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晶晶 时间:2017-08-18点击:1301

必须承认,我最钟爱的小说形式其实并不是纯然现实的,或写实的。一些过于“现实”的作品,也许更深刻和扎实,在文学史上更容易占据道德和意义的制高点,在我看来,却缺了那么点儿超越和想象的意味,而这,正是文学乃至所有艺术创作的精髓。我的第一篇在正式文学刊物发表的小说《战争童谣》就带有几分魔幻的意味,之后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例如《午夜呼救》、《雨中的栀子花》和《祭酒岭》,例如《冬日》、《歧路》,《夜行客车》、《案情叙述》,都探索了梦境与现实、生与死、记忆与历史的可能界限。在我看来这些界限都不是不可逾越的,截然可分的,它们都可以被打破。而短篇小说,恰好成了记录我这些并不新奇的古怪念头的一个载体。

我曾长久被一个念头所纠缠,一个人,一个普通甚至卑微的人,在梦里以另一种身份过着另一种生活。对他(她)而言,梦里的生活才是他(她)真正想过的生活。他(她)念念于兹,心系于兹,在两种生活的交替中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梦里的生活代替了现实的生活,并实现了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生命的意义。这个想法,直到我有一天偶然读到了有关苏绣的针法和历史资料,才有了清晰的具象。《苏绣》写的十分流畅,因为浩渺的梦境让我的笔触空灵而跳荡;而古代绣娘和现代文字编辑的生活,前者因距离遥远而给了我想象的空间,后者又是我曾亲历和熟悉的。整个故事的主旨,也许不仅在于梦境与现实的互通,更在于一种对艺术的,跨越时空和生死的,代代相传的爱与执着。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影视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