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恩懿 时间:2017-08-18点击:995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近日把学生的作文发到了网上:“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雷人,真是杯具,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8稀饭她的话……”语文老师感慨:“教了20多年语文,现在竟然看不懂学生的作文了。 ”


    很多语文老师跟帖表示,这种语言在中小学生的口头表达中很常见,部分学生还以会用这种“网络语言”为荣,而使用这种语言的作文也为数不少。


    网络语言登堂入室,究竟该让其何去何从,有关方面一直争议较大,有人主张“杀”之,有人主张“放”之。


    进入新世纪,纯粹的汉语言已经不大容易坚守了。来自英语的音译,来自于方言的变种,来自于网络语言的渗透等,显示着强大力量的语言,正改变着汉语世界。比如“神马”“粉丝”、“顶”等语言,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


    汉语中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零星出现含有西文字母的词语,如1898年再版的《光学揭要》的附文中就出现“x线”这个今天仍在使用的字母词,到新中国成立前,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字母词已经出现,如sos、x、y染色体等词语,现在大量的网语已经抵抗不得,它们一次又一次入侵青少年的作文中就是例子。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语言,用的人多了,也就合理了。“aa制”、“卡拉ok”等新词语出现之初,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语中固然以胡改乱用的成分居多,但也包含有一些富于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词汇。对于后者,显然可以纳入到规范的语言文字序列中来,而不能一概予以排斥,更没必要严加治理。我们不妨把网络语言看成是繁盛于网络世界的方言,给其发展的空间,给其被自然淘汰的时间,就像我们倡导普通话,但也不排斥方言一样,让其生长。正如作家陈村说得那样:“只要我们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等采用严格、规范的汉语,在生活中使用网语未尝不可。”而我们的语文老师们,也应该与“词”俱进,如果老师不能与时代一起前行,可别怪学生们bs(鄙视)你喽!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网络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