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玉祥 时间:2017-03-06点击:2257

教书匠和他的市长学生
 
 
    书田老先生背有些驼,参差的皱纹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缝。硕大的手,硕大的脚,脚上一双蓝色的布鞋。他住在洛阳市区一座独门独院中,院中种满了月季、牡丹、菊花。早晨坐在家中竹椅上,端着老婆沏的一杯浓茶,阅读洛阳市晚报。忽然老先生眼睛瞪大了,用手扶了扶眼镜腿,从椅子上下意识地站起来,报纸几乎贴到他的脸。只见报角登了一行小字:
 
B市板桥县第二中学于9月18日举办六十周年校庆, 欢迎曾经在
第二中学工作和学习过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参加。
 
    老伴见老头子拿报的手在颤抖,就警觉地问:“咋了?”
    “板桥二中校庆,我想去看看。”
    “你身子骨中吗?”
    老人点点头。只是拿着报纸木讷地说:“听说校庆去的都是有脸面的人。俺是个普通教师,兴许人家不欢迎俺!”
    老伴说:“写封信问问?”
书田老人进到里屋,把信纸放在八仙桌上,抽出一杆小楷毛笔,沾了沾砚台上的墨。多少年了,他仍保持着用毛笔写信的习惯:
 
    尊敬的二中校庆委员会:
        我叫孙书田。六一年至七一年,曾在二中当过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
后转到洛阳市教书。退休前是洛阳市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今偶翻
报纸,喜闻9月18日校庆,老朽归心似箭,心神往之,想目睹二中四十
多年之变化。愧疚的是,老翁是个教书匠,去了不能给学校增光添彩,就
以此信表达我对学校思念之情。祝校庆圆满成功!
                                                             孙书田
   
老人喜好吟诗,每天起床在小院花丛中散步,一边吟之诵之,一边舞之蹈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信发出后,再听不到书田朗朗读诗声,而是整日拿着登有校庆消息的报纸,不停地翻着。
    他回忆起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二中教书。住在二中西边一间平房里。有几名从乡村考上县中学的孩子,因离家太远,就跟他睡在一条土炕上。其中一个学生,他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晚上有画地图尿炕的毛病。
    平房前有个小水塘,房后有槐树遮荫。大门两旁挂一副他写的对联:能勤能俭忠厚传家久,希圣希贤诗书继世长。门额题:孩子王。现在这些学生状况如何呢?也许有的当上了总经理,有的下岗待业了吧!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这副对联给他惹了祸。大字报贴出来了,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成为资产阶级的圣人、贤人。于是他被戴上大高帽游斗,发配到县里一个穷山村教书。在那小山村,他结婚了,老婆是河南姑娘。文盲!十年前把他买的新电饭锅架在火上烧,结果崭新的电饭锅报废了。婚后他调到洛阳教书。不过三十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唯一的儿子当了海员,世界各地到处走,极少回家。
 
    一个星期后,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书田老人打开门,愣了。门外停着一辆崭新的轿车,他的老领导洛阳市四中张校长一脸笑容地站在门外,旁边还站着一位陌生人。
让进屋坐下,校长诚惶诚恐地说:“市教委主任来看您了。这是他的心意。”他指着放在屋里的一个装满各式各样水果的果篮。
一切来得有些突然,退休十多年来,校长还是第一次登他的家门。更别说教委领导。
    教委主任笑着摆摆手说:“我是受人之托,给您送二中的请柬来了。”说完把一张红色请柬递给书田老人说:“到时候我派车送站。”
    书田老人有点纳闷。二中校委会可以将请柬寄来或打个电话,岂敢惊动教委主任和校长的大驾。
    临出门时,主任握着书田老人的手说:“孙老师好福气呀,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
    从那以后,老人宁静的小院就没消停过。教委主任第二天复上门,送来一个旅行用的皮箱。校长送来了火车票,并告知多年没有解决的当海员的儿子已经调回本市,先安排在学校工作。二老年岁大了,需要有人照顾了。
    小轿车从洛阳市一直将两位老人送到火车站。登上了去B市的火车。他们被安排在软卧车厢。晚上,服务员送来了可口的饭菜。老人要付钱,服务员说:“已经有人给您付过钱了。”
 
