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克济 时间:2017-08-14点击:1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之际,一款以军装照的H5火爆了起来,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换上解放军各个历史时期的军服并发到朋友圈。人民解放军成立90年来,军服变化很大,距离我们年代较近的军服,不论是亲自服兵役,还是接触军人,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熟悉。然而,对于战争年代的军服,尤其是摄影条件较差的时期,人们得来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类影视剧。然而,影视剧中对军服的还原并不真实。战争年代的人民军队,不是你在影视剧里看见的那个样。

红军时期有啥穿啥,并非全是八角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开始拥有自己的军队。而建军之初,人民军队的服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参加起义的原国民党军队,穿的就是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戴大檐帽,无军衔标志。只是佩戴了红领巾、红袖章或白毛巾来区分敌我;而各地投身起义的群众武装,则没有统一制服,只是佩戴简易红领巾、红袖章或其它标志物来进行区分。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南昌起义的美术作品里,起义军都摘掉了青天白日帽徽,是不符合实际的。起义军当时依然采用国民党左派的名义,所以依然佩戴国民党帽徽。这一点,在反应南昌起义的影视剧里有所体现。

建军之初,红军并非不想穿得统一,而是实在条件有限,武器装备、伙食保障,无一不要经费开支,服装自然也能省则省。1927年10月,东江第2次武装暴动收复海陆丰县城,中共东江特委利用缴获的大量布匹,在惠阳县县中峒组建了一个缝衣组,并迅速扩建为近百人的军装厂,有缝纫机20多台,主要缝制军装、子弹袋、蚊帐、雨衣等,补充起义军。这是人民军队最早的被服工厂[1]。

红军时期,由于各苏区处于国民党包围封锁之中,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生产条件不一,沟通不便,统一的服装标准难以落实到位。红军的特征--八角帽,是1928年出现的,这也是如今影视剧里最常见的红军标配装束。八角帽、蓝灰色中山装式军服,红领章红帽徽,成为当今世人对红军的标准印象。而1936年毛泽东的一副标准照片,也成为了这套军服最佳的宣传照。

(图1,毛泽东穿红军服的标准照,摄于1936年,埃德加·斯诺拍摄。)

八角帽的原型是列宁曾经佩戴过的一种短檐便帽,红军模仿列宁戴过帽子的式样,制成了八角帽。其实,在红军早期,除了八角帽,还存在过六角帽(与八角帽类似)、学生帽(即日式男学生装的短檐软帽顶学生帽)等多种多样的红军军帽[2],1932年起,各地红军军帽式样大多统一为八角帽[3],但帽盘大小、角的度数、帽檐形状也式各不相同,甚至有的红军部队不具备生产八角帽的条件,就直接在国民党军直筒帽上缝了红五星来当做军帽使用。

到了陕北时期,大部分红军的军帽上的八个角甚至变得不明显了,甚至很多流传下来的历史照片中,陕北时期生产的军帽几乎近似于瓜皮帽了[4]。此外,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抵御北方冬季的寒冷,红军中也出现了戴护耳的冬季军帽。

(图2,戴八角帽的列宁)

(图3,红军时期的杨成武,摄于1936年。他头上戴的红军帽有护耳,这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适应北方冬季气候而加上的)

(图4,陕北红军的自行车部队。他们的军帽类似瓜皮帽。衣着简单,鞋子也很简陋,都是自己打的草鞋。)

而红军的军服,也并非我们所见的,标准的五粒衣扣的中山装式军服。早期红军军服也不统一,除了立翻领中山装式样的国民党军服外,还有中式便衣裤,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对襟、布结衣扣的军服[5]。这种对襟、布结衣扣的中式军服,倒是很有中国传统,不知道如今倡导军服要有中国特色的一些人喜欢不喜欢。后来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发展,也为了便于生产和缴获,红军军服大多与国民党军军服类似,只是佩戴布制红领章,没有军衔标志。在这种环境下,军服因陋就简,有什么穿什么,有什么加工什么。

由于全国红军分散在各根据地,所以各地的红军军服式样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支红军部队,不同时期军服式样也各有差异。因筹措到的布料颜色不同,因此军服颜色五花八门:1929年后中央红军多为灰蓝色,长征途中的红二六军团为黑色、青色,鄂豫皖到川陕苏区时期红四方面军为深蓝色[6]。

(图5,1934年,毛泽东(左一)和警卫战士在瑞金。此时距离长征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红军战士的服装还是如此不统一,可见当时生产条件之恶劣。左三的这名战士,穿的就是一件传统的中式对襟布结衣扣褂子。)

