了贾母代管。
  贾府的花销极大,黛玉和宝玉说过,她也算过,进的少出的多,难以为继。而元春省亲,去一趟江南,采买小戏子的预算就是上万两,更不说那些大兴土木的浩大工程,那些装饰品,那些人员的安置,整个省亲的费用,应该是动了黛玉的财产。
  等到几年后,林家的钱,估计贾府动用了不少。
(责任编辑:王博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0-08-20 07:08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