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然,奶酪最开始是由原为北方少数民族首创,是用牛羊乳汁制成的半凝固食品,乳白香滑富于营养,入口即化。
在元、明、清三朝宫廷里,曾是皇家御膳之珍品。原始做法是将调配好的鲜牛奶和糯米酒盛进小碗里,然后放进大松木桶里精心烤制,最后还要使用窖冰降温冷藏。由于其工艺秘方从不外传,因此当时,即便是官宦巨富也难得一尝,那时的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它不同于西方奶酪,它从蒙古传入清朝宫廷,并在宫廷得到提升,最后流传落户于北京民间的老北京传统小吃,如今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在家制作这道曾经的宫廷甜品。宋朝词人辛弃疾形容它:“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偷尝惯”,可见美味绝非一般。
把它从蒙古传入大金的,是后金的是最显赫的妃子——叶赫那拉· 孟古哲哲。她生前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大妃,皇太极称帝后被追尊为皇后,是天命朝唯一有皇后称号的女人。
孟古哲哲初谥为孝慈武皇后,后改谥为孝慈高皇后,并尽享了清代二百七十多年的供祀火,称得上是一位生前富贵,身后昭彰的宫帏女性。
清国第一位联姻的格格——孟古,身为皇太极的生母,她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极其高的。《清史稿》中记载:庄敬聪慧,词气婉顺,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不好谄谀,不信谗佞,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
还有《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面如满月,丰姿妍丽,器量宽洪,端重恭俭,聪颖柔顺,见逢迎而心不喜,闻恶言而色不变,口无恶言,耳无妄听,不悦委曲谗佞辈,吻合太祖之心,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以及《满洲实录》:面如满月,仪范端淑,器量宽洪,庄重恭俭,聪颖柔顺。见逢迎而心不喜,闻恶言而色不变,口无恶言,耳无妄听,不悦委曲谗佞辈,适合太祖之心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和《满文老档》上册,第505页:努尔哈赤曾说“四贝勒乃余爱妻所生之唯一后嗣,故不胜爱悯”可见她在历史上空前的影响。
除了奶酪,还有“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奶豆腐”: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
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其软韧牵丝为断,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而且分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两种。奶豆腐色泽乳白为最佳。奶豆腐可直接食用,柔软细腻,十分可口,也可晾干久存食用。
因其形状不同,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厚块奶豆腐吃起来柔软,有浓厚的奶香味,而薄奶豆腐油腻,进嘴即溶格外香甜。
放置时间长就会变硬,所以这种奶豆腐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因为那样会把人嘴里的牙都会硌掉。因此食用奶豆腐要用热水或是上笼屉蒸软后再食用,也可以用火烤软后食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