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涵 时间:2017-08-06点击:681

太太的庶妹有一句话,说到了太太心里。 
  谢老太太为何在家里威风,还不是因为谢老爷是她生的,母凭子贵,不管现在你如何得罪了老爷,只要将来保证了木莲的地位,以后几十年,谢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太太既然不指望老爷了,老爷有三个孩子,她只有一个木莲。 
  那么她就愿意为了木莲扫除一切障碍。 
  只是她低估了老爷的反应能力。 
  二姨娘一出事,老爷就找了人调查,事情三转两转就明白了,那辆马车虽然让人丢弃了,可是一查是从哪里租来的,租车的人形貌,谢老爷就知道了是哪位。谢老爷把证据弄齐了,只接约见了王家二老爷。 
  舅爷是个明白人,一看就明白了,是糊涂的姐姐找了他嫡母的陪房。 
  事实面前,舅爷擦了擦汗,这时候,必须保住嫡姐,于是只好把事情往仆人身上推,保证会解决相关人等,而且愿意给二姨娘一笔赔偿。 
  王二老爷说话算数,随后给的赔偿金也过得去,他回王家整顿内务,借口家里人多,开支太大,把嫡母身边的陪房,都借机清理了。 
  那个多嘴的庶妹是他的亲妹子,若非如此,他早教训了,可是这次事情闹大了,把妹妹找来大骂了一顿,并且说了如果妹子再插手谢家的事务,别怪他把妹妹从族里除名。没了娘家,看妹子如何收拾。庶妹这才老实些,不过她心里却不生气,她是故意出这个主意,那个嫡姐以后在谢家如何风光。反正嫡姐也不照看她,干脆让嫡姐在谢家失势。 
  二老爷整顿了内宅,事先和嫡母报备了一下,老太太也恼女儿傻气,分明是自己呆给那个庶妹利用了。 
  私下里找了秦妈妈来,再三叮咛秦妈妈,一定看好自家女儿,谢老爷并不是泥捏的,事关人家的孩子,女儿若是再糊涂,下一次谢老爷不会客气。就算顾惜两家脸面,把女儿送到庙里,却是有可能的。 
   
   
  垂杨里---重任 
  太太嫁到谢家的时候,陪房不少,但最得利最有机变的是秦妈妈。 
  秦妈妈回了谢家,把自己这边的人收拢一下,开了小会,以后不要让太太回娘家了,若是回去,一定多找人跟着,尤其不能见那个庶小姐了,只要她们在一起,就马上隔开,对庶小姐不必客气,太太这个人,耳朵软,心眼傻,再上一次当,她们也就没地容身了。老爷若是冷了太太,她们这些人,如何立足。大家都点头。 
  谢老爷把赔偿的钱,都给了二姨娘,让她给宗桐留着吧。 
  谢老爷叹息,自己的孩子,都让人算计了,也只能如此了局。 
  难怪当年木笛的娘,宁可自己在乡下,也不进他家做姨娘。 
  看来她当时就不相信自己,能护得她们母子周全。 
  二姨娘的生日过得很隆重,老爷故意抬举二姨娘,扫太太的面子。 
  秦妈妈事先把太太弄到庙里给木莲祈福去了,免得太太在家生事。 
  太太一早就走了,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所以对二姨娘的生日,她没太大的感觉。 
  二姨娘心里也难过,好好的儿子没了,可是她知道身份,现在她受了委屈,她不说什么,别人才会看重她,她要是借机闹事,反而让大家小看了她。 
  所以二姨娘在老太太面前,依然如从前,请安问礼一样不少。 
  反而是太太和老太太彼此两厌,太太就称病不去问安了,老太太说既然太太身体不好,就不用来了。 
  太太现在不管家事,每日只闷在自己的院子里,每天盼望的就是和儿子说说话。 
   
