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文学网 时间:2017-05-29点击:1393

世界各地的粽子,你吃过几种?

    端午节将至,全国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吃粽子的热潮。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流传千年,盛行不衰,而且各地饮食习俗不同,粽子的形状、大小、口味也不同,随之衍生出许多的花色品种。在许多人还在进行甜粽咸粽之争时,厨影的高端吃货们,跟着小编一起来寻味“舌尖上的粽香”吧!

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北京的粽子可分四种:第一种是纯糯米制成无味的白粽子,蒸熟以后沾糖吃,并加上一点玫瑰汁木樨卤,味道香气宜人;第二种是小米粽,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第三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四种则为豆沙粽,馅心用豆沙,比较少见。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广东粽是所有粽子中用料最丰富,做法费时最久的。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冬菇、咸蛋黄、花生、五花肉及莲子,是传统裹蒸粽的做法,丰富的材料,带来口感上的满足。

 

 

肇庆裹蒸粽

广东肇庆的特产,堪称庆众多美食中的典型代表,也是那里最受欢迎的主要特产之一。肇庆裹蒸粽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其始于秦代,当时的农民为了方便劳作,便用竹叶或荷叶包裹大米,煮熟后带到田间作为劳动的干粮,经过不断改良演变,形成如今的裹蒸粽。

 

肇庆人制作裹蒸粽极其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张口一咬,一种又滑又绵、且香且醇的味道直透心脾,让人想想都垂涎三尺。

 

 

中山芦兜粽

在中山,人们喜欢吃芦兜粽。所谓芦兜粽,顾名思义,就是用芦兜包起来的粽子。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从此,芦兜粽在中山地区流行开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因为芦兜叶有刺,所以将其变成包粽的叶子,很费工夫。据说因为种植少了,制作也复杂,芦兜叶的供应也日渐减少,但毕竟芦兜粽,才是中山味。

 

中山芦兜粽是圆筒状,两头交错一字平口,酿入洗净的糯米(有微量精盐、生油、拌匀),夹以烧腩肉、咸蛋黄(洗净蛋白胶为宜),用圆水草绑扎,成品形如圆柱,粗如手臂。武火煲至水滚放入芦兜粽,文火煮4个小时,间中加些开水,收火留浸于汤内4小时。一拆开粽壳,芦兜叶的香气就隐约随着热力,弥散开来。硕大的一个粽子,糯米油亮有光泽,粘粘糯糯地不愿与芦兜叶分离。切开粽子,就见橙红油亮的咸蛋黄,如夏日的夕阳一般,亮堂堂地露了出来。连着糯米和咸肉一起吃,更有滋有味,芦兜的清香,米粒的糯香,咸蛋黄的咸香,交织在一起,在你的口腔内弥漫开来。

 

 

雷州鸭母粽

要说到特色的话,雷州的鸭母粽在外形上可以说是最具“创意”。在雷州、徐闻、遂溪、麻章等地的农村,都有“五月五,提鸭母”的习俗。以前每到端午节前两三天,农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去野外摘回苦刺棘的叶子,撕掉叶子上的刺后洗净,缟织成“鸭母”形状,再往里面装上糯米和猪肉、腊肠、虾米等作为馅,蒸煮熟后即可食用。煮熟后的苦刺棘浓香,且馅里多用“蛤蝼”(一种植物的叶子)作配料,吃起来清香可口,味道好极了。

 

 

潮汕鸳鸯粽

鸳鸯粽就是潮汕人对美食的特色之作。鸳鸯粽也称“双拼粽”,因其一半咸味馅料一半甜味馅料拼接包裹而成。鸳鸯粽的好味道主要在“和”馅,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甜馅主要是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因为甜馅容易腻,要将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包于一个粽子内,这种讲究咸甜平衡的滋味在潮汕人心目中有一抹思乡的味道。

 

 

