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涵 时间:2017-02-16点击:633

王夫人(一)


  府里这些日子一直在为黛玉的到来而忙碌着,老太太疼女儿真是没的说了,这敏姑娘才去了,就急着让黛玉来,就怕林家委屈了她。这到怪了,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儿谁还能委屈了她。可是老太太执意如此,谁也没办法。按说一个没了娘的小姑娘来府里住着也没什么。反正自有丫环们照顾着,要说花钱,也是老太太出的,只是王夫人总有些不悦,数年前贾敏出嫁的情形还在眼前,一转眼面对的是她的女儿了。
  王夫人是王家的大家闺秀,一个千金小姐自然懂得如何管理另一个大家庭,敏的聪明清秀与她的端庄大气本不投缘,只是场面上王夫人还能应对,必竟小姑子迟早要嫁出去的,没必要让自己失了水准。于是她忍了,无论贾敏说什么她都一笑了之,没人能看出她对贾敏的不满,连自己也骗了过去。可是只有内心里知道她不喜欢她。她出嫁的时候她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没想到世事轮回,她还要面对贾敏的女儿,这一来黛玉是不会走的了。直到出嫁了。王夫人在心里叹子口气,怎么也好,只要她远离自己的玉儿就行了。
  她早早的醒了,已是习惯了,丫环们知道她的习惯也都起的早,一听见动静,金钏和彩云轻轻走进来,一个服侍王夫人起床,一个给王夫人准备洗脸水。王夫人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她只能打点精神,今天黛玉要来了。
  那个小女孩一进大厅,她的心突然动了一下,活脱脱的贾敏的模样。一样的如仙子般不染尘埃,也一样的不解世事吧。直觉上王夫人已知道她不会喜欢这个孩子。人与人的喜好是有直觉的。王夫人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觉。
  接下来的场面自是感人,贾母伤感的泪如雨下,多少年没见过老太太如此的真情流露了,凤丫头也赶来捧场,哭哭闹闹的场面倒也动人,人在其中少不得也要跟着作样子,看大家的中心都在黛玉身上,王夫人不以为然“这个月的月钱放了没有。”这才是太太的正事,王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角色,凤姐马上把目光移到太太这边,恭敬的回答了太太的问话。接下来是礼节上黛玉要去见二位舅舅,邢夫人马上站起来亲自带黛玉去,王夫人心中冷笑,这邢夫人真是会讨好老太太,不过王夫人是不屑于如此为之的,她不是邢夫人,她是原配,又有儿有女,比不得邢夫人,出身低又是续弦,没个子女,自然要低眉顺眼的。
  王夫人回到自己的房间。离开了老太太她的心会轻松些,那个眼明心亮的贾母是个厉害的婆婆。不动声色的就把本该属于自己的管理大权交给了凤丫头。虽说凤儿是自己的侄女,也是因为自己的从中安排,才让她嫁到了贾府,可是倒底不如自己做事来得简单。现在所有的简洁都变得复杂了。

 

王夫人(二)


