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慧娜 时间:2017-06-20点击:730

        屋前有棵乌桕树
 
  陈慧娜/文
 

 
  他一岁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派,被送进江西某农场劳动改造。他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因为身边还带着大他一岁的哥哥,母亲自知没有多余的精力把他拉扯成人。就在一个雨夜,母亲怀抱着他,把他托付给原来的老邻居,即他日后经常挂在嘴边的张公张婆。
张公是安徽人,人长得高大,心地善良,日本侵华时,他挑着担子,逃难来到湖南沅陵麻溪铺。张公的左脚就是在逃难时被日本飞机丢响的炸弹震坏的,因此,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保姆婆是从凤凰逃难到本地,当年她只有十五岁。两位苦难的人在异乡相依为命,他们一生没有生育。
 
  在麻溪铺镇上,临着街,张公和张婆拥有一间不大的屋子,那屋子由裱有报纸的隔板分成两小间。靠外的一间,是现代意义上的客厅。中间有一个火塘,火塘上有一个木架,常年挂着几排黑乎乎的东西,那是当地人喜欢的腊肉。在隆冬季节,大雪封山的日子,张婆会切下一段腊肉,把肉皮在炭火上烧烤。几分钟,洗出来之后,黑色的肉皮就变成黄金糕的颜色了。腊肉的香味极具诱惑。
 
  靠里那一间,他和张公张婆挤在一张木板床上,怕他半夜摔下来,老人让他睡在中间。那屋子下雨时漏雨,刮风时透风。于是,张公就在屋顶扯起一块塑料布。每逢下雨,瓦缝的水有节奏地滴进塑料布里,发出嗒—嗒—嗒—的声音。南方雨水多,那嗒嗒嗒的雨声就成了他的催眠曲。为了防止泥巴地发潮,张公张婆在那木板床的下面,塞满了黑乎乎的木炭,果木的清香残留在木炭的骨子里,伴着他一天天长大成人。
 
  转眼,他六岁了,到了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张公拿过他削得尖尖的铅笔说,崽呀,这铅笔你若削尖了,一用力就断了,很浪费。张公示范着说,铅笔只要用菜刀把木头削掉,露出铅笔芯就可以写字了,这样既节省又不易折断。他一直按照张公的办法去做,以至于现在不仅能写得一手好字,关键是字粗而且大,极易辨认。在每一个小鸟啼叫的早晨和炊烟袅袅的黄昏,像吊死鬼儿一样贴在他屁股上的黄色书包里,除了几本卷了角的书本,就是一支秃头秃脑的铅笔。
 
  张婆做得一手好菜。当他还没有灶台高的时候,张婆搬来一个高脚竹椅子摆在灶台边,把他抱上去,他就趴在灶台上,看张婆怎样炒菜,怎样放佐料。他打小就明白了切菜的刀功极为重要,也懂得炒菜的时候哪些应该盖锅盖,哪些菜是不需要盖锅盖的。在每一道菜出锅的时候,他记得张婆都会用洁白的抹布在碗口边缘擦一圈,残留的痕迹便不复存在了。张婆常说,孔夫子不吃豆腐,吃东西讲究色香味,讲究刀法,老祖宗留下的够我们一辈子去学。
 
  如今,他做饭做得可口,全家人都跟着他享口福。看到全家老小一脸享受地吃着他做的饭菜,他一脸的幸福。他夹一口菜,刨一口饭,敲一下碗边儿,嗯,可以,可以,这味道可以。

  距离张公张婆的屋不远,有一所女子中学,张公是那学校的校工。当时的学校,没有电铃,上课下课,都是靠敲钟。张公就是那敲钟的人。钟也不是什么好材料做的,是一个长锈的铁环,用麻绳系着,挂在一根房梁上面。
 
  一次,张公不知带回一个什么公文,很认真地念给他听。他一拍胸脯,这个我也会写。张公认为他这种态度不妥,人应该谦虚。张公的话如同一个小鞭子,时刻敲打着前行路上的他。如今,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单位公文,给领导写文件,那字就像是拈在他的指尖,电脑键盘上噼里啪啦就是一篇。在他三十岁之前他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不愿轻易说分手》。近来,他又迷上了写歌词:
 
  原野是行吟的故乡
  原野是寻根的牧场
  原野是雪山大地痴心不改的绝唱
  原野是万古江河日夜奔腾的回响
  你从深情大地张开翅膀
  你有父亲策马西风的世界
  你有母亲初心不改的情怀
  我为你铺满花开的四季
  把你放飞在灿烂的天际
  我要为你抹去
  为你抹去
  那淡淡的忧伤
  那浅浅的惆怅
 
  在他跌跌撞撞的成长中,父亲平反了,父亲来接他回家。张公和张婆早已成了他离不开的亲人。小小的他在父亲的肩上反抗着,把父亲的耳朵和脸都挠破了。父亲理解他,慈爱地安慰着他,妈妈给你生了一个小弟弟,妈妈给你生了一个小弟弟。

  当时,全家人仅靠妈妈微薄的工资度日,母亲每个月三十四块五的工资,拿出十五块钱交给张公张婆,这十五块钱显然不能维持祖孙三人的生活。起初,张婆给镇上的旅社洗被子,洗床单。后来,张公张婆总是半夜起床,推着石磨磨出米浆,沥干水,在赶集的日子里,在家门口架起一口铁锅,去街上卖油粑粑、米糕、灯盏窝。浓浓的油烟里,闪动着张公张婆花白的头发。后来,他专门写过一篇散文,就是讲保姆婆的,题目叫做《炸油粑的老人》。
 
  他参加工作后,张公和张婆更加老了。有心的他,经常用自己不多的工资给两位老人买药。当时,治疗高血压没有什么好药,拇指大一瓶的罗布麻,他经常上医院去买。几十年后,他向当医生的朋友问起罗布麻,医生告诉他,罗布麻已经不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了。主要是因为罗布麻副作用大,而且对人体肝脏和肾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罗布麻已经深深烙在他的脑海中。
 
  张公和张婆相继过世了。他作为孝孙,为他们披麻戴孝。
 
  他带着妻儿去给张公张婆上坟。那碑上,刻着他,还有他妻儿的名字。张公张婆子孙得以繁衍,他们在天堂定是日日安好。
 
  如今,麻溪铺镇上那老屋已不在,但屋前的那棵乌桕树可以告诉你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一对善良的老人和一个娃的亲情故事。
 
  作者简介:

  陈慧娜,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
 

责任编辑:仁边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