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20点击:1410

导演:霍建起    编剧:思芜

 1、日外 清晨的田野间
浓淡之间,虚实之间,渐渐有了一片村庄和屋宇的轮廓。
2、日外 村头
因为早,还很静。
偶尔有孩子的哭声和断断续续的鸡鸣。
镜头穿过曲折的村间小路,捕捉到一扇亮着灯的窗。
[画外音]
儿子:我的乡邮员生活是从一个非常普通的早晨开始的。
3、日内 屋内
南方有特色的水乡民居,既保留了传统的风格样式,又带有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富裕起来的一些痕迹。
屋子的中央摆着一个大邮包,父亲正在非常熟练的把大包的邮件、报纸、杂志很有序、很科学的往邮包里放。这工作虽然没有什么难
度,但他的得心应手和有条不紊能让你看的入神。
高高大大的儿子站在一边,嘴里的早饭还没有嚼完,眼却一直没有离开父亲的手。
[画外音]
儿子:我一睁眼,就发现我爸把我装好的邮件又都掏了出来,别说他对我不放心,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山路,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
过我也没想太多,一回生,两回熟。
4、日外 屋门外
狗在屋门外的空地上来回走着,这是一条浑身发亮、让人望而生畏的黑贝,它精干的身体和缎子一样的皮毛充分显示着它的高贵和不
羁。
充满了智慧和警觉的狗的眼睛。
5、日内 屋内
父亲在系邮包的搭扣了。
从厨房里传来母亲清脆的洗碗的声音。
儿子伏在桌上,看父亲为他画一张草图。
父亲:来回一趟,223里,要占3天,中间歇两个晚上。
儿子:我知道,你来了回了的,我还不知道?
父亲:(没理会儿子,继续说自己的)第一天,就是今天,你要走80里上山路,翻过天车岭,到望风坑,九半垅,住下。明天一早起
身,要赶到寒婆坳,再过摇掌山,葛藤坪,然后到大月岭,住下,这又是80里。第三天起早一口气下山,还是80里。
儿子:我第一天要是能多走点儿,没准两天就能赶回来。
父亲:干上了,就不是一天两天,三趟五趟……
儿子:(打断)我知道。
儿子折好图装在身上。
父亲敏感地意识到儿子不爱听,便立刻停了下来。
6、日外 门外
狗仍在来回走动,它有些烦。
7、日内 屋内
父亲理着绳子。
父亲:我嘛,早晚是要退休的,班也是你自己愿意接的,可这是个苦差事,说不定你
干不了多久就要后悔。
儿子在照镜子,没太把父亲的话当回事。
镜子里出现了母亲的身影,手里在收拾东西。
母亲:现在吃穿不愁了,当农民也没有什么不好。你爸回来了,你要想当工人,就进城去当嘛。
儿子:妈,你不懂,乡邮员是国家干部,我接班和进城打工可不一样,过几年我也是
国家干部。咱们家一定得有国家干部,妈你说是不是?
父亲:我算什么干部,我们支局长才是个股级。
儿子:当个支局长也不错,他原来不就是个乡邮员?
妈:山路难走,妈比你知道。
母亲也照了一下镜子,脸上有一点忧郁,又有许多向往。
父亲拿了绳子去捆邮包。
父亲使足了劲要把邮包捆的紧些。
儿子弯下腰,从父亲手中接过绳子,轻轻松松地把绳子煞的很紧。
8、日外 院内
东边越来越亮,曙光穿透了晨雾,把院墙、屋檐涂抹得明晃晃的。
狗的身姿也愈发地清晰了。
听见响动,狗一回身。它看见儿子从屋里走出来,肩上背着大邮包。狗愣了一下,它
走到跟在儿子后面的父亲身边,目光里充满了疑问。
父亲拍了拍它的头。
狗还是看着他,又看了看儿子。
儿子已拉开了院门。太阳光一下子就射了进来。在狗看来,这是一个既高大、又陌生
的背影。
9、日外 院外
门外便是路。
狗一直守在父亲身边。
父亲:(蹲下身,看着狗)老二,从今天起,我不进山了,支局长不让我干了,虽然
我还不算太老,可我的腿疼老治不好。他们让我退休,我退,你不能退。你得带路,得
招呼人,得跟他做伴儿,听见了没有。
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很低,有些伤感。
狗的屁股上轻轻的挨了一脚,它往前趔趄了两步,回头看了一眼踢它的儿子。
儿子:老二,咱们走。
老二又转回父亲的身边,没有跟儿子走的意思。
父亲:老二,该进山了,听话。
狗抬起头看了父亲一眼,眼里是不满和疑惑。
父亲:没你不行,他路不熟。
已经走出几步的儿子回过头来。
儿子:老二,过来,别等我用链子拴你。
父亲想起了什么似的返身往回去了。
狗也跟他回去。
儿子:老二,你回来,小心我揍你。
老二回头看了儿子一眼,儿子对老二做了一个手势。
狗一扭身,进门去了。
儿子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儿子:没你我还省心呢,(对院里)我走了。
儿子往上纵了纵邮包,大步走了。
儿子背着邮包过了桥,他朝自家门口看了一眼。
父亲再次出现在门口,他已穿上了出门的衣服,狗依然跟在父亲的身边。
母亲站在门口。
母亲:等等你爸,他要跟你走一趟。
儿子:妈,你有事就找许万昌,我托付过他了。
母亲:路上当心,别喝脏水。
这时父亲已上了桥,老二跟在他的身后。
父亲:(对老二)妈、妈的,叫得亲。
父亲朝儿子走去。
狗跟在一边。
母亲目送着一老一小的背影。
10、日外 进山的路
一条路通向远方,两边是水田。
太阳已经出来了,红红的一片追在他们的身后。
狗走在父亲和儿子的前面,父亲和儿子两个长长的影子罩在它的四周。它下意识的躲
开更高、更大的那一个,靠近更熟悉的那一个。
身后那个年轻的身影加快了脚步,罩住了狗。
老二的屁股上又轻轻的挨了一脚。它往前跑了两步。
儿子:老二,怎么慢吞吞的?