  婆子领着黛玉进房,王夫人起身拉了黛玉的手,不过是个小孩子,王夫人对自己说,场面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自己必竟是人家的舅母。说了些场面话,要说正题了,王夫人说“府里别的姐妹们都好,以后一起读书一起作针线,都好,只是我那个儿子不省事,你要离他远些。”黛玉频频点头。看着她一脸谨慎的样子,王夫人有些不忍心,倒底是个小孩子,这么小没了母亲,也是怪可怜的。自己是不是太紧张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不是王夫人能左右的了。
  黛玉与宝玉初相见,就砸了玉,起因是黛玉无玉。宝玉便发了疯。接下来 老太太居然安排他们都跟着自己住。这下子成了同吃同住了,她一下子成了离宝玉最近的人。
  一种无奈的感觉又一次袭上心头。王夫人的如意算盘又一次落了空。她能说什么,自己的儿子已经在老太太那里了,如今让贾母宠得除了老爷谁也不敢管,先还觉的好,后来发现宝玉的事自己已不能作主了,也只好先放着,必竟老太太疼宝玉可以让自己在贾府更有威信,可是她总觉得老太太没那么简单。现在老太太接来了黛玉,又让她和宝玉在一起。自己能说什么,这样的安排本不合理,三个亲孙女还都别处住着。可是老太太要如此谁敢说什么。况且一个小孩子,自己说多了,岂不让人家笑话。
  看着宝玉黛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天天玩在一起,天天比一天亲密,这玉儿也怪了,那么多姐妹不投缘,偏和黛玉玩在一起,周瑞家的说,“这黛玉姑娘别看年纪小最是有心,看那宝玉事事都要听她的,要不然眼泪一掉,宝玉就只有认错的份了。”
  这是王夫人生平最恨的人了。可是如今却是无法。不能就这样,那天听周瑞家的说“老太太别不是想着亲上加亲把黛玉许给咱二爷吧。”王夫人听了心惊肉跳,不行,不能这样,事情若如此发展下去,对自己就不利了,一定要想办法。
  这一天收到妹妹的来信,信中说自丈夫去世,儿子越来越难管,生意不好好做,天天花天酒地惹事生非,让自己担心受怕的。只有女儿宝钗善解人意时常宽自己的心,只是女孩子家终要嫁人的,想想自己的儿子真是让自己头疼。王夫人放下信,这个妹妹打小就听自己的,自从分人成家后,也是书信不断,这不她有什么事都要听自己的主意,让她们进京。这样自己也好帮着妹妹,妹妹的女儿,比宝玉大一岁,也好。
  这个蟠儿临上京还惹事为了争一个丫头,打死了人。亏得贾雨村是老爷帮着复任的,这才大事化为无事了。要不然妹妹还不急死,这孩子让人操心。


  王夫人(三)


  宝钗站在那里行王夫人行礼,王夫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安静平和端庄大气,活活的就是另一个春儿,自己那个入宫的女儿。一样的神情一样的明丽。王夫人的心一下子柔和起来。看着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王夫人的心晴朗起来。
  妹妹一家就安置在梨香院里,那是早年荣国公暮年住的所在,地方雅致倒也周全,现在终于有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了,家中的事宝玉的事,终于可以放心的和人说说了。
  妹妹说的是儿子太不听说,天天在外胡闹。女儿却是让人心疼。聪明懂事,知道事事为母亲分忧,真像自己的春儿。妹妹说了让宝丫头待选的事,王夫人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还是算了吧,你看春儿自打入了宫,我这母亲想见一面都难,就是见了,那种地方,也说不得三句话,孩子有什么事也帮不上忙。看着她一个人怪可怜的,可是却是无力。那地方哪一家没个后台的,孩子在那里说话行事都要小心,若有差错连命也难保。”妹妹听了果然慌了,忙说“我可舍不得宝丫头吃这份苦。”王夫人点头“你放心我自有办法。”
  宝钗进宫的事放了下来,王夫人也安了心,这样也好,老太太有个黛玉,自己有个宝钗。不是自己夸宝钗,这才多常时间,府上的人都说宝钗比黛玉和气,那黛玉小性子,人人皆知。只是宝玉却是和黛玉走的近。一时倒也没办法。
  真让王夫人不省心的还是赵姨娘,赵姨娘有个儿子和女儿,儿子看着倒也平常,女儿从小跟着老太太倒是个聪明能干的。看的出来探春是远着赵姨娘,她从小没和赵姨娘在一起,自然要远了些。长大了又知道嫡出与庶出的分别。自然不想人家提她庶出的事,总是在王夫人面前出现,自然也让王夫人安心不少。
  这一天,那个贾环偏用灯烫了宝玉的脸,王夫人大怒,多少年了,她不想直接针对赵姨娘,那样太失身份了,自己是王家的大小姐,是政老爷的原配,赵姨娘不过是一个妾,直接对她,那是抬举了她。好在平日里自有凤丫头,一切让凤丫头弹压的好,可是今天一看宝玉伤成那样,再也顾不得往日风度“你们也太过了,往日我不在意,你们越发得了意,竟干出这样的事是。”骂了几句,终究还是心疼宝玉,幸而没烫着眼,这孩子就是好心,还要对别人说是自己烫的,这孩子能不让自己操心。
 接下来宝玉又和凤姐中了邪,闹的鸡犬不宁,王夫人哭得肝肠寸断,好不容易和尚来了,这才治好了二人。王夫人算是松了口气,自己总算能好好休息几天了。

