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人 时间:2017-07-27点击:1498

越来越多的沙湾人通过个人奋斗,走出了沙湾县。

从刘亮程到帕蒂古丽,再到方如果、张景祥……他们的作品,成为沙湾强有力的宣传手册。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帕蒂古丽的故事。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维吾尔族作家帕蒂古丽·乌拉因(资料图片)

帕蒂古丽·乌拉因,维吾尔族。1965年8月出生,毕业于兰州商学院,现就职于余姚日报社。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百年血脉》,散文集《散失的母亲》、《隐秘的故乡》,《跟羊儿分享的秘密》、《混血的村庄》、《思念的重量》。在《人民文学》等刊发表作品50多万字。散文《模仿者的生活》获2012年度《民族文学》奖、《散文选刊》2012年度最佳华文奖、2012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散文《思念的重量》获2013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被语言争夺的舌头》获得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

 

初见端倪的文学素养

帕蒂古丽,一位生长在新疆的女子,像一朵玫瑰花,在南国的土地上吐露芬芳。但她始终认为是新疆这片沃土养育了她,新疆的山山水水、淳朴民风融入了她内心深处。

帕蒂古丽,1965年出生在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从小就爱听收音机,喜欢样板戏,会唱很多唱段,喜欢看小说,《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以及后来的四大名著等让她的童年变得丰富有趣。上初中以后她开始看艾略特、蒲宁、朱光潜等中外名家名著以及《喧哗与骚动》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她多才多艺,喜欢朗诵,作文在初中就是班上的范文,高中写的诗歌常在同学间传抄,语文书发下来几天就倒背如流。她是当时村子里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于兰州商学院,从新疆到内地,一直做记者。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割舍不断的家乡情愫

近日,帕蒂古丽回到了她的家乡沙湾,一下车,她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家乡的变化。

她说,沙湾是她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她儿时所有的快乐回忆,她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她的父老乡亲……

帕蒂古丽说,这次到沙湾感觉沙湾变化非常大,路宽了,广场多了,路灯也比以前亮了,有了城市的感觉。尤其在大盘鸡美食城吃上夜思梦想的大盘鸡;我刚才还在书店看到我的同学方如果写的《大盘鸡正传》,那本书我在宁波的时候就看过,带给我很多乡愁,看完书就忍不住去买了一只鸡,然后照着他说的方法做了一遍,但是在那边吃的绝对没有到这边吃的地道。

帕蒂古丽说:“我十七、八岁之前生活在老沙湾镇的大梁坡村,这个地方应该算是百年老村吧,它本身在我的记忆里就是非常美好,融洽,我几乎把她当做一个各民族团结、共同生活的标本去写它的,很多人其实都想看看我说的这个混血的村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记忆里她应该是中国最美的乡村。”

“村庄目前的变化不是特别显著,但是这次到了村里,听了介绍,我估计这个百年老村将要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对于我记忆中的村庄,她可能会流失一些原来的元素,但是我从村里人那种对变化期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希望生活地更好,周边的环境、交通各个方面能够更加优化,我觉得小时候这个村庄的各种记忆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应该去变化,让她更适宜于人去居住生活。”帕蒂古丽说。

帕蒂古丽说,我觉得变化是自然的,也是应该的,在我的记忆、在我的文字里,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作家不应该太多地去干预生活,更应该忠实地记录生活,我会持续地关注家乡的变化,包括我不在这里的几十年,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回到这个村庄,继续去挖掘我不在的那些时间她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听乡亲们在农闲的时候给我讲讲老的故事,新的变化,然后一天一天见证我曾经生活过、留下很多美好记忆村庄的每一点变化,我觉得这是我想要做的。

帕蒂古丽说,读者翻开我的书,第一个感觉就是古丽,书里面每翻一页都是大梁坡,因为我写的所有人物都是大梁坡,所有故事背景都是大梁坡,我们家的、邻居家的、每家每户的,童年的伙伴、父亲的朋友,到目前为止,五本散文集和一个长篇小说全部都是在写大梁坡,如果人家知道我的话,我觉得我是以写大梁坡在文学界有一席之地的,我非常感恩这片土地,我所有的写作灵感和生活素材无一例外全部是来自于老沙湾大梁坡。