父亲:它晓得路长,暴食无好味,暴走无久力。
儿子:我看是陪您走得久了。
11、日外 进山的路
迎面就是山,山如同一个屏障,挡在父子两人的面前。小路朝山里伸展开去,山的上半部,依然罩在雾里,进山的路却很清晰。
这时,可以听见山里传来的鸟叫声,儿子用双手比画成望远镜,朝山里搜寻着。大山对于他来说,虽不陌生,但依然好奇。
山势崎岖,一望无边。
12、日外 山里
晨雾在散,在飘,在没声响的奔跑着,朝一个方向劈头盖脸的倒下去,最后留下一条丝带、一帕纱巾、一缕青烟。
眼前的景色突然清晰起来,山、山坳里的梯田。
13、日外 山路上
父子两人沿着山间的石径向上攀,和苍茫的大山比起来,两个人的身影显得很小,狗的影子就更小了。
14、日外 山路上
山路越来越窄了。狗的身手很敏捷,它沿着石径轻巧的向上走,走过一段,便回过身来看看后面的父子两人,它有些轻视的瞥着有点
手忙脚乱、不时把邮包往上纵的儿子,儿子这时也顾不上再搭理它了。
父亲走在最后,大邮包在他的眼前晃晃悠悠的。
父亲:老二,别跑快了,他还没有走惯。
儿子:我没事。
偶尔有山民下山,肩上背着背篓之类的东西。
儿子有些笨拙地和对方互相让路。父亲告诉他,这种时候,两个人都要向右侧身,儿子一边走,一边练习向右侧身让路的动作;在狗
看来十分可笑。
15、日外 山坡上
阳光耀眼,山中的景物也清晰起来。
父子两个登上了一道山坡,路平缓了一些。
[画外音]
儿子:越往上走,邮包越重,背着它走三天,真够我受的,好几次想放下喘口气,可总不能一上来就让我爸觉得我干不了。再说,我
爸这岁数都背的动,我也不能就这么服软,他不说歇,我就不歇。
父亲:老二,歇一下。
老二停下脚步。
儿子"咚"的放下邮包。
父亲:慢放。
父亲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儿子咧着嘴揉着肩膀,又使劲活动着双臂。
父亲则敲了敲腿。
两人不约而同地:
父子:累吗?
两人又都停顿了一下,不知下面该说什么,儿子兀自笑了,又扭过头去看山。
儿子四下眺望,对视线之内的景色感到很新奇,对视线之外的景色也十分向往。他又把手比画成望远镜。
父亲在看儿子,也挺新鲜的。
父亲掏出一支烟来,独自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父亲:(一边捶腿)一片茅草阻河水。我老了吗?
狗听到父亲的话,马上回过头来,跑到父亲的身边,它已经习惯于做父亲的听众。
儿子:(头也不回地)支局长不是说了,这是组织上决定的。
狗知道父亲今天有了说话的对象,不是在和它讲话,失望地扭头走开了。
父亲:蜈蚣也吃了,叫鸡公也吃了,还花了局里那么多药费,怎么就不见效呢?
儿子:支局长不是说了,你退了休,一样可以治病。
父亲:(不快地)我不是在说治病。
儿子:你就是在说治病嘛。
父亲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父亲:老二,过来。
狗扭过头,高兴地跑到主人身边,它对两人的话不投机多少显得有点幸灾乐祸。
父亲指了指自己的腿。
老二懂事的趴在地上,让父亲的腿放在自己的身体。
父亲把水倒在手心里让老二喝。
儿子回过头来,接过父亲的水壶喝了几口。
儿子:你回吧,我一个人能行。
父亲:一出太阳,这山里就热。
儿子:你放心,我晓得走的。俗话说,路在嘴巴上。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站直了身子。
父亲:老二,赶路了。
狗熟门熟路的走在前面,父亲不理儿子,继续向上爬。儿子背了邮包,自己跟自己笑了一下。
16、日外 山间
阳光在一笔一笔地勾勒着山的轮廓,把山尖染成金色。这时刚才走过的山脚又被雾遮住了,没着没落的山好象浮在水中。
17、日外 山路上 
父亲、儿子和狗继续向山上走,狗仍旧在最前面。 
儿子一边走,一边拧着一个小半导体,不多的几个台换来换去,没有什么可听的,还有杂音。 
儿子就关了。 
儿子:这山里走几里路见不到一个人,就是神仙也要闷死了。(回头) 
神仙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到哪都不方便。 
父亲:神仙会腾云驾雾。 
儿子:(一边爬一边喘)我要是会腾云驾雾,别说这点儿邮包,早就改变山区面貌了。 
儿子脚下一不留神,趔趄了一下。 
父亲:这话说得离谱,人可不敢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我看你,能把邮件送好就不错了。 
儿子又打开半导体,找到一个唱流行歌曲的台。 
儿子跟着小声唱起来,渐渐的,他的声音盖过了半导体。 
老二回头看他。 
儿子也回头。 
儿子:你一个人走路唱不唱? 
父亲:不唱。 
儿子:闷不闷? 
父亲:看着脚底下。赶路嘛,有啥闷的? 
狗突然叫了起来。 
儿子:老二见我唱,它也唱。 
父亲:它不是唱,是报信呢。 
果然就到了山顶,可以看到山腰里零零星星的村落了。 
18、日外 山顶 
在一块大青石上,父亲把邮包打开,把放在最上面的邮件和报纸拿出来,捆成一个小包,又把邮包捆好。
父亲:那就是望风坑了。这包邮件全是他们的,每次送到村委会,要发走的邮件也在村委会。不过你要记住,倘若有葛荣的信,你要
单独拿出来,弯两里路送到她家去,她家和村秘书家打过架,秘书不给她转信,她丈夫在外面当木匠,盼信盼的心焦。还有,王五行
是一个瘫痪,他大儿子在部队,要是有了汇票,你要亲手交给他,他那在家的细仔不正路,以前瞒着他取过汇款。 
父亲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父亲:都记住了? 
儿子:记住了。 
父亲:你可要上心做,这山里的人,指望着咱们呢。 
儿子:(眼睛转向山腰上的村落)他们是不是很盼着你来? 
