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统 时间:2017-08-18点击:1099

历史能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史记》最经典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我们今天写历史,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井冈山到三大战役,同样是跌宕起伏,可歌可泣。辉煌的革命史是由一个个细节积累铸就的,我们的责任就是恢复历史的原貌。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资料全部上缴。这些原始材料,电报是抄在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这是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创作的成果。因为这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特别丰富。四野打的仗相对更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而且每次战役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总结,把经验和教训原原本本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当年中共中央从各地派往东北的都是精英,这些秀才们把后方的土改、剿匪,也都写的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这本书出版后,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编审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的撰写工作。其余三本,华北、西北和中南战区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十年已经过去了。

有读者问:你写的这三本书,特点在哪里呢?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

第一,战争是国共双方的大决战,没有事先注定谁就该胜,谁就该败。三大战役前的谋划运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就辽沈战役来说,双方统帅部都下了决心。蒋介石要东北国军全部撤离,毛泽东要林彪先打锦州,而卫立煌不肯轻易放弃东北,林彪则担心打锦州会孤军深入,造成被动。为此,毛泽东和林彪商量了半年多。国军部署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设想让范汉杰坚守锦州,吸住林彪主力,然后两面反包围林彪。如果范汉杰能够坚守一周,黑山或塔山又守不住,战局真的难以预料。但是廖、侯兵团都没有全力以赴去攻击,而范汉杰仅仅两天就当了俘虏。这说明,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在战前谋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和战区指挥员实行了军事民主,上下通气,择善而从。粟裕在谋划淮海战役时,先设想了一个小淮海战役计划,以消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但是毛泽东高瞻远瞩,让华野与中野合作,打一个消灭国民党军徐州集团的大淮海战役。国民党统帅部在谋划徐蚌会战时,原来准备先动手,取得战略主动权。就在杜聿明准备出征的那天,蒋介石突然改变计划,让他去东北,主动权就这样丢掉了。蒋介石不与部将商量,经常越级指挥,使下属无所适从,与中共领导人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二,战役的过程中,会出现突发的战机和意外的情况。谁抓住了谁胜利。攻克锦州之后,林彪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按常规应该修整。而廖耀湘受到卫立煌和杜聿明的双重命令,一个让他回沈阳,一个让他下营口,廖来回协调,浪费了五天时间。林彪敏锐地抓住战机,命令攻锦部队全力奔赴辽西,在野外消灭廖兵团。各部队跑得吐了血,终于用两条腿追上了机械化的廖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胜。淮海战役中,蒋介石见黄百韬兵团覆灭,命令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南下解救黄维兵团,然后渡淮河南下。华野距离徐州还有两天路程,如果追不上杜聿明集团,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将面临重大灾难。所以粟裕说这是战役中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华野在后面拼命追赶,邱清泉则要求途中休息一天。就这样,华野终于追上并包围了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奠定了胜局。

第三,解放战争中除了作战,还有许多方面都与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例如中共的组织工作和解放军的战场政治思想工作,都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打的是人民战争,一场战役有无数民工支前,形成声势浩大的场面。这是中共的各级组织动员、领导和实施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有序运转。而国民党松松垮垮,无论组织能力还是凝聚力,都无法和共产党相比。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18军军长杨伯涛被俘。他在被押解时亲眼看到了后方群众运物资、抬伤员、烧水做饭慰劳解放军的宏大场景,由衷地叹服。

解放战争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把百万国民党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我看到过一本华野政治部的小册子《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后来才知道是我们老首长奚原写的。从俘虏分配下连队,忆苦会启发阶级觉悟,用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温暖人心,立功的奖励提拔,一步一步的思想工作都有实例,活灵活现。改造俘虏,使双方的实力转换发生重大变化,这比战场上消灭敌人更有效果。这些生动的细节,都被我写进书中。

第四,历史中最生动的是人物,关键时刻最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几十万国民党军层层堵截。淮河是行进路上最大的障碍。当时国民党军在后面紧紧追赶,架桥已经没有时间。关键时刻,刘伯承亲自到淮河查看水情。他坐着船,拿着竹竿试水深浅。突然他喊道:“可以徒涉呀!”于是10万大军徒涉过了淮河。刘伯承严肃批评了负责侦察的干部:“粗枝大叶害死人,硬是要害死人!”国军随后赶到河边,淮河突然涨水。国民党军将领长叹:“共军运气好。”岂止是运气,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刘伯承抓住了,简直如有天助。如果不是刘帅亲临一线,下水调查,这样的机遇能出现吗?

客观地说,国军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1947年东北野战军二战四平,被围困的陈明仁顽强死守。最惨烈的时刻,白发老营长带着辎重营的马夫坚守阵地,伤亡惨重后终于等来了援军。另一些将领如黄百韬、胡琏、张灵甫、邱清泉,我也给予了客观的描写。但是他们跟了蒋介石,方向错了,再努力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决战》为名再版这套解放战争系列。希望读者看完这几本书后,会感到史料翔实、语言朴实、结论客观,是一部能经受时间检验的解放战争史著作。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影视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