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风拂影qf 时间:2017-04-14点击:606

       清明节这一天,凉风习习,细雨霏霏,身在异地的我突然两眼一热,想到了已故多年的母亲。
       母亲为人正直,心地善良,一生勤劳,节俭持家。她一生所遭受的苦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尽述的。
       我的故乡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满眼都是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山坡。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我们一家八口人,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缺衣少食的也是母亲。打我记事起,祖父是村干部,一年四季忙于村里村外,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琐事。祖母性格倔强,傲气冲天,令全家人望而生畏,在这个家中,她很少动手家务,地头活就别提了。父亲当时是一名民办老师,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和养家糊口的每月不到一百元的工资,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书来教。我们姊妹弟兄四人都还小,八口之家的沉重负担就这样毫不留情地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上要孝敬公婆,下要抚养孩子,还要忙家务做农活,真可谓是含辛茹苦,鞠躬尽瘁。
        勤劳是山里人的本性,不论春夏还是秋冬,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农活。母亲更是如此,每天是一尘不变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山沟里的农田比不得一马平川,大小不一,错落不平,却被母亲打理的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就连那小小的旮旯里也找不到一根杂草。到了农忙季节,锄禾、施肥、收割、犁地、播种等农活,母亲是样样拿手,无不精通,全村人有口皆碑都夸赞母亲是种地能手。
       随着年龄的变化,我才知道母亲不但是种地能手,而且还是做家庭生活的能手。母亲白天除了操劳家务孝顺公婆外,还要到农田里忙东忙西。到了晚上,母亲也不肯闲着,不是纺棉织布拆洗缝补,就是做针线活,给我们添置新衣。那时买不起缝纫机,全靠手工缝制。母亲的针线活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针脚分明,大小一致,一家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亲手工制作的,那一针一线无不浸透着母亲心血和汗水。而她自己穿的衣服,不是被风吹日晒的掉了颜色,就是补丁摞着补丁。为此父亲和母亲争执过多次,要母亲添置自己一身像样的衣服,,而母亲一推再推,直到我上初中也没见过母亲穿过一件新衣服,。我知道母亲并非不想,而是觉得家里的油盐酱醋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我也曾劝过母亲,她微笑着对我说,儿啊,娘生来就是种地的命,穿那么好干啥?只要看到你们穿着新的衣服体体面面地立在人前,娘心里就热乎乎的。母亲的一句话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原来,在母亲的心里,家人是她全部,孩子是她的希望,我们的体面就是她傲骨凌世的风光。尽管母亲说话的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间懂得了人世间母爱的伟大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多少年后。每当我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时,心中总是感动,并一直激励着我。
       母亲敬老爱幼的美德在远乡近邻也是家喻户晓的。也许在别人的眼里,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四世同堂的家庭应该是幸福美满的。其实不然,只不过是母亲有一颗宽厚、善良、容忍的心,才使我们这个家庭风平浪静,和睦相处。平时全家人都威慑于祖母,尤其在祖母心情不好时,动不动就拿母亲出气,而母亲不气不躁。不亢不卑,常以宽厚仁慈之心一次次释然了一触即发的矛盾。
       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宁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仁慈之人。就说每天的三顿饭吧,顿顿都是母亲先给祖父祖母盛上,接下来是父亲,然后是我们,最后才轮到她自己。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我十五岁生日那天,母亲为了给我庆贺,中午特意用上好的面粉擀的手工面条,开饭时,她和往常一样,先给祖父祖母和父亲盛上,然后又给我们盛上,而她却吃的是黑不溜秋的混面面条,当时,我看到母亲津津有味地吃着,心里感到一阵阵紧缩。
        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自己一套处事的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美,绝对不让人挑出差错来,如果我们在外面和别的孩子发生了矛盾,千错万错都是我们的错。说一句道万句,母亲在这个家中所吃得苦遭的罪受的难,并非常人能比的。正是如此,我从母亲的身上看到了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字眼和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我想这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奋起腾飞的根本保证。
       花落无声,流水无情。岁月的沧桑、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压力使母亲过早地老了许多,青丝也有了不少白发。直到姐姐初中毕业回家,母亲的压力才有所减轻。后来父亲转了正。紧接着祖父的原单位又给其恢复了工资。谁知,当一家人欢天喜地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正悄悄地逼近了母亲。那是一个秋忙季节,母亲在地里扒玉米,突然感到呼吸异常,并伴有腹痛。当时,她没在意,只是回家喝了一粒去疼片,而后继续忙农活。直到秋收忙完,病倒在床,全家人才着了慌,经过检查才知道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一家人哭的哭,嚎的嚎,悲天恸地。而刚强的母亲没掉一滴泪,反而劝慰我们,让我们放心,她不会有事的。接下来的日子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就这样一下子倒塌了,没有了欢声笑语,失去了生机活力。
       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残酷无情的。一家人经过多次努力和周折,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母亲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三岁。
       母亲虽去世多年,可她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并时时地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