父亲:那当然,几天不见省长没关系,几天不见我可不行。 
儿子开玩笑地作了个仰视父亲的动作,但他确实被父亲的叙述所陶醉。 
父亲:老二,我们下山。 
19、日外 下山的路 
父亲、儿子与狗的背影,步履显得轻快多了。 
小村在望。 
[画外音] 
儿子:他们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层层叠叠的民居。 
父亲:他们都是神仙的后代吧。 
20、日外 山村小路 
太阳挂在树梢上,碎碎的树影铺得东一片、西一片。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山排列着,四下静悄悄的。 
狗的主观镜头:一级一级高高的台阶。 
狗熟门熟路的进村。 
儿子不时东张西望,一是因为第一次来,同时他也期待着他们的到来在小山村引起的震动。村里没有见到几个人,偶尔有人经过,和
父亲打着简短的招呼。 
父亲的回答也一样的简单,也就是"来了"、"刚到"之类,如果人家用询问的目光看儿子,父亲就补充一句"我儿子",人家就冲儿子笑笑,
没等儿子收起笑容,人家就已经匆匆走远了。儿子有些失望,他所期待的轰动并没有出现,那表情就象一个初次登台但没有得到掌声
的演员。 
父亲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告诉儿子一些他应该知道并且应该记住的事情。 
老二嫌他们走的慢,有点不耐烦了。它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往前走。
21、日外 村中 老二走过一家院外,院外层层叠叠,有一些摞在一起的兔笼。在狗的眼里,这些兔笼很大,里面的兔子也怪里怪气的,它有些怕,往
前几步,往后几步,又大叫了起来。 
父亲:老二,别叫了,别吓唬兔子。村里还靠它们致富呢。 
老二住了嘴,没精打采的走了。 
父亲:(对儿子)下次你也要提醒它,它老是不习惯这些笼子。 
22、日外 村委会门前 
拐过一个小弯,就是村委会的门外。 
父亲伸手推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静静的。 
23、日外 村委会院内 
这是一座颇有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很古旧,但很有情调。院子里也没有人。 
狗到一边的一个水槽中喝水。 
父亲又推开照样虚掩着的屋门,屋里也没有人。 
24、日内 村委会屋内 
儿子背着邮包,高高大大的在狭小的屋子里转不过身来。 
父亲:把邮包放下,坐下,边歇边等。 
儿子:(放下邮包四下望着)怎么没有人? 
父亲:大白天的,谁能专门在这里等你来?我们又不是来视察,要人家夹道欢迎。 
儿子:那我们要等多久? 
父亲:老二一叫,就知道了。 
儿子不再说什么,打开那包邮件,分好了类。 
父亲从什么地方熟门熟路地找出了一支竹烟筒,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25、日外 村委会院里 
院门一响,狗叫了两声。 
从门外匆匆地跑进来一个中年汉子,他一边快步朝屋里走,一边把卷得高高的裤腿放下来。 
26、日内 村委会屋内 
汉子跨进门来。热情地。 
汉子:来了? 
父亲:秘书,又上山了? 
汉子:想盖房呢,备料去了。老二叫的时候,我在那儿,一路冲了下来。 
汉子用手指了一个高不可攀的位置。 
儿子的表情有些惊讶。 
父亲:这是我儿子。 
汉子一边手忙脚乱的给他们倒水,自己先喝了几口,又递给父亲,扭过头来冲儿子笑,再递给儿子 
一杯,那笑容够纯朴。 
儿子却故做严肃的要他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字。 
汉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一边签,一边用疑问的目光看着父亲。 
父亲:以后我这条邮路,就由他来跑了。 
汉子:那你呢?要当局长了吧。 
父亲:我么,以后愿意来,自然还可以来。 
汉子:外面来我们这里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的表情不太自然。 
父亲:我还没有嫌久,你倒嫌久了。 
汉子:儿子都这么大了,你是不该受这份辛苦了。 
父亲:好了好了,把寄出的邮件拿了来,我们赶路了。 
汉子:学校王老师那里有个什么报名表要交出去,昨天没有送来,我去取一下,这就回来。 
象匆匆来一样,汉子又匆匆地走了。 
27、日内 屋里 
屋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父亲低下头去抽烟。 
儿子伸过手去。 
儿子:我来试试。 
父亲:我还不知道,你也抽烟。 
儿子:你不常回家,你回来,我就不抽。 
父亲笑了一下,咳起来。 
父亲:老二呢?老二。 
老二从外面跑进来。 
父亲指了指腿。 
老二趴下,让父亲的腿跷在它身上。 
父亲:(对儿子)你以后可别跟我学,为了抄近路老是蹚冷水,落了病不好治。 
儿子:你蹚冷水谁知道? 
父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深深吸了一口烟。 
父亲:这条路,就我一个人跑,我又不能整天跑到领导面前去叫苦。一个月前,支局长陪我跑了一趟,他掉了眼泪,说他该死,怎么
当了两年支局长就没想到这条路这么苦,他说他要给我请功,没有想到他一面拉你去培训,一面要我写退休报告。 
儿子:那乡里村里的,也不给你写封表扬信? 
父亲:写倒是写过,我没让他们寄。哪有自己给自己投递表扬信的,再说,乡亲们长年累月地在山里,谁又表扬他们了?你也记住了,
不兴自己喊苦,不象条汉子。 
父亲:走,我们出去迎迎他。 
父亲站起来的时候有些吃力,儿子想扶一下,手伸出去了,但没有碰到父亲。 
儿子背起邮包,跟在父亲的身后。 
28、日外 院内 
老二冲到院门前,但他没有钻出虚掩的院门,而是转回身来看父亲。
28、日外 院内 
老二冲到院门前,但他没有钻出虚掩的院门,而是转回身来看父亲。 
父亲一把拉开院门,一愣。 
29、日外 院外 
院门外面的石阶上,围了一群人,大家的脸上都露着憨厚的笑容。 
儿子背着邮包站在门口,也愣住了。 
30、日外 山坡上 
山坡上,中年汉子取了信朝这边跑来,他的身后跟了一串儿高高矮矮的小学生。 
31、日外 村委会院外 
儿子和父亲站在门口。 
站在斜坡和平地上的乡亲们看着他们。 
父亲:(对儿子)来看你的。 
儿子:看我干吗? 
父亲:没见过你吗。 
儿子:那我该怎么办? 
父亲:你不是等着人家欢迎你吗? 
儿子:我没有……真没有想到……这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儿子窘迫得脸都红了,不知该怎么办。 
父亲:(对大伙)这是我儿子,以后他跑这条邮路了,你们有什么事,就找他,找他就跟找我一样。 
儿子使劲点了点头。 
乡亲们还是看着儿子笑。 
小学生们挤进人群,脸上的笑更动人一些。 
父亲从汉子手中接过信,小心的放进儿子背上的邮包。 
父亲:忙吧,我们也该走了。 
汉子:行了行了,以后有的看。(对身边的孩子)快回去上课,撒尿撒到村委会来了。 
孩子们又踢踢拖拖地往回跑了。 
大家让出一条路,笑眯眯地看着父子两个上路。 
老二已经等在前面了。 
儿子不断的回过头去,向乡亲们挥手告别。 
父亲却一直不敢回头。 
走出好远,乡亲们还在。 
32、日外 山路上 
老二走在前面。 
儿子不知道从哪捡了根树枝插在邮包上,把小半导体挑着,在父亲眼前晃来晃去。半导体里在播放着热闹的广告。 
在他们的脚下,有曲曲弯弯的公路,公路上偶尔有汽车经过。 
儿子:其实这样的路段,可以搭便车的嘛。 
父亲:邮路就是邮路,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儿子:可象这样没有人家的地方,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这么走。 
父亲:这么走踏实,有准头,你以为公路上的汽车都是给你预备的? 
