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
对罗娟英讲了很多历史故事。
传说那两个丫鬟死时已有身孕。第二年的夏天,那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就转世成了蝴蝶,蝴蝶周身鲜红,一雌一雄,说也奇怪,只要你逮了它,将它带出北苑地区,活不到一天就会死掉。
明朝解缙,据说七岁才会说话。他家境贫寒,但极其聪慧。有人问其父作何生计,他大夸其辞: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不了解他的人听了都暗惊不已,不知为何高官。其实他家开了一个豆腐坊,父亲日夜担水,母亲用手推磨。毛主席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曾引用过解缙的一联诗: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第十四章,作者借老大爷之口,讲述了当地舞龙灯的风俗。
”
没有区别叫龙灯会吗?张各庄的表演有龙甩尾、龙打滚、盘龙窝、二龙戏珠、二龙戏水、龙过背、二龙闯江洲、金龙盘玉柱、龙绕沙滩,其中龙绕沙滩就与本村所处河滩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马头的表演有三十多个套路,有龙翻身、单跳龙把、双跳龙把、龙劈叉、串花篱笆、钻黄瓜架、亚龙尾、钻龙头、龙双绞、龙打挺、龙过桥,其中龙过桥是架一座一人多高的道具木桥,在桥上表演龙过桥,桥下表演龙盘柱和龙戏水,这个表演和马头村环境也有密切关系,
”
话音刚落一条近二十米的大龙从庙门鱼贯而出,龙的身下藏有九人,一名执球人,乐队也有九人,大鼓两人,大钹两副二人、大镲两副二人、小镲两副二人和吊筛一人。这条龙和一般龙有所区别,一般龙都以黄色为主调,这条龙是以蓝色为主调,在急促的节奏中它涌入人海,刚才表演的黄龙和蓝龙打了一个照面,翘起尾巴,蓝龙舔着黄龙的尾巴欢送退场,引出观看人群一片欢笑声。
”
关于大爷说的夜舞我那天没有看到,二十年后我去农村参加一个活动,才亲眼见了夜里表演的龙灯会。夜里舞比白天不知好看多少倍。龙的每节里点着蜡烛,前头持彩绸的龙珠里也点着蜡烛,引导着舞龙动作,引者和舞者相互配合,红红的龙珠像一团火球,在夜里有章法地游动。黄亮的龙身,调皮贪婪地随着龙球起舞,围观的人群手执荷花灯,没有灯的穷孩子用棍扎一个玉米骨,沾上煤油点上,火苗在村街上一窜一窜,有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认为,
小说从开头到结尾的过程,必须至少有一条完成的主线,和若干辅线,在其中,可以穿插很多额外的东西,也可以是知识点,或者一些与故事无关的段子。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让作品看上去更加丰满,,增加趣味性,让小说更有可读性。
如果提到某种知识,一定要非常自然,与情节契合。不要给人你是复制的感觉,更不要长篇大论地讲述,技巧是,可以有问有答,其间参杂一些别的东西,或者轻松的东西。
作者在这一章里对知识点的处理是恰当的。也显示了作者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值得学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