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 霞 时间:2017-07-28点击:1573

世间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和死,有历史和命名。

输12

输入

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去一次。向死而生,生命又重新开始。

陆梅《像蝴蝶一样自由》:

像自由一样的字眼

赵 霞 | 文

陆梅的《像蝴蝶一样自由》是一部当代儿童文学的奇异之书。它不但试图以幻想的轻灵形态来处理一项沉重的历史题材,而且试图以儿童小说的清浅体式来探讨一系列深刻的存在命题。10岁的上海女孩老圣恩与二战大屠杀中罹难的犹太女孩安妮相逢在幻境中,两个灵魂在这场跨越时空的会面里展开了奇妙的交往与对谈。在这里,童年的身影不再留连于日常的游戏花园,而是踱进思想的幽深丛林,去那里探问生命与存在的根本意义。

看一看她们讨论的这些话题吧,“世间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生和死,有历史和命名”、“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记住他人的灾难”、“历史也有重叠,并没有惟一的真相”……这种书写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人们对于儿童小说及其幻想艺术的认知,也激发着我们对于儿童小说艺术可能及其边界的更多遐想。

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闪耀其中的童年哲思。像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一样,《像蝴蝶一样自由》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丰富、辽远、深邃的童年哲思世界。在因幻想而生的金房子里,两个女孩的谈话自然地滑向了人类思想的领地:生命、死亡、战争、自由、命运、成长、时间、历史、艺术、美、善、恶……“无论这生命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都应该是自由和不屈服的,即便沉陷泥淖,即便身体被囚禁,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去一次。向死而生,生命又重新开始。”这样的对谈让我们看到了童年可以拥有的另一种话语面貌和精神气度。

然而,对于一部面向儿童的哲学小说而言,最大的困难并不在于作家提出和阐明了何种深刻的哲学命题,而在于如何在处理这些话题的同时,仍然保持儿童小说的特质。也就是说,它不但关心哲学,也一样关心童年自身的处境与问题,甚至它的一切哲学的思考,都是从童年的现实境况出发并且与其命运、关切紧相交缠、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像蝴蝶一样自由》比《苏菲的世界》更接近典型的儿童小说,它所想象和呈现的这场历史和文化的对话,就展开在儿童最切实的生活语境中。书中,老圣恩在安妮的带引下经历的精神对话和洗礼,更多地与孩子自己的见闻、感受、关切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是小说中的指引人角色,安妮与艾伯特的根本不同在于,她不但是作家安排的一个虚构角色,也是曾经真真实实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在战争的浩劫中,包括安妮在内的金房子里的孩子们不是作为旁观者或同情者,而是作为亲历者和经验者,与战争、死亡这样的事件相遇,也与自由、命运之类的体悟相逢。对他们来说,这些字眼不是遥远的哲理名词,而是切实的生存体验,不是抽象的概念知识,而是鲜活的生命感受——它就是再真实不过的一种童年。

老圣恩是那样自然地走进了安妮的灵魂世界,又是那样亲近地接纳着安妮的所感所思,仿佛拥有某种神秘的感应。叙述者这样解释这场跨越历史、地域、文化、语言等重重隔阂的精神会面与对谈:“10岁是一个孩子接受神秘指引的最后期限”,“过了10岁就很难接受月光的指引了”。在我看来,这里的“10岁”与其说是年龄的实指,不如说对童年期共享的某种精神状态的符号性喻指。老圣恩何以会被邀请进安妮的世界?语言不通的她们何以能够在这里顺畅地交流?不同时期、不同集中营的孩子们又为何会聚集在同一所金房子里?这些疑问带引读者穿越现实理性的重重障碍,清楚地看见了那个把过去和现在、本土和他域的所有孩子联结在一起的共同的线索——它就是童年,永恒的童年。

    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孩子,老圣恩要理解这一切又并非那样轻而易举。很多时候,安妮的讲述在她听来总带着些谜语般的玄机。她得先学着倾听,继而在逐渐的体悟中,慢慢领会这些语言的内涵。这个过程就像成长本身——《像蝴蝶一样自由》当然不仅是一部面向孩子的哲理之书,它也是一部写给孩子的成长之书。对老圣恩而言,哲理的学习和领悟始终伴随着心灵的吸收和成长。比如安妮的那句“向死而生,生命又重新开始”,最初落在老圣恩耳中尚未溅起太多水花,但随着老圣恩自己的游历展开,她从金房子里的孩子们身上强烈地感到“他们是如此真实地活过”,从切身的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只要你希望这个人不死,他就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活着”,她才真正开始在心里打开“向死而生”这个命题的蕴含。再比如“命运”,这个她在初入金房子时一度感到“不知从何说起”的词,在她终于学会倾听、感受草叶间生命呼吸的那个中秋夜里,方才向她绽放意义:“世间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和死,有历史和命名。”

这是一种气象阔大的精神的成长。当未谙人生的老圣恩与历经沧桑的安妮在金房子里相面而坐,一种难以言传的滋味攫住了我们的心灵。生活本该如此恬美,却又这样充满苦痛。透过这恬美来重新审视它的苦痛,透过这苦痛来重新定义它的恬美,我们对两者都有了更为完整、复杂、深刻的体认。正如小说题名“像蝴蝶一样自由”,惟有当我们从巴维尔的诗歌里看到那只由集中营翩飞而出、永不复返的蝴蝶,才会真正领略在这个轻盈飞翔的姿态里饱含了多么深沉厚重的生命的内涵和领悟。它的蝴蝶般的翅膀所承载的,是如卡尔维诺所说,那种充满了语言和意义的“沉重感”的飞翔。

“有像自由一样的字眼,几乎使得我大声呐喊”,兰斯顿·休斯如是写道。让我们相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安妮还是老圣恩,一个孩子的生命、生活、感受和精神,是可以领略这样的深度和广度的;儿童文学不妨把这样的深度和广度交给他们。我想,这也是《像蝴蝶一样自由》带给当代儿童小说的最独特和重大的意义。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17年7月19日3版。

责任编辑:王文轩

分享到:
更多 经典佳作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