潮汕栀粽

栀粽又名栀粿,是潮汕端午时节的独特粿品。本质上,栀粽属于碱水粽。潮州方言的“栀”就是“碱”。碱水煮过的粽子,糯米更易熟,也更有黏性。但栀粽与普通的碱水粽又有所不同。碱水粽是将糯米放入碱水,浸泡一晚后沥干水份包粽子。栀粽的制作工序则更加繁琐:用鸭脚木、埔荆、栀子枝等带有暗香的木料集中点火燃烧,直至烧成灰烬,淋上开水再搅拌均匀,过滤出的碱液,就是制作栀粽的重要原料“栀水”了。然后,将冷却的栀水倒进大瓷缸,把包粽子主原料糯米洗净后,放进缸里浸泡,每一缸都要浸足12小时,栀味才得以最大限度地渗入糯米里。

 

包好的栀粽得煮上六、七个小时才有粘性,煮得越久,粽就越有粘性,越好吃。煮熟的栀粽,剥开粽叶,色彩金黄,光滑柔软,吃的时候用纱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用白砂糖蘸粘着栀粿吃,甜润爽口,凉喉解渴。

 

 

客家灰水粽

灰水粽是客家人的最爱。所谓灰水,就是草木灰的水,是把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用水溶解过滤后的水。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天然的碱。所以,灰水粽也叫碱水粽。将当地的布惊草和黄豆苗、稻草烧成灰,再把灰用水煮,把滤出的灰水和裹好的粽子一起放入锅中,细火慢慢煲,让灰水充分渗入每一粒糯米,这样粽子肉就带有黄板树、黄豆苗、稻草的浓香味。煮好的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亮泽,蘸白糖或者蜂蜜吃,味道一绝。

 

 

恩平裹粽

恩平人裹粽子有自己的格调:粽叶是从深山老林采摘的,裹粽子的粽带也是从深山割回来,是一种带刺的叫做“笳”的野生植物去剌、削成细条做成的,要经几煲几漂才可用。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粽子分咸粽和甜粽两种,都带有独特的异香,保存多日也不变质,形状有单龙角、双龙角、四角形等。

 

 

台山扭角粽

台山粽,外形呈四角多边形,粽子内置丰富的馅料,粽子叶却要裹得严严实实,紧得连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广式粽的平四角形、肇庆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台山粽馅料里的半肥猪肉是关键,经过腌制,在长时间的焖煮下,油脂已经渗入粽米中,甘美异常。而伴着它的则有起沙咸蛋黄,还有被剁碎炒香过的红榄,药名“红丝线”,有清肺止咳,散淤止血的功效,用红丝线拌着腌肉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可以消除肉和糯米的腻感。这些也是正宗“台山棕”的标志之一。吃起来,口感更是惊喜,粽身相当柔嫩,米粒柔韧而不烂,肥肉已在制作的过程中化散入粽身,入口即化,润而香口,一点儿也不油腻,口感层次也很丰富,吃完还会有淡淡的荷叶香,如此传统朴实的粽子才能让人吃出记忆中端午节最原始的老味道。

 

 

清远驼背粽

驼背粽是广东清远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为什么会有这一样的叫法呢?原因是以它的形状命名的,包裹是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形状酷似一个驼背娃娃,因而叫“驼背粽”。包扎驼背粽要有一定的艺术,没有艺术是包扎不成驼背粽的。

 

 

东莞道滘裹蒸粽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是岭南闻名的粽子之乡,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乡港澳乡亲的必备“手信”。道滘裹蒸粽出名,是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潮记道滘裹蒸粽。据介绍,道滘人叶潮,绰号红脸潮,当时是道滘有名的厨师,擅长制作美味佳肴。他别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选用上等咸鸭蛋黄、去衣湘莲子、绿豆、五花腩肉作馅,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盐糖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洗净的青竹粽叶包好,用东莞咸草扎实,做成粽子,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一位留心粽类的美籍华人食家,尝遍国内外70多种粽子,品尝过道滘裹蒸粽后,坚称道滘粽为“天下第一粽”。