  垂杨里---疏远 
  然而事实上太太越紧张木莲,木莲越感到压力。 
  从前太太不查问他的功课,成绩好坏都没事,现在太太处处拿木笛和他比,让他超过木笛,这是不可能的,木莲一直怀疑木笛是天份太高,老师说一遍就会,看过的东西,就记在脑子里了。父亲说那叫过目不忘。 
  这样了,人家还努力,像个书呆子一样,有书就看,和老师有说有笑,老师们也愿意和木笛讨论问题,都和谢老爷说,木笛前途无量。 
  若论功课,木莲感觉,幸而宗桐比他低了两届,如果在一个班,他连宗桐也不如。宗桐不比他和木笛,回了家,二姨娘就拉着宗桐学做针线,还要小姑娘跟着厨房的采购去街市,说女孩子不能不知生活。还要她,学着养花草。 
  宗桐其实性子急,可是在这个家里,不好和人发脾气,有时候会和二姨娘闹,嫌母亲管得太多了,她想玩会儿都不成,这时候谢老爷就会说玩去吧。二姨娘就摇头,说老爷太惯她了。 
  太太现在诸事不理,就盯紧木莲,一回来就叫了过去,盯紧做功课,还托人找了个老师辅导他,木莲恼火,放学了先在外边玩够了,才回家。太太发现了这一点,非常恼火,有一次母子冲突,太太一怒这下动了手,打了木莲一巴掌,这一掌打下去,二人俱惊。 
  木莲从没想到,他心目中对他对最好的母亲会动手打人,那个记忆中温和慈爱的母亲,什么时候成了眼前的样子,目光不再柔和,声音不再清丽,完全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 
  他转身而走,太太心痛的喊了一声木莲,声音太过尖刻,让木莲逃得更快。 
  仆人把事情告诉了秦妈妈,秦妈妈只好派人去找少爷,自己先过来劝太太。太太见了秦妈妈,一把扑上来,放声痛哭,她也不知道如何会动手,她就是心急,看了儿子不争气就心焦虑。 
  秦妈妈温声相劝,只是说孩子还小,不可逼得太紧了,事得其反,反而伤了母子感情。 
  太太一面哭一面点头。 
  儿子的眼神让她心寒,那种像看一个怪物一样的神情,让她梦中都惊醒。 
   
   
  垂杨里---木莲 
  木莲没有跑太远,他外表霸王,骨子里胆子不大。 
  一个人在花园里转悠,他不好意思和人说母亲打了他,那太丢人。 
  他想起,二姨娘教训宗桐的时候,也都是罚小妹妹做针线或者抄经书,从不骂人也不打人,他有的时候奇怪,都说母亲是大家闺秀,为何姿态不及姨娘。姨娘其实不及母亲美丽,当初母亲还说,没想到老太太找的姨娘,既然不美丽也不妩媚。可是现在,太太的脾气越来越大,反而不如姨娘看上去温和,难怪父亲已经好久不来这里了。 
  太太打了少爷,还是合府都知了。 
  谢老爷原来也头痛木莲玩闹,但太太打了少爷,他还是不喜欢,认为太太越来的没分寸,现在连亲儿子也打了。只是摇头。 
  秦妈妈本想让人瞒住,不想事情还是传了开去。 
  老太太问木莲的时候,你母亲为什么打你。 
  木莲忙说,没有的事,不过是争吵几句,别人误会了。 
  老太太心里点头,这孩子虽然顽皮,但总算知道护着母亲,也是可教的。 
  老太太让人送了《心经》过去。让太太有时间多看看。 
  太太当即变脸,刚要发做,却看见秦妈妈摇头,只好恭敬的接了书,打发了来人。 
  木莲每天下学不再外面逗留,按时回来,到太太那里做功课,他在太太面前不在顶嘴,显得安份了许多,但是不像从前有什么都和太太说,现在一板一眼尽是规矩,做了功课,就会走人。 
  这一年木莲好像长大了些,不和妹妹弄恶做剧,也不再找茬刁难木笛,他和木笛的关系,始终是不冷不热,父亲面前还有几句问候,离了父亲,二人基本无话。 