 

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不论到哪座城市,帕蒂古丽都喜欢去那里的书店走走,回到家乡当然也不例外。在沙湾县新华书店,看到书架上陈列的各类图书,她感到很高兴。

帕蒂古丽说,沙湾我每年都会回来一次,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惊喜,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集结,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各个民族在这里和睦地生活,在我内心她就是这样一个文化荟萃的典范。

“这次到新华书店我感触非常深,发现这些年虽然经济发展了,但群众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没有像过去那样浓厚了,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书店。”帕蒂古丽说。

其实沙湾出过的作家、学者、文化名人挺多的,包括易中天也是沙湾人,过去在沙湾呆过很多年,像我们著名的作家刘亮程、《大盘鸡正传》的作者方如果、董立勃先生以及著名的诗人李东海等,包括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本土的很多的作家,他们都以沙湾本土素材为原型,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帕蒂古丽认为,在新疆,多元文化的融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她说:“我的母亲是回族,我周围哈萨克族居多,从小上的是汉语学校,我在经济文化的前沿生活20多年,有从新疆到内地的开阔的视角,我用维吾尔语采访,用汉语写作,文学作品里一直在写维吾尔族。”

帕蒂古丽的文字一直沾着故乡的泥土,在维吾尔语境与汉语语境之间穿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审美效果,读起来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通过她那真诚而灵动的文字,我们得以了解另一视角下原汁原味的新疆。这也是她的作品广受好评、连连获奖的缘由。她的部分散文已被翻译成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藏文和朝鲜文,其中两本书被翻译成维吾尔文字。

帕蒂古丽在塔城当记者时就已经开始写报告文学并获奖。在内地当记者20多年,她采访了大量文化事件,余姚厚重的文化滋养与熏陶,给了她丰厚的积淀。她2008年之前在报纸副刊发表小说、散文,之后开始写长篇小说。《百年血脉》是她2011年春季动笔,一边上班一边写作,花费了三年时间完成,今年1月上架,现在已经脱销。其余文集如《隐秘的故乡》也已经加印两三次了。(塔城日报 杨少华 陈卓君)

↓↓↓帕蒂古丽·乌拉因部分作品介绍↓↓↓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百年血脉》

用半自传的形式描写了家族五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祖国西部的百年兴衰,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散失的母亲》

生命是一场散失,我们无从逃避。生命是一场散失,唯有记忆不死。天山脚下,多民族共居村庄,一个文化寻根者关于故土关于生命关于亲情的隐秘记忆。

帕蒂古丽不容错过的寻根之旅,如小说似寓言般的原生态非虚构散文,以细锐如刀的文字刻写文化差异背后深刻的生命体验。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隐秘的故乡》

隐秘的故乡反映了帕蒂古丽在新疆的一个小村子中,身心成长的全图景式纪实散文。

村子里,泥墙木门、绳索刀具各有命运,鸡鸭猫狗、驴马牛牲皆有灵性。还有那些远离故乡或长眠故乡的亲人,父亲,弟弟,母亲,邻居们,每一人都停留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或远或近的地方共鸣、动容。在不断到来又流逝的时间追逼下,帕蒂古丽说自己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蜴”,往事就是她鲜活跳跃的尾巴,她从现在的生活中停下来,回望丢失的尾巴。

维吾尔族女作家:像一朵玫瑰花

《跟羊儿分享的秘密》

帕蒂古丽生活在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在她所写的这个叫做大梁坡的村子里,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族、汉族、柯尔克孜等民族,他们在同一块土地上繁衍生存,共同播种、和睦生活,新疆一个村庄生活中的点滴,都被作者用视角独特的文字记录下来。

责任编辑:齐人

分享到:
更多 作家诗人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