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婷 时间:2017-07-28点击:1121

孙婷

小时候放暑假,我经常会在姥姥家待上十天半个月。虽说姥姥家离城不是很远,但那时节,整个城市的规模都很小,以西安来说,明城墙围着的里面才算是正经八百的城里呢!所以,家住在大雁塔脚下的姥姥一家,是名副其实的农村人。

农村是野天野地的,大片大片的黄土地里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各种粮食。七八月间,最是农闲,因而我总无缘见到家家户户收麦、扬麦、晒麦时的忙碌场景,但这也是好的——我能和邻居的大姐姐一起玩耍,度过一个个不睡午觉的悠长时光。 姥姥姥爷和大姨一家人住在一起。听母亲讲,姥姥和姥爷因为生了她们四个女儿,家中再也没有了后续劳动力——这在农村那闭塞的小生小活中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重压。姥爷与姥姥私下商议后,逼当时正在读高中的大姨硬是辍其学,留其人,永远锁死在了农村老家,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大姨辍学回家后,姥姥即刻为她定下一门亲事,嫁给同村一户一贫如洗的男人,招他做了上门女婿。这男人就是我的大姨夫。为这件事,大姨恨自己的老母亲,恨了一辈子。

大姨不爱农村,不爱她的生活,我却截然相反。或许是与自己平日生活的环境迥然不同之故,待在姥姥家的日子又浅,根本体察不到农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所以我心中的农村是个田园般的存在。在姥姥家,除了每日按例做完暑假作业,再没有冗余的课业负担和纠缠不清的人事杂事。姥姥家地方敞亮。进了大门后,宽长的院子尽头,一座二层楼房昂然伫立,院子两边还有几间厢房。沿着厨房左手边的楼梯上去,向右拐有一个狭长的储物道,里面堆着各种农具和废旧物品,向左往前一直走,几间出租房依次排开。每次走到这里,我都仿佛成了一个威武的将军,目光凛冽地看着手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兵。房子的尽头向左是二楼的平台。平台上养着一笼子鸡。有一年,邻居姐姐出门走亲戚,不在家,撇下我独自玩耍。我心血来潮,跑到楼上去逗弄那几只鸡,结果反被其中一只啄了手指,委实疼了一阵子。从那以后,我便不敢轻易哄逗小动物了,因我知道那恐惧害怕的心情并非只有人才有。人与动物的性情总是相通的。

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是方圆几里最大的村庄。据说因为村子的水特别甘甜,所以磨出的豆腐就特别香,每每提到北池头的豆腐,买家们总是赞不绝口。这恐怕是事实——整个村庄的人除了日常农活外,几乎家家都磨豆腐、晾豆皮、制豆浆。姥姥家就有一间专门的豆腐坊,一家子人在那间小屋子里早早晚晚地忙活着制作各种豆制品,直到村子被整体拆迁前。

风传土地被征收,村庄要被拆迁,是九十年代末期的事情。那时我已读高中,虽然离得不算远,但暑假早已不回姥姥家了。再回去的时候,发现村子里的土地整片整片地搁置在那里,既没种上庄稼,也没盖起楼房。那天,我独自走进那片荒芜的黄土地,向着深处不停地走下去。没有了庄稼的遮挡,眼前无比开阔、寂寞。我想起小时候误以为地里一块耸立着的大石头是妖怪的脸,因而惊恐地拼命往回奔跑的情形。这仿佛就是昨日之景之情,然而眼前的空无却又让我一时恍惚,怀疑自己引以为傲的记忆力。世事无常,万般皆空。想想在这座城市广袤的黄土地上,多少朝代更迭交替,多少恩怨情仇轮番上演,多少百姓曾经流离失所......而我脚下踩着的这块土地,曾经伫立著盛唐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这座著名的佛教寺院,曾是长安城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西行取经的玄奘大师归来后即于此讲经、译经,主持寺内事务。寺内留名千古、文人骚客争相“雁塔提名“的大雁塔,亦是玄奘大师亲自督造建成。那天,我就这么走着走着,不时地眺望一下不远处宝相庄严的塔楼,想想儿时在姥姥家度过的一个个悠长的暑假,情不知所起,无着无落。

《红楼梦》的《好了歌》唱道:“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片土地总是让人不由地慨叹历史的兴亡。

传言终是成了现实。整个村子被连根拔起,拿了多年拆迁安置赔偿款的姥姥一家也搬到了过渡房居住。村子拆迁前,姥姥已经入土为安,姥爷更是离开得早。拆迁后,所有的土坟堆全部填埋,一律迁坟,但对我的姥姥和姥爷来说,土地终究一辈子都是他们的土地。生于斯,长于斯,长眠于斯。有时候,早早离世未必是件坏事。

如今,北池头村的原址焕然一新。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等一批园林绿化公园在我曾经玩耍过的土地上俏皮地涌了出来,新貌新颜,全然没有几十年前那村庄土气的模样。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惊叹那仍保存完好的一千多年前的大雁塔,遥想盛唐时期文人墨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身姿,书中的唐诗和诗人似乎一下子鲜活起来,充盈耳目。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历史的背影,看到了虚幻的过去。他们看不到的,是这里改造前曾生活于此的祖祖辈辈。那个宏大雄伟的历史身影笼罩了一切的生活——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时间能够记住的,永远都是宏伟的叙事,所谓沧海一粟,于人于己皆不过如此。我曾是一个村庄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曾与它土地上生活的人发生着密切的、骨肉相连的深刻情感,然而所有的记忆与情感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终被淹没,人之渺小莫不如此。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正在路上,唯有当下,无论爱或恨,皆可看作美好,须知万事皆空,万事方皆美。

责任编辑:王文轩

分享到:
更多 经典佳作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