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20点击:1008

 

中新网济南7月9日电(李欣)“季先生对自己,对晚辈们这样要求: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我印象中,羡林叔叔家满满的都是书”;“我见到的大师没有一点架子,从未谋面的记者来访,季先生却能真诚接待并耐心回答提问”。

在季羡林先生逝世4周年的日子里,中国孔子基金会9日在济南主办季羡林先生精神遗产传承座谈会,50多位各方人士在座谈会上追忆季老的生前往事,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还原出这位国学大师生前鲜活往事。

著名诗人臧克家和季羡林先生交谊菲浅,臧克家长子臧乐源常常受父亲之托拜访季先生。在臧乐源印象中,“羡林叔叔的家里满满的都是书”。

季羡林先生精神遗产传承座谈会上,臧乐源拿出一幅季羡林墨宝《生死之交》,那是2009年季先生为纪念与臧克家之间友谊亲笔书写的。臧乐源追忆道,“我父亲每年都说,羡林不来不是春。因为每年正月初二,羡林叔叔都会到我家,那是爸爸心中的春天。后来羡林叔叔算了算,即便每年正月初二都到我家去看我爸爸,有生之年也最多能见上十来面,所以决定每年来我家两次。”

臧乐源介绍,季羡林题写墨宝《生死之交》后,在长辞人间前一晚,还为《臧克家传》题写书名。臧乐源说,羡林叔叔和我爸爸的友谊做到了始终如一。

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杜泽逊眼中,季羡林就是一位温和的学者前辈。“我总担心季羡林先生记不住我这样一个晚辈,可季先生2001年参加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到山大的三个人中,竟然有我!还不忘关切我和我的古籍研究,原来老人家一直都记得我。”

自季羡林逝世后,季羡林收藏品的纠纷就没有停歇,有关季羡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因一部《我和我的父亲季羡林》而争论不断。季羡林生前学术助手、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认为,季羡林先生为学为人认真、真诚的精神才是我们学界和整个社会需要关注、需要传承的。其他不必过多着意。

济南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张柯也表示,不应该因为他逝世后甚嚣尘上舆论褒贬,就轻易将人们心中国学大师的美好形象打碎。即使不完美,大师终究是大师。

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在济南度过了高中前的学习生活,2009年7月11日,他在北京逝世。记者了解到,在他的故乡临清县,季羡林纪念馆开馆至今,已接待参观者近50万人次。

责任编辑:慧儿

分享到:
更多 当代文学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