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蔚文 时间:2017-06-27点击:712

琐物记

陈蔚文,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小说及散文随笔数百万字。小说及散文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小说月报》等刊物,收录百余种年度选本及各种教辅。曾获“全国精短散文大赛特等奖”、2014年度“人民文学散文新人奖”,入选多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提名等。出版小说集《雨水正白》、散文集《见字如晤》等十本。
 

1

 
 
 

新疆,喀纳斯,摊档上花里胡哨的围巾里,独看中一条。心平气和的蓝,让人要克制使用形容词的蓝,天空洗过几水的蓝。可有一点瑕疵:一处刮纱了,不过与整匹围巾比,算不了什么。买下后,某次取出,那处刮纱却不见了。买时它明明在的,摊主为此还打了个小折。将围巾整匹抖开,迎着光,密实柔软的蓝,经纬匀称,十一月初南方的天。那缕刮痕消失无踪。一条懂得自我修复的围巾。

 
 
 

2

 
 
 

衣橱中的黑呢外套,双排扣,立领,除羽绒服外,是我最厚的冬装之一。曾穿着它深夜从外省赶回,奔去医院看望昏迷的婆婆。接下来几日,直到婆婆丧事,我一直穿着。

  对医院,出于天性,也出于母亲影响,我一直有深切惶恐。从小随母亲去医院探望病人,她不坐,也不许我坐,有时实在奈对方热情不过,只沾点凳边,保持臀部悬浮,回家后立即洗手更衣。随着出入医院的频繁(有若干年,因身体原因,我屡次成为被探望者),禁忌被打破,但只要从被探望者转为探望者,一些禁忌又自动浮出。

  在婆婆病危的床头盘桓数日,黑呢上装一直穿至丧礼结束,它沾附着眼泪、火焰、香烛、鞭炮和深秋树木的凋敝……干洗后,挂进衣橱。

  又一个冬天到来时,父亲住院,还是那家江边医院。出门前打开衣橱,随手想摘下那件黑呢外套,突然,我的手顿住,有种难以言说的……不安。上回葬礼后,我再没穿过它。白衣橱里,它像只哑默黑鸦,随时准备飞向无法预知的一处命运所在。

  曾看女作家陈染写她某次被访,房间角隅处有只倚墙单人沙发,被衣物高高堆起,上面覆盖雪白床单,“呈现一种古怪而令人惊骇的形状”,她似乎能看到下面一具渐凉僵硬的人体分明的轮廓,包括最后一口呼吸带来的下陷嘴窝。

  她心不在焉地与记者交谈,一边频频张望沙发。当记者准备在沙发坐下时,她立即制止他——她怕他一坐下便会成为那具幻象!这是种抽象模糊的感觉,“来自我自己也说不清的由神秘本能而产生的不测预感”。

  假如覆盖衣物的不是白被单,而是床暖色调织物呢?

  那天去探望父亲时,我找了件红外套,冬装中仅有的一件红衣,多年未穿,我像穿上一种信念般套上它。

  父亲早病愈出院。我一直记得那天,手在触到黑呢外套停顿的刹那,它发散的寒意使人想到“一语成谶”这些词语。那天,江边那所医院为寒风吹彻。从走廊尽头的窗口望下,医院后门靠江的马路上,公交站台前有一对等车的男女,大风吹来,女人的雨伞顷刻被翻转。

 
 
 

3

 
 
 

这是丢的第几只手套?是一只,不是双。手套是所有物品中最易成单的。抽屉里曾有近十只落单手套,材质各异,毛线的,皮的,薄呢的,没当即丢掉它们是因为觉得兴许有天,另一只就从哪旮旯冒出来了,可这事几乎没发生过。有回理抽屉还是全扔了。与丢失一双的心情不同,丢掉完好的另一只有些不忍,仿佛逼着它们英年去死。

  买下就注定失去,成双就为了落单——除了手套,还有那些形单影只的袜子、耳钉。我有只小袋专用来装单只耳钉:黑花朵,蓝石头,银质小鱼……它们都走失了另一半。

  单数,与双数相对的词,我喜欢的女歌手许美静有首歌叫《单数》,“两颗心总是会变成单数/不是太拥挤就是太孤独。”马来西亚歌手曹格也有首歌叫《单数》,“爱的单数只剩除不尽的孤独,”这世界,就是由单数和双数组成的,许多单数为了配成双数,都在寻寻觅觅。

  不是所有单数都能配成双数,如同这些手套、耳钉,但,也没什么关系。诗人说,叶子是单数,但树叶的沙沙声是复数;水是单数,但波浪是复数;我是单数,但我的爱是复数。

  一个单数,除了凑成双数,还可以去向更广大的复数。

 
 
 

4

 
 
 

齐崭,簇新,从床下鞋盒取出这双牛仔绒里短靴时,它依然还说得上与时俱进。穿上脚不到一会,发觉不对,抬脚,鞋底裂了!明明是双新鞋,口碑不错的品牌,竟裂了?

  找修鞋匠,她瞟眼,“好久没穿了吧?”