 

王夫人(四


  女儿封了妃,王夫人自然高兴,这下子孩子出了头,自己心上脸上也光彩。这下子在这个府里王夫人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定了省亲的日子,府中忙着建省亲别墅。
  多少次王夫人从梦中醒来,好像看见春儿就在眼前,还是小时候那样,拉着自己的衣服,王夫人叹口气,进宫,若不是老太太的主意,若不是为了贾府的前程,自己怎么会同意把女儿送进宫里,进了宫,相见时难,每次见了都要伤心几日,不见又想的心疼。那样的痛没人知道。为了贾府,可是贾府又给了自己什么,长子死了,还好留下个兰儿。后来又有了宝玉,贾母爱若明珠,可是自己的心,最爱的女儿,进了宫,再也不能承欢膝下了。这样的痛啊哪一个母亲愿意承担。
   贾母当年舍不得贾敏,自己如何能舍得元春。
   那一夜,是王夫人一生也不会忘的。华服宫装下的女儿好美,可是她的泪落了三次,王夫人痛了三回,抱着女儿她的泪断了线,可是不能哭,皇家规矩违错不得。看着女儿,咫尺天涯,她还是不能说一句心里的话。相对无言,那是她的女儿呀。元春看着宝玉笑了,也许她为贾府所作的一切就是盼望这个弟弟能有出息,宝玉呀你不能让姐姐失望呀,你知道你小时候姐姐多疼你,她教你读书认字,她给你讲故事。走的那一天,她抱着你不放手。宝玉你是多少人的希望呀。
  那一夜好短,短的王夫人还没来得及看的清春儿的样子,她就要走了。春儿再一次泪下,王夫人的心又痛了起来。看着她远走。她什么也不能说。只能看着。这一世的母子情份,她知道她错了,不该让女儿进宫。皇妃并不是春儿的快乐,又怎样会是一个母亲的快乐。
  娘娘回了宫。王夫人让凤姐收拾照管,她是无力再应付了,她的心太累了,她要好好念念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府里还有太多的事让她劳神,她知道还有个宝玉,女儿她是顾不得了,那么这个儿子一定要按她的心意去作。

 

王夫人(五)