  谢老爷却感觉这样才好,稳重了许多。 
   
  垂杨里---木笛 
  谢家对于木笛来说,始终没有家的感觉,他的家永远在那个小乡村,在母亲身边。 
  他能感觉出老太太对他的维护,是真有祖孙的感觉,但老太太是个重规矩的人,要早请安晚问安的,规矩大于一切。来的路上,父亲就说了,一定要尊重老太太,老太太不容易,谢家没有老太太,早让人吃了。 
  木笛真心的感谢老太太对他的维护,让他住在这边,省了许多麻烦,所以仆人们不敢轻视他,各种待遇没有为难他。 
  而让他感到亲近的是宗桐,那个花一样的小姑娘,她不是极美的,说眉目之美,木莲和他,都比宗桐美,宗桐的美丽胜在活泼明朗,虽然有时候,她也有隐忍,但整体来说,她是快乐的阳光的,有着温度。 
  有一次仆人们议论长相,都叹息,谢家的两个少爷都比小姐美,男孩子美成那样,快成了妖孽。姨娘的女儿,不及两个哥哥美,真是可惜了小姐。 
  说的时候,宗桐过来了,杏儿生气的呵斥那两个多事的仆人,反而宗桐大大方方的说,没什么呀,不美就不美,我母亲说,我可以气质好呀。 
  仆人快快的走了,小姑娘长叹了一声,杏儿说小姐您别他们胡说,我娘说,你气质好,像个大家闺秀的。 
  宗桐说,你以为我喜欢气质吗,我巴不得天生丽质呢。 
  木笛经常和宗桐一起做功课,看的出来宗桐很聪明,虽然没有他聪明。题目做不出,她也不急,翻着书看,有时候,木笛等着她请教,她也不问,只是自己在那里琢磨。 
  夏天的时候,二姨娘会让人送两碗绿豆汤,冬天的时候,是甜点。二姨娘通常是微笑的,她从不大声说话,语调平和。宗桐有时候扑上去,她就笑着拍拍她的头发,理理微乱的发丝。 
  那时候,木笛有些恍然,好似二姨娘和母亲的影子重叠了。 
  日子并不难过,尤其是太太不管家事以后,基本上不出自己的院子,她称病不给婆婆请安,自然不能在谢家大模大样的转悠。


时间过得极快,几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都上了大学。 
  木笛充分发挥了他的高智商,已经高了木莲一届,太太也已经不指望儿子在学业上超过木笛,那已经是不可能了。木笛已经才名远扬,校长都会打电话向谢老爷称赞木笛了。 
  谢老爷有了木笛,顿感有子万事足,而且通常的宴会带了这个才子出席,也极有颜面。众人多是赞叹和羡慕,木笛的才名,已经压过了他的身世,没人介意他是不是外室的儿子。 
  太太现在是指望儿子毕业后接手家业,木笛马上要毕业了,木莲还有一年,这才是重点,不能让木笛进入谢家的事业。 
  太太认为木笛处心机虑早一年毕业,就是要抢这个先。他如果先插手谢家的生意,在时间上就占了先机,对木莲不公平,虽然木笛的成绩好于木莲,但在太太眼中聪明的是自家儿子,木笛不过是会读书罢了。 
  太太回了娘家,找二弟商量。 
  这些年王二老爷的生意不温不火,因了谢家的照应,也还顺当。王二老爷的烦恼是,只有一女无子,太太极厉害,娘家是官,他不敢开罪,所以不敢纳妾,更不敢找什么外室,对谢老爷是大为羡慕。 
  姐姐回来,他知道有事,这些年,无事谢太太不回娘家的,她的母亲已经三年前过世,王家于她,没什么牵挂了。 
  王二老爷也是明白人,一荣俱荣,他自然晓得,年节时,木莲都会前来走亲,先几年宗桐也来,后来出了二姨娘的事,宗桐就不来了。他知道木笛得了家业,和他没什么关系。 
  垂杨里---商议 
