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梦 时间:2017-08-19点击:1336

谈散文创作

    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很深厚的国家。从先秦时代开始,我们就有很漂亮的散文出现,庄子,荀子,李斯,韩非,以至汉代以后的贾谊,司马迁,王充,诸葛亮,这些人都写得很漂亮的散文;到了唐宋就有唐宋八大家,以后一直下来,到了明清,虽然是以戏剧,小说驰名,但是散丈家还是历代层出不穷,到了五四运动前后,特别是以后,“中国的散文可以说是爆发出异彩”,根据鲁迅先生的说法,五四以后,我们各种文学体裁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那篇《小品丈的危机》里面,他讲到散文的成就可以说还超过其他文学体裁。这种看法,不只是鲁迅一个人的看法,有不少人就有这样的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林菲同志,写了一本《现代散文六十家》,里面收了从五四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六十一个人,“这些都是代衣各种散文风格的。这里面的确是作家不少,解放后写的人就更多了,特别是由于鲁迅在散文上所用的功夫,更使散文发展到一个高峰。那种议论性的散文;叙事性的散文、抒情性的散文,虽一代都有不少人在写,但是议论性的散文发展到好象鲁迅那个样子,这可以说是空前的。鲁迅生前自己亲自动手编的书二十本,别人给他编的不算。他自己编的这二十本里面,除了长篇小说,故事新编,和一些古文学史,两地书这类的书之外,其他十几本都是散文,特别是杂文。以后继之而起的人大量出现,在议论性散文方面,现在我们还没有谁达到鲁迅的那个水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来发展。我觉得这种体栽,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很需要鼓励学生们去普遍掌握它。因为它不象小说,讲究很严格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它也不象诗歌那样,很讲究句子的高度精炼,它可以说是一种最自由的具有轻骑特色的文学体裁。掌握了这种文学体裁之后,可以以这个为基础,去努力掌握别的体裁。从更精炼来讲,它可提炼为散文诗,提炼为诗;从故事结构,人物雕塑来讲,它可以进一步去掌握,小说,它可以说是文学的基础功。因此,需要鼓励学生们努力来掌握这种体裁。本来这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体裁,表现很方便,但是有的地方,好象散文也不怎么发达。最近厂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和人民文学出版杜合编了《解放三十年散文选》,三大卷,选了大概三百篇左右,有的省就几乎一篇都没有选上,后来为了照顾,才选他一篇。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由于没有注意,没有提倡,它也可以变成学生觉得很不容易掌握,其实很容易掌握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有的人不习惯去掌握它,而在影响方面来讲,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出版物里面,需要最大量的东西是散文。因此这个可以和千百万人经常见面的东西,篇幅又短,人家容易读完它,就很值得我们研究怎样来发展它,这一特点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我们必须很好的注意运用报纸这个地盘。假如我们不懂得运用这个地盘,我们就丧失了一个最有战斗力的阵地。而要运用这个地盘,我们必须大量发展我们的散文创作。其他创作也要注意,但是散文能够更快地表达。今天发生的事,今天晚上描出,明天就能在报纸上登出来。因此,我觉得,在我们国家散文传统这么深厚,五四以后,又出了鲁迅那么伟大的作家,社会的需要量又是这么大,在这情况下,我们很需要进一步来发展我们的散文创作,提高对散文创作的重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种文学体裁,也有利于促进其他文学体裁的发展,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散文创作需要具备的基本功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个和其他文学创作所需要的基本功是一样的。我们谈文学创作,来来去去不外是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掌握得越完全,结合得越好,作品的水平就越高。这三个方面,掌握得不好,或者彼此结合得不好,它的效果就比较低了。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不外就是思想、生活和技巧。