  娘娘回宫后传旨让姐妹们和宝玉住进大观园,王夫人知道元春是体谅宝玉,可是她真的不想让宝玉离黛玉太近了,不过现在总算好些了,一个是怡红院,一个是潇湘馆,总算是远些了。可是那个痴心的孩子是不会明白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的。
  贾政吩咐人带宝玉过来。瞧着儿子在老爷面前的唯唯诺诺,真是又好气又心疼,这个儿子,人是聪明的,只是不用在读书上,老爷教训也是为了他好,原是望子成龙的意思,王夫人是高兴的,说明老爷在乎这个孩子。可是看宝玉每次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由得心疼,还好这次老爷只是说了几句让他读书的话。王夫人也放了心。
  一切都回到了正常,孩子一天天长大,王夫人只盼望着他能像他哥哥那样就行了,自己后半生也有了依靠了。
  那一日中午王夫人正朦胧睡去,听见外面有轻微的脚步声,王夫人不睁眼也知道是宝玉来了,只有他这个时候好精神,到处游逛。王夫人继续闭目休息。恍惚间听见儿子和金钏说话。本来这些事王夫人是不大理会的。可是越听越生气,金钏说“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总是你的。我告诉你个巧宗,你去东院抓环哥和彩云去。”宝玉笑道“我只守着你,管他们作什么”。王夫人的午睡终于被破坏了,翻身起来,一巴掌打向打金钏“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把头看宝玉早跑的没影了。金钏跪在地上苦求,王夫人命人唤玉钏过来,叫***把你姐领走。“我一生最见不得这个”。金钏在那里苦苦哀求,无奈纵然王夫人往日里对她好,可是就容不得这个。这金钏跟了王夫人十来年了,本来她天真活泼心灵手巧的,王夫人挺喜欢她的。金钏是有些爱说爱笑,本来王夫人素来爱静,因为是金钏,王夫人也从未责怪过。可是今天这样的事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听了这些话,王夫人心惊胆战的,盛怒之下,顾不得别的了,马上让金钏走了。本来一个黛玉已让王夫人烦心,自己的丫环居然会对宝玉说出那样的话来,让宝玉去东院抓彩云和环哥,那会有什么好事,岂不是白白的带坏了宝玉,还让他和环儿结仇。王夫人是瞧不上赵姨娘母子,可也不要宝玉去得罪这个人。
  金钏走了,晚间王夫人叫了凤姐上来,把事情告诉了她,凤姐瞧着王夫人满面怒气,也不好说什么。素日看金钏很伶俐,没想到犯在太太手里,是没了余地了。
  凤姐回房告诉了平儿,平儿叹气“这丫头这么糊涂,太太的忌会一点不知道,太太最在意的是二爷,太太原是稳重人,金钏白跟了太太十年,竟不知道太太的脾气,没事的时候最是和善,若有了事,是没余地的。”想想金钏本来一月一两的月钱,活又轻省,不知多少丫环羡慕,这下子可是没了办法。凤姐打断平儿“你还说这样的话,回头让太太听见,那不得了。他们若求你,你可不能答应,瞧太太的样子,谁说谁倒霉。”平儿点头,心里为金钏可惜和伤感。


王夫人(六)
   没想到金钏去了没几日,有人回她竟然投了井。这下子王夫人也慌了,倒底心里不安,忙赏了银子,不觉泪下,怎么说那丫头也服侍了王夫人十来年。正伤心着宝钗来了,王夫人忍不住对宝钗说了些事,宝钗劝道“必是她下去玩,不小心失足跌下去了,姨娘多赏些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银子已经赏了,想送她两套衣服,可是只有黛玉现新做了,说给了黛玉,这会子给了金钏又怕她多心。”宝钗忙说“我这有现成了,给姨娘拿来,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衣服,身量也对。”宝钗却取衣服去了,王夫人的心情才平静了些。忙让人带了宝玉来,忍不住说了他几句,看见宝钗进来,才让他出去了。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算了,没想到老爷为了戏子和金钏的事把宝玉重打了一顿,等王夫人赶去的时候,已是气息不畅了,王夫人忙抱住板子,贾政这才住手,王夫人想起珠儿不觉大哭起来“不争气的儿,你死了,让你大哥活着,也省的你父亲生气。你若有个好歹,让我指望那个。”说完泪如雨下,一旁的李纨也放声痛哭起来,姑娘们和凤姐也来了,都陪着落泪,只是没老爷的话,谁也不敢怎么样。只听见老太太外边说话的声音,贾政忙赶了出去,向母亲陪笑问好,贾母不理他,只说要带了宝玉和太太回南京去,贾政忙跪下了。贾母进来,看见宝玉的情况也哭了起来,凤姐见状,忙命人把宝玉抬回房去请大夫调治,贾母亲自跟到园子里,看大夫诊治完毕,说不妨事,才在众人的劝说下离开了。王夫人又是心痛又是气,知道是赵姨娘母子把金钏的事胡说了一通告了到老爷那里,只是眼前也无话可说,只能放在心里。
  晚间仍不放心宝玉,叫人到怡红院传话让一个跟二爷的人来说话。没想到来的是袭人,袭人是老太太的丫环,因她细致周到才让老太太派到了宝玉那里,王夫人常听人说袭人稳重大方,素有好感。今日见是她,于是便问了几句宝玉的情况,听袭人说疼得好些了,已经能睡了,心里才踏实下来。问袭人知道不道环儿告状的事,袭人说不知道,又说“论理我们二爷也该老爷教训才对,”这话正合了王夫人此时的心事,忙念了声佛“我的儿,难为你明白,我如何不知道该教训他,先前珠大爷在的时候,我是如何管了。只因为现在就这么一个孩子,又生的单弱,万一有个好歹让我以后靠谁去。”说到这里眼泪早下来了,袭人也跟着落泪。又道:"二爷是太太养的, 岂不心疼. 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 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 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 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 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 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 . 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 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 反说坏了. 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 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 不过大家直过没事, 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 都是平常小事, 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 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 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