(图6,在陕北的徐向前和叶剑英,两人的军帽、军服完全不一样。徐向前的八角帽,角较为明显,叶剑英的军帽则不太明显。两人的军装,衣领、衣兜、衣扣等细节也完全不同。)

军装材质虽差、各不统一,但红军穿着衣衫褴褛的军装,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既经历了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也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当抗日号角吹响之时,人民军队又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了新的征程之中。

(图7,1937年9月6日,红军总部在云阳镇举行誓师大会,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照片上看,当时红军部队还没有换军装,但是从帽子上看,八角帽、护耳帽、尖顶帽、瓜皮帽……五花八门。)

抗战时期:其实和国民党差距并不大

影视剧里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形象比较固定。灰色军装,国民革命军军帽,有时候戴青天白日帽徽,有时候不戴。不佩戴胸章、领章,只佩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臂章。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了这种造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实际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服装,比影视剧里要复杂的多。

抗战时期,红军主力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陆军第四军后,属于正规军了,应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给国民革命军制式服装。而且,1937年的时候尚属于"蜜月期",国民党政府在军服补给上,还是比较痛快的。1937年,陕甘宁边区从武汉的后勤部门领来4.5万套单、棉衣和帽子、皮带、绑腿、挎包、军毯等成品[7]。4.5万这个数量,就是北方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的标准编制人数。这4.5万衣服,都是质量较好的黄、灰军装。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服装,夏季黄军装,秋冬灰军装。像《亮剑》里楚云飞的晋绥军那种打扮,其实不太经得起推敲。

但是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来说,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法严格夏穿黄冬穿灰。1938年以后,由于战时物资供给困难,各部队都改发服装费,自行筹集被装,服装标准就更不统一了。不止八路军和新四军,很多国民党部队的被装供给也很困难。

由于服装补给困难,衣服自然是有啥穿啥。新领的4.5万套衣服,不可能一股脑全发了,红军时期的旧军服也要接着穿。所以,我们看很多影视剧里都表现过这一细节,大部分部队,就是换了个帽子而已。质量好的军服,就收起来,要么重大场合穿,要么实在旧军服没法穿了再穿。

1940年11月反共高潮后,国民党完全断绝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补给。此时,也就是驻国统区的八路军办事处人员,还有机会通过请领、自购等方式获得布料考究、标志服饰齐全的正规国民革命军军服,而广大八路军、新四军官兵的服装更为简陋。

(图8,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身着正规国民革命军军服,佩戴中将领章。其实,周恩来的这个职务,并非在八路军序列之中。)

(图9,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身着正规国民党军服,佩戴中将领章。)

具体来说,影视剧里的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有这么几个误区。

首先是帽徽。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后,是佩戴青天白日帽徽的。而反共高潮之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并非因为政治原因摘掉帽徽,而是继续佩戴。但是实际上,帽徽并非人人都有,原因很简单,帽徽补给比较困难。金属材料宝贵,根据地没有必要浪费铜来进行生产而导致的。

在许多历史照片中,高级将领一直在佩戴着帽徽,总部直属部队的帽徽也补给较为到位。而前线、敌后困难条件下,帽徽就难以为继了。值得一提的是,帽徽的补给,可以通过打伪军来获得。新中国成立后的影视剧中,大部分八路军、新四军不戴帽徽,是政治原因使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里的八路军新四军头上的帽徽也开始重新出现。

(图10,1945年,中共七大主席台上的朱德和毛泽东,朱德此时仍然佩戴有青天白日帽徽,作为八路军总部的领导,获得一枚帽徽补给还是很容易的。当然,这张照片人们见到的版本,大多通过技术手段隐去了头顶的这枚帽徽。)

其次是军服上的标志服饰。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服,除了帽徽外,还有领章、臂章和胸章三大配饰。影视剧中八路军新四军只佩戴臂章,这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

先说领章,除去驻国统区的办事处人员,八路军的不少官兵佩戴过红领章。一方面是早期只换帽子不换军装,领章没有拆而导致的,比如夜袭阳明堡时牺牲的著名烈士赵崇德,其遗像里,烈士头戴青天白日帽徽,军服佩戴八路军臂章,领子上赫然缀有红领章。另一方面,也是八路军自己要求佩戴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和国民党军进行区分,保持独立性。另外,一支军队,如果军服上啥配饰也没有,也显得不正规。