儿子: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父亲:我才不会去站在路边给人家陪笑脸。 
儿子:那也可以搭班车呀,花钱买票没有问题吧。 
父亲:就那么几个站,几趟车,还没有我准时。 
儿子:摸摸规律嘛。 
父亲:(生气了)邮路就是邮路,象你这么整天想着投机取巧,还跑什么邮路? 
儿子:我投机取巧?以后直升飞机落到山顶了,咱们还这么走啊走的,谁还要你送信? 
父亲不说话了,儿子也不说话了。广告又浮了上来,父亲一把扯下树枝,关了半导体。 
儿子也生气了,独自加大了步子,朝前走了,没几步,就把父亲和狗落远了。 
他们就这么一前一后,离的老远。 
33、日外 山里 
儿子一个人在山路上走,他回头看了一眼,没有父亲和狗的影子。 
儿子继续向前走。 
拐过一个弯,儿子又回头看,没有父亲和狗。 
儿子有些不安,他放慢了脚步,最终停下脚步。把邮包靠在山石上,等着他们。 
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过来,儿子有点紧张了,他开始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 
34、日外 山里 
等他拐回两个弯,已经有些着急的时候,看见老二独自站在路中间。 
儿子:老二,人呢? 
老二看着儿子,不说话。 
儿子:他去哪儿了?你怎么回事? 
老二还是看着儿子,不说话。 
儿子着急地向四面张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父亲从路边的树林中走出来,一边走一边系着裤带。 
儿子长出了一口气。 
父亲却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父亲:老二,走吧。 
儿子无可奈何地跟在他们的后面。 
35、日外 山中 
正午的阳光透过树梢,把四下里分割的明暗分明。 
一个岔路口,老二习惯的走了大路。 
父亲:老二,走这边。 
一边走一边看图的儿子有些不解。 
儿子:进村怎么不走大路? 
父亲:我有封信要送。 
儿子:哪封? 
父亲:在我身上。 
父亲说着走到了前面。 
儿子和狗跟在后面。
36、日外 小屋前 阳光和阴影勾勒出小屋的明暗。 
独处的小屋显得有些凄凉。 
屋前的阳光里坐着一位老人,她的脸上刻满了沧桑,一双粗大的、操劳的手放在膝上。 
她的眼睛注视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地方。 
她好象听到了什么。 
老人:是老二来了? 
她的两只手在身边摸着什么。 
老二却远远地站住了。 
父亲走上前去。 
父亲:五婆,还好吧? 
老人:好,好,你快坐。稀饭在罐子里,老二,给。 
老人把摸到的什么吃的东西朝老二扔去,却扔到了儿子的脚下。儿子发现老人看不见,十分惊讶。 
他把吃的东西踢给老二,朝前走了两步。 
父亲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老人。 
父亲:五婆,你的信。 
老人一把接过,用大手小心地抚摸着信封。 
儿子发现,信封上有邮票,却没有地址,是一片耀眼的空白。 
儿子朝前跨了一步。 
父亲用手挡了他一下。 
老人:谁呀?是会计吗? 
父亲:五婆,是我儿子,以后你的信就由他来送了。 
老人:(有些迟疑)他送,行吗? 
父亲:五婆,他年轻着呢,我们都老了。 
老人:我老了,你不老,你不是才47岁吗? 
父亲:您记性好,我来的那年47岁。 
老人小心的撕开信封,抽出信纸,当然那也是一张白纸。 
老人把信纸抖开,抚平,里面有10元钱。老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她仔细的把钱收好。 
老人把白纸朝父亲递了过来。 
老人:念吧。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 
父亲:(念信)奶奶,您好,您的身体还好吧,眼病没有犯吧,腰痛也好些了吧? 
老人:问了多少遍了。 
父亲:我这里一切都好,我的工作也十分繁忙,一时还抽不出时间来回去看您。您在生活上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告诉送信的乡邮员,
他会尽力帮您解决。 
父亲说到这里,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老人:他老让我有事找你,下次你写信告诉他,乡邮员换人了。 
父亲:五婆,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乡邮员换了我儿子,他做和我做是一样的,你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他,(父亲把信纸递给儿子)
让他给你接着念信。 
儿子接过信纸,心情有些复杂。 
儿子:(念信)您一个人在山里住,真是不容易,城里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真应该接您出来看看,让您安度晚年…… 
父亲捅了儿子一下。 
儿子抬起头,老人在使劲揉着眼睛。 
儿子:(迟疑了一下)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人:完了? 
儿子:完了。 
儿子把信递给老人。 
老人把信装进信封,仔细收好。 
父亲:五婆,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老人:没有,会计刚刚来过。 
父亲:那我们走了,回信我会替你写好。 
老人:让你儿子写吧,听他念信,就好象听见我孙子说话一样。 
儿子有些感动,他在老人面前蹲下身来,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 
儿子:五婆,我会再来看你。 
老人:我的信多,你得常来。 
父亲:老二,走了。五婆,我们走了。 
老人挥了挥手,雕塑一样的坐着,听着脚步声渐渐远了。
37、日外 山中 父子两个还是一前一后。 
儿子:她的孙子为什么不给她写信? 
父亲:五婆的儿媳妇难产,孩子是她用米汤喂大的,结果成了这个方圆几百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我还记得我给他送来录取
通知书那天,他哭着跪在地上,他说,我要走了,这不是在做梦吧。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每年新年寄一张贺卡,春节寄一张汇款
单。城里人是忙,可他哪知道,他爸死后,他奶奶除了想他,就没有别的念头。我也是没办法,才想了这么个笨主意。你也记着,过
个十天半个月,就去看看她,给她随便念上几句。 
儿子:你交代的我当然可以去做,可要不是我跑这条路怎么办?换了别人,谁会象你这样? 
