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玉兰 时间:2017-08-20点击:983

明清江南女性的文学生活

 

陈玉兰
 

        【核心提示】明清时期,在青楼文学衰退的同时,闺阁文学群体日渐壮大。这一方面与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当时士人的大力扶植有着联系。
 
  在中国古代,女作家的时空分布以明清时期的江南最为集中。从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的4214名女作家看,汉魏六朝迄明末只有362名,再去其“现代”女作家168名,清代竟达3684名。据美国汉学家曼素恩统计,其中有籍贯可考的女作家3181名,而长江下游占了70%以上,苏、松、常、杭、嘉、湖及周边各府,更是才女汇聚。

  闺阁文学群体日渐壮大

  回溯中国女性文学史,应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大部分女性幽闭闺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如果说女性与文学有关,那她们也多是作品中被描摹的角色而非抒情言志的主体。男作家或者沉浸于唯美主义、理想化的梦游神恋,创作像《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洛神赋》、《情赋》、《聊斋志异》之类的作品,塑造中国本土的爱神、美神、女仙、狐妖之类的形象,以驰骋情爱的想象于恍惚迷离、缥缈欲仙之境;或者把不设名教大防的青楼勾栏作为交际场、休憩所。于是,一些章台之柳以歌舞辞章俯仰于骚人墨客之间。从唐代的李冶、薛涛、鱼玄机,到明末的马守贞、柳如是、顾媚,在世人眼中莫不如此。到清代,延续千余年的青楼文化格局发生变化,重歌舞、轻文墨,周旋酬唱于骚人墨客之间的妓家已不可再得。

  明清时期,在青楼文学衰退的同时,闺阁文学群体日渐壮大。这一方面与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当时士人的大力扶植有着联系。

  明代中晚期,一场以主体意识的张扬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思潮兴起。在此背景下,男性的平等意识悄然滋长,女性的自主意识也开始觉醒。此后,一些开明之士率先实行了较开明的家政,开始注重家族女性的教育。清代文网高张,使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不得不三缄其口,闭门自守于家庭这个柔波荡漾的安全港湾。生活重心由社会转向家庭,于是栽培、扶植合乎审美理想的闺侣,以求得心灵的相通、情志的谐和,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

  不少清代士人不遗余力地标榜女性的诗文之才。他们一改以往对女性创作的藐视态度,提出“男子日也,女子月也。女子之文章,则月之皎极生华矣。蟾光一片,可以继乌翼之余辉”,认为男子的创作与女性的文章,好比日月同辉,各具特色。他们编辑、刊刻历代妇女诗文集,为女性创作提供范本;为同时代的女性创作撰写序跋,予以褒扬;招收女弟子,亲加指导,如袁枚的随园女弟子、任兆麟的清溪诗社女弟子、陈文述的碧城仙馆女弟子等……经历了人性启蒙的闺阁女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有了颇强的“立言”意识。她们聚会结社、唱酬联吟,凭着真情实感和清妙灵机畅写心声。康雍乾嘉时期,清代女性文学达到极盛状态。

  女性文学创作队伍井喷式地壮大,并且实现了从青楼文学向闺阁文学的转化,这是明清时期文学生态的一个重要特点。

  “才也纵横,泪也纵横”

  明清江南女作家的文学生活,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浪漫、优雅从容:在风景秀美的私家花园里,姐妹们弹琴、下棋、饮酒、赋诗。谭正璧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中说,中国古代的女作家如果生活未遭不幸,那么“即使也在文艺花园踯躅,她们不过是些效舌的鹦鹉”。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女作家,往往是不幸的女性。明清时期麋聚于江南地区的女作家,几乎都是“才也纵横,泪也纵横”之辈。

  如叶小鸾是一位养成于江南世家,在17岁花季就谜一样夭折的少女。她养尊处优,却哀怨无端;她的生命之花未及绽放,笔端却聚满了对成人世界的忧惧怯疑。她的离尘之思和游仙之想为她短暂的一生轻笼上一抹神秘的幻彩。明清易代之际,黄媛介拒绝复社名士张溥的求聘,嫁给与之青梅竹马但赤贫如洗的杨世功,丈夫卖畚箕,自己鬻字卖画当闺塾师,勉强维持生计。不过,饱经“风雨”的街头艺人生涯,倒令黄媛介广交游、多酬酢,周旋士女两界、出入名门大院。

  “袁家三妹”袁机、袁杼和袁棠文采出众,“而皆多坎坷,少福泽”。其中袁机所适非人,饱受荼毒,袁杼早寡守志,袁棠死于难产。三位至情至性的女子,年命都不长。袁枚提倡女性文学较早也最力,但面对家中诸妹“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纵教青史留遗迹,已负从前金粟身”的悲苦现实,曾揪心地感喟“斯真所谓女子无才便是福也”,痛悔自己早年将诸妹带向读书写诗之路。

  陈端生是曾写《才女论》的陈兆仑之孙女,其成长环境之开明可想而知。她的弹词作品《再生缘》与《红楼梦》齐名,被郭沫若誉为“南缘北梦”。《再生缘》前16卷成书于作者养尊处优的少女时期,但陈端生此后人生远没有故事中女扮男装的孟丽君那样意气风发,步入婚姻后长期搁笔,提笔续写一卷,却又遭遇从天而降的不幸:29岁时,夫君因受科场案牵连而充军伊犁,她在此后十年漫漫等待中郁郁而亡。作品中的孟丽君在理想的云端茫茫不知所归,作者自己也陷身在现实的泥淖中无力地挣扎。

  明清时期江南女性的文学生活以其独特的面貌,渗透进男性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容轻忽的影响。考察明清江南女性的文学生活,可见中国妇女的独立自主之路、女作家的创作之途洒满了血泪和汗水。我们只有知道来路,才会珍惜现有,才会探索去向,以更深厚的情怀反思历史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性别现象,以史为鉴,为建设和谐的性别文化而贡献智慧。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慧儿

分享到:
更多 经典佳作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