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城 时间:2016-10-19点击:739

引子:
 
坊间传闻,五道口不简单。虽说今日是拆的拆,改了改,损了元气,但八方奇人异士相会,犄角旮旯处,自是别有洞天。五道口不缺韩国妹子,也不缺神神鬼鬼,据说,华清嘉园处,还藏有一个乌托邦。名曰706,捣鼓青年自治。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我打天津而来,在此暂住一周,内里气象如何,容我稍作记录。
 
正文:
 
一.我与706的四次交集
 
说起来,这是我第四次来到706青年空间了,不过距离我第一次来,也不过半年多的光景。我是经一位高中同学介绍得知706的,如今他已经在706“打工”。
 
706的牌子就挤在华清嘉园一家超市的招牌旁边。穿过超市,坐电梯直达20楼,才能一睹706的真正面貌。据朋友介绍,这个复式结构空间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涵盖有住宿区、办公区、小剧场、图书馆和咖啡厅等。初来乍到,墙上纷纷繁繁的便利贴吸引了我,皆为曾经的到访者所留,多以一两句话介绍他们的基本信息。朋友说,这是勾搭墙,方便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初来706的人更有亲近感。
 
由于日程安排,我与706的第一次交集不过短短半天,我旁听了图书馆进行的一场哲学分享会后,就匆匆离去。那天傍晚,北京大风凛凛,而我已经萌生了再访706的念头。
 
第二次来到706已经是四个月之后的事了。清明节假期。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线上加入了706的文字工作,主要是撰写稿子。我仍然记得我在706公众号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用于纪念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20周年,3月13号。再往后,因为写得勤快,便在706开设了周末专栏。
 
清明节的那次到访,我第一次见到了方荣和宝忠,没有架子的两位创始人。那两天,我参与了一场苏格拉底式对话,并和方荣组织了两次读书会。两次读书会都较随性,大抵是分享书籍,闲聊对这些书籍的看法。我第一天推荐的是鲁迅的《故事新编》、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二天推荐了刘和平的剧本《大明王朝1566》,其他朋友推荐的书目,比如:爱伦坡的悬疑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艾柯等的小说;海德格尔、本雅明、加缪、福柯等的哲学著作;尼尔 ·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等,也都挺有可读性。
 
两天毕竟意犹未尽,所以一个月的五一假期,我第三次来到706,以参加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名义。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分为破冰行动、戏剧工坊、理想国公民大会、一千零一夜等环节,将原本互不相识的十几位青年人聚集在青年空间共度两天,有趣却也颇费周折。筹备者不仅要准备好活动包,划定规则,也要防备各种突发状况。“如何让大家热起来”、“如何压缩时间”、“如何防备戏剧工坊出现的偶然状况”、“床位的分配问题”、“什么时机开展何种活动”等...两天过后,筹备者也会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寻求改进的可能,我在当时还为此撰写了一篇记录文章。
 
为此,706的团队在未来的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中进行了改良。某种程度上,我这一次所感受的“生活实验室”,其实就是“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延长和完善,“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开展,一个目的就是探索生活实验室的改进空间。
 
二.参与生活实验室
 
我在生活实验室安顿好后,首先参与了一个“翻译官分享会”。儒雅的译员款款而谈,座椅后站着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这名译员旅法十一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ESIT),曾出入于联合国、经合组织、元首会谈。前来听讲的男男女女,大抵是有翻译志趣或曾去往法国。我对法国文学和足球感兴趣,就顺便听了。
 
那场分享会,嘉宾回答了很多问题,包括如何练习口译、怎么在多个情景迅速转换、非专业口语学校的情况、译员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我凑了个热闹,所幸抛出两个关于足球和文学问题,他也详实地做出了回答。
 
顺便,他回忆起他在高翻的岁月,也免不了感慨训练之严苛。他说,他刚读高翻的时候,杞人忧天地托人从国内给自己买了一霸王洗发液。但也正是那段岁月让他收获良多,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精神上。“好的口译是要让大家在结束后记不得有口译存在。”他提醒道。
 
我在706参加的第二个活动是苏格拉底式对话。这是我第二次参与苏格拉底式对话,上一次便是在清明节。苏格拉底式对话基于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它所遵循的范本有:
 
1.说出你的疑问;
2.注意他人的观点;
3.抑制独白(一言堂);
4.不要引用文献;
5.追求共识。
 
那天晚上七点,706的咖啡厅有一群怪人游走,他们身着古希腊公民式的服装,手握一杯葡萄酒。十数个人围成一圈,中间的桌上放有两瓶葡萄酒。这就是苏格拉底式对话“会饮篇”的现场,一群穿越到古希腊的人要谈论的是“什么是爱”。
 
这可能是在706进行的活动中抒发问题最频繁的一项。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光是几天的第一个环节(参与者提出一个自己关于“爱”的定义并举一个例子),就有如下问题:
 
1.什么是爱?
2.爱是社会认同?
3.爱以欣赏为基础?
4.爱要有陪伴?
5.爱是一种本能?
6.爱让你做出平常做不出的东西,爱让你对一个人有亲近感,愿意为她付出?
7.爱本身就意味着情感付出?
8.当我需要证明时我就已经怀疑了吗?
9.爱分狭义和广义,爱不等于爱情?
10.爱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吗?比方说爱国。
11.一个东西是否有生命可能要看我们是否赋予它生命?
12.亲情是爱吗?
13.爱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还是人类独有的,需要某种东西触发?
14.至死不渝的爱是零条件的爱?
15.爱是人性的集合?这里的人性指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这是一次没有答案的探讨,对于苏格拉底式对话,没有答案其实司空见惯,正是因为他主张每个人各抒己见,思考并提炼出自己的定义,才让探讨的空间更宽广,思维更加碰撞。苏格拉底式对话“逼”出这些火光,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求得若干共识,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拉锯战。
 