   王夫人(七)


  袭人的事,原是意外,没想到她如此的明白。本来这袭人是老太太的人,王夫人一直另有所想,今日看来,这袭人的想法作事与自己是相合的。不如收过来,也有个好帮手,她在宝玉身边常规劝着,倒是能省自己的事了。自己天天不可能总是在儿子身边唠叨,只是如何收服袭人让她忠于自己倒是要好好想一下。
  一夜难眠,天明时节,王夫人想好了办法,只是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她要给袭人一个惊喜,王夫人相信如此一来袭人必会忠心于她。因为这是一个大大的诱惑。
  终于等到凤姐来回事,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王夫人听了, 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凤姐答应着,回头找玉钏儿,笑道:"大喜,大喜."玉钏儿过来磕了头.王夫人问道 : "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凤姐见问的奇怪, 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 是什么原故?"凤姐忙笑道:"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 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 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王夫人听说,也就罢了,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 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 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 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薛姨娘笑道:"只听凤丫头的嘴,倒象倒了核桃车子的, 只听他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凤姐笑道:"姑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薛姨妈笑道:"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凤姐才要笑,忙又忍住了, 听王夫人示下.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 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 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 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 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 "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王夫人(八)


  如此一来,袭人的身份等于是半分开了,在夫人小姐们和奴才们那里算公开了身份。为什么没有回老太太和老爷,王夫人另有打算,一旦回了,那袭人心里踏实了,于自己反倒少了层顾虑。现在银子涨了,可是自己仍有着最终的决定权,袭人对于自己既有感谢又要敬畏着。如此最好。