 

 

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四川椒盐豆粽

椒盐豆粽是四川别具特色的食品。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嘉兴粽子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嘉兴的家家户户每天都在包粽子吃粽子,当地人笑说,“我们的一天,是从一颗粽子开始的。”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其中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

 

 

苏州粽子

苏州粽子是江苏苏州传统的地方名点,端午节食俗。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

 

 

苏州无绳粽

这种包法小众一些,包出来的粽子小巧可爱。因形状所限,馅料没有那么丰富。整个粽子不用传统的绳来捆绑,而是用“苇尖”来做线,用一根超大的针插入整个粽子带过“苇尖”拉紧,就能做好一只“无绳粽”了。

 

 

乌镇船头粽

乌镇船头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道小吃。由于该粽子比嘉兴粽子消瘦,比湖州粽子肥胖,又因其头翘尾平,形态如船,故被誉为“船头粽”,寓意“财头粽”或“彩头粽”。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肥瘦均匀的五花肉用黄酒、酱油、白糖腌制,剥开粽子,香气扑鼻。除了经典的东坡肉口味,近年来还有南乳肉和火腿老鸭味道的“粽芯”,实在馋煞人。

 

 

余杭塘栖雌雄粽

在余杭塘栖,粽子是分雄雌的。“雄”粽是三角粽,“雌”粽是四角粽,里面的馅也是不相同。30多年前,粽子是作为定情礼物来用的。“雄”粽不放馅或者放藕丝,寓意是这男青年朴素,清清白白。“雌”粽装红豆或是肉,红豆代表着相思,而“定亲”的时候放鲜肉馅,则表示女方家将自己的“心头肉”送到男方家里了。最后婚礼的时候,放红枣,“枣”通“早”,寓意“早生贵子”。

 

 

湖州四角粽

湖州粽小巧优雅,是特有的长条形,形似枕头,故有“枕头粽”之称:又因其身形瘦长,中间凹,两头翘,颇具线条美,小巧优雅,故有人戏称其为“美人粽”。粽子好吃,有一半功劳,当属粽叶清香。湖州粽一般选用的是野生伏箬,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香气足。内馅分为咸甜两种,甜有猪油细沙粽、咸有火腿白米粽,都是湖州粽子与众不同的口味代表。

 

 

衢州酸菜咸肉粽

在浙江衢州,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酸菜咸肉粽。 一勺农家酸菜,一块条状腌制咸肉,这就是衢州棕子的内在。猪肉以带骨头的瘦肉为佳,洗净切块,放至秘制酱汁里浸泡数小时,酸菜则最好是当季、当地农家自制储存的,咸香、入味、加上恰到好处的辣味,口感堪称惊艳。

 

 

龙游骨头芋头粽

龙游的骨头芋头粽,那味道最是令人向往。这粽子,糯米包着的不仅仅是芋头,还有一根与粽子长度相当的骨头肉。把芋头切成条,然后晒几个日头,这样粽子里面就能多放点芋头丝。但无论怎么样的做法,芋头还是骨头肉等配料全用龙游特有的辣椒酱拌成,味道鲜美。

 

 

遂昌长粽

在遂昌,有一种长长的粽子,人们称它为“遂昌长粽”。有别于市面上普通的三角或四角形粽子,遂昌长粽瘦长如手臂大小,故在当地也称“长情粽”。包长粽讲究的是耐心、手感、力道。十几张的箬叶要叠放得平整均匀,一只手要端平持稳,铺上薄薄的一层糯米,洒上香喷喷的梅干菜,再是一根接着一根的肉条,又是铺上糯米,再是箬叶。最后的工序是用龙须草绑粽子,需要手的力道和牙齿的帮忙。“长情粽”寓意久久长情、“越长情越重”;连皮肉意味着好事成双、永不分离。