    列车徐徐进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隔着窗玻璃看到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当服务员将两位老人搀下车,站台上空荡荡的,但灯火通明。惟有他们这个车箱下站着一排人。他们迎上前问:“您是孙书田老师吧?”
    老人迷惘地点点头。他想,这阔别多年,即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谁还认识我呢。
    在老人愣神的功夫,手中的箱子、包袱就被人拿了过去。接着是亲切的声音:“孙老师,我们是专程接您的。”
    小轿车从站台上开过来。一位五十岁模样,穿着西装的人将车门打开,把老人搀进车中。车子开动了,柔和的车顶灯投下一缕光晕。坐在司机旁边穿西装的人转过身来,微笑地望着老人问:“您认识我吗?”他突然一句,双眼盯着老人笑。笑得很动人。
    老人从兜里掏出眼镜盒,戴上眼镜仔细观察,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带给他的是一片空白。他摇摇头。
    “您再看看!”他嗓音有些异样,眼圈略略发红。
    老人皱着眉想了想,思绪穿过四十年风风雨雨。他当了一辈子教书匠,教过的学生数也数不清。他在二中教的学生,现在早已当了爸爸、妈妈,连他们的孩子也早该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了。他又怎能想得起来哟!
    “我是王耀华。曾和您睡在一个炕头!”
     “模样有点熟悉……”书田老人不满意地敲敲自己的脑壳,无可奈何地笑了。
    轿车驰进贵宾楼饭店。踏进这个五星级饭店的大厅,书田老人忽然萌生一种神圣之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神圣之感。学生耀华将他搀进一间套房,老人望着装修得像仙境一样的房间,站在那里仿佛自己也变得高雅起来。他不安地搓动着双手。
    学生走后,老人打电话给服务台,要付钱。小姐说:“房钱早已付过了。”当小姐告诉他住一宿套间的价格时,他举着电话迟迟不知道挂上,顶在鼻梁上的眼镜差点儿掉下来。“太奢华了!太奢华了!”他喃喃自语。
 
