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05点击:896

    近日,一本专门针对高等数学的教材书《高数笔谈》,让东北大学92岁的退休老教授谢绪恺成了“网红”。对于这本被赞为“一看就懂”的高数书,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留言:“简直是大学生的福音!”
 

    谢绪恺是四川广汉人,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从1950年第一次走上大连工学院的讲台,到2005年80岁高龄的他上完最后一堂课,他已经在大学教了整整55年的书。


    谈及为什么想要创作《高数笔谈》,他感慨道:“我教了55年的书,现在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能够在社会教育方面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谢绪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011年,86岁的他住进了养老院,但长久保持的阅读习惯让谢绪恺还是每天坚持翻阅书籍并思考,并坚持做教育方面的研究。


    有一次翻到一本高等数学的教材,谢绪恺懵了,“我自己算是已经忘记很多高数内容的人了,我试着作为一个未知的人去读这本教材,但却读不懂,那我想这本书对工科的学生们来说,可能就不太合适了。”于是,谢绪恺决定亲自动笔,写一本适合于工科学生的高等数学教材。

 

谢绪恺出版的《高数笔谈》。

 

    谢绪恺说,这本《高数笔谈》其实也不算是“一看就懂”的书,只是比其它教材更容易理解,“因为这本书结合了实际来讲解,但也有很多难想通的地方,需要读者一块儿想,有些地方,我会先把常见的错误思路写上去,再一步步纠正,这样容易理解。”


    正因如此,为难了无数学生的高数,在谢绪恺的书里循序渐进,变得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这也是我这本书和别的书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东西逐渐深入。”


    谈起写作过程,谢绪恺坦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写东西都是一天成稿,打好腹稿出来就是成稿,决不重写,因为再来一遍我费眼力也费时间。”


    谢绪恺说,自己的妻子一开始还因为担心他的身体有所阻拦,但后来见他作息时间正常,也并没有因为写书而过于劳累,这才放下心来。


    对于《高数笔谈》的出版效果,谢绪恺表示,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我原本只是想让学生们在学习高数时能有多一本书的选择,同时希望他们在读过这本书以后,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这样我这本书就成功了,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他告诉澎湃新闻,这本书的下篇《工数笔谈》现在已经开始动笔,预计明年可以完成。

 

谢绪恺照片。

 

【对话谢绪恺】


    稿酬全用来买书送师生,“这个年龄我已经不图名利”


    澎湃新闻:能否介绍一下您的从教经历?


    谢绪恺:1950年我在大连工学院任电信系讲师,两年后因为高等院系调整来到东北大学(当时为东北工学院)教授调节理论课程。直到1958年,我被错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昌图农村扫马圈改造,过了一年才回来。


    回来后就去了学校的数学教研室,我虽然不是数学专业,但有一定的工科数学基础,一边授课一边学习上手非常快,工程数学、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基本上所有数学学科我都能讲。


    1992年,学校委派我去了美国,这期间我学习了许多国外的数学教材,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选修课程老师,两年后回来时,东北大学理学院刚刚组建,我受校党委之托担任了理学院的首任院长。


    1997年我已经72岁啦,向学校提出了退休申请,但学校还是有所挽留,于是我又受聘到网络学院,教了8年的离散数学,直到2005年,我才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彻底告别讲台。但退休后我还参加了一个教育部门的教学委员会,每年一次,一直在做教育方面的研究。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创作来让高数变得“一读就懂”?


    谢绪恺: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一看就懂”,只是比其它教材更容易理解。我有一个早在80年代就产生的想法,那就是数学问题工程化 ,工程问题数学化,凭借这个想法当时我还写了一本控制理论方面的书,叫《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反响很不错。


    于是我想,为什么这本书如此受欢迎呢?大概就是因为这本书联系了实际,于是我就用同样的思想和方法,写了这一本《高数笔谈》。


    澎湃新闻: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写作上?家人是否支持您高龄还进行书本撰写?


    谢绪恺:我每天大概投入一到两个小时去写书,因为年纪大了,得考虑健康问题,所以不敢花太多的时间。如果我还年轻,一个多月就能写出来。


    我是每天早上5点出去锻炼身体,回来后活动筋骨做保健按摩,中午坚持午睡。老伴的记忆力不好,我得陪着她看看电视、说说话,有时候还要和东大的老校友们做一下学术上的交流……这些每天固定的事情让我对写生保持了比较好的精力。


    除了年龄和精力的问题,基本上没遇到其他困难,学校也很支持,而我自己毕竟也是教了50多年书的人,东西都记在脑袋里,写作时没有遇到瓶颈。


    澎湃新闻:您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


    谢绪恺:我这本书里其实也有很难想通的地方,需要读者一块儿去想。书上的每一个定理都是经过很多人反反复复的失败才得到的,我在书里给同学们灌输的精神就是要用怀疑的目光去对待事物,这样才能够创新。


    我的下一本《工数笔谈》比这本更加结合实习,因为里面的概念更加抽象,如果不结合实际,基本上是读不懂的,我预备明年把它写完。


    澎湃新闻:您把稿酬都用来买书免费送给师生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谢绪恺: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图名图利了,现在都已经92岁了,主要是为了回报社会,让更多的学生读到这本书。


    这本书出来以后的效果多少超出我的想象,我原本只是想让学生们在学习高数时能有多一本书的选择,同时希望他们在读过这本书以后,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这样我这本书就成功了,现在看来还不错。


    “工科数学应该有单独的教材”


    澎湃新闻:您如何评价目前的高数教学,是否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谢绪恺:我教过高等数学,也听过一些教高等数学的课。现在写高数教材的主要是学数学的人,学数学的人写教材无可挑剔,因为他是要发展数学的。但学工程的人,是用数学而不是为了发展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目的,正面磨光就行了,犯不着把背面也给磨光了。


    现在数学教材里有些概念我这一生都不曾用过,什么左导数右导数,这些东西都太难懂。数学概念本来是一条直路,但现在的许多数学书上有相当多“支路”内容,左拐弯右拐弯,拐着拐着就把人拐糊涂了。但这写内容对学数学的人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发展数学。


    但对于学工程的人学这个就没多大用,所以我在写高数笔谈时,尽量不谈“支路”内容, 免得他们糊涂,我完全采用应用角度和科学角度,就像我讲课的方式一样,稍微提点一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


    澎湃新闻:对于当前的高数教材,您觉得该如何调整更好?


    谢绪恺:我认为工科数学应该有单独的教材,现在的教材也很好,但还应做适当删减,不必这么细,可能谁也不敢这么说,因为这样说好像有些离经叛道了。


    有些书写得也不错,但难就难在写了很多工科不需要的东西,举个例子:画个圆圈,从圆内到圆外,用数学理念来证明一定经过圆,这就好比有个房子,我从房内走到房外去,你让我证明为什么经过房门,这就是数学上要求证明的东西,但对学工程的人而言就真的没有必要。


    为什么同学们学不懂?就是没有把数学的实际背景搞懂。我尽量将数学还原到它本来的样子,有些数学写得太过于抽象,还原不了,但就我现在所看到的大多数数学理论,基本上还是都能还原它的实际背景。我相信如果能将理论的实际化讲透,任何人都能学会数学。

责任编辑:王文轩

分享到:
更多 菁菁校园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