  是。几年了。

  她不再抬头,“修不了,搁坏了。”

  搁坏了?只听过鞋穿坏,怎么能搁坏呢?

  “穿坏的鞋能修,搁坏的鞋没法修。”女鞋匠说,“鞋底‘粉’掉了,没法修。”

  “可惜了双好鞋。”她摇摇头。

  簇新完好的牛仔短靴,没用了。听上去,像武林小说中被深厚内功震毙的人,外面毫发未损,内里破碎。

  穿坏的鞋,往往会给出一些征兆,比如一处开线,一处破损。它们是可修补的。放坏的鞋,在瓦解前不给出任何征兆。

  貌似静止平滑的时间内发生着种种作用力。鞋盒内,鞋子发生着只有它自身知晓的死亡。没有雨水,没有酸性物质,它遭遇的是时间氧化。

  比起“穿”对一双鞋的损耗,孤寂地悬置是更致命的毁坏。

  也像人的命运。当一个人被彻底孤立(或自我孤立)后,若内心不够支撑起这孤寂,便会在黑暗甬道内越走越深。

  有时,孤寂自守并非坏事,它助人神思清明,但这孤寂必得有一份人世依傍。有这份依傍,便有了倾听者,有了与人世的接榫,有了“入水不濡、入火难焚”的抗压性。

  比如生于上世纪的翻译家朱生豪,性格亦清孤,但好在他有位相知的爱人宋清如,他藉她承载自己对人世的信。也因此,尽管他觉得这世间“一切都虚无得可怕”,却仍积极翻译了大量莎士比亚的作品,直至32岁因病辞世。

  哪怕只一个依傍,一位知己,也就有了抵抗生之虚无的锚链,不致让生命轻易漂向浩渺烟波。

 
 
 

5

 
 
 

商厦的一楼首饰柜,光芒熠熠的柜台前坐着位艳丽的购买者,她再三怀疑首饰纯度,反复端量,一再询问,仍眼光狐疑。好一会,我从楼上下来,她还在。面前放着饰品,她仍未停止怀疑,同时边被它的光芒所牢牢控制。

  她表示要去鉴定这些首饰,就像买菜时为监督小贩不短斤少两,说要去复称一样。

  店员已停止起誓。富于经验的她们看出她的怀疑只为更进一步地让自己受控,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向相互掣肘,就好像,猎物在绳套中的挣扭只会让绳套更紧。

  她掏出卡,终于表示买下——这也许是她第一眼看到首饰后便无法逃脱的决定。

 
 
 

6

 
 
 

在温哥华一个艺术市集,遇到一个摊位,摊主是金发的年轻女艺术家,设计制作项链、手镯,放在一张张皮料上,古朴,时尚。那天是我生日,买下一只细手镯,在一小片亚金色的叶脉上镶着水滴状的晶莹小绿石。手镯细巧得只能围手腕大半圈,像一不慎便会遗落。

  长长的夏天,只戴过几次后,它忽然断掉。一只断掉的镯子,别无他用,弃之却有些不舍。有天,父亲看到,端详一会,把连着小绿石的那半截手镯弯成了一枚戒指,戴在我的无名指上恰好——就像它原本就该是一枚戒指,而不应是一只无存在感的手镯。

  这枚戒指,独一无二,在手腕上看去不起眼的绿石在无名指上焕出光,它好像必须经历“断掉”这一事件才能蜕变,才能迎来它真正贴合的命运。

  这其中有幸运,也有不可知的冒险。

 
 
 

7

 
 
 

衣柜里的白色越来越多,白衬衫,白色防晒衣,白呢外套,白色羽绒服……仿佛是,要用迟到的白色尽可能地填补过去的灰与黑。

  很长一段时间,衣柜里全是灰蓝黑,尤其青春期,我认为白色是一种危险而浅薄的“可见”,它使人体形膨胀,暴露无遗,我那时的最高美学奇怪地相悖着:一方面喧哗与骚动,渴望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力求隐蔽。我钟情于可以遮挡、隐蔽的颜色,认为那是酷,是未说出但分明存在的些许愤怒。

  记不清哪一天突然有了与白色的相遇。它典雅,自洁,使人在灰暗的日常中有一抹亮色。这个转变其实依托于一种心绪,带有自我接纳,镇定,以及对“自我能见度”的提升——白色意味照亮,明澈。

  因此添置了这么多白,像对过去年月逃避亮色的矫枉过正。

  白色也像涂改液,修正一些灰色的理解与关系,也修正自我,一点一点,等待有一天,过渡进白色的安详。

 
 
 

8

 
 
 

儿子乎乎最近迷上打火机,在各个小店搜罗喜欢的样式,衣兜里总揣着一枚他觉得最酷的。火机只是载体,他更着迷的是“火”,是摁下火机“啪”一声窜出的火苗。他点燃鞭炮,在水池里烧着纸,作势把火机凑近我羽绒服蓬松的毛领——我真担心他会受到某种不可抑制的蛊惑,无意识地摁下,令火苗瞬间弹出。为此他受到警告,不准再买打火机,更不许随身携带!乎很委屈,“你小时候没有喜欢的东西吗?”

