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南山 时间:2017-08-17点击:1145

来源:宁南山(ningnanshan2017)

作者:宁南山,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香港到今天,已经回归20年了。

 

一国两制这个政策怎么说呢,放到本文最后再说。

 

先说说最近香港的三件事情,我觉得可以反应出香港当下的面貌,也可以看出香港未来的前途。

 

1

 

高铁“一地两检”事件

 

第一个事件是,时下香港正在争吵之中的高铁的一地两检。

 

香港高铁将于2018年第三季度开通营运,目前线路已经全部贯通,接入了国家高速铁路网。2017年7月6日,第一列高铁列车由青岛开到了香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亲自登车参观。此前香港已经接收了两列高铁列车,但都是海运过去的。

 

高铁香港段目前已经完成了90%,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但是,短短26公里的长度,按照特区政府2015年11月和港铁达成的协议,工程委托费用高达844亿港元,算下来每公里32.5亿港元;对比下京沪高铁,1318公里总投资2200亿人民币,每公里才1.67亿人民币,差不多2亿港币。

 

换句话说,香港高铁的投资,放在香港只能修26公里,而放在内地能修接近400公里。

 

我们再到国际上对比一下,香港高铁的费用是日本新干线的四倍,是世界迄今为止最贵的英法海底隧道每公里耗资的两倍。

 

同样的还有港珠澳大桥,原定于2010年底开工,突然冒出来一个老太太朱绮华,递交了七点专业意见说大桥环保评估有问题,提起司法复核,经过一年的审理,法院二审判定香港环保署胜诉。

 

2011年10月25日,在朱绮华提出上诉申请的最后期限,她的代理律师黄鹤鸣仍未接到上诉委托,这标志着案件完结,大桥复归其发展轨道。

 

一切都将如期进行,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香港政府因为大桥延期一年开工而要付出的65亿港元。

 

一个吃综援(政府救济金)的老太太,让每个香港人付出了1000元的代价。她背后的政治势力让人无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浪费钱的事情,不少香港人反而自豪的说,这是香港的价值观,我们捍卫了民主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磕磕绊绊,如今香港高铁已经全线贯通,还有一年就要正式开始运营了。

 

但是,现在“一地两检”的热度又在不断上升,这个事情其实已经争论了差不多10年了。

 

什么是一地两检呢:为了高铁的通行效率着想,旅客在香港西九龙高铁总站这一个站,就完成从香港出境和内地入境的手续。

 

否则的话,香港居民所到全国各个高铁站,都必须建立海关,便于入境,这无疑是极大的投资浪费。如果是在深圳全体下车,过海关再重新上车,无疑也大大降低了高铁的便利性,要知道这可是花费数百亿港币建起来的高铁,不就是为了效率吗?

 

现在香港到内地的广九铁路,就是旅客从九龙上车,到广州再下车,进入内地海关,然后再坐车,费时费力。

 

一地两检这样一件好事,香港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这样的话意味着内地海关会在九龙站建立入境区域,在该区域内和高铁车厢将实行内地法律。

 

香港不少人,包括反对派议员对此表示反对。说是内地法律入侵香港,内地公安是在香港执法,是破坏一国两制等等,因此特区政府面临巨大压力,直到今年7月也迟迟没有公布一地两检正式方案。

 

实际上,一地两检之前就有先例,我经常从深圳湾口岸进出香港,深圳湾跨海大桥的两边,一边是香港,一边是深圳,深圳湾口岸就是一地两检,地点就在深圳这一边,香港出境和内地入境都在一个地方完成,也就是说整个深圳湾大桥都是算在香港境内。

 

不仅在国内是这样,英法海底隧道也是一地两检,英国人要去法国,也是在英国就可以完成法国海关人员的入境手续,到法国下车就直接入境。

 

一个高铁,反应出香港社会的效率低下,同时也反应出香港社会有集体性的对内地的抵制和不服从心理。在深圳境内一地两检就可以,在九龙一地两检却遭到抵制,这反映出什么?

 

当被从母体分割出去一百多年后,社会制度和文化被英国人奠定之后,香港人从心里上并没有接受中国现有的制度、文化和法律。

 

2

 

香港“八议员事件”

 

2017年7月14日,香港四名在就职宣誓时候故意侮辱国家的议员,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剥夺议员资格。

 

 

他们在宣誓的时候做了什么呢?

