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班主任”主题征文活动 | 毛家成——师恩难忘
征文了链接如下,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https://mp.weixin.qq.com/s/CvlEcUTVX00QYtq5WPsScg
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都会特别想念以往教过我的老师们。如果没有老师们当年的淳淳教诲,就不可能会有我今天幸福的生活,在心里我由衷地感谢感激他们。 回望十多年的求学生涯,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甚至有的现在已经作古,不在人世了,可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师们的形象,和我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就会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已经记不起名字,有的仍旧印象深刻。在所有老师当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还是我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张如良老师。 1996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位于石羊古镇的云南省大姚县第二中学。这虽然是一所完全中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42年,但是它办学规模不大,全校初高中仅有12个班,学生人数在六百人左右,可是学校里的老师们都非常敬业,对待工作认真仔细,无论上课还是批改作业都是一丝不苟。
张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我们那个时候,读高中的同学并不是太多,很多人读完初中,考不上中专,就回家“修”地球去了。“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成为了我们那个年代青年学子的理想目标。教学工作之余,张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读书的好处,让我们懂得了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真的不会忘记,由于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影响,我也不止一次心里产生了退学回家的念头,每一次都是他耐心细致地开导,让我有了坚持完成学业的决心和勇气。张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时候算得上是残忍。特别是在记忆背诵英语单词的时候,常常是完不成任务,就不让我们按时去吃饭。一个单元的英语词汇几乎必须是人人过关,而且是限时过关。虽然张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苛刻,但在生活中却对我们非常地好,时常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们,时至今日,许多往事依然是历历在目。张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技能精湛,往往把枯燥无味地课堂变成我们快乐的天地。现在我还能够记得当初他给我们上课时,神采飞扬地表情。
在艰苦的高中学习中,我有幸当了三年的班长,可能是这一个缘故,我和张老师的交往要比其它同学更多了一些,自然也就得到了他更多的教导,这也让我无意中学会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大学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了遥远的金沙江畔工作,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工作中老师总是出现问题,不得不经常向他讨教,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让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2006年9月,通过招考选拔,我又回到了我的母校工作,再次得到了张老师的精心指导。
时光匆匆,二十八个春秋过去了。我已从一个未懂事的少年步入到了中年,虽然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还被评为了县级“优秀班主任”,但是我心里知道,我的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张老师和其他的老师们对我的偏爱、器重、鼓励和栽培。有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中学时代的生活和与老师们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如同大山里清新的空气,在我的血脉中,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温馨。那份情感,永远灌注在了我的血脉里,成为了我生命中舍之不弃的精神河流。 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步很短,一生很长,走对关键时的一步,人生就会光明一片。有时候,别人一个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一句温暖和鼓励的话语,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年少时的我能得到张老师和其他老师们的关爱,实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作者简介:毛家成、男、笔名雄鹰。1979年12月出生,云南省大姚县人,中共党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全国百优校园作家、全国百优校园文化名人、中国校园百优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微篇文学研究会会员、楚雄州作家协会会员等。先后出版诗散文集《爱不留情》、诗集《远逝的风景》、散文集《时光的背影》,另著有长篇小说《雨夜香水河》等。现任大姚县作家协会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