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带雨的云 时间:2015-03-29点击:493

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苏轼诗云:“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现在时尚“食无肉”,有人不管鸡鸭鱼牛羊猪一概避而远之。当然情况不尽相同,有人是素食主义;有人在宣传仁爱;有人为保护环境;有人反对杀生;有人怕摄入太多胆固醇;有人是要保亭亭玉立;有人则不吃平常的猪牛羊鸡鸭鱼改吃生猛海鲜。
女性不吃肉多是为“使人瘦”,保窈窕淑女的魅力——“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见面时冷不丁的一眼肥肥胖胖,岂不令倒吸一口冷气!
貂蝉西施都袅娜婷婷,赵飞燕更“轻能掌上舞”。惟杨玉环以丰满令唐玄宗眩目动心、念念不忘。
一方面是“食无肉”成时尚,另一方面也有想吃肉而吃不上的。年纪大的人有过刻骨铭心的体验,一个月供三两肉,看见肉时简直馋涎欲滴。幽默的是还有“媒”宣传少吃肉忽悠。我也懵懵懂懂、人云亦云,清醒者“猛击一掌”说:“简直脱了裤子放屁,三两肉,一天才一钱,有多少胆固醇嘛!”
古代文人不是真的不吃肉,是因为太喜欢竹罢了,反正不缺肉所以作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仅仅是“宁可”,并不是真不吃肉呵。
孩子也喜欢竹,把竹竿夹在两腿间当成马,创造了“青梅竹马”的成语和儿童情趣。老人也喜欢竹,一杆竹系线、配钩穿饵后,去湖畔溪旁垂钓,其趣无穷、其乐融融。朋友相聚,琴棋书画吟诗作文也爱与竹为伴:
才着新粉白透青,清澈鲜嫩特喜人;
三三两两新竹下,朋友聚会情更情。
竹影酒香情意浓,吟诗作文忒从容;
灵感熙熙的寻来,一字一句往你冲。
竹枝青翠喜人,细细的竹生气勃勃、婷婷舒展,粗壮的则拔地而起、笔挺得令人舒心荡气。枝叶随风摇曳,飒飒作响、婆娑多姿,令人心旷神怡;风中赏竹韵、月下听虫鸣、口中吟诗文,心颤神荡真销魂。
竹林深处幽静清雅,微风中竹香扑鼻,月亮光下的竹影摇曳更是异趣别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声飒飒如同是在与人低吟耳语、悄悄诉说,如同是老朋友聊天老相好倾诉衷肠,低声细语淅沥沥,说得知音人心醉魂迷。
雨后清晨竹林中朦胧幽荫的缝隙中,泄泻着一丝丝一束束光芒,真好看呵!青烟的隐隐约约中又是一种奇韵奇趣。嫩竹着新粉时白中透青,清澈鲜嫩格外诱人。
青竹婆娑重叠影,碧绿摇曳沙沙声;
更是清晨与夜半,轻声传语知音人。
挺拔昂立姿娉婷,竿直有节色青青;
做人就学山间竹,直白有节又清新。
诗人最喜欢屋前一从竹、一口塘,太阳初出时“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影墙”,光与影、动与静相辅相成,真是不能不动人心魄。严寒冷冽的冬日,雪花飘荡时候竹林又另一番迷人的境界:
点点雪白似飞絮,纷纷飘涌进竹篱;
喜看春色拦不住,忽见青竹变琼玉。
光洁晶莹又碧绿,如同琼浆玉液滴;
雪花翩翩高低舞,更如银箔舞姿比。
月夜,月光透过竹枝穿堂入室,微风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枝竹影,在白墙上婆娑妙舞,情趣风韵真难与君说。
文人们还喜欢竹竿上每隔数寸便有一节,一节一节又一节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蕴,以竹寓节节高升又比清白儒雅、高风亮节。文人们栽竹、赏竹、颂竹、写竹、吟竹、挥洒渲染竹。写在诗中、画在纸上、刻在竹屏,情趣盎然、意味无穷,更把竹的清淡儒雅刻入心坎,学竹的君子风范。