  王二老爷答应和谢老爷谈,当然不能插手谢家的事,不过当年木笛归家时,两家原有协议,家业归木莲。 
  但王二老爷一直叮咛姐姐,如今不比当年,谢家势大,王家微弱,不能硬来,这段时间,不要做得罪谢老爷的事。谢老爷素有君子之风,当年既然有承诺不会失约,但姐姐不可生事。 
  王二老爷请姐夫吃饭,谢老爷原也没当做什么大事,这些年这个小舅子,还算识趣,虽非开拓之人,但重在稳重,能守好自己的产业,谢老爷说,也可得一个赞字。 
  太太这个娘家,幸而有小舅子撑着,还算没闹出什么麻烦。 
  太太这几年也算安稳,虽说夫妻关系淡漠了,但终是太太。 
  王二老爷酒足饭饱后,询问姐夫对木笛的安排,一口一个木笛是才子,这样的人,不出国留学真是浪费了,他赞木笛,谢老爷也欢喜。小舅子的心事,谢老爷也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想亏欠木莲,凭心而论,这几年木莲还算省事,年纪大了,不大打架生事,虽然没有长子成才,但在同等人家的孩子看来,还没算出格。 
  谢老爷说,你放心,我已经和校长说了,让木笛留学去。 
  王二老爷,马上松了口气,这样最好,姐姐也放心了,王家也放心了。 
  谢老爷叹息,孩子多有孩子的烦恼,这两个孩子,他叹了口气,他看的出来,兄弟二人的冷淡,在他面前,装样子,离了他,互不理睬,唯一的桥梁是宗桐。 
   
  垂杨里---出国 
  木笛知道家里关于财产的分配,他并不介意,他相信凭他的能力,这些都能挣到,父亲能做到,他也能做到。
  父亲和他谈出国的时候,他一口答应,他想让宗桐和他一起走,他知道家里重男轻女,宗桐过两年毕业,家里肯定考虑婚事,无非是门当户对,他感觉那样委屈了宗桐,有些家里还嫌弃宗桐是庶出。 
  父亲有些犹豫,他是新派人,否则也不会同意宗桐上学读书,可是让宗桐出国,他到是愿意花钱,只是感觉有没有必要呢,最后还是要嫁人呀。 
  木笛劝他,又举例说明,谁家的小姐去年去法国了,谁家的夫人和丈夫一起出国了,现在风气如此。宗桐天资极佳,留在家里,有些可惜了。 
  其实他感觉若论做生意,他和木莲其实都不及宗桐有天份。尤其在数字上,宗桐对数字好似天生有感觉。 
  二姨娘的兄弟在谢家做得不错,现在已经是会计室的副科长了,大家称呼他杨科长。说这话的时候,杨科长在旁边。杨科长还没结婚,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但一直非常疼爱宗桐,想为这个外甥女争取一个机会。就劝说姐夫,现在风气如此,宗桐年纪小,随着哥哥见见世面,两三年后回来,再议亲事,也不晚,而且现在文凭也是嫁妆的一部分。 
  老爷点头。这事要与谢老太太回明。谢老太太不以为然,但是知道儿子最疼爱这个孙女,她不想做恶人,就说,随你办吧。 
  二姨娘到是有些意外之喜。 
  虽然女儿是丫头,可是她从不轻看女孩子,有机会出国,她极力赞成,而且有木笛照看,她更放心。 
  垂杨里---争执 
  太太到是高兴,木笛走了,至于宗桐出不出国,她不介意,那点花费是小钱,两三年内木莲若是接了谢家的差事,那自然极妥当。 
  不想木莲却不同意,哥哥妹妹都出国,他留在家里,守什么家业,哪里是男儿当做的事。 
  他也要求出去。不等老爷说话,母亲大惊,一百个不同意,好像他一去不归似的。 
  谢太太的如意算盘就是木莲掌管家业,现在木笛走是最好的时机,等到木笛回来,木莲已经接管了家业,这才是最妥当的安排。 