 

刘小丽在宣誓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的龟速念宣誓词,80个字的宣誓词念了一分钟;

 

罗冠聪在宣誓的时候三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字音调提高,读完后还喊其他口号;

 

姚松炎在宣誓的时候自行加入“定当维护香港制度,争取真普选”的语句;

 

梁国雄手打黄伞宣誓,并且当众撕掉基本法的样板。

 

这四名议员被剥夺资格后,四人总共要退回1200万港币的酬金和运营开支,更进一步,香港政府的诉讼费用开支也要四人承担,共计约800万港币,另外四人自己还聘用了律师,同样费用高达百万元。这四人有可能会破产。

 

除了这四人,之前已经有游蕙祯、梁松恒之例。

 

游蕙祯在宣誓的时候打出“Hong is not China”港独条幅;

 

梁松恒用英语宣誓,并且公然把China读成支那,把Republic读成Refucking,已经被剥夺议员资格。

 

 

除了上述六人外,还有朱凯迪和郑松泰两人案件在审理中。

 

朱凯迪在宣誓时高叫“民主自决”和“暴政必亡”;

 

郑松泰在宣誓时大叫“抗争运动”、“全民制宪”和“重新立约”,此人还在宣誓之前倒挂国旗。

 

7月15日,四名得知被剥夺议员资格的人员梁国雄、罗冠聪、刘小丽、姚松炎在

在多名反对派议员包括胡志伟、尹兆坚、许智峯、涂谨申、杨岳桥、谭文豪、陈志全、毛孟静八个人护送下,强闯立法会,声称“只有人民才能决定议员的去留”。

 

八名宣誓有问题的议员,加上护送他们强闯立法会的议员,就已经有了16人,而香港立法会总共有多少议员呢?70个人。这已经反应出了香港港独势力的强大。实际上,其他54人有港独思想者大有人在。

 

实际上,到2016年底,香港立法会泛民和本土的各种派别议员有29人。

 

例如在立法会以外,香港政府新任香港政务司长张建宗,在前不久到辽宁号参观时,就对现场记者说“辽宁号到港是第一次离开国家,第一个外访的地方就是香港”。

 

可见,回归了20年,香港人依旧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潜意识里面国家意识淡薄。

 

3

 

香港高考状元的理想

 

2017年的香港高考结束了,产生了六名全市状元,在香港报纸的报道里面,六个人里面居然有五个人志愿是当医生,全部报的是香港本地大学的医学院。

 

我当时想,至少还有一个人不是行医啊,那这个人的志愿是什么呢,我看了下报纸上梁冠康的志愿,结果是香港大学牙医医学系,虽然不是当医生,但是也是从事医学啊。

 

六个状元全部报医学相关,这背后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说明,在香港,年轻人出头的机会在不断缩小,这些未来的香港精英分子竟然100%选择了医学,这也反应出香港经济的现状。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些年来香港之所以不断发生各种社会问题,经济不好是导火索。

 

1997年—2016年,香港经济总量从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已经被北京和上海超过,位居全国第三名。

 

2016年香港GDP总量为24891亿港币,大约2.14万亿人民币,增速为1.9%,已经不到上海2.75万亿人民币的80%,而上海增速为6.8%,远远超过香港。

 

这还不算,香港后面的广州和深圳GDP都已经接近2万亿,超过香港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2016年深圳市GDP已经达到1.95万亿人民币,增速更是达到迅猛的9%。

 

也就是说,三年内,香港经济总量全面落后国内四大一线城市。

 

更进一步,再过五年,到2025年,除了四个一线城市以外,香港应该会被天津,重庆,苏州超过,排全国第八名。

 

那个时候,香港经济的总量不仅比不上国内七大城市,其总量将会和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长沙差不多,实际上这六个城市里面也很有可能会有一两个在2025年超过香港。

 

也就是仅仅八年后的2025年,香港在中国城市的经济版图上只能排在第十名开外了。

 

一国两制在八十年代是正确的决定,那个时候的中国贫穷落后,刚刚打开国门。

 

第一批肯来投资的首先是港资和海外华人资本,真正的外资还很少,搞一国两制,承诺香港的制度不变,是有利于香港的稳定,有利于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的。

 

当时的中国,即使是最高领导人恐怕也没有遇见到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能那么快,还记得当时的三步走目标吗?

 

198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三大,确定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按1981-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800-10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001-2050年),经过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4000美元左右,即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谁能知道现在中国都已经过8000美元了呢?中国的发展超出了最乐观人士的预计。

 

为什么一国两制设置成50年不变?而不是40年?30年?20年?背后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毕竟我们无法知道当时高层的决策过程。

 

但是50年后刚好是2047年,可见我们也认为门当户对、富强的时候再统一制度比较好。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香港回归20年了,其实在心理上并没有回归。

 

经济的不好只是一个导火索,本质的原因还是背后香港根本没有进行中国化改造。

 

它现在事实上还是实行英国的法律制度,英国的行政体系,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的道路命名和行驶规则,香港政府和立法会还是讲粤语,这些规则潜移默化的进入了香港人的内心,强化了其我和中国大陆人不一样的思想认知。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香港人,其一定会从内心深处认为,我们(香港人)和他们(大陆人)不一样。

 

 这些年来,香港的政治我们基本没有干涉。我们承诺搞一国两制,国民教育在香港被抵制,香港的法院法官还是戴假发,香港的警察还是走英式正步,香港的道路还是英国名称,香港的车辆还是靠左行驶,连香港的官方语言还是方言,政府部门不讲普通话。

