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邱华栋 时间:2017-08-18点击:1020

一个朋友问我,现在的小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太边缘化了?似乎纯粹的文学,越来越虚弱无力了。

我的回答是,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回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在八十年代文学具有的代言人的性质在今天几乎消失了,作家甚至只是代表他自己。为什么要让文学承担过多的东西?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接近真正繁荣的时期。

今天的当代文学,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多元景观,各种各样的美学圈相交、相切甚至是相离,这都是文学本来就应该具有的面貌。而且,我们的一些作家,通过自己这二十年的写作探索,已经和西方几个大的语种的文学,比如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文学的水平拉近了距离,我们当代一些优秀的中年作家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的话,其创作的水平,也丝毫不亚于同年龄的其他国家的作家。

现在的作家分化得也十分厉害,有作协养着的一些作家,也有自由撰稿人,有为影视剧写作的专业枪手,也有靠写广告词为生的作家,大家都在一个市场的运作下生存。但是,这只是文学的外部景观。真正的文学首先都是指向心灵的,是一个时代的心灵景象的描绘。比如杜拉斯这样杰出的法国作家,她出版《情人》之前三十年中所写的小说,印数很少有超过一万册的。一个特别杰出的作家,在他所处的时代里,时代和大众对他的接受总是要慢一些。当然,商业化其实不见得会伤害一个作家。狄更斯当年写小说,为了赚钱,可以同时写三四部作品给不同的报纸连载,现在他的东西,不是照样成了经典?有时候,是读者造就了作家。

在现在这个多媒体的时代里,文学的传播手段似乎有一些单一,这当然影响了文学的影响力。但是,今后的作家将尝试更多的文学传播手段,比如杂志刊登、出版纸介书籍、网络发表、报纸连载、改编影视、电子出版,甚至可以制作衍生成游戏软件,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的流通范围就会更大了,所以,对文学来讲,今天多媒体的互动和撒播,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生存条件。

文学会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在使用着语言,而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讲述各个国家和民族各种各样的原型故事,保持一个民族的特性、心灵世界、生活景观和想象力,除非语言死了,文学的末日就到了。那样,一个种族也就灭亡了。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小说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