有古诗“小斎雨遇漫焚香,几净窗明竹树凉。午枕觉来无余事,自磨新墨写萧湘”“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风与蝶”。朗朗咏读着烩炙人口的名句,比吃肉更是余味无穷呵。
政治家也爱竹,朱元璋作《雪竹》自抒心仪志向:“雪压竹枝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朱元璋一派自鸣得意与雄心壮志。终于有一天,“雪”果然融化了,朱元璋果然夺得了江山,他终于“与天齐”了。
身份地位不同的人都爱竹。高高在上者挥毫写豪情壮志;失意文人借竹抒胸中愤懑与不平之气。
郑燮的诗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不想高高在上、出人头地,只希望稳稳当当不被凄风苦雨刮倒,不陷囹圄樊笼,不落水深火热中。
郑燮爱竹画竹写竹十分入迷:“咬定一两句书终身得益;栽成六七竿竹四壁皆清”。他的居处就是一片竹,“陋室四面种竹,初夏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竹影零乱、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中悠悠一片”,享尽了“独任天趣挥笔墨,悠悠人生挥竹间”,多么闲情逸致呵。
郑燮作官后不满官员腐败,既然没能力“兼善天下”,便宁愿“独善其身”,以竹抒发人生,“不仙不佛不圣贤,笔墨之外有主张”“三日不动笔便又想一幅纸来抒沉闷之气”。
学那竹枝直而正,不学附势乱爬藤;
峭拔直立真妖娆,孤野深壑也消停。
咬牢岩壁不放松,挺立岩间缝隙中;
风声哓哓也屹立,不睬东西南北风。
 
竹枝青嫩却坚韧,春夏秋冬葆青春;
竿竿有节且笔直,青皮粉白显精神。
中空也不肯倒伏,潮湿阴冷却不腐;
独竹有此高品格,做人也应学青竹。
现代凡夫俗子也爱竹。当60年代烟茶奇缺时侯,竹叶便为“烟枪”“茶棍”们救急解困。“烟枪”们把干竹叶剪成细丝,和着“烟屁股”的残余,卷成的一支支“准香烟”,不是香烟胜似香烟。“茶棍”们则以竹叶代茶,更妙。竹属中药,不仅无害且能够清热解毒,茶饥渴而没精打采之际还能提神,饮之,精神抖擞,斗“茶”诗百篇,不像酒徒们酒瘾急时以酒精兑水,解一时的酒瘾却贻害终身。
竹具更是处处有,物资紧缺年代食堂用一截截竹筒代替陶瓷器,蒸的米饭格外一番清香。记得我曾一口气吃两竹筒米饭,折合八两米,现在够我吃两天甚至三天呵。香喷喷中食欲难遏,忍不住呵,害得我“子吃卯粮”,真是如同现在餐馆门口的招商对联:“吃了还想吃,越吃越想吃”,就是那个劲。
竹节代碗不仅解决了物资欠缺的矛盾,还具有了“返璞归真”的超前意识。现在有竹筒鸡、竹筒鸭、竹筒饭餐厅,追求返璞归真,只是少了一幅风趣的对联,我想象中应该是这样的:
竹林竹馆竹庭竹钵饭香阵阵;
客来客往客进客出不绝赞声。
赞古叹古怀古仿古返璞归真。
络绎不绝送帖送匾送旗送屏。
或者是:
有情有韵有味有趣片片竿竿皆趣味;
有形有色有香有味饭菜酒茶都独特。
温馨高雅幽静热闹清新趣味全都有;
动人动心动听动情动魄养眼不离君。
古时有一叫王子猷者,借房暂住竟急令家人栽竹。房东奇怪:“暂住何烦!”王子猷高咏长啸良久,忽然振臂挥袂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爱竹需爱竹直正,不做趋炎附势藤;
峭拔直立显妖娆,身处荒野也青嫩。
寒冬酷热葆青春,孤零寂寞仍坚挺;
世道纷纷邪恶日,更是不可忘记君。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抒情散文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