  当然有,比如糖纸,有阵我狂热地四处搜集,把它们夹平在大本子里,视如珍宝。

  乎对火机的迷恋里潜藏的大概是一个男孩对冒险的迷恋,在自小他受的教育里,“火”喻示危险,灾难,不可触碰。他偏要触碰,他好奇一枚小小的火机如何能变出火,火又如何能使一切沉默转成疯狂——那是他自小受的教育禁区,与之相反的是要有序,平稳。人生在世,防火防盗,安全第一,要将火深藏或掩埋。

  对物的渴望包含着某种自我实现。就如我当年搜集糖纸,大概暗含了对“甜”的渴望。成年后,我有轻度“保温杯”控,那是一个体寒者对“暖”的向往。

  打火机对于男孩乎,代替奔跑,超越,此起彼伏的上升,代替战栗陌生的诱惑。正如当年的糖纸之于我,代替甜,代替歌唱,代替公主的裙子,代替花园与陪伴。

 
 
 

9

 
 
 

她胸前吊着枚缀饰,精巧,闪亮,细看是枚货真价实的小刀。

  “是准备学虞姬必要时自刎吗?”她恰姓于。

  “如果这世上有我的西楚霸王。”

  玩笑开过,却忘不了那柄刀。

  关于刀,充满太多悖论。华丽与日常,沉默与致命……它是古龙笔下寂寞吹雪的兵刃,也是家庭主妇每天要用到的日常工具。切片,丝,或滚刀,我家厨房有把与我婚龄等长,用了近二十年的菜刀,仍锋利,锋利到我偶尔闪念——世上这么多存放在外的刀,有多不安全?锋刃的寒光怂恿一个愤怒中的人,会否像花粉怂恿爱情?

  在厨房,刀和锅铲案板之类为伍,它实施的对象是鱼肉瓜果。在武侠小说中呢,一柄利刃总在低声快速地吐露咒语,召唤血的喂养。

  毕竟是刀。再敦厚的功能也不能掩盖刃上那抹寒光,拟用古龙的笔法就是,“一尺二寸,月冷寒霜。这是,刀。无声。够快,够稳,够静。”

  多年前看美国人类学家写的《菊花与刀》,以“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精神的双重性:唯美而黩武,尚礼又好斗,忠贞且善变,保守却求新——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双重性,也是人性的双重性?

  如同一柄刀,待在厨房时,安宁,驯服,而当爱恨情仇贯注于它,刀立时变身,猎猎寒风杀气高。大雪满弓刀。

  古龙说,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使最快的刀。古龙还说,世间情有时温和,有时却比刀锋更利。

 
 
 

10

 
 
 

朋友买了枚手串,沁润光亮,是店主盘玩了几年的。材质普通,价不便宜——价格其实和材质没关系,和时间有关。把玩者的手泽使珠串有光,那温存的旧气只能由时间赋予,急不来。

  景德镇,在某摊位儿子乎乎看中个小葫芦,正要买下,瞧见摊主手上的小葫芦,他立即改主意,要求买那只。他可真有眼光呢!摊主手上的葫芦虽与其他葫芦形似,“神”却绝不同。皮壳不是清新浅黄,而转成丰富的赭色,那种深藏若虚的光,可谓之“韬光”吧。

  摊主是陶院毕业的年轻小伙子,坚决不卖,说“养”了一年多,不舍。他让乎乎把新的那只买回,慢慢养,“肯定能养成和我这一样的。”

  买回的小葫芦,乎乎记得时摩挲两下,有时往我手里一塞,“你替我摸摸它,”我应付地摸几下,半年多后,小葫芦的色泽和买回时无甚区别。

  “要什么时候才能和那个叔叔的小葫芦一样啊!”乎乎急。

  说实话,对这天的到来我是没信心的,也理解了朋友为何要买下那只材质不贵,价格却贵的手串。

  “花时间”——往往,比花钱难得多。

  只有花时间,只有经历持久的摩挲,包括空气中射线的千百次穿越,才能使一件新货褪去浮躁与干涩,皮壳生出幽光,文玩术语曰之“包浆”。年代越久,包浆越沉着,那是难以作伪的。伪浆飘浮,如以开水洗刷,便会消失。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花了时间,会渗入成为彼此一部分——相互认出,相互镌刻。

  爱尔兰诗人叶芝大概是最谙悉“时间之魅”的,那首《当你老了》拯救了多少女人在时间带给肉身的衰耗中感到的忧伤,是啊,当年华已逝,两鬓斑白,爱的真意也才显示。叶芝还写过另首诗《白鸟》:

  但愿我俩,亲爱的,是双白鸟飞翔在大海浪尖

  流星虽未殒逝,我们已厌倦它的耀眼

  暮色中蓝色的星星低垂天边

  其微光已在我们心中

  …………

  时间,使青春欢畅的时辰转向朝圣的路途,使微光胜却耀眼的吸引,使情与欲的配比产生调整,使皱纹在爱他(她)的人眼中,折射出真正虔诚的爱意。

  风吹过来,从贪恋的交缠里,我们返回到烟灰色的相伴。


责任编辑:仁边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