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岩 时间:2017-08-21点击:1191

[摘要]经历了多年的“胜利宣传”,以及几十年和平的环境,让中国人对战争的理解有了偏差,即更重视结果,而不太重视过程。如果忘却战争的惨烈和血腥,那是将战争看得太扁平了,也轻视了先烈们的付出。

作者:李岩

近日,《我的战争》宣传片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群老人去韩国旅游,兴高采烈地跟导游解释,自己年轻时候来过首尔(那时还叫汉城),在这留下了各种美好的记忆,“开着装甲车,拿着红旗来进汉城”。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按理说,这是很常见的营销策略:在电影上映前,先用宣传片预热,让观众对这部影片有所了解,并产生观影兴趣,最后达到“勾引”观众买票进影院的效果。然而《我的战争》宣传片则着实当了一把“猪队友”,不仅没帮电影宣传,还扯了后腿,让各方都不满意:中国人看了别扭,外国人看了也不会舒服。

一、从影片制作团队看,《我的战争》是一部标准的反战片,而非战争片

在和平年代拍摄战争片,显然不是为了鼓吹战争,而是通过描写战争来达到反战的目的。《我的战争》这部影片,背景是朝鲜战争,如果想通过影片来反战,则理应做到让中、韩、朝几方都可以接受,起码不反感。而这部宣传片则是让几方都别扭。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如果看一眼《我的战争》的出品方及演职人员表,“反战”的意味就更明显。影片是由中影公司出品,中影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出任影片出品人,而且在全部七位出品人中排名第一,意味着是最主要出资方。如果说喇培康的名字比较陌生,那他的前任韩三平则更让人熟知:他不仅是影视圈鼎鼎大名的大佬,还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献礼片的导演。所以从出品方和题材的角度讲,《我的战争》堪与上面这两部并列而成三部曲。

然后从演职人员表看。导演彭顺是香港人,主要演员中有台湾当红小生杨祐宁,这很明显是有凑齐两岸三地大团圆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本片的原著小说就叫《团圆》,是巴金亲赴朝鲜战场体验生活后创作的小说。担任本片编剧的,是著名作家、编剧刘恒,他还有一重身份,是北京市作家协会的主席。

这样一部政治上层层把关,人员搭配上照顾到两岸三地团圆,改编自一部叫《团圆》的影片,连上映日期都不偏不倚地选在9月15日——中!秋!节!就差把“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几个大字扣在影片名字上了。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可惜的是,影片主创费了这么大劲营造的反战、和平主题,被宣传片彻底给搅和了。

二、让韩国人很别扭:在那场战争中,中韩是对手,雄赳赳气昂昂去首尔旅游的设定明显让韩国人不爽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日本人拍了一个广告宣传片,内容是这样的:一群年过九旬的日本老人来南京旅游,中国导游热情洋溢的鞠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南京,而这群日本老人却用颤抖的声音亢奋的说:我们七十多年前来过!中国当年还叫支那!我当年正在16师团服役! 我们当年是举着太阳旗进南京的!”

上边这段是网上抄来的段子,讽刺的是《我的战争》宣传片是如何违和的。细抠起来,这段话是不合适的:日本侵华战争是标准的侵略战争,而我们打朝鲜战争是保家卫国战争,从根本的战争性质上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如今网络段子常犯的错误:只求情绪,不求事实。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段子之所以能传开,也恰恰由于它在情绪上摸准了脉门。从战争的正义性上来说,咱占理;但从韩国人的观感来讲,咱这宣传片有点欺负人了,还欺负到人家头上了。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中国、朝鲜是一拨的,韩国、美国是另一拨的,互为对手,互相杀了对方很多人,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战争的必然。战后60年,中韩两国关系逐渐走近,官方民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但这都建立在双方正视过去,直面未来的基础上。“举着红旗进汉城”这种桥段,恰恰是揭了人家的伤疤,让他们回忆起不堪回首的岁月。

韩国由于历史短,国家经历的波折不多,因此他们对朝鲜战争的记忆和怨念,比中国人对抗日战争还要深。据1976年韩国国防部编写的《韩国战争史》披露,朝鲜战争韩军的伤亡数字是116.8万人。而1949年韩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总数也只有2000万出头,紧接着第二年,朝鲜战争就打响了。也就是说,如果除掉女性、老人和孩子,韩国几乎是全体适龄男性参战,伤亡1/4—1/3左右。

站在韩国人的角度看,他们先是被北朝鲜军队打到釜山一隅,朝鲜半岛90%的领土已经落入对方之手,眼看着不行了,得到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支持,逆转获得胜势,正准备统一朝鲜半岛呢,被中国军队又给打回来了。中国军队对他们所做的,往轻了说是帮着对手打我们,往重了说是耽误了南方军队统一祖国。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主人公是朝鲜战争上一对分属南北阵营的兄弟,他们之间有很多爱恨纠葛。从台词中很明显能看出反战的意味