父亲欲言又止。 
38、日外 山中 
山色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幻,从浅灰到深蓝,分成了不同的层次。青山在桔色的夕阳之中,有说不出的美丽与动人。 
39、日外 村头 
村子坐落在山间难得的一片缓坡上,黑色的屋顶与木质的楼阁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一条小溪缠缠绵绵地绕村而过。 
老二终于找到可以飞奔的平地,它跑了起来,跑得很舒展,很漂亮。 
老二在田埂上舒展的跑过。 
老二跑向一个在溪边的菜地里挥着锄头的身影。 
儿子也打起了精神,加大了步子。 
40、日外 地头 
老二跑到低头干活儿的人身边,使劲地摇着尾巴,在她的身边绕着圈子。 
干活儿的人直起腰来,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身上穿着侗族特色的日常服装,漂亮的大眼睛闪着光。她朝老二跑来的路上寻
找着乡邮员。 
41、日外 路上 
暮色里,是儿子高大的身躯。由于是在田埂间的小路上走,父亲的身体完全被儿子遮住了。 
42、日外 地头 
姑娘看得有些发愣,她不知道朝她走来的这个年轻小伙子是谁,可他又确实是朝自己走来的。 
老二在姑娘身边绕着圈表示好感,姑娘竟浑然不觉。 
儿子越走越有精神,因为他也看清了姑娘漂亮的大眼睛。 
儿子走近,面孔越来越清晰了,这张年轻英俊的面孔也是很容易让女孩动心的。 
忽然,父亲一步没踩稳,一只脚踏进了田里,这样,他才从儿子的身后闪了出来。 
43、日外 田间 
这一闪,也让姑娘的脸上绽出了美丽的笑容。 
44、日外 田间 
父亲站在姑娘和儿子中间。 
父亲:这是我儿子,刚上任的乡邮员,今年24岁。 
儿子看了父亲一眼,好象在说:说这干吗? 
姑娘:是不是他管老师叫爸,挨了他XX的打? 
儿子不好意思了,他又看了父亲一眼。 
父亲:那还有错?(对儿子)我第一次到她们家住的时候,她才这么高(用手比画),她姐姐这么高(用手比画)。 
这回轮到姑娘不好意思了。 
姑娘:老二,走,咱们回家。 
姑娘扭着腰肢走在前面。 
45、日外 进村的路上 
村中有人燃起了篝火,映红了一片天空。 
父亲:今晚村里有事? 
姑娘:最好你们中午没有吃得太饱。 
46、夜外 村里 
热闹的婚礼。 
全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四周点起了火把和篝火。 
有人在唱着很古老、很纯朴又有点忧伤的喜歌。 
父亲和村里的重要人物坐在一起,不管谁递给他酒,抬手就喝。 
儿子则和年轻人凑在一起,身边是田里遇见的姑娘。 
大家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 
新郎和新娘穿着民族盛装,脸上是羞怯的喜悦。 
他们两个被大家围在中间,挤在一起。 
47、夜外 村里 
年轻人围着篝火跳起了民族舞,热情的音乐和着欢呼声此起彼伏。 
父亲和上了年纪的人坐在一起,看着自己的儿子。 
儿子的脸上放着光。 
父亲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好好看看儿子的机会。 
儿子和田里的女孩在一起跳舞。 
父亲看着他们俩…… 
48、[闪回]日外 山路 
大雨滂沱。 
年轻时的父亲艰难地走在山路上。雨衣包在邮包上,他自己淋着雨。 
父亲抬头望着山顶。 
电闪雷鸣。 
49、[闪回]日外 山顶 
父亲艰难的上到了山顶。 
山顶上,年轻时的父亲正在找地方避雨,突然发现一个年轻的女孩和她的大牛,女孩的腿摔伤了,流着血,女孩在哭。 
50、[闪回]日外 山顶 
父亲要把女孩抱到牛背上,女孩坚决不肯。 
父亲只好把邮包放到牛背上,自己背起女孩。 
年轻力壮的父亲背着女孩下山。 
女孩在父亲背上哭。
51、 父亲背着女孩来到村口。 
他在和女孩说着什么,逗女孩开心。 
女孩娇羞的捶着他的后背。 
村头,乡亲们正在准备出来找女孩和牛。很多人穿着蓑衣。 
女孩赶快从父亲的背上下来,躲在他的身后。 
但所有的人似乎都更加关心牛的平安,围在牛的身边。 
父亲不看牛,只看着女孩…… 
女孩和父亲对视,笑容更加灿烂。 
52、[闪回]日外 家乡 
乡间小路。 
父亲和一排穿着崭新邮递员衣服的小伙子每人骑着一辆自行车,父亲的车把上挂着红花,后座上坐着穿了红衣服的姑娘。 
53、[闪回] 
父亲背着邮包要上路了,姑娘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目送他走远。 
父亲朝家里跑着,这时姑娘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她依然在眺望着。 
[闪回完] 
54、夜内 村里 
热闹的舞还在跳着。 
姑娘和小伙子对视的时间越来越长。 
小伙子想起什么似的朝坐着的人们望去。 
父亲已经在热闹的人群里守着火堆酣然入睡。 
55、日外 村中 
又是一个清晨,山中的黎明。曙光冲破群峰与密林的遮挡,照射到村子中高大的景物上。 
少数民族的木楼前,老二舒展着它漂亮的身体。 
父亲循着叽叽嘎嘎的说笑声,发现儿子和女孩正在灶间的炉火边上一边说笑,一边煮饭。 
女孩正在用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器具做着什么。 
儿子在播着小半导体,选中了一个音乐台,然后把小半导体放在灶台上。半导体以又大又难听的声音在播着音乐。 
女孩顺手拿了一个小罐子扣在半导体上,声音一下子好听多了。儿子很惊奇,他把小罐拿开,又放回,放回,又拿开,半导体的声音
果然不同。 
女孩一副"这有什么"的表情。 
父亲笑着摇了摇头,独自走开了。 
笑声还跟在他的身后。 
56、日外 山路上 
父亲、儿子和狗还没有走出平地,所以都比较轻松。儿子又掏出图来看。 
父亲:从这儿开始,就顺着一条路走。 
儿子:一条道走到黑。 
父亲:侗族姑娘性子烈,你说话可要当心。 
儿子:我没说什么。 
父亲:说出来,就得算数。 
儿子:看你想到哪儿去了。我向她了解一些情况。 
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一边走,一边折着手里的纸。 
父亲:(独自走在前面)我每次进山,只要看见她,我在心里面说:要是哪天,我儿子看到你,一定迈不动腿。 
父亲爽朗的大笑起来。被窥破了心事、同时也被父亲的真诚打动的儿子也笑了。 
儿子:(有些陶醉地)她和咱们那里的女孩不一样,您知道她昨天晚上喝了多少酒?照样跳舞…… 
儿子的话停顿了一下,父亲回头看他一眼。 
儿子:也许我不会娶一个山里的姑娘。 
父亲:为什么? 