这个思想、生活和技巧,也可以说反映了真善美。生活我们要求现实主义的,这就是真;思想我们鼓励去争取好的东西,反对坏的东西,这就是善;技巧,使到一个作品有艺术美,这就是技巧。我觉得,不论是议论性的散文或者抒情性的散文,或者叙事性的散丈,归根到底它都要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深刻的还是浮浅的,这关系到一篇作品的生命。在鲁迅那个时代,散文的文字水平是不是鲁迅是最高的呢?在我看来,我不认为这样。我认为文字水平比鲁迅好的人恐怕是有的,但是鲁迅的思想水平的确是了不起。他分析事物的深刻性,直到现在我们看起来,的确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当时跟他论战的许多人,我们回头看一看,思想水平都差得很远。也不是说鲁迅每一卷每一点都好象“四人帮”时候那么宣扬的把鲁迅神化了,变成圣人的那样子,但是在总的水平来讲,鲁迅是压倒了同时代的所有的文化工作者。许多亨情鲁迅所分析的,都是当时许多人所不敢接触没有接触到的。比如在国民党实行不抵抗主义的时候,北方的危机,手无寸铁的学生,一批批的只好南逃,当时许多舆论都责备学生,但是鲁迅认为那些手无寸铁的学生,他可以逃,应该逃,他不能留在那边当亡国奴。他敢讲出这样的话。问题是走了之后怎么来努力进行抗战的准备,而不要在那边等着日本人来占据。比如那个时候有的人当一些作品有一点错误,就给人家批评的体无完肤,但是鲁迅认为有错误没有关系,好象挖苹果一样,这烂苹果你把坏的挖掉,那好的仍然可以吃。这个见解,高出那个时代的许多人。鲁迅认为自己思想最敏锐的所有杂文里面,最好的是《二心集》。《二心集》里的许多作品,的确是思想很尖锐的。比如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他提醒左翼作家假如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变成右翼。这句话在当时讲的时候,在座很多人都没有注意,但他的判断的正确,为后来许多事实所证明。鲁迅所抨击过的许多人,所批判过的许多人,后来都纷纷被言中。当初鲁迅所批评过的有些以后也表现不错,好象李四光他也给鲁迅批评过,后来表现不错,但是他批评过的许多人,好象陈西莹,梁实秋、杜衡、张资平等人,后来表现都不出他的所料。他自己的同胞兄弟,他看穿了他的坏处之后,后来都没有来往,本来他对周作人是很关心的,周作人后来的表现大家都很清楚。从这些地方可见鲁迅思想的深刻,我觉得我们现在搞文学工作的人,有的时候容易有这样的偏向,容易太注意技巧这方面的问题,反而对提高思想水平这方面注意不够,而这个恰恰就是使到作品有更深刻、有更动人、更有生命的一个重大原因。每一个作家他所以伟大,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然后才是其他。假如不注意这一点的话,去追求文字啊,词采啊,他就会搞出一些没有什么生命的东西。我们看许多文字雕琢得很多,而思想很少的那些作品,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对于警惕绝对化和片面性,人容易犯的这种思想的毛病很重要。一些有错误的东西,假如不是那个作者的本身是有立场问题的话,常常是由于绝对化和片面性,造成了思想上的缺陷。我们看看五四以来的散文家,当他有思想锋芒的时候,他就写出来一些好的东西,而当一个人丧失了思想锋芒的时候,这个人就没落。早期的林语堂和周作人曾经也有一点思想的锋芒,那时写出了比较好的东西,以后就没落下去了。我们假如拿林菲编的《散文六十家札记》来看,里面最使人家注意的,就是思想锋芝最利的。而有的文字虽然很好,比如冰心大姐,虽然历史上的功绩,我们完全可以充分的肯定,(我对这个老大姐是很佩服的,她的确是六十年如一日,过着很艰苦,很俭朴,很勤奋的生活,最近我还特地在《中国妇女》上面写了一篇文章,祝贺她创作六十周年。她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五四以来,中国妇女作家发展得最完全的就是她,她早期的作品也有一定的锋芒,即使那些歌颂母爱,歌颂自然的东西,比起那些宣传封建文学的东西,也仍然是起了一点突破的作用,反对那些东西的作用,因此仍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那个时期,她和其他的人比较起来,锋芒比较弱这恐怕是吃思想的亏,而不是吃文字的亏。文字她很漂亮。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首先应该有一个深刻的思想。这个深刻的思想,不是说抄一段社论,抄一段马列的话,就提高了思想水平,而是真正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血肉。在分析这个事物方面,有独到的地方,有深刻的地方。即使不是议论性的散文,是叙事和抒情性的散文,也一定要表现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深刻与否,决定了他的散文的水平的高低,除了这方面之外,我想谈谈生活的知识。