  不想儿子不同意。气得她又打了儿子一巴掌。 
  木莲对母亲已经恼火,感觉母亲根本看不起他,好似他只有接手谢家的财产一条出路,他也七尺男儿,不能连宗桐不如。 
  秦妈妈拉走了太太,太太这些年脾气喜怒无常,不是和婆婆闹僵就是打儿子,和老爷争吵,完全没有当年的温和气度。 
  秦妈妈规劝太太,母子之间有话好好说,这样不好,如果少爷就是负气出走,又能如何,您的一片苦心,好好和少爷说。 
  秦妈妈举例子,谁家的少爷就是这样和家里闹决裂,不过没去国外,去广州了。 
  秦妈妈也知道木莲不只是太太的指望,木莲当家主事,她们也跟着沾光。 
  秦妈妈安抚了太太,自己让厨房炖了鸡汤,给木莲送过去,自己来劝少爷。 
  少爷对她到是客气,秦妈妈说了太太的苦心,无非是怕少爷吃亏。 
  木莲说,我是功课不及木笛,可是论人缘论能干,未必不如他,我接了我爸的财产,一辈子让木笛瞧不起。 
  秦妈妈忙说,哎呦,我的少爷,这本来就是你的呀。人和人不一样,天生就不同,你就是天生命贵,这个家里,你是最贵重的少爷,不必让别人看得起,你把老爷的家业发扬广大,这是你的本事。 
  木莲不好和秦妈妈相争,他的想法是家业是他的,这不假,可是父亲年富力强,他现在去了也是跟班一类的,不如出去长长见识。 
  他答应不和木笛他们出国。 
  他的算盘是,去考军校。 
   
  垂杨里---鸟飞 
  木莲的打算是和父亲说了,谢老爷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很复杂,如果不是太太的坚持,他其实是希望把家业交给木笛的,那当然也不会亏待了木莲,都是自己的儿子。他认为木莲的资质不及木笛,而且没吃过苦,太娇惯,不适合掌舵。本来他在家族企业里,谋个副职,做个股东,愿意辛苦就辛苦,不愿意就享受,也是舒服一辈子。 
  可是太太不同意,非要把担子压在这个娇生惯养的儿子身上,这个孩子心地不坏,就是少担当,这也是太太娇惯的。谢老爷是个守信的人,而且当年太太把一部分陪嫁入了谢家企业的股,他不能过河拆桥。 
  现在儿子愿意考军校,他当然乐意。他想让他去外面长长见识也好,自己现在年轻,还能管理企业。连女儿宗桐,都让她高飞去了。 
  父子二人达成一致,先让木笛和宗桐离开后,他再走,免得太太闹事,影响了那兄妹俩的行程。 
  宗桐在收拾行李,二姨娘恨不得把家给她搬走,一件一件放里放,宗桐不得不一件一件拿出来,告诉母亲,又是火车又是船,根本不能拿那么多箱子,也就是木笛只拿一件行李,才给了她空间。二姨娘说,火车上丁管家会安排人相送,到了轮船上也是有人安置好了,有木笛在,多点东西没事。宗桐终于妥协,后来她让舅舅叫走了母亲,这才清静了些。 
  谢老爷私下给了宗桐些钱,宗桐留了一部分给了小舅。杨科长上班几年,也有些积蓄,可是宗桐听母亲说,让小舅盖新房子,这样也是提亲的一个资本。 
  杨科长不要,说自己薪水不低,宗桐说,我走了,母亲也要您照料,您收下吧。 
  杨科长这才收了。他感叹,谁说女儿不如儿子,宗桐比木莲强多了。 
  兄妹几个,手中有钱的是木莲,太太自有铺子,收的钱,大部分给了儿子,木莲大把花钱,也笼挌了不少人。鱼龙混杂有好有坏。 
  现在兄妹几个分别在际,这一走,再见面也在三年后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女性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