 

 

宁波碱水粽

尽管现在各种粽子应有尽有,但很多宁波人心里惦记的,还是那最不起眼的碱水粽。宁波碱水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粽叶用的是较大较宽的老黄箬叶,暗色的箬壳上点缀着不规则的斑点,看起来有点像豹纹,宁波人俗称“捏壳”。箬壳是毛笋在成长为竹的过程中层层脱落的竹皮。用来包粽子的箬壳,最好取竹子嫩头脱落、宽10厘米左右的。洗净晒干,等到端午时,还要拿到水里泡软捋平才能用。剥开金色的箬壳,里面的粽子也是半透明的金黄色。捞起来晾凉,蘸着白糖吃,清香可口,是老宁波儿时的味道。

 

 

山东黄米粽

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份最大,资格最老的,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山东和其他黄河中下游的地区一样,种植的作物都比较相似。而在这些作物当中,数黄黍米和高粱米粘性较大,适合用来做粽子,所以就有了黄米粽子。选用黄粘米包裹的粽子粘糯,夹以红枣,制品风味独特。上等的黄黏米粽子口感黏糯,掺上山东的小红枣,格外甜香。

 

 

湖南汩罗粽

“牛歇谷雨马歇夏,人不歇端阳惹人骂”,这是汨罗流传广泛的端午民谣。汨罗人对端午的重视不亚于过年,而汨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着称于世。传统的汨粽个头尖尖的,以原味粽为主,煮熟后剥开粽叶沾着白糖吃,别有一番风味。

 

 

福建烧肉粽

烧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传统名吃,在福建许多地区均有制作。烧肉粽以用料多样做工精细而著称,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经过油拌,用竹叶包成菱形,包好后的粽子在高汤中煮熟。做出来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腻,美味可口。烧肉粽另一个特点就是“烧”,闽南语中的“烧”就是热的意思。厦门肉粽要趁热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烧肉粽。冷的肉粽不仅味道大减,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甜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陕西蜂蜜凉粽子

陕西地区最为传统和流行的是蜂蜜凉粽子。蜂蜜凉粽子与别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馅,也不包粽叶,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是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

 

 

海南万宁和乐粽

万宁和乐粽子出名,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就像茅台酒一样,好山好水出好酒。美丽富饶的和乐镇有和乐蟹,和乐小海的港北虾、后安鱼也是名传海南。和乐粽子原料中的糯米,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一半是太阳河的水,一半是回潮进来的海水,所以产出来的糯米略带咸味,营养丰富。和乐传统粽子所用的黑猪肉,其黑猪多产于和乐小渔村,渔民用不要的小鱼、小虾、海菜和椰子肉喂养,可以说是睡在沙滩上吃着海鲜的农家黑猪,味道鲜美。粽子所用的咸水鸭蛋,多为当地传统养殖的麻鸭、红鸭、白鸭所下,这些咸水鸭以滩涂地上的小贝壳、小鱼虾、玉米、稻谷为主食,下的鸭蛋和一般的鸭蛋在口感上完全不同。

 

有了好原料,制作工艺也关键。正宗和乐粽子制作工序复杂讲究。首先是制馅:包制鲜肉粽的馅,用的是肥瘦适中的五花肉,按横丝纹切成长方形的小块,加入特制配料。配料之中,必不可少的是兴隆的白胡椒,白胡椒要新鲜,手工磨制,这样味道浓郁。其次是淘米,糯米是包扎粽子的主料,要淘得快,洗得净,最后用清水一冲,沥干后用蒜头、香油拌米时,香味就容易吸收。最后是包扎,讲究包紧包严的功力,包紧就是将粽子形整成三角形扎紧,包严就是三片粽叶衔接密实不能透水,这样粽子蒸煮时能保持最佳风味,存放三五天都不会发馊。

 

 

