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韶菁 时间:2017-08-18点击:1004

    马克思曾说,人们的精神交往,无法脱离人身机能、交往手段和周围环境的制约,即交往媒介对人们的精神交往、文化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互联网基于其自身的技术特性,将人们的文化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学生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同时,他们学习能力强,有过硬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更容易掌握和适应新技术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自然成为大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络文化生活的最佳选择。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着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但也充斥着黄色、暴力等大量不健康文化。不健康文化的传播,腐蚀和扭曲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折射出时代深刻的文化危机,呼唤主流文化的修复。2005年以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团省委、广东省各高校等单位,持续开展“红段子”网络文化的构建和管理,通过发展规划、合作创造、持续运营、引导激励和支持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大力传承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内容,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已成为辐射全国的红色文化品牌。
 

    而在今年的“红颂中华 幸福广东”红段子网络文化创作大赛中,大学生的参与比例占到了35%,是所有参赛者中比例最高的一个群体。这表明,红段子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很大影响力,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需求形成了共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红段子网络文化都契合了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首先,从形式上,红段子紧跟网络媒体的技术更新和发展,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需求。
 

    大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是观念和知识更新最快的群体之一,他们最容易跟潮流、赶时髦,红段子的“三多三化”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兴媒体的向往。
 

    在表现形式方面,一是多体裁。红段子以手机为主要载体,通过短信、彩信、彩铃、动漫、小说、视频以及博客等多样化的形式,在电子空间展示了时代性的色彩;从基础的文字到精彩切题的图片,从乖巧活泼的声音到综合运用的多媒体影音,这些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二是多平台。红段子活动通过手机短信、手机邮箱、网站平台等渠道,抓住客户群用群发的“草根”属性,发动广大用户创作并传播,满足大学生的参与欲望。三是多视角。红段子既有“幽默搞笑类”,也有“祝福类”——表达对国对家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和日常生活健康提醒;既有“时政型”——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民生型”——反映民生热点焦点问题。这正适应了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群体。
 

    在传播方式方面,一是立体化。通过电视播放动漫红段子、视频红段子电视,通过电台展播音频、彩铃红段子,通过网站征集和传播小说红段子、博客红段子,通过报纸征集彩信红段子、短信红段子,通过手机实现各类红段子的提交和转发。二是平民化。“红段子”来源于“草根”,摒弃了令人感到厌倦的说教,以草根化的内容表达,以更符合现代传播特征的方式来传播文化精神,强调web2.0时代客户互动参与的特性,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进行审美观念的培养。三是便捷化。红段子活动通过移动信息化的手段,搭建了手机创作、发表、下载、转发、改编以及阅读等综合平台,让客户能够随时随地、非常便利地通过手机、网络提交红段子作品,又能够轻易地复制和快速地传播红段子,促进了红段子的广泛流动。这些都吸引着大学生把自身作为“草根”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红段子网络文化中,并从中彰显自身的个性与风采。
 

    其次,从内容上,红段子结合社会热点,对网络媒体上的主流文化进行“补位”,满足了大学生对健康文化的需求。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是非莫辨,暴力色情信息充斥网络,再加上“沉默的大多数”的盲从心理,一些扭曲、荒谬、违背事实的报道和思想极易被夸大,因此,主流文化在网络媒体上暂时“缺位”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大学生对健康思想文化的需求是始终未变的,在这种情况下,红段子净化网络环境,结合社会热点、时事热点建立文明平台的做法当然受到大学生的热捧。
 

    在价值导向方面,红段子净化网络环境,大力弘扬主流文化。互联网上,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非法收入,通过上传淫秽图片和视频等不良信息吸引手机用户点击浏览,大量含有低俗内容的WAP网站充斥其中。因此,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是信息服务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应对主流文化在网络媒体上暂时“缺位”现象而采取的“补位”行为,也是占领新的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在主题设计方面,红段子实现了“四个结合”:在推广过程中,积极将红段子征集与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政府工作重点相结合,与奥运、环保、抗震救灾、抗冰救灾等社会关注热点相结合,与对联、诗歌、客家段子、潮汕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六型”社会等时政热点相结合,使参与的大学生及时把握社会热点。通过这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红红火火”的段子,借助手机媒体,实现了传递健康、传系情感、传播知识、传送理想、传承文明,大学生从中既了解了时政,又交流了情感,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通过分析红段子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的原因,我们可对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作如下概括:一是要选择恰当的载体;二是要契合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2011年12月16日 《 光明日报》 陶韶菁 刘 涛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网络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