从留下来的历史照片来看,八路军新四军佩戴红领章,除了抗战初期换帽子不换衣服的时期外,主要集中在后期物质条件改善以后。曾经有一部电视剧里,出现了佩戴红领章的八路军,被舆论评为"神剧",殊不知这一造型反而符合历史事实。

(图11,赵崇德烈士遗像,领子缀有红领章。)

(图12,八路军战士,可见红领章,头戴青天白日帽徽,臂章上书18GA)

除了佩戴红领章,抗日军政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员,都佩戴过平行四边形的"抗大"领章。山西抗敌决死纵队佩戴过圆形领章。反映这些单位的影视剧也有不少,但都没有反映出抗大领章--例如电影《黄克功案件》,片中的抗大教职员工和学员,没有一个佩戴抗大领章,也没有人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配饰上第二个和影视剧里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胸章。国民党正规军一律佩戴胸章,胸章上书写有军阶(军衔)、姓名、职务、部别。胸章是一块布,在物质条件较好的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佩戴胸章的。流传下来的照片里,曾经有过八路军佩戴胸展的实际照片。也有流传下来的实物照片。很多部队在缝制胸章的时候,拆开衣兜上盖,把胸章缝在衣兜上盖里,只漏出一点。如此佩戴胸章的目的,猜测是为了避免战时军服磨损而使胸章信息丢失,防止牺牲后无法通过胸章识别烈士姓名。

(图13,许世友在抗大时期的留影,帽徽看不清,但是左领章上的"大"字清晰可见,右领章上是一个"抗"字。)

(图14,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政委董天知遗照,可见圆形领章。猜测采用圆形领章,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军军校均佩戴圆形领章,决死队有"青年军"的特色,故佩戴圆形领章。图片来源见水印。董天知政委还佩戴了胸章,采用"缝一半"的方式进行佩戴。)

(图15,这是白求恩大夫拍摄的一张八路军军医的照片,图右这名军医叫林金亮,佩戴有胸章和臂章。不过他穿的应该是一件白大褂,而不是军服,胸章和臂章是简单用别针别在了白大褂上。)

(图16,美国军官埃文思·卡尔逊1938年在河北阜平敌后根据地考察时候的照片,可见台下的八路军部队在佩戴臂章的同时也佩戴着胸章)

(图17,驻武汉办事处一名八路军士兵的胸章)

(图18,贺龙佩戴过的胸章,可见红色边框,是将官专用。但是这枚胸章上没有书写军阶(军衔),不知为何。可能与八路军的军阶均没有得到国民政府正规铨叙有关,也有可能是贺龙本人不屑于写。)

影视剧里,八路军新四军一律不佩戴领章和胸章,其实这一点很多国民党部队也是这样穿着的。除了补给不到位以外,战场上不佩戴军衔,对于高级军官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例如薛岳所属部队在战时就是如此。如果不看臂章和胸标,是很难将八路军新四军与其他部队区分开来的。

(图19,国民党将领薛岳与外国军官合影,他并没有佩戴军衔,如此装束,与我们熟知的八路军新四军形象无异)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屡屡发起反共高潮,对共产党根据地实施包围封锁,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供给更加困难,国民政府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被装补给彻底消失,只能依靠缴获和自制了。

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保障,主要是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制定被装标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材料或经费,积极组织被装生产供应。标准上看,每人每年只发单衣两套,棉衣一套,在最艰苦的1940-1941年间,有的部队一年只发一套单衣[8]。在这种困难条件下,边区政府和部队分工合作,统筹供应,被服生产采取工厂、群众、部队三结合的办法,自行生产被装解决了广大官兵穿的基本需要。

1939年以后,全军共有79个被服厂,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一度都建立过9个被服厂[9]。各抗日根据地群众也为部队缝制军服,妇救会等组织积极动员妇女们为子弟兵缝棉衣、做军鞋,传为一时佳话。而在大生产运动中,官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少量的国府补给、自我生产和自我缝制外,军服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缴获。由于日军军服做工精良,保暖较好,穿日军军服,不仅是战绩的直接体现,而且也可以满足部队保暖、耐磨等直接需求。穿无军衔配饰的日军军服,戴国民革命军直筒帽,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成为许多部队的典型形象[10]。缴获大量日军军服,也为敌后开展化装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平型关大捷,缴获的军大衣就足够115师一人一件,不过也因此导致了误伤事件--林彪就因为穿着平型关大捷缴获的日军大衣,而被阎锡山部哨兵误伤。到了抗战胜利前夕,随着敌我实力的此消彼长,人民军队缴获了越来越多日军军服、钢盔、装具,甚至部分精锐主力部队实现了清一色日械和日式服装。