  刘姥姥这是第二次来了,第一回让凤姐去安排的。听说赏了二十两银子,王夫人也算是满意了,她知道刘姥姥必是念自己的恩。第二次遇上了老太太的兴致,老太太亲自接待的,又带着大家逛了一天的园子,倒也乐融融的。刘姥姥走时,王夫人让平儿来,给了平儿一百两银子,让她给刘姥姥,以后不要求情靠友的了,自己置些产业,生活也有了依靠。刘姥姥那个神佛的故事投了王夫人的缘,王夫人可不就是先没了个儿子后来佛爷又给了个宝玉吗,所以王夫人对刘姥姥是有些好感的。既是和王家沾了边,没的让她为难的。王夫人是大方的,在这方面是她是慈悲为怀的。
  转眼间好几个月过去了,这天府中极是热闹。妹妹的侄女和侄子来了,邢夫人的兄嫂一家,还有李纨的婶娘,还有侄儿王仁,贾母自是高兴,她是人越老越喜排场了。那宝琴生的好,投了老太太的缘,非让王夫人认作女儿,老太太要养活,这场合王夫人自然奉承,可是心里奇怪,不知道老太太打的什么主意。王夫人素知贾母的为人,不会这么单纯的。却是一时猜不透。
  等到了雪天老太太去园子里赏雪,才明白了。贾母对妹妹表达了对宝琴的好感,似乎有为宝玉求配的意思。后来听说琴儿已许了人家,忙叹可惜。真是好笑,只有妹妹相信,这是贾母的意思,琴儿一来,府里便知道她是为了婚事才进的京,满府皆知,贾母怎会不知,原来她是用此来说明,她没相中宝钗。真真是精明。一时倒让王夫人无计可施。王夫人自然中意宝钗,可是老太太选 选中黛玉,一时倒也难办。谁了不能先开口,一开口被对方回了,事情就 死了,以后倒难办了,孩子们还如何见面呀。
   冷眼看着,宝钗和宝玉相处的也好,宝玉对这个姐姐也是极好的。总比和黛玉在一起三天两头的吵架来的妥当。可是王夫人也明白在宝玉心里是黛玉的份量重一些。
  因为朝中有事,自己和老太太都要出门,凤丫头又病了。王夫人只好让李纨探春和宝钗来管家。本来是不想让探春出面的。可是这府里也就她还是个精明的人。这话总不能让老太太说出来。于是只好成全探春了。还是不放心,才再三的托了宝钗,这孩子叫王夫人省心,只是宝钗太按规矩办事,总觉的自己是客人,总是远着事非,想来也对,只是眼前状况。也只好让她出面了。


   王夫人(九)

 


  探春一出山,就遇见了赵姨娘兄弟的丧事,王夫人事先没作任何交代。想想上次袭人的母亲没了,王夫人亲自唤凤姐来,让凤姐亲自照管,又破例省了四十两银子。这次吴新登家的事先也回了,王夫人只说知道了,让她回探春和李纨,王夫人就是要看看探春如何处理。这的确难办,探春没有这方面的处事经验。王夫人知道这是有些难为她的。
  探春按规矩办的,只赏了二十两银子,果然赵姨娘大怒,跑到议事厅大闹大哭,说她混的连袭人不如,她可是生了探春和环儿的。这点到了探春的痛处,探春很生气别人提她庶出的事,可是生母总提,让她气愤又委屈。只是拿帐本让赵姨娘看看,无奈赵不听,直闹得探春也哭了,平儿来了,赵才走了。这事王夫人事先已经想到了,赵姨娘必然以袭人的事来搅所以让探春去处理这个麻烦。这样也好,让探春认清府里的事不是那么好办的。
  接下来探春的一系列改革,早有人悄报与了王夫人。王夫人无语,若是现在就拦下来,必让人说闲话,也好,先让她高兴几天,等凤丫头身体好了,管事的时候再说,就没人把矛头指向自己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儿媳妇,王夫人只是明白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到贾母的态度,大房那边不能让人家挑出毛病。邢夫人虽说身份不及自己,可必竟是长房儿媳。这就占了优势。
  老太太当年瞧不上大房,可是又不能公开让大房失势,只好让他们分出去另住,让凤姐来管家,凤姐怎么说也是长房儿媳。又是自己的内侄女,倒是两边都顾了。这才让长房无话可说,这些年来凤儿自然是倒向自己的。大事小 事都要向自己汇报,原也是称心的。凤儿的脾气直,有些自己讨厌的人正好让她出面。这样倒好了,威风的是风儿,得利的是自己。就比如赵姨娘,作为正房自己要作出贤德的样子,不能直接发难。就让凤儿去充分表现吧,她知道凤儿极讨厌赵姨娘这样的人。现在看来成效很好。赵姨娘母子很怕凤姐。倒说太太是好太太。这样就行了。


  王夫人(十)