海南那大粽

那大,实际上是儋州附近小镇的名字。这种粽子又名“洛基粽”,在几种海南特产的粽子中,算是最具代表特色的。那大粽呈方锥形,常见的是在其中加入咸蛋黄和五花肉,也有加入虾仁和咸鱼一类。有趣的是煮熟后的粽子表层糯米会呈现出清浅的淡淡绿色,这个就要归功于包裹用的粽叶了。

 

 

海南煎粽

不用粽叶,将包有馅料的糯米团切成片油煎食用。相比粽子,倒是更接近糍粑一类了。

 

 

贵州草木灰粽

特产于贵州、云南一带的草木灰粽看上去一副灰头土脸相。不过也别小觑了它,灰色的成分是由一种类似香茅草的植物烧成灰后拌入糯米,不仅让粽子沾染上独特清香,对于消化也有促进和改善。此外又有类似的“稻灰粽”,灰色的来源换做去芜存菁的稻草秆。至于西南地区布依族的“灰粽粑”,也是与此一脉相承的特色食物。

 

 

广西枕头粽

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一个粽子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枕头粽最大的有小猪崽那么大,可供一家人吃几天。其品种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枣栗粽、豆沙粽等。

 

 

豫西槲坠

是一种特殊的粽子,和端午节的历史一样悠久。槲坠类似棕子,是圆柱形的,馅子也是糯米、枣、花生之类,传统制作上以甜味为主。用槲叶制作的槲坠刚出锅时清香扑鼻,咬上一口软甜香糯,清香漫入肺腑,食者如入仙境。

 

 

云南四方粽

四方粽其实源起越南,然而我国滇、桂、湘西一带也多有流传。比起同样大块头但物料十足的广东粽子,四方粽似乎更倾向于清雅质朴的东南亚风情。原料只是简单的糯米、猪肉和绿豆,以芭蕉叶或荷叶包裹,可直接食用,亦可切片烘烤、油煎或蘸酱料。

 

 

云南竹筒粽

竹筒粽算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的。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用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做容器,在每一节竹子中盛水盛米盛配料,一般用宽大的蕉叶、粽粑叶封口,米可用糯米或香米,从竹筒取出来的时候还要在糖里面蘸一蘸。口感细腻,非常好吃!

 

 

东北江米粽

与南方精致多变、馅料丰富的粽子不同,北方粽往往都极其简单,东北江米粽一如它的名字一样简单纯粹,不加任何馅料,简单的糯米,裹成精巧的菱角,蒸好后依然白莹如玉,但胜在口感极其软糯,近似年糕,黏韧而清香。

 

 

日本粽子

粽子在日本古代称为“茅卷”,呈圆锥形。最初是将粳米蒸熟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茅叶包裹,再如水煮熟。后来改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并且日本粽子使用的食材是磨碎的米粉而非糯米。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都将赛龙舟、吃粽子都搞得有模有样。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狮城的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最后再用斑兰叶包裹馅料。出锅后的独特清香,溢出几分热带风味。

 

有一些娘惹粽的一角或是一部分是蓝色的。那是因为娘惹们喜欢把一种可食用蓝花(蝶豆)放到清水里搅煮成靛蓝色汁液,将其用作天然色素。蓝花经日晒变成干花,只需摆进滚烫的水煮上10分钟,即会变成天然的蓝色色素。将部分浸泡过的糯米再浸泡于蓝花色素内,糯米则变成蓝色。在包扎粽子前,将一些调染成蓝糯米、白糯米以及馅料各摆入一些再包扎起来,等煮熟之后,即会呈现那令人惊艳的蓝色效果,如同中国青花瓷,有别于一般素色的粽子,浅蓝色泽的外形,既美丽又浪漫,光看足以赏心悦目。

 

 

越南方形粽子

方形咸粽也是越南端午节的一道特色美食。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缅甸粽子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泰国粽子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

 

 

墨西哥粽子

在墨西哥,粽子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传统文化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