 

我们不敢消灭不同,我们承诺保持不同,结果香港反而越来越离心离德。不管我们是否承认,香港年轻人中港独思想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从议员事件可以看出,香港社会民意在逐渐朝独立发展,势力在越来越大,这是港独议员有恃无恐的原因,因为他们自认为有“人民的支持”,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议员,背后是大批港独年轻人。

 

可以说,香港和台湾一样,爱国的力量在逐渐消退,分裂的力量在不断增长,如今我们的一国两制还有30年,如何纠偏是个难题:如果强力介入,是不是破坏承诺? 如果坐视不理,分裂势力势必越来越强。

 

一个香港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完全和你不一样,从心理上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港独分子一说“香港民族”“香港价值观”,马上一呼百应。

 

4

 

今天的香港对我们的启示:

 

一、中国必须富裕,中国必须强大

 

1949年的时候,香港还并不是发达城市,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1948年从上海来到香港,他就感到非常苦闷,为什么呢,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落后的小香港,生活感到非常不适,另外从《大公报》的总部来到了香港分社,情感上觉得是下放。

 

而1997年的时候,香港的发展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内地所有的城市,香港人的收入更是和上海拉开了十倍的差距。

 

这就让我们陷入了被动,我们以贫穷落后的身份收回了富裕先进的香港。

 

一方面,我们不敢对香港施加我们的制度,我们的价值观,因为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好;

 

事实上,我们不敢对香港进行中国化改造和管理,不敢将其彻底的纳入到中国的行政和经济体系,不仅对我们自己不利,也导致了这样的恶果,就是香港一直游离在中国经济这辆高速列车之外,无法充分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至今两地劳动力,资金,交通,货币,税收,法律都不一样,也就是说,这样事实上的非统一状态,对香港经济本身也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香港人普遍有这样的认知,香港优于大陆,是因为香港的制度好,中国大陆的制度不好。

 

他们认为:如果香港哪天发展不好,就是因为中国大陆政治干涉的结果,如果今天香港发展的好,那就是因为香港制度比大陆的优越。

 

香港人的这个认识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你看,我们以前多么多么好,就是因为回归了中国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个认识很难扭转,谁让当初我们的确贫穷落后呢?

 

以后收复台湾其实也是一样,我们越是先进富裕,台湾越是贫穷落后,统一后的思想改造成本才会越低 。

 

二、对以后台湾统一的启示

 

对台湾,我们以前说即使统一了,台湾可以保持自己的行政体系,保持自己的货币,保持自己的制度,甚至保持自己的军队,这样跟分裂又有什么区别?

 

在某些事情上,当年收复台湾的国民党做得挺好:

 

国民党到台湾以后,所有人必须讲普通话;

车辆行驶一律由日本式的靠左行驶改成靠右行驶;

日据时期道路名称全部修改,清除日本影响,今天台湾有中正路,忠孝路,重庆路,上海路,南京路,福州路,杭州路,仁爱路等等;

日本法律体系完全废除,改成中国法律;

日本教育体系完全废除,改成中国教育6-3-3教育制度;

教科书全部修改成中国教科书;

原有日本行政体系废除,改成中国行政体系;

 

国民党当初也比日本要落后的多,但是也敢于对台湾进行了彻底中国化改造。

 

我们对待回归的香港,和国民党对待回归的台湾,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我们今天遇到台湾人,即使实际分裂了100年以上了,沟通普遍非常容易,比香港人容易的多,这就是当初老蒋中国化改造开的花结的果。

 

而和一个香港人沟通,虽然香港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20年了,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不同是非常彻底的,绝不仅仅是他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

 

一个国家就应该实行一种制度,从英国,俄国,法国,到美国,日本,不要说在本土,哪怕是在殖民地对待异族,也是坚持采用自己的制度,自己的体系,自己的语言文化。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政权,谁会容忍在自己境内还有人实行另外一套制度?

 

一国两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也可以说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历史的进程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当初承诺了50年,现在也只能继续维持承诺了。

 

越是一开始不敢用我们的制度,思想和文化去改造,后期再进行改造的成本越大,这是必须要上的一课,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就跟当年英国人来到了香港,语言用我的语言,法律用我的法律,制度用我的制度,礼仪用我的礼仪,这其实就是一种自信。

 

从香港的现状,我们更要审视下国内问题。在国内,这么多年我们坐视某些势力大搞清真泛化,在全国各地修建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坐视一些人大肆开展阿拉伯语“民族语言”教学。

 

这是在制造不同,这是完完全全的思想领域的战争,是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挑战,一旦制造出了不同的心理认同,就埋下了冲突和分裂的种子。

 

我们只能以此为教训,在对待国内试图制造不同的势力,和对待以后统一的台湾,要敢于用一国一制,用我的制度进行完全的统一。

 

对于试图制造不同的潜在分裂势力,要进行彻底的清除,只有这样才能永久的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欧阳倩倩

分享到:
更多 菁菁校园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