儿子没有说话。 
父亲:你嫌她们见识少? 
儿子:她见识一点都不少,刚才她把小罐往半导体上一扣,立体声了。 
父亲:那是嫌她们穷? 
儿子:不是。 
父亲:那为什么? 
儿子:我怕她们也象我妈,离开了这里,一辈子想家。 
大山,苍苍茫茫,重重叠叠,山里的人,隐在其中,和山村融为一体。 
在他们身边的山坡上,几个少数民族的山民缓缓地走过。其中一位少女用至真至纯的目光看着父亲、儿子和狗。 
父亲无言,眼中有些湿。山歌飘浮在山中。 
儿子:小时侯,妈老是给我讲山里的事情,我就问她,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父亲:你妈怎么说? 
儿子:她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象脚放在鞋里,舒服。 
山歌浮上来,飘过去,伴随父子对同一个女人的想念。 
两人站着,望着山民们走远。 
父亲:你妈跟了我,等了一辈子。 
儿子把手里的纸飞镖扔下山谷。 
飞镖轻轻地滑行。 
儿子:老二,走了。 
父亲没有动,他看着飞镖在往下飞。 
儿子回过头,看着父亲。
57、日外 溪边 一道溪水奔流而下,水湍急曲折,有丈余宽,溪中一些深深浅浅的石块露出水面。 
父亲、儿子和狗站在溪边。 
父亲:(指点着)从这里过可以少走8里路,可山里水凉,村里的人都要往上绕一段。水大的时候,这里就不能过了,要再往上走一
段,老二知道。 
儿子听得不太认真的样子。他已经开始卷裤腿了。 
父亲:邮包要顶在头上,这样才安全,还能保持平衡。让老二在前面走,它能替你挡着水。 
儿子:放心,我是在江边上长大的。 
父亲:能游江,可不一定能过好溪,不一定能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脚跟。你肩上的东西可不是自家的米袋。 
儿子:你怎么好象老是不放心我?你这么多年不在家,我不是好好的? 
父亲:这可不一样。 
父亲也把腿放在一块石头上,开始卷裤腿。 
儿子:你不要下水,有我在,你不要再下水了。 
父亲:没关系,我走惯了,也不在乎多走这一回。 
儿子把父亲按在石头上坐下。 
儿子:好啦,享受一次嘛。 
儿子顶起邮包,下了水。 
儿子试探着朝水里走去。 
在他的身后,父亲听话地坐在大石头上,老二蹲在他的身边。 
父亲:老二,我一辈子独来独往,没有享受过。 
58、日外 溪中 
儿子在过溪,他走得很稳,急流也奈何他不得。 
儿子的腿变成了鲜红色。肌肉清晰可见。 
流水奔涌。 
父亲盯住儿子的背影。 
儿子登上了对岸,在干地上放好了邮包。 
儿子朝父亲挥了挥手。 
59、日外 溪边 
儿子背朝父亲,双手朝后抄了过来。 
父亲伏在儿子身上。 
老二非常主动地朝前窜去,先跳下水去。 
60、日外 溪中 
老二拼命地迎着水流,抵御着急流的冲击,为了给儿子减轻一些冲力。 
儿子一步一步试探着迈步。 
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手指轻轻摸了一下儿子脖子后面的一道伤疤。 
儿子痒得缩了一下脖子。 
父亲奇怪地仰起头,眼睛眨个不停,他怕眼泪会落到儿子的脖子上。
61、日外 溪边 老二率先冲上岸去,它象黑缎子一般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 
儿子轻轻放下父亲。 
父亲转过身去,抹了一把眼泪。 
儿子佯作不觉。 
儿子:你还没有一只邮包重呢。 
父亲:老二跑得多欢,它一跑就暖和了。 
62、日外 林边 
顺着父亲的视线望去,老二正飞快地朝溪边不远处的树林中跑去。 
阳光在它黑亮的脊背上跳跃。 
它舒展的肢体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63、日外 溪边 父亲掏出烟来,递给儿子一支,又拿了火柴给儿子点烟。火柴划了又划,就是划不着,还是儿子接了过去,先替父亲点上。 
64、日外 林边 
老二拖了很大一根树杈子跑了回来。 
父亲:老二,放在这儿。 
儿子:它这是干什么? 
父亲:它弄了柴来,让你烤火的,我每次过了溪都在这里烤一烤。 
儿子:我用不着,还是赶路吧。 
父亲:烤烤吧,老二的一点心意。 
65、日外 溪边 
火着起来了。火光中,一切都有些变形。父亲、儿子、狗,隔着火堆,谁看谁都有些模糊。 
狗很舒服地趴在地上。 
父亲:我刚才见你脖子上有个疤。 
儿子:早的事了。 
父亲:我怎么不知道?怎么弄的? 
儿子:好象是15岁那年,扛了犁从地里回家,犁头滑下来,扎了一下。万昌用自行车驮着我到公社卫生院缝了6针。 
父亲:(有些生气)我回来,你妈也没说起。 
儿子:我不让妈说的,没什么好说。 
父亲:生你的时候,我跑外线,3个月才回家一次。生你的当天,你妈写了封信给我,别看我整天给别人送信,写给我的信,只有那么
一封。这么多年,你妈就给我写过那么一封信。我高兴得不得了,把吃饭的钱都给大家买酒喝了。 
儿子隔着篝火望着父亲,父亲的形象有些模糊。 
66、[闪回]日内 家中 
父亲背了大大的包从外面回来,三四岁的儿子怯生生地躲在屋角里不肯出来。父亲一进门就找儿子,到桌子下面、床后边去找。 
儿子躲在屋角不出来。 
父亲在自己的大邮包里翻,索性把邮包里的东西都倒在地上。儿子看到了父亲为他买的鞭炮、灯笼和玩具手枪,儿子一下子扑了过来。 
父亲抱起儿子,一下子把他举得老高。 
父亲举起儿子的时候,儿子便可以看到站在父亲身后的母亲在偷偷地擦眼泪。 
父亲把儿子放到自己的脖子上。 
67、[闪回]日外 街上 
节日。 
到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 
红红的对联、福字,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口。 
儿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看戏。 
儿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逛街。 
儿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放鞭炮。 
儿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 
68、日外 篝火边 
柴已经快要燃尽了。 
儿子两只大脚也烤暖了。 
儿子:爸,该走了。 
父亲:你说什么? 