  时间过的真快,赵姨娘的孩子这么大了,王夫人知道他们母子迟早是宝玉的麻烦。比起宝玉的天真与善良,那赵氏母子就太厉害了。烫伤宝玉,背后向贾政告状让宝玉挨打,这些是小儿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作出对宝玉更不利的事。他们的目标是宝玉,他们是一直密切盯着宝玉犯错的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这二人一定会告诉老爷的,偏老爷就听他们的,一定会向宝玉发难。那贾环的问题多了,可是宝玉从来不会计较,不去告状的。有凤姐在,他们对宝玉还要客气些。
  想到这个只知道玩的儿子。王夫人忍不住叹气。现在母亲事事替他想,可以后,宝玉总要自力的呀。所以宝玉夫人的人选就非常重要了。一定要找一个聪明稳重能教导宝玉读书,还要能周旋于大家庭的人,这样宝玉才能安全些。宝钗是非常好的人选,又是知根知底的人。只是偏有个老太太不同意,把黛玉早早的安排进了贾府,这么多年下来,从小孩子都长成了大人,自己的心事还是心事。一切依然是零。要等机会,可是孩子们都大了,连比他们小的云姑娘都有了人家。还能等到什么时候。老太太说宝玉命中不该早娶。可是自己着急呀。珠儿已然没了,当然盼着宝玉早日成家立业。自己的一桩心事也就放下了。
  紫娟说黛玉要回苏州,那宝玉就疯得人事不知了。还是见了紫娟才缓了口气。拉着紫娟不放,说要走一起走,紫娟反复说是一句玩笑话,这孩子仍是不信,倒底还是大病了一场。这样的实心人可教母亲怎么办。能不替他担心吗。王夫人终不是糊涂,还是看的出来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份量。可是她不能成全呀,黛玉的心性她不喜欢,黛玉的身体更让人担心。她总不能让儿子冒这个险。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
  长房那边为迎春订了亲事,老爷回来说孙家不妥当,不是诗书之家,况且声名不好,他劝了几次无奈大老爷不听,所以心情很是烦恼。王夫人劝他“算了,人家是亲父主张,旁人也说不得话。老爷劝了几次,也算是尽了心,若这是迎丫头的命,谁也没办法。”贾政也只得点头。邢夫人对迎春一直不管不问的。这些年是在这边长大的,看那孩子的个性太过软弱,王夫人也自知她嫁过去日子难过。那样的家族,没一点手段是难立足的。而且照老爷的说法那孙家不是好相处的。心中也为她担心,必竟这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可是老太太都没管这事,自己一个小婶子更是管不了的。只能帮着她准备嫁妆。于是叫了凤儿来,把意思说了让凤儿看着操办去了。
    

王夫人(十一


  迎春果然嫁的不好,回来就伤心落泪,众人忙着解劝,王夫人也劝了一回,让人好生安排她去园子里住。
  探春的婚事也有人提,只是老爷刚外任回来,暂时不提,于是王夫人命人将老爷的意思说给了管事的。
  一个元春一个宝玉,总是王夫人的心事。那李纨带着兰儿倒是很好,兰儿用心读书,李纨管教的好,这让王夫人也算安心些。
  这一日宫里带话来说是娘娘病的不轻,于是王夫人和凤儿进宫探视,孩子果然憔悴了不少,说起来春儿是落泪无语,看人也瘦了不少。后来花钱找了来往多的太监打听才知道娘娘受了别的妃子的闲气,心思重,又染了风寒,才病了许久,开始还不想让太医看,只说过些日子就好了,只是后来重了,宫女们才请了太医来看,吃些药总不太好。王夫人自然也忧心了。每日里都在佛堂里为娘娘祈福,希望女儿早日康复。
  过了些日子,宫里传话是稳住了,王夫人进宫,看元妃气色果然好些了。这才放心。回到府中赶上邢夫人送来的绣春囊,王夫人明白这是邢夫人在讽刺自己对大观园的管理不当。于是气怒交加,亲自跑去质问凤姐,凤姐终于把自己解释清了,最后王夫人决定清查大观园,当然重点是怡红院。这时王善保家的来了,她是邢夫人的陪房,自是心腹。王夫人心想也好,你就跟着吧,省的自己对邢夫人解释了。于是组成了清查小姐。那王善保家的先告了宝玉房中的晴雯,王夫人忙唤晴雯来,一提怡红院王夫人就草木皆兵。晴雯来了,王夫人一看她的样子就恼了。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 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晴雯一听如此说,心内大异,便知有人暗算了他.虽然着恼,只不敢作声.他本是个聪敏过顶的人,见问宝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实话对,只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 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王夫人道:"这就该打嘴 ! 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作什么!"晴雯道:"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 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伏侍. 老太太骂了我,说`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作什么.'我听了这话才去的.不过十天半个月之内, 宝玉闷了大家顽一会子就散了.至于宝玉饮食起坐,上一层有老奶奶老妈妈们, 下一层又有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我闲着还要作老太太屋里的针线, 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心. 太太既怪,从此后我留心就是了."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 再撵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
  晴雯的出现更加让王夫人下定决心好好查查大观园了。


