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塔莱 时间:2017-08-20点击:1267

生活之恶

文/ 蒙塔莱(意大利)

我时时遭遇
生活之恶的侵袭:
它似乎喉管扼断的溪流
暗自啜泣,
似乎炎炎烈日下
枯黄萎缩的败叶,
又似乎鸟儿受到致命打击
奄奄一息。

我不晓得别的拯救
除去清醒的冷漠:
它似乎一尊雕像
正午时分酣睡朦龙,
一朵白云
悬挂清明的蓝天,
一只大鹰
悠悠地翱翔于苍穹。

吕同六译

作者简介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1896-1981)意大利诗人。出生在热内亚的一个风景美丽的海滨小镇利奇瑞恩。自幼学习音乐,成绩优异,青年时代热衷过歌剧,他的一些诗作标题与诗行中饱蕴着谐调的韵律,均得益于音乐修养。

1917年参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名军官。1919年退役后,攻读过哲学。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乌贼骨》。由于诗集中汇集了诗人早年居住地利奇瑞恩海岸的景象和山水,展示了与众迥异的热内亚风格,他大获成功,一举成名。这部处女作体现了隐逸派诗歌的主要特点,在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着意抒写了“生活的邪恶”和人生“不可捉摸的痛苦”。这部诗集为他一生的创作奠定了基调。1929年迁居佛罗伦萨,完成诗集《守岸人的石屋》,获安·费多尔文学奖。1938年因不愿参加法西斯党,被解除维苏克斯图书馆馆长职务。4O年代流亡瑞士,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过记者、音乐评论家,长期任米兰《晚邮报》的文学编辑。他拒绝参加任何党派,坚持一个原则:忠实于自己,超然于一切“主义”之外。此间连续出版三本诗集,在意大利文坛上被誉为“隐逸派”诗人的代表。

他的诗具有“纯诗”特质,如丰富的音乐性、自我象征等等,他探索这个破碎的世界,对生命、死亡、命运予以关注并加以深刻地表现而非解答什么。

他的作品还有:《命运》(1939)、《费尼兹铁瑞》(1943)、《风暴及其他》(1956)、《莎杜拉》(1971)、《1972年的日记》(1973)、《我们的时代》(评论集)等。

1967年,意大利总统授予他“终身参议员”称号。1975年, “由于他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艺术敏感性和排除谬误与幻想的生活洞察力,阐明了人的价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1年秋,蒙塔莱病逝于米兰。

责任编辑:卫来

分享到:
更多 诗人诗歌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