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被拆除的小楼,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我连忙指给朋友,“看,我上班后第一次代表单位去开会,就在这座楼里。”
朋友很奇怪,“这你也能记住,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吗?”
当然有了。
这个职业平台所需要的素质,全都和我的性格相违背。
距离开会越来越近,我每天都吃不香睡不着,恨不得突然大病一场,一切烟消云散。
可惜会议最终如期举行,我如惊弓之鸟一般,签到的时候手都是抖的。发言说得如何,已经记不清了,反正说完之后,感觉后背都湿了,手心里全是汗。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突破自己身上的茧,虽然是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
2
我曾经很憎恶这段职场经历,因为那时候,我每天都干着我不想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情。
大会发言?看见人多就恐慌,不喜欢。
不知为何,领导就是很看好我,“你没问题啊,就是太没自信了。”
那段时间,我犯过很多低级的错误,也曾背地里流过很多眼泪。但几年下来,最终我还是变了。
玻璃心被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批评治好了。
我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这个岗位的逼迫,我也不会尝到改变的甜头。
3
年轻人对于成长这件事总是容易困惑,对于自我改变更是充满抵触。我常遇到有人和我倾诉自己的种种不如意,然后给自己定性,“我就是那样的人,我改不了自己的毛病。”或者,“我知道自己的弱点,我觉得自己做不好。”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真的知道吗?
如果你一辈子都没离开舒适区,没有把自己逼在角落里,没有在深夜中一次次痛哭,那么sorry,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永远不知道自己还能做成什么。
常有人说,“不要让别人来定义自己”。这句话的另外一重含义就是,如果都没和自己死磕过,没有和自己过不去,你怎么有资格定义自己?
我有个好友,可以站在好几百人面前演讲,谈笑风生,潇洒得不得了。当年的我好生羡慕,心甘情愿做她的迷妹。
她却说,“当初我不是这样的。”她最开始当记者的时候,自卑、胆怯、瑟缩,连眼神都不敢和采访对象发生碰撞。什么令她发生了改变?无非是被命运撞得粉碎之后,重新将自己组合起来,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挑战最艰难的生命课题。
烧红的铁淬上水,再经历千百次的捶打,谁知道这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痛?
如果你不能想象,那就是你没被那样的现实逼迫过,没被自己逼迫过。如果你以为只有你自己需要孤独地走过成长岁月,那就是你看自己太多,看世界太少。
4
漫漫人生路,从来都是一点点踏入未曾触及的禁区,一点点去丈量自己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对待命运给出的考验,没试过,一切答案都是轻浮的。
成长,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和自己作对。
它们是小魔鬼,跳上你的肩头,告诉你只要顺从它们,一切就会好起来。但你绝不要信,逆着它们的方向走,才会迎来真正的蜕变。
自我改变是一件十分艰难但又令人上瘾的事情。人生的挑战永远存在,你只需一关关地闯,一次次褪掉自己的脆弱,换上新的铠甲。“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被重新定义。
来源:晚睡(ID:wanshui01)| 作者:晚睡,微博@晚睡姐姐,荔枝电台@晚睡的情感小站。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