    王夫人(十二)


  查的结果是王夫人把病中的晴雯撵了出去,又把四儿芳官等人都撵了,连园子里的戏子也都赶了。只留了她瞧着顺眼的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而且明告诉宝玉,明春搬出这园子,让宝玉用心读书。
  王夫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的愤怒,好像是担心着什么。也许是元春的事让她惶恐。也许是贾府日益的衰落让她的更加没了安全感。总之王夫人连老太太的丫环晴雯都没手下留情。这一次王夫人一改平日的温和形象,连兰儿的奶妈也赶了。
  王夫人的心静下来没几日。宫里又传旨让她进去,说是娘娘的病又重了。王夫人隐约觉得娘娘这次不大好。这几日都是老太太一起去的,王夫人没找到机会。夜里突然宫里又来人,王夫人没让人回老太太,自己一个人进了宫,元春果然不大好,王夫人当即哭了,元春勉强笑道“母亲放心。孩儿无事,吃贴药就好了。”王夫人勉强冷静下来,说起宝玉的事。元春明白了母亲的心意是 中意宝钗,她也看好宝钗,于是点头。王夫人放了心。
  又过了几日,宫里传出话来,元妃赐婚让宝钗宝玉月内成亲。府中一下子忙乱了起来,贾母此时也是无话,明知必是王夫人说了什么,可是此时再说已然太晚。这一次还是王夫人赢了。贾母知道宝钗也是好孩子,配的上宝玉。只是自己心疼黛玉,现在如何安排黛玉。贾母自是烦恼。
  王夫人一如往日的平静,看着凤姐忙着张落。其时凤姐也是中意黛玉的,只是现在也只好面对现实了。王夫人通过娘娘赢了这盘棋。金玉之说成了现实。王夫人纵然知道儿子的心事,可是她不能任由儿子去作主。她以为她是一个好母亲,必须替他决定大事。
  一晃多年过去了,王夫人想起这一幕,忍不住会心痛。元妃在宝钗和宝玉成亲的第三日就走了。一月后老太太也走了,黛玉回了苏州没几个月也走了。贾府发生的太多的变故。东府和大老爷的事发了,东府被抄,大老爷充了军,老爷免了职。大家都搬到了城外,宝玉和宝钗倒是和和气气的,只是人呆呆的,后来就失了踪,有人看见他出家了。
  王夫人的头发一夜间全白了,她的儿子,她一心的为他打算,可是他还是走了,让他这个母亲如何的面对未来的人生。她的女儿,她最懂事的女儿为了贾府年纪轻轻的的就没了,可是最后贾府还是完了。
  月光照在王夫人的脸上,王夫人的神情是那样的清冷,她的心碎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古典文学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