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外艺术家 时间:2017-06-09点击:735

 

       武康路留给我印象颇深的是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中最后那段,女主角王佳芝放走了老易,却装得如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淡定地吩咐,“到福开森路去!”这“福开森路”,便是今天的武康路。

武康路旧名福开森路。福开森是美国传教士。当年,法租界在非法扩张地盘的过程中,与上海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发生冲突,又与英美等国产生了矛盾。福开森在中外各方之间周旋调停。最终,法租界当局为表示对福开森的感谢,特意将法租界西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1943年10月,福开森路改名为武康路。

    在这条单行道两旁别具特色的老洋房里,曾居住过许多近代历史名人,其中有民国时期革命先驱黄兴、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国民党四大家族内的陈立夫、陈果夫等。

    当我从武康路巴金旧居出来,一直往前走,本来准备去漫画家张乐平旧居参观,但因不知具体位置,所以并无准确的方向。当我来到一条极为幽静的马路时,我极为兴奋和震撼,因为它极具观赏价值。我看了一下路牌,复兴西路。

    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 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是上海徐汇区的一条东西向道路,东起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西至华山路(原名海格路)。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气势不凡,我也算老上海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高大的梧桐树,它粗壮的枝干象一把把天然的华盖和绿伞撑起在天空,那么的壮观和美丽,就连它的树皮的颜色也显示出高雅的气质。

  沿路好象均为高级住宅区,网上查了一下,听说最初市政规划只允许此路段建造西式房屋,并规定为纯住宅区,不准设立甲类营业场所,因此全路段均为花园洋房和公寓,其中建筑风格又以Art Deco艺术装饰为主。街道景观高度绿化,沿路尽是法国梧桐,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为上海文人雅士最爱之居住地带。优雅餐厅的烛光、老洋房幽深的巷道、随处可见的外籍人士身影,以为自己身在异国它乡之处。

  那些马路两旁的老别墅里似乎又装满了老克勒的风流韵事,泛着银光的留声机上,一张老唱片吱呀呀地转着,吟唱着属于老上海的爱情,如张爱玲的小说,像阮玲玉的电影。

而当我走近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公寓时,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歩。那幢楼的台阶通向一扇圆型的门洞,特别的雅致,它与中国的园林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住在这所房子的主人一定会有故事。果不其然,我向前又走几歩,便看见了一块牌子,上面竟然写着柯灵故居。

柯灵是文化名人,住在这样的地方,又和巴金如此的近邻,是我发现的一个意外收获。

   柯灵(1909年-2000年),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

柯灵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1924年他到小学当老师,1928年在浔阳当小学校长。曾在《越铎日报》发表散文,后向上海《儿童世界》等杂志投稿,被誉为少年才子。

1931年来到上海,先后在明星、联华影片公司任厂务秘书、宣传主任,金星影片公司编剧部主任,文化影片公司编剧,主编《明星半月刊》,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杂文。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民族呼声》等刊物,刊载了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红军在前进》,杂文《暴力的背后》,宣传抗战,《世纪风》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之成为孤岛上海一座文学堡垒,团结了进步作家,受到日伪的胁迫,因此于1939年5月被迫停刊。

上海沦陷期间,柯灵编辑《万象》杂志,刊物具有很浓的文学色彩,后来崛起于上海文坛的女作家张爱玲就有多篇小说在《万象》发表。1944年及1945年夏,柯灵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经营救脱险,撤到后方。

抗战胜利后,柯灵回到上海,任《文汇报》主笔,主编《读者的话》,帮助读者解决了不少问题,又兼编《新民晚报》副刊《十字街头》,同时参与创办政治性期刊《周刊》。在此期间,柯灵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后被选为中央常委。

1948年,他出走香港,参与创刊香港《文汇报》,1949年4月到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历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上海电影》、《大众电影》主编等职,从1954年起,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柯灵在这幢建于1933年的西班牙式公寓二楼203室居住了40余年。他在这里完成了电影剧本《不夜城》,撰写了散文名篇《遥寄张爱玲》《钱锺书创作浅尝》和《回看血泪相和流》,还开始了长篇小说《上海一百年》的写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处故居不仅在柯灵个人创作史上举足轻重,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坛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晚年他笔耕不辍,出版了《柯灵散文选》、《柯灵六十年文选》、《长相思》、《香雪海》等,90年代他开始收集资料执笔撰他最后一部小说《上海百年》,惜未完成。

2000年6月19日,柯灵病逝于上海。

柯灵故居的工作人员非常有亲和力,对我这么一个不速之客,他们不厌其烦的为我拍照,在房间内都可以随便拍,这使我有些受宠的感觉,因为在巴金旧居是禁止在室内拍摄的。

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巴金旧居的规定有些不解,他们对我说;参观不允许拍照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家大老远的过来,有些还是国外人士,不拍照也不适合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扬。

拍照也不会损坏什么东西,他们的话暖我的心。

走出柯灵故居,向着淮海路走去,淮海路的前身是霞飞路,霞飞--法国著名将军。

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堪称上海城市的时尚之源。这条长约4公里的商业大街,名店林立、名品荟萃,其中不少是俄侨老店,或是法租界同业之最,他们以欧洲样式的商业布局,展示着几乎与欧美发达城市同步的高档生活消费品,尤以西餐、西点、西服和日用百货最具特色。是上海最时尚的一条马路,与南京路齐名。

这里的地段以前均为法租界,所以花园别墅和洋房随处可见,它们掩映在法国梧桐的浓荫之下,夏曰的浪漫情怀持别的浓郁,它使我想起了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下面用我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雨,飘洒在香榭丽舍大街

*

我不知和谁约会

我在等待一个情人的到来

我不知道那个情人的名字

她使我在那里站着

久久不愿离去

 

我想那个地方

一定会有情人出现

但我不知道那个情人

究竟是谁

 

我在朦胧的细雨中站着

我被一种温情所陶醉

远处含苞欲放的花朵

象梦中的情人在笑

 

香榭丽舍大道的风微微地吹

香榭丽舍大道的雨柔柔地飘

她使我想起一种浪漫的

法国香水

 

我不知道在这条美丽的大道上

应该停留多久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美丽的情节

在这朦胧的细雨中

 

在一把打开的伞下

象一朵云忽然地降临
 

   作者:金笛

曾获首届“路遥杯”青年文学奖、首届中国青年文学大奖,国际汉语大赛一等奖,以及国内各类文学大奖赛获奖五十余次。作品曾在《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学报》《青春》《女友》等杂志报刊发表。诗歌作品被选入由巴金主编的上海50年文学作品选。有作品介绍到国外并入选《世界诗人诗选》。中外艺术家平台:文学世界平台总编。世界中文作家联盟、中外艺术家联盟、世界网络诗人联合会,中国人物报道主编,微信jidi66。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