儿子:我说,爸,该走了。 
儿子到溪边打水扑火。 
父亲:老二,听见了?他喊爸了。 
69、日外 山中 
崎岖的山路越来越窄,一点点向上盘旋、延伸。 
起风了,山风发出很大的声响。 
整个树枝在大幅度地摇摆着。 
太阳也变的惨白。 
70、日外 山路上 
由于刮风,上山显得困难多了。 
父亲、儿子、狗都弓起了身子,低着头走路,彼此不再交谈。 
儿子走几步就停下来回头看看父亲,父亲朝他摆手,意思是让他先往上走。 
老二在最前面带路,一直尽职尽责。 
路越来越陡了。 
土石开始有些松动,一脚踏上去,有碎石滑落。 
儿子有些紧张,他使劲往上耸了耸邮包。 
儿子:爸,你行吗? 
父亲:往上走吧,我在后面,你放心。 
儿子:这路怎么这么陡? 
父亲:原来有条好路,后来下雨冲垮了,只好从这里过去,就快修好了。 
儿子:你小心一些。 
71、日外 山路 
山路突然窄了一段,一面是山,一面是陡坡,儿子背着邮包,很难走了。 
儿子双手攀着石阶,弯着腰向上爬。 
父亲:把邮包给我。 
儿子:这次给你,下次怎么办? 
老二过去了,返身看着他们。 
儿子试探着向前走。 
这时,老二突然叫了几声。 
儿子猛地抬头。 
只见一条又粗又长的大绳子从空中飞降下来,绳子翻滚着,扭曲着,轻盈地落了下来,落到了儿子的面前,并继续向下延伸。 
从上面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传来一声呼啸。呼啸声在群山之间有长长的回声。 
儿子一把抓住粗粗的绳子。 
向上望去,那绳子牢牢地牵着他们的手。 
72、日外 山顶 
儿子终于攀上了山顶,绳的另一端绕在一块大石头上,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使劲揪着绳索的另一端。 
老二围着他转。 
小男孩看到儿子,有些愣。 
儿子返身弯下腰,把父亲拉了上来。 
小男孩亲热地叫了一声"爷" 
父亲一边往上拉绳子,一边说。 
父亲:转娃,谁让你来的?这么大风。谁让你来这山上等我? 
转娃:有风更要来嘛,我爷爷说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爷爷说,你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不能让你为我们再滚下山一次。 
儿子望着来时的路,心中很不平静。听了转娃的话,他更加体会到父亲这一辈子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父亲:你爷爷老糊涂,让你这么小的娃在山上受罪。告诉他,以后是我儿子登山了,不用你来等了。 
转娃:这是我的工作,你为我们滚下山一次了,不能让你的儿子为我们再滚下山一次。 
儿子看着憨憨的转娃,笑了。 
73、日外 山路 
儿子一边把邮件往转娃的书包里装,一边和他聊天。 
儿子:转娃,上学了吗? 
转娃:初中只上了两年。路太远,来回要翻3个山头,爹妈不让上了。我爷也说我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不用再读书了。 
儿子:那你自己呢? 
转娃:我知道他们心疼我。不上就不上,我读函授大学。我知识很丰富,高中不用读,直接读大学了。 
儿子:你读什么系? 
转娃:我非常希望有记者到山里来采访我,可是没有记者来过。我就学新闻系,以后就可以自己采访我自己。大哥,我觉得你也可以
读新闻系,你刚才和我说话就跟采访一样;再说,你读函授又很方便,不用象我这样等啊等的。 
父亲在一边绕着绳子,笑得双肩乱颤。 
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 
父亲把大绳子套在转娃的肩上。 
转娃:爷,我走了。 
父亲:问你爷爷好,让他少喝点酒。 
转娃一转眼就不见了。 
74、日外 山上 
儿子和父亲和狗继续向上走。 
儿子:你滚下山是怎么回事? 
父亲:半年前的事了,我那天在下脚岭帮他们写了个合同,出来晚了,又刮大风,滚下去后在坡下睡到天黑,搞的全村老小都打着
火把出来找我,真不好意思。 
这回是儿子眼圈发红,看别处了。 
儿子:这路真不是人走的。 
父亲:那边就要修好了。 
儿子:好也好不到哪去。 
父亲:你后悔干这行了? 
儿子:反正支局长没有说这么难走,你也没有说过。 
父亲:你又没有问过我…… 
75、日外 山上 
远处传来一声长长的呼哨。 
是转娃。 
转娃爬上一道山坡。 
转娃在山坡上飞跑。 
转娃爬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 
可以看到对面的父亲、儿子和狗。 
转娃:(大声)大哥!爷爷!是我,我在这儿。 
76、日外 沟对岸 
父亲、儿子、狗停下脚步,他们看到了转娃。 
转娃:我收到了成绩单,三门功课我两门得了优、一门良,我的作文被老师推荐给报社了。老师还要退回我的学费,老师说,老师供
我到毕业,老师还让我多多地采访。下回你们再来,我采访你们…… 
儿子使劲地朝转娃挥着手。 
儿子:转娃,一言为定,快回去吧。 
转娃一转眼便又消失了。 
儿子很激动。 
儿子:爸,你听见吗?他下次还采访咱们呢。 
父亲:他管你叫哥,管我叫爷,连基本情况都没搞明白。再说,我也没下次了。 
父亲独自走了,背影有些凄凉。 
77、日外 风雨桥 
风依然在刮着。 
父亲在桥头坐下,捶了捶腿。 
儿子在研究一个水罐。 
儿子:这水能喝吗? 
父亲:就是给过路人准备的。 
儿子:谁放在这的? 
父亲:我喝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反正每天有人来送水。这就是民风。 
儿子把水倒在手心里给老二喝。 
儿子:你在这好好歇着,微波路站好走,我一个人上去。 
父亲:老啦。 
儿子一边说,一边打开邮包,取出要带给微波站的邮件。他用一个邮件袋把它们缠起来,一下子从邮包里带出了几封信,被风卷走了。 
几封信被风刮走了。 
父亲一下子弹了起来,就朝信扑了上去。 
他奋不顾身的扑向一封信,抓在手里。 
另外两封信,在风中打着滚向桥上跑了。 
父亲又冲向前面。 
儿子抱着邮包和邮件不敢松手。他大声叫着"爸!爸!" 