    生活知识对于搞任何体裁都是重要的,把生活知识局限是不好的,这种生活知识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就是说,既要有自己亲身经历,也要有听人家说的,从书本里面得来的,就是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是丰富的。我们有一些搞文学工作的朋友,并不是没有一定的思想和一定的文字水平,常常吃亏在他知识水平不足这方面,知识不够深厚这方面。特别是年轻朋友,这方面的缺陷比较大,因为经过那么多年的动荡,把知识看作可有可无,只强调直接知识。经过直接体验,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只有直接生活体验而没有大量的间接知识的话,不论他直接生活经验多么丰富,可以说都是平常的。那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的确需要发扬。要不,很难丰富起来。假如我们看到什么写什么而不能加以发挥的话,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平板的。他既没有多少联想,又没有什么发挥,他怎样能写得多姿多采呢?他只能够一五一个地写,不能写出联翩的浮想,怎么能够写得丰满?任何动人的文学名著,假如你用一个概括的抽象的办法,把它变成了几根骨头,都会变成不动人。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你只说那个祝英台去求学了,和梁山伯好了,后来她结婚不成就死掉了,这有什么感动人的力量呢?因为没有许多细节,就不可能动人。这个饱满的细节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小说是通过概括,凝炼、集中来达到这一点,来使到这个事物丰满起来。而写散文,按照事实来写,假如作者除了直接看到的,不作任何发挥,也没有任何联想,不能作任何分析,这就不可能写得精采动人了。直接的知识和间接知识,二者都重要,强调任何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排挤掉,或者把它压到不适当的位置,都是不好的。当然没有直接生活知识,就不可能去有效地吸收间接知识。知识的丰富,他还在于个人的敏感,敏感是怎样产生的呢?敏感就是看到一个事情,引起许多联想,假如没有许多材料来供给他联想,就会象电路中断一样,联想不起来。这个情况,就有点象一个人过一条小溪流,小溪流上面有许多石头,假如是石头布的很密的话;他就可以很快地过去:假如这些石头距离很远,他就跳得很吃力;距离更大,他就根本不能跳过去。灵感和这个情况一样,就是有许多可供给联想的材料,才有这个灵感,假如没有这些材料的话,就灵感不起来。

    还有一个就是生活里面,有平常状态的生活,有沸腾状态的生活,有一般状态的东西:有尖端状态的东西。小说、戏剧是积累了大量的事实之后,然后利用概括的办法,就是鲁迅所讲的,眼睛在一个省,嘴巴在一个省,脸孔在一个省,衣服在一个省,帽子在一个省,他把各个地方的东西归纳起来,把他概括在一起,使它强烈。就好象一个花房,把各种花集中在一起,我们进到里面就觉得比公园还要香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而散文一般是应该写实的,当然故意用散文的形式来写小说是另一回事。一般来讲,真名真姓的人,不允许虚假,那种认为散丈也可以虚构,是不对的。特别是真名真姓的人绝对不允许虚假。这一点,目前散文家申主张可以虚构的,我是大不以为然的。那么去剪裁什么,去找什么东西写,有一些人以为一个事情只要有一点意义就可以写,其实有一点意义不等于能够写成好东西,有一点意义的事情多得是。而是应该找强烈的东西,尖端的东西,沸腾的东西,不平常的东西。这个不平常,当然不是大家去找一个人长两个角的东西,而是说它植根于生活。平中有奇,他植根于平凡之中,但它是突出的。现在我们学校学生重理轻文的现生活里面有一般状态的和尖端状态的,只有深入生活里面去的人,才会掌握比较尖端状态的事物。我常常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谈话,这可以帮助自己知道一些从来不知道的事情。而且听到这些事情以后,常常使自己非常震惊,觉得自己很多事情很无知,只有接触以后才”容易掌握这些事物。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假如不去摸的时候,总是容易按照一种平均数来了解它,假如深入下去摸的时候,就能知道除了平均数以外,极端的例子很多。写散文的选材,就不应该去选那些平均数的东西,而应该去找那些尖端的沸腾状志的东西。战斗的比一般的格外战斗,清幽的比一般的格外清幽,而且曲折的比一般的更曲折,应该找这样的题材,而不应该去找一般只有一点意义的题材。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认为事情只要有一点意义,写出来就不会错,其实不是这样。每一个地方都在建水电站,每一个地方都在搞什么建设,在工地上都有很多动人的事情。有的作者看到一点动人的事情,就写了,其实到了编辑部就千篇一律。有些在他本人看起来好象是个新鲜题材,但在编辑部来看,这些都是六十多分的稿子。我觉得在一个人的脑里面,建立几个仓库,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一个是语言的仓库,这几个仓库要不断地用,它和一般仓库是不同的。一般仓库把东西用了就没有了,而这个仓库用了以后还可以不断用。我们有一些作者有个观念,好象写东西就是现炒现卖。我今天跑一圈,回来就有材料,写完了就没有材料。这是不对的,应该这个仓库过去的东西可以保留下来,可以不断地用才对。当然直接看过的东西,回来写一篇报告文学,以后写过的东西没用,他仍然储藏在生活的仓库里面,经过和别的东西结合起来,可以写成别的东西,不会说写了以后就枯竭了。那种好象记者一样,今天采访就有,明天不去采访就没有,那还得了?那还有多少东西可写呢?