    王耀华陪着两位老人吃过早餐,乘上轿车,直奔板桥二中而来。轿车在一所大楼前停了下来。车门被人打开。照相机、摄像机纷纷对准他们。耀华挥了挥手,记者们让出一条路。耀华搀着老人的胳膊,往大楼里走去,并附在老人耳边说:“这就是板桥二中。”
    书田老人脑海中的二中是几排陈旧的土坯房,可现在土坯房早无影无踪了。老人叹口气说:“变了!变了!”
    他走进学校宽大的操场,坐在前排椅子上。这时主席台上坐满了人。耀华也走了上来,在中央的位置坐下。
    漂亮的女主持人宣布,板桥二中六十周年校庆开始!一阵掌声过后,主持人兴奋地说:“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B市市长王耀华同志参加我们的庆典。王耀华市长也是我们二中毕业的学生。”
    书田老人半张着嘴巴,傻了。市长!而且是拥有 上千 万人口的市长!这可是大官呀。使他惊诧的是这大官竟然是他的学生。难怪洛阳市教委主任亲自登门探望,和校长送火车票时那张媚笑的脸。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值得这位市长大人顶着雨亲自接站吗?
    耀华接过话筒,站起身说:“我当了八年市长,每次重大庆典,我是非常坦然地坐在主席台位置上。今天不行了。我如坐针毡。因为我的班主任老师坐在台下。现允许我把孙老师请上台。他应该是今天真正的主人!”
    说完市长离开座位,走下主席台,搀起书田老人的胳膊往台上走。老人家直摆手,可市长大人几乎不容许他拒绝。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书田老师坐在市长的位置上。市长走到台前,接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说:“请允许我讲段小插曲。”他的声音洪亮、清晰,站在主席台上显得潇洒、威仪。
    会场沉静下来。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我考上二中后,每天顶星星走二十多里到学校,下学后戴月亮走二十多里回家。这时孙书田老师找到我说:‘住在我那里吧!’父亲不同意,因为住校每月要交四元的伙食费。家里掏不出这四元钱呀!孙老师说:‘跟我一起吃饭吧,不就多双筷子吗!’
    “我小时候有个尿炕的毛病。在孙老师土炕上睡的还有三名农村学生,都不愿和我挨着睡。孙老师就让我和他一起睡。好几次我尿湿孙老师的被子、褥子,害得孙老师睡在尿窝里。我说:‘孙老师,您为什么不打我。每次尿炕,我爸爸都拿着笤帚疙瘩打我的屁股。打得我光屁股满屋跑。’孙老师笑笑说:‘为什么打你。你也不愿意尿炕呀。’我当时哭了,一头扎在老师怀里。为了治好我的病,孙老师到处寻找偏方草药,亲自熬好让我喝,还常买些排骨、鸡肉改善伙食,并说:‘尿炕是肾亏,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补肾。’
    “初中毕业,我6门功课都考了100分。如果考高中,我一定能考个重点大学。可家里没钱呀!孙老师建议我考通州师专。说那里管吃管住,不用交钱。可考场地点在通州,需在那里住两天。要交住宿费五角钱。家里为我上学,借了四邻许多钱,这回找遍了村里的七姑八姨,谁家都说不富裕,拿不出五角钱了。爸爸说:‘干脆别考了,回家种田搂草吧。’
    “我记得那天,爸爸带着我走了二十多里路到学校。说不考试了,好歹得谢谢孙先生三年多的帮助。
    “孙老师一听我不考了,脸红脖子粗地冲我爸爸吼起来:‘读了九年书,不就是为了今天嘛!这五角钱我给了!’说完从兜里掏出五角钱,放在我的手心里。我紧紧地攥住它,唯恐钱长翅膀飞走似的。攥得手心发热,汗津津的,仿佛在我手上的是孙老师一颗滚烫的心。
   “ 我终于考取了通州师范。从此由一个农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由一名农村娃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再后来,我当上了校长、区教育局长、市教育局长、副市长、市长。
   “我父亲临咽气前,攥着我手说:‘孙老师是咱家的大恩人呀!你一定要找到他,替我跪在他脚下,磕三个响头。我也算死而瞑目了!’
   “ 我越来越感到这五角钱的重要。我要报恩!报达这胜似父母之恩!我曾疯子似地跑到板桥二中,打听孙老师的下落。可是没有人知道。这一找就找了二十多年啊!今年逢校庆,我们商量说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把孙老师找回来!我们在全国一百家媒体发布了校庆的消息。当学校收到孙老师的信,半夜杨校长——他也是当年滚过孙老师炕头的学生——打来电话,我正睡觉,听到这个消息,我从床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杨校长用颤抖的嗓音念孙老师的信,听到最后,我抱着电话筒哭了。杨校长也哭了。
    “他在信中说,‘老翁是个教书匠,去了不能给学校增光添彩。’其实二中就是有无数个像孙老师这样的教书匠,默默地工作,十年如一日,给二中增光添彩。他们来了,才让今天的校庆、今天的二中蓬荜生辉!
   “ 昨天我到火车站接孙老师。我问:‘您还认识我吗?我是王耀华!’孙老师摇摇头。我想,这恰恰证明孙老师崇高。崇高的人总是忘记自己的善举,这正说明他的伟大。教师的伟大!”
     雷鸣般的掌声。连记者们都放下相机鼓起了掌。
王市长转过身,面对主席台上的孙老师说:“二十多年里,我曾一千遍地、一万遍地想过。见到孙老师,我要按照中国最传统的礼节,在孙老师面前跪下,重重的磕三个响头。现在是21世纪了,传统的礼节不时兴了;可今天我要破一下例,这是父亲弥留之际的殷殷嘱托。我答应过父亲,我不能违背呀!’王市长太激动了,最后一句,几乎是用哭腔说出的。
耀华市长走上前,搀起孙老师,走向主席台正中。礼仪小姐早放下一把椅子,让孙老师缓慢坐在椅子上。
    他一步步走到孙老师椅子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含热泪凝望着老人,磕了一个头,再磕一个头,再磕一个头。那是标准的磕头姿势。王市长那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都披散开了。鼻涕眼泪全流了下来。他忙掏出手帕捂住了嘴。女主持人也哭了,刚刚花费一个小时化完妆的脸,被泪水冲的稀里哗啦。
    主席台上的官员们也哭了。纷纷背转身去,用手掌抹着眼泪。台下的贵宾和学生也哭了。不知是谁起的头,台下的两千多名学生和贵宾,仿佛有人指挥似的,向着孙老师鞠了三个躬。
只有书田老人没有哭。在他看来,他仅仅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不值得为那点小事牵肠挂肚,大动干戈。他站起身,摆动着那双硕大的手掌示意大家不要再鞠躬了。他脸上甚至现出紧张惶恐的神情,半张着嘴巴不知说啥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男人故事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