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英琦 时间:2017-08-19点击:1377

散文的敌人

 

    一

    有智者预测,21世纪是散文的世纪。

    我想补白的是:当一种文学形式在量层面上开始泛滥时,也就是它的气数将尽时。如果说文学是包含了真与善的理念之后呈现出的感性形象,那散文就是这颗形象之树上最美的花朵。如此界定,是由于散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奇异特质:一种两极性和对称性所决定的。

    散文既在最低层面,最基础层面拥有最广义的普适性、群众性(似乎只要识得千把汉字,别把字码反了,都能插上一杠子),又在最极限处,最高审美养成,考验制约着人的整体素质和人文品质。

    它的基座之大,没在边界限制,恰恰是一种最大最无边的限制。指出这一点,并非诚心要与“盛世散文”、“大时代散文”唱反调。只是对当下散文的被滥写异代,散文的“人海战术”、“生产大运动”等无序运作奉上几名真言。

    人人爱散文,但散文只苛爱极少数人。

    二

    散文由昔日的文学弱势一跃而为大面积包抄文坛的强项,是与当前中国整个文学机制的不良转向——文学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分不开的。

    较之其它文学样式,散文的经济效益、短平快特怔似乎更明显。就在许多人高叫散文也是商品,也要走向市场,拼命强调散文的所谓商品属性时,却忘了——或故意抹去了散文最主要的内禀性:精神性、崇高性。

    散文从根本上说来不是物品,商品,不能用现代商品的促销手段——热炒快炒爆炒批发甩卖。也不能主动包装广告,作伪作秀。它全靠人的心灵主动认可,主动承认。它在内里恪守的不是市场规律而是文学规律:以心会心,以精神对精神,以灵魂征服灵魂。

    强调散文及文学的商品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我们这个泱泱散文古国的文化堕落。散文的头号天敌就是散文的非散文化、非精神化。

    三

    近年时尚的大散文,多是借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或偶发事件,借古今中外的遗景故人,外在化地抒发情怀、批发知识。

    由外引内没有错,借景抒情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对文学主客体把握的度上,失衡偏斜了。也就是说这些大散文的重心都倾斜到了外部,外界世界成了写作的中心点,自身的心路历程却几近空白。这种不见一已自我,却将环境和外在因素作为创作主体的为文法,至少不符合散文的内在精神。

    真正的散文写作,起码要做到灵魂在场。在自我的血泪参与,有作者心的跳动,精神的痛苦,以及人性的冲突升华。认识并书写外部固然重要,但认识并书写内我更符合散文的本义。一个内在灵魂尚未开启的人,是无资格言说世界、济世启人的。

    或许大散文的难点——大散文真正的弊端不在由外引内和借景抒情,而在“向内转”面向真实自我的酷难上。那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否定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的——漫漫炼狱路。

    真正的大散文不仅需要大知识大智慧,更需要大勇气和大无畏。

    四

    批量化、平面化从生产流水线向市场推进的泡沫散文、快餐散文、松花蛋散文,正无情地腐蚀着散文,败坏着人性,搅和着真相,消解着读者的认识力、判断力。

    这些任意煸情、作秀,大搞假问题、伪忧患的散文,一个共同点是,文本都充斥着大量的伪信息、负信息——乃至无信息。人们从中得不到一点在关生存因惑、人性本质的良性启迪,反多是与生存无关、满是皮相愉悦的“闻香识女人,闻烟识男人”的无用知识,以及铺天盖地宣泄,较理的负向否定性思维,极少在开出药方,给出活路,说出确定性的价值,揭示出真理的特性的,因此说它们是散文的垃圾并不过分。

    当代散文并不缺乏忧患意识、问题意识——恰恰相反,忧患、问题的太强烈过剩了。21世纪真正需要的是那种既具在价值观的真确性,又具在生命意义的多样性;既具在真理的统一性,又具在人性的丰富性的那样一种经过提纯的高浓度信息的散文。

    五

    循文而散,太散而太文,是当代散文的一大语病。散文虽不像诗歌那样讲究语言的声调、韵律,重复性节奏等,但散文必定又是一种美文,必定又含在某些韵文的性质及内在的神韵和张力。

    散文语言整体的逻辑词序,段落之间的转承起落,句子的长短疏密,情感的修辞分量,都潜在地决定着散文的美感和质感。这种内在性的韵律要求,这种看似无技术却潜蕴着技术的写作技巧,不能靠浮表的临摹、仿制去掌握,它自然地蛰伏在一个优秀散文作者性灵的最深处。它与那些对人生的苦难有超常体悟,对生命和宇宙的节律有天生敏感的人最具亲和力。

    语音节奏属于诗歌,语义节奏则属于散文。散文语言的最好状态应是口语。因为口语最流畅自然、简约素朴。但自然之中有不然。越是精彩的口语越具有“繁复的简赅”的复合型特性。它不仅长于从多种学科要语言,且善于融古今词汇于一炉;不仅有自己独在的丰饶多变语汇,且有“敢于使用”、富于表达自我的专门词汇。好的散文散文应当既是“语言的修女”,又是“概括的大师”。它永远不会迷失自我,永远保有自己热辣辣、活泼泼的生机。

    六

    散文的创新意识与散文的机械复制是个一体两面的双面刃问题。创新和复制都与原创精神有关。原创力的丧失,可持续写作资源的枯竭,必然导致复制和无新意。

    原创精神来自人的原始动力,来自上帝赋予人的第一推动力;那些属于人性的最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标志。失去这些人性座标,就找不到人格的支撑点,也就找不到生命情感、散文创作最初始最永恒强大的驱动力。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散文的寄生性太强。小名则安,小利则喜,功利人生使大多数散文写作者在表面的成功荣誉上耗能太多,后继潜能自然不足。

    散文作者只有在一次次地回归本性,一次次地从宇宙上帝那里汲取最本原最真实的动力源——散文之魂只有在找到最高信仰,依泊在最终极永恒的事物上,才能敢终走出复制的宿舍,走向创新的坦途。

    七

    关系就是美。写散文就是在写关系。这意思是说,散文就在几千字中讨营生,所以更需要由博化简的全息综合知识,更需要一种“打通、搞活”各学问间关系的真功夫。

    惜乎现时的散文界中人,关系活做得不是地方。功夫不是用在打通搞活知识学问上,而是人情人际上。为了谋求发稿、评论、中奖等不正当的优先权,不惜采取非文学非人格的手段,把散文写作当成无度攫取生存空间的角逐场,将人际关系异化成获得成名成功的重要人力资源。致使大批平庸散文和散文作者恶性膨胀,另一些优秀散文及散文作者被拒门外。然而,当一切附加值、外在特殊的条件统统失去,当人为的人际关系因着客观环境的不利而变得不利时,散文又将安在?

    关系绝活仅用在短时有效的实用性上,可以使人写得多些、发表得顺些、虚名沽得大些,绝不能使人写得好些、高尚些、持久些、经典些。

责任编辑:卫来

分享到:
更多 文学之门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