    我还觉得在艺术技巧方面,是共通的,假如说散文有什么不同,就在语言方面要求比一般小说更加精炼一些。我们都知道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侯宝林是通过口来表现语言艺术,我们搞文学的人就是通过笔来表现语言艺术。搞语言艺术的人,假如语言没有魅力,这是很大的失败。应该是很平常的东西,就能够有吸引人的力量。语言本身有吸引人的力量,这一点目前我觉得我们文艺界探讨得很少。同样一个材料,怎么有的人写出来生动活泼,光彩照人。有的人写起来干枯无味,和那个材料的内容是一样的,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我们在探索语言艺术方面,还注意得很不够,这里面有许多道理都有待于我们深一步去探讨。语言艺术的问题,首先是掌握丰富的词汇,目前我们在词汇教学方面,恐怕还是注意得不很够。有的写丈学作品的人,只满足写得比较通顺,不求进一步努力,结果只能写出比较平凡的东西,不能写出立体的,光彩照人的东西。从一个搞丈学的人来讲,通顺是一个低水平,通顺只能够把这个事情讲出来,这可以说是一个小孩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怎么样讲的准确,精彩动人,这就有待于去研究了。我觉得掌握丰富的词汇这一点很重要,目前我们有一部分的文章,所以不够动人,就是词汇太少,词汇太少就不能变化多端。写旧诗的人都知道,用宇不要重复,句子要有变化,没有丰富的词汇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还有比喻的艺术,假如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比喻可以说是语言艺术当中的艺术。现在我们敢于大胆使用多种比喻的人,也是不很多的。比如说讲到一个东西黑,就说煤炭一样的黑;白就象雪花一样的白;讲到一着急,就说象热锅上的蚂蚁,都是陈陈相因的东西。陈陈相因是最使人困倦的,只有独特新鲜才能够提起人家的精神。这种新鲜的语言,我们许多卓越的文学工作者,好象鲁迅、老舍、茅盾他们都有很独特的创造。但是我觉得有些外国的作家在这方向有时候胆子比我们更大一些,有些很奇特的东西他都敢用。我们古代的小说家胆子也是很大的,他第一次使用一些新的句子,陈陈相因就没有味道了。形容一个人跑得急,说他“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还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些东西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蛮聪明的。但他不断地运用,就象巴尔扎克所讲的,“第一次形容妇女是花的人是聪明的人。第二个再形容的人是傻子”,道理是一样的,要敢于运用新鲜的语言,比如形容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从动物的品种很多这方面讲,就说它是“活生生的博物馆”,说大百科全书,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这类语言给人家新鲜感,马上使到一个事情清晰起来,引起你许多鲜明的联想。