父亲摔倒了,又爬起来,追着信。 
信还在向前跑。 
父亲又追了上去,扑到了另一封。 
还有一封信朝桥边飞去。 
父亲仍然在追,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 
儿子大声喊着:爸,爸,让我来。 
父亲朝桥边扑去。 
桥边就在眼前了。 
这时,一道黑色的闪电滑过。 
老二又伸展开它的身体,箭一样窜了出去。 
老二超过了父亲冲向前去。 
父亲的手向前伸着,五指张开。 
儿子的眼睛。 
老二矫健的身影。 
父亲的手。 
桥边 
儿子的眼睛。 
信在轻轻地、无声地飘。 
老二跃向前去。 
老二腾空而起。 
老二叼住了飞起来的信。 
父亲扑倒。 
老二稳稳地落地。 
父亲从老二嘴上轻轻地接过信,拿在手上。 
儿子的眼睛。 
儿子紧紧搂住胸前的邮件。 
父亲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78、日外 山里 
儿子独自沿着一条修得很好的石阶路向上走。 
陡陡的石阶。 
[画外音] 
父亲:你后悔干这行了? 
儿子的脚步。 
儿子的眼睛。 
儿子抬头望去。高高的山顶上一架高大的天线。 
79、夜外 村中 
半山上,一片有民族风情的民居。 
屋前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活动着人、畜。 
鸡犬之声相闻,灯火与炉火闪烁,孩子在读书,书声朗朗。 
80、夜外 屋前 
一座屋前。老二与主人家的一只母狗亲昵地凑在一起,透出一种祥和的情绪。 
女主人在敞开门的灶间烧火,红红的炉火映着她的脸。 
孩子趴在台子上读书,读的是山外面的事情。 
81、夜外 屋前 
屋檐下摆着一些横横竖竖的竹凳。 
父亲和儿子坐在竹椅上烫脚。每个人面前的大木盆里都冒出大团的热气。 
两人十分舒服的样子。 
群山环绕着山里人平静的生活。 
孩子关于山外情况的课文清晰可闻。 
望着黑漆漆的、无边无际的群山,儿子的眼里闪过一缕惆怅。 
儿子:(自语般的)他们为什么要住在山里,除了山,没有别的。 
父亲:谁说没有? 
父亲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头。 
父亲:想头,越苦,越有想头。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人要是没有了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有滋味。
儿子侧过脸来,看着父亲饱经风霜又平静如山的侧面,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父亲:就象咱们跑的这条邮路,说苦,是够苦的,可干得久了,记挂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觉得有干头了。 
儿子:我都看见了。 
父亲:你既然干上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能不能当上支局长,就由不得你我了。不冲别的,就冲这些乡亲,就冲他们住在这大山
里…… 
父亲转过脸,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小学生的课文再次飘来。 
82、夜内 屋里 
一盏汽灯照亮了桌前。 
父亲又在收拾邮包,他非常仔细地把要带出山的邮包一件一件整理好,再装进去。 
儿子在一边整理单据。 
父亲:明天这时候,已经到家了。 
儿子:回家后,你头一件事要多到老更叔公那里坐坐,他最顾咱家,缺东少西,都是从他那里拿,拿了也从来不要还。 
父亲:这人不错,是得去感谢一下。 
儿子:感谢倒不必,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平素说你架子大,回来也不去看他。 
父亲:哪能呢,抽不出时间嘛。 
儿子:我也是这样反反复复地向他解释。还有,村长带大家致富是个厉害角色,就是爱占公家小便宜,你看不得的闭只眼,听不得
的当耳边风,莫要惹翻了父母官。 
父亲:这人我看就不正路,还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儿子:摸得摸不得,反正你不要去摸。 
父亲:那怎么行?我是国家干部。 
儿子:农药、化肥、种子都要从他手里过,耽误你几天就受不了。 
父亲:公事公办,人不求人一般大。 
儿子:反正我跟你讲了,遇到麻烦你不要找我。 
父亲:这会儿乡下,还有这么复杂? 
儿子:这么多年,我们还不是一路复杂过来的?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父亲:你先睡,我抽支烟。 
儿子:(脱衣上床)水田里的活儿我交代给许万昌了,你就不要再下水了。 
父亲嗯了一声。 
儿子:你得答应我一声。 
父亲:我答应,不下水。 
儿子:妈一到冬天就喘得厉害,她不肯治。你县里熟,回去一定带她到县里检查检查。 
父亲:知道了。 
儿子打呼噜了。 
83、夜内 屋内
父亲坐在桌前,望着跟了许多年的邮包,心里很不平静。 他又看看睡得很香的儿子。 
烟从他的脸上飘过。 
儿子的脸既熟悉又陌生,他总算可以好好看看他了。 
父亲走到儿子的身边,他伸出手,想摸摸儿子,但又缩了回来。 
父亲看见儿子的脖子上多了一个红色丝线坠着的小挂件。 
84、夜内 屋内 
父亲在儿子的身边躺下。 
月光从外面照了进来。 
父亲一动不动,怕惊醒儿子。 
儿子一翻身,一条腿压在了父亲的身上。 
父亲被儿子压着,还是一动也不动,他甚至有些满足,带着笑容闭上了眼睛。 
狗和它的女伴挤在一起,也睡着了。 
儿子睡得很香。 
85、日外 家 
父亲、儿子、狗迎面走来,夕阳跟在他们的身后,红红的、大大的。 
他们看见了家门口的小桥,看见了母亲。 
86、日内 家中 
儿子睡得很香。他睡在自己的床上。 
晨曦透过窗子。 
父母的对话从外间传来。 
儿子睁开了眼睛。 
87、日内 外间 
父亲:该叫他了。 
母亲:再等一小会儿,看把孩子累成什么样了?昨天我见到支局长,就忍不住落泪。支局长说,要不是你一个劲地要求,他也不会让
儿子跑这条邮路,你呀…… 
亲:不交给他,我又能交给谁呢?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88、日内 里屋 
儿子一下子坐了起来。 
89、日内 外屋 
大桌子上放着邮包。 
老二依然在门口来回走着。 
儿子朝邮包走去。 
父亲把邮包替儿子背到背上。 
母亲又在擦眼泪。 
儿子朝门外走去。 
门外亮了。 
儿子没有回头,一直朝前走了。 
老二的背上被一只手拍了一下,它猛地冲出去,去追儿子的脚步。

责任编辑:慧儿

分享到:
更多 剧本戏剧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