(图20,彭雪枫将军身着的这身服装,除了帽子是国民革命军的,衣服则是缴获的日军九八式军服。胸章通过"缝一半"的方式佩戴。)

(图21,头戴日本90式钢盔、使用日械武器的八路军部队。)

从衣衫褴褛破烂到全套日式装备,体现了人民军队自力更生、奋勇杀敌、缴获丰厚的历史史实,也暴露了国民党刻意刁难、封锁围堵的小肚鸡肠。正如《游击队歌》里所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解放战争:解放帽和八一帽徽其实出现得很晚

由于影视剧的宣传,人们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造型无非是这样:草绿色军装,解放帽,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实际上,这个造型的军人,在1949年下半年才开始出现,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军服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与抗日战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不再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革命军臂章。解放战争时期,各战略区依然没有连成一片,在各自的战略区内,军服生产依然"各自为政",但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统一标准的重要意义。1947年,华东军区就曾经提出:"被服装具是关系到军队整齐划一的主要条件之一,军队外表之优良,服装具有决定性意义。"[11]随着我军后勤保障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战略区都采用草绿色或草黄色进行染色,但因为颜料不能保证,部分地区也用草灰色、青灰色[12]。到1947年,除了中原军区部队仍然着蓝灰色军服外,其他各战略区军服基本统一到了土黄色或草绿色[13]。

长期服装不统一,制约了部队正规化的发展。淮海战役的时候,中野和华野的部队一会师,两边都是解放军,可是穿的军装制式、颜色,五花八门,有灰的、绿的、土黄的。制定全军统一的被服标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提上了议事日程。1948年起,部分部队开始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1948年12月,军委召开全军第一次后勤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让全军军服制式化,军委后勤部起草了《军需工作概则》,规定陆军一律着草绿色军服,海军黑色,空军蓝色[14]。在海空军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标准,可以说是非常有远见,为军服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49年2月,军委后勤部颁发《陆军被服装备标准草案》[15],此后,我军军服定为头戴解放帽、身着草绿色军服、左胸佩戴解放军布胸章的样式。这种式样,也就是电视剧《亮剑》里的官兵造型。其实,这套军服出现在《亮剑》里也是"穿越"了,淮海战役1949年1月结束,解放帽还不会出现在淮海战役参战部队的头上。而《大决战:淮海战役》里的解放军装束,反而比较符合实际--抗战时国民党军式样的圆筒帽,一些部队是绿色,一些部队是灰色。

1949年6月军徽颁布后,全军开始以军徽为帽徽[16]。至此,我军历史上第一套统一式样和颜色的军服正式诞生。《亮剑》里道具师没有让解放军佩戴帽徽,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许多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中,不论年份,解放军一律穿这身军服,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到了1949年上海解放之时,进城露宿街头的解放军部队仍然是穿着和抗战时期式样没什么区别的军服。

(图22,解放战争时期的刘伯承和邓小平)

(图23,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前线)

(图24,1949年5月,解放军在上海街头露宿,可见此时穿的军服依然和抗战时期没什么区别,而不久之后,草绿色的制式解放军军服即将出现。)

(图25,1949年,穿统一式样军服的刘华清)

其实,影视剧里出于惯例,采用大家较为熟悉的军服作为道具,是比较正常的,我们也没必要因为这些细节对影视剧制作者太多苛求。但是,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真实形象,我们还是要了解的。从那些黑白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支军队一路筚路蓝缕走来,一路发展壮大的艰辛和不易,是物质条件极大匮乏之中的奋斗历史。看到今天的人民子弟兵穿得越来越好,更不应该忘记历史上的困难窘迫。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珍惜如今这个和平生活的幸福年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 《后勤大百科·后勤大事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条目。

[2]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60页。

[3]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60页。

[4] 见图片4。

[5]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60页。

[6] 徐平、胡珺《烽火岁月中的解放军军服的演变》,《党史博览》2007年2月。

[7]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143页。

[8]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139-142页。

[9]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149页。

[10] 见图14。

[11]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299页。

[12]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298页。

[13] 周贵祥,耿海军《我军军服的变迁》,《科技潮》1999年8月。

[14] 《后勤大百科·军需勤务卷》:军需历史《军需工作概则》条目;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301页。
 

[15] 《后勤大百科·后勤大事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1949年2月14日条目。

[16] 总后勤部军需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简史(1927-1949)》,金盾出版社,第298页。

责任编辑:东武居士

分享到:
更多 军事小说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