    另外一个技巧上很重要的,就是写作品应该是萧洒自然。萧洒自然才会动人,装腔作势,使人讨厌。我们看会穿衣服的人穿起来都是很自然的,而不会穿衣服的,就好象一个人给衣服包住动弹不得的样子。会穿衣服的人,色彩很调和;不会穿衣服的,穿得花花绿绿,从头花绿到底,很不自然。比如有的人到理发店去理了发,梳得他整整齐齐的,他出门的时候,还要把它故意弄乱一点,使到头发稍为飘散一点,因为那就是比较萧洒自然。文字也是这样,文字装腔作势,煞有介事是很使人讨厌的。萧洒自然厂使人家看起来是亲切的,丈学技巧的道理很多方面,我想到的这些提供大家参考。

    写作水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大家确是一个问题。文学工作是一个淘汰律很大的工作。比如一九八O年有一万个人参加文学工作,五年后,原来的一万人只留下三二千继续搞,十几年留下就更少了。前些日子我见到冰心同志,谈起她来,和她同时搞文学的人,特别是女的,一直搞下来的几乎是没有。我们常常可以注意到这么一个状况,一个人达到某一个水平以后,他就容易停止,好象有个硬壳把他包住一样,不太容易进步。我们自己都觉得,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水平很困难,常常写的东西,不一定有三十岁的时候写的好。当然不可能每一篇作品都高水平,这是不现实的要求,总是在一个幅度里面移动,但是老是在一个幅度里面移动,而不能够有所突破,这就很麻烦了。可以说假如是达到比较高水平的时候,要提高就更困难了,就好象打乒乓球的人要练快速,我们的手臂一天要挥动多少次,才能稍微提高一点点一样,也好象登上高山的人,要再登上,有时候要花很大力气一样。怎么样才能不断提高?这事情我也想根据自己思索的一些问题谈谈,提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有一句话, 

    叫熟能生了,巧能生花。熟能生巧表现在哪里呢?在熟的基础上巧,他应该表观在速度上面,就是能够写得比较快,也能表现在准确方面,也能表现在跨越比较大的难度,大的强度方面可以跨越过者,还表现在不断创新上面。假如这些方面都不能增长,这就可见得还是不够熟。我觉得,独特风格这个东西很重要,每一个作者他起初都免不了要模仿,任何人在开始的时候,都免不了去模仿别人,但模仿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就一定要能够创新,能够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东西,因此在博采众人之长这一点来讲,只有能够不断的博采众人之长,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这一点我接触一些画家一些艺术家的理论之后,深深地感到这一点。好象齐白石、李可染这些画家,他们都是很注意去学习人家的长处。这种学习,甚至是超出自己原来领域的。比如搞文学的,不只是学搞文学的人的长处,去看人家画画,去看人家的摄影展览,甚至去看杂技,看花匠种花,看盆景师搞盆景,都能够在里面学到一点什么,

    因为艺术的道理是根本上相通的,那必定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李可染很称赞杂技的那种准确性,一下子那么准确,我们假如用字也能够象杂技演员用得那么准确就好了。在博采众人之长的基础上面,努力发扬自己的风格。比如在选材方面,在表现手法方面,在运用语言方面,可不可以和别人不同呢?努力发扬这一特点行不行呢?我觉得能够有意识地发扬自己的特点,也就可以形成风格了。有风格就使人家喜爱,而那种看起来是一般的东西,人家就容易忽略,或者看过就忘记;而有风格的东西,人家会印象深刻,而且也会喜爱。发扬独特风格这一点很重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一定要发扬风格,而这种风格可以说应该是多彩多姿的,不要呆板,不要只是一种风格;一个成熟的作者,他应该是能够掌握多种风格,有时写得细致,有时写得雄伟,有时写得淡薄,有时写得浓,烈。能够掌握多种手段,也是这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今天我就谈这么多,也不一定对,反正是作为学会的年会交流交流经验,提供这些给大家参考,批评。

责任编辑:蓝梦

分享到:
更多 作家之门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