我在苏格拉底式对话中结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多以辩论和怀疑为乐,在706这个乌托邦,你经常能见到他们。后来,我参与《政府论》的读书会,还有东方历史评论的活动,就都有他们的身影。
 
三.自己发起活动
 
在706生活一段时间,你就会有自己发起活动的冲动,而706是鼓励你将这份念头实践起来的。以我为例,有了清明节的两次读书会以及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经验后,我决定以读书会为基础,发起“706文学之夜”,每次活动设计一个与文学有关,有聊头和交锋点的话题,参与人席地而坐,进行探讨。
 
我们的第一次文学之夜主题是先锋文学,但内容限定又不限于先锋文学,先锋文学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可以聊很多,包括五四、包括女权主义,包括小粉红。 我们探讨了先锋文学最终为何走向困境,进而延伸出中国小说家在讲故事上的商榷之处;文学边缘化的时代作家如何自处;先锋文学的影响问题等。我们认为它,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学运动,在思想启蒙上似乎并未真正撬动那块公众脑子里的铁板。以及,一种反权威、反崇高的趋势,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像一条疯狗般不加思辨地践踏美德、践踏传统。
 
这是一个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看不到文学革命希望的时代。权威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东西,似乎已经与时代逐渐脱节。他们还在用七八十年代的话语叙述今天。也是在这个时代,知识分子面临热点议题,往往集体失声,或者装聋作哑,甚至哗众取宠。轻佻,流里流气。数十个知识分子的话语力度可能还不如一个大的公众号,恶劣的话语环境也是他们闭紧嘴巴的一个原因。
 
我们的文学探讨(扯淡)一直持续到二十二点四十分,最后以葛优躺结束了探讨。我们像郭小川一样望星空却没有任何崇高的升华,我们感慨于沉沉天空下的暴力话语但也只能活在当下。一个私人又公开的文学沙龙点上逗号,参与者轻轻告别走向远方。
 
四.乌托邦从不是一帆风顺
 
前不久,纽约时报就曾经发布了一篇采访706运营团队,关注青年自治的现实困境的文章。里面就有提及:
 
“但与此同时,在媒体的描述中,706这个“乌托邦”时刻面临着如何在理想和现实运营两者间取得平衡的困惑。曾经一味依靠创始人自掏腰包来支撑的706,因缺乏资金而在创办了半年多后就又被迫关门,后来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12万左右的资金才得以重启。
 
他们曾经也因为租房、噪音等问题被邻居举报,引来公安和工商的查问。而早在2013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群租的条例,对租房人数和人均面积做出了严格规定,这也让他们有可能成为城市法规之下的灰色地带。”
 
同时,这个吸引了诸多青年人寻找自身定位的青年空间,有自己在运营成本、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严峻烦恼,我在参加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过程中,亦听到不少体验者对706的建议。他们反映:
 
首先,活动性质有重叠,多偏重对话形式,有规划的团体行动类活动则被挤压。如果对话类活动过于密集,会徒增参与者的疲惫感;
其次,几位参与者反映的——“期待共同完成一件创意”的预想,两天过后似乎并没有完成;第三,关于组织的节奏安排,有参与者反映严肃议题过多,违背沟通交流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些建议,706或是逐步采纳入生活实验室和品牌推广的运作之中,或是出于审慎,暂时搁置。
 
某种程度上,生活实验室体现了706的核心理念,在这里,青年人从被动引导走向自行组织,比起意见领袖,生活实验室中的活跃者更多可视作行动领袖。他们会即兴发起活动,招揽人手。住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听民主政治分析;聊民众参与立法的困境;学习吉他、拳击;在独立放映厅观看小众电影。
 
生活实验室的运转有规章可循,但也依靠住户的理性和自觉。如果当中的住户出现被多数住户投诉,或者危害到生活实验室良性发展的行为,706也会考虑将其“请出去”。比方说,最近有住户就反映一位女性在706的天台做出危险行为(一不小心有失足坠楼的风险),706的核心团队就迅速评估这一行为,并问询其是否为生活实验室的住户,如果是,她很有可能会被请出。
 
尾声
 
早上醒来,卡门在身边,一只706的猫。
 
它卷成一团球,四脚朝天,又突然用爪子乐此不疲地抓我的书包,将身子往上面蹭。
 
这只猫本不叫“卡门”,卡住的门多了,也便得名“卡门”。作为706的常驻生物,卡门可能是整个五道口看得最远的猫。隔着透明的玻璃朝下看,五道口的繁华众生,尽收它的眼底。马路上青年匆匆,卡门懒打一声哈欠,又缩回小剧场。每天,它都要睡个回笼觉。
 
在706已经住了一周,对706的生活方式早已习惯。每天例行的事情是在群里发出午饭的红包,留意要举行的活动,以及放回看完的书籍。706的活动可以分为内部活动和对外开放活动。内部活动大抵处于实验阶段,只对生活实验室住户和活动发起人所邀请者开放,比如我所发起的“706文学之夜”;对外开放活动欢迎非生活实验室人员,比如苏格拉底式对话,多由青年自主发起。
 
我这一年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对参与的活动做文字记录,并思考它的意义。一周下来,删改编辑,便写成这篇文章。我希望这可以成为对706感兴趣的朋友的一份文字指南,也希望它作为706发展历程的一篇文字见证。
 
行文至此,已近晌午,卡门舔了舔自己的手,轻轻出门,我也该收拾行囊,趁着天气晴好,出去一番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