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 [四大名著] 王夫人撵人怡红院 日期:2018-01-02 01:32:17 点击:449 好评:0

    王夫人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怡红院撵人。 金钏事件时,她毕竟亲耳听见了金钏和宝玉的玩笑话,如果不是知道金钏天真莽撞,自然会认为这小丫环调唆宝玉干坏事,金钏是为自己的个性买单了。 可是怡红院的丫环们有些无辜,毕竟王夫人都是听的那些仆人们的小报告,这...

  • [四大名著] 尤老 娘---唯利是图害了女儿 日期:2018-01-01 09:00:46 点击:265 好评:0

    这个人物,更像是个影子,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可是二姐和三姐的命运,都与她有关。 尤老娘是改嫁到尤家的,带了二姐三姐,这个女人能带着两个孩子改嫁成功,说明模样不错,有主意。 尤家的家境应该尚可,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但应该衣食不愁,如果条件太差,...

  • [四大名著] 金锁是 不是薛家的杜撰 日期:2017-12-31 08:59:22 点击:326 好评:0

    大家都认可宝玉的玉是天生带来的,因为作者给玉安排了一个背景,而且那通灵宝玉上的字,也是有暗指的 。 而那个为玉而出来的象征金玉良缘的金锁,多有人争议,有说是和尚给的,有说薛家的谋划。 从书里的文字,应该真的是和尚给的,黛玉是还泪而来,她和贾宝...

  • [四大名著] 金 锁出场 日期:2017-12-30 08:56:04 点击:415 好评:0

    金锁出场 小说中的人物,宝玉有玉,宝钗有锁,湘云有麒麟,而黛玉没有,可能是为了突出,黛玉拥有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眼泪。一个仙子的眼泪。 薛家入了贾府,薛姨妈根本不是过渡,完全是长居的打算,所以才主动提出经济自理,这才是处常之法。白住着贾府...

  • [四大名著] 葫芦案 中的四大家族 日期:2017-12-29 08:37:01 点击:256 好评:0

    葫芦案中的四大家族 表面上看葫芦案只和薛家有关,其实是和四大家族有关。 护官符说的明白,这四家联络有亲,一荣俱荣,而四家里,三家都是官,只薛家是商人,那三位官家,因何会与商人结盟,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了。 王家是薛家主母薛姨妈的娘家,自然是照看,...

  • [四大名著] 葫芦案中的贾雨村 日期:2017-12-28 08:34:20 点击:245 好评:0

    葫芦案中的贾雨村 葫芦案是贾雨村复职后的第一案,也是他回报四大家族的投名状。 此时贾雨村的心态,已经大变,他经历了起落,领教了官场的真实面目,想要立足,就要顺从,甚至要出卖自己的良心,或者他此时已经没了良心。 先是发签抓人,后来一个门子的眼色...

  • [四大名著] 宝钗 和夏金桂 日期:2017-12-27 08:48:59 点击:437 好评:0

    宝钗和夏金桂 因为宝玉,一直以来,都拿宝钗和黛玉对比,其实宝钗和夏金桂更有可比性。 她们两个人的出身背景完全相同。 二人都是皇商家庭,都是没了父亲,母亲爱若珍宝,极为娇惯。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宝钗还有个打死人命的混账哥哥,而金桂就是独生女...

  • [四大名著] 宝玉的情不情 日期:2017-12-26 08:55:53 点击:531 好评:0

    宝玉一出场就是贵公子形象,知礼,给祖母请安给母亲问安,纵然娇惯,也在规矩之内。 回来见了黛玉,开口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天真可爱,完全是阳光型少年,没有城府没有防范,对人一片真诚,当然对美人更是如此。而黛玉之美,原是仙子之美。有别于红尘的美...

  • [四大名著] 葫芦案 日期:2017-12-25 08:57:40 点击:495 好评:0

    薛蟠与冯公子争抢香菱,打死了冯公子,作者是回目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事情的起因原简单,拐子把香菱卖给了两家,为的是银钱,领人的时候各不相让,若有一方妥协,拿钱走人,也罢了。因不相让,起了纷争,都感觉自己有理,付了钱就要人。所以冲突起来,有了...

  • [四大名著] 双玉初相逢---还泪情缘的开始 日期:2017-12-24 09:18:04 点击:361 好评:0

    写黛玉进贾府,最后才写的双玉初相见。 这一天里黛玉是大开眼界了,贾府的排场,贾府的规矩,都让探花千金震惊。她充分的体验到了客居不易。客居是多少富贵也填不满的,你要把习惯一一改过来。 习惯是最难改的,饮食习惯,比如饭后的第一杯茶,是喝下去还是...

  • 首页
  • 上一页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下一页
  • 末页
  • 96958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