韩国人现在嘴上不说,心里的不爽显而易见。每年我们都会看到韩国投拍许多朝鲜战争相关的电影,其中《太极旗飘扬》、《JSA共同警备区》等片都成为经典,警醒着韩国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正是有这样血淋淋的历史,才让《我的战争》宣传片中,“1951年开着装甲车进汉城”、“举着红旗来过这”等等话,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对韩国人来说,过于残忍了。

三、让朝鲜人很别扭:朝鲜战争让成千上万朝鲜人骨肉分离,中国老人的开心,会让朝鲜老人痛心

一般来说,如果韩国人看了不高兴的东西,对面的朝鲜人应该高兴才是。但《我的战争》宣传片恰好绕开了能让朝鲜人爽的元素,选了个最让他们痛心的点:老人。

先看看这些照片,照片中的老人与《我的战争》宣传片出现的老人年龄相仿,然而在照片中,他们无一例外哭得像个孩子。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专有名词:离散家属。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在中文语境中,离散家属只在一种地方会用,即在朝鲜战争中被迫分离在韩国和朝鲜两国,很多年无法联系、见面的亲属。

作为中国人,特别能体会他们这种想见不能见,多年无音讯的心痛感觉。在1949年前后,很多大陆人涌向台湾,之后两岸隔绝,也造成了很多骨肉分离的景象。好在两岸政治家解决了这一问题,1979年,大陆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政策;1987年,台湾领导人蒋经国解除戒严,开放老兵大探亲,让许多分离了38年的亲人相聚。

相比起来,朝韩的离散家属就要惨得多。由于两国一贯的敌对状态,使得民间交流的可能性远低于大陆和台湾。直到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上台后,两国关系才有所缓和。2000年6月,金大中与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了会谈,之后的8月份,朝韩各100名离散家属得以见面。这也是朝鲜战争结束40多年来,两国第一次有民间的家属会面。

需要说明的是,朝韩之间的这种离散家属会面,与大陆台湾之间的“三通”完全没有可比性。两岸“三通”是一次性开放,之后不再阻拦,而且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多,两岸的民间壁垒也越来越少。如今每个大陆人都可以通过报旅行社的方式去台湾旅游,跟去香港澳门没什么区别。

然而朝韩的离散家属会面则严格得多。并不是见面后就可以长久在一起,而是只有4天的相聚时间,之后还要各自返回国内。而获得这个与亲属会面的机会,几率是多大呢?1/1000。以2000年第一次离散家属会面为例,朝韩方面各有10万人提出申请,最后是在这些人中选出了100人。具体选法上,朝鲜是进行了“精选”,名单中多是著名的学界人士、艺术家和党职人员;而韩国则是通过电脑抽签决定的人选。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2014年221日,在金刚山,91岁的金瞻京因为身体不适不得不提前一天返回韩国,他在朝鲜的儿子金镇川(右)在他耳边轻声向他告别。新华社发

即使这样苛刻的会面机会,也是屈指可数的。从2000年到现在,一共进行了20次离散家属见面,有2000对朝韩家属得以见面4天。而与此同时,仅韩国一边,就有6万递交了申请的离散家属,在没等到被“抽中”见面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随着朝韩关系紧张,以后是否再有这种离散家属见面,还不得而知。朝鲜战争已经结束60多年了,健在的人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朝鲜老人已经注定无法在有生之年到韩国去一趟,见见那里的亲人。

恰在此时,《我的战争》宣传片横空出世了,拿本护照就能组团去韩国了,坐着大巴就能去首尔了,还能数落一下韩国导游图样图森破,一点不懂历史。这要是让懂历史的朝鲜老人看到,他们的心得痛成啥样?

四、让中国人很别扭:宣传片里那些老人,每人都一定有命丧朝鲜的战友,欢天喜地的气氛会让老兵心寒

您可能还会说,《我的战争》这电影拍出来,没指着上国外放去,咱自己看着爽就行。问题是,就这宣传片,咱自己看得爽吗?

《我的战争》宣传片中,云集了众多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已经95岁高龄的于蓝。她最出名的角色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她的家庭是电影圈著名的演艺世家,丈夫和儿子都不比她名气小。她的儿子是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田壮壮,她的丈夫是著名老演员田方。

说起田方这个名字,你可能会陌生,但给你认照片的话,50岁以上的人都能脱口而出:《英雄儿女》里的政委!没错,就是那部诞生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传世名句,以及《英雄赞歌》这首传世名曲的《英雄儿女》。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英雄儿女》政委的扮演者田方

巧的是,《英雄儿女》也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而且与《我的战争》一样,都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英雄儿女》基本是《团圆》的写实版,改动不多;目前还没看到《我的抗战》全片,仅从流出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看,跟巴金小说《团圆》关系很弱,基本已经面目全非。而制片方依然强调剧本改编自《团圆》,无非是想强调剧本的正统(改编自名家名作),以及影片团圆、反战的主旨。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论以什么形式来展现战争,都不会出现宣传片中一车老人欢天喜地的景象。《英雄儿女》中,王成为了胜利,让战友向自己开炮,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战斗的胜利;王政委与王芳父女二人也因为常年的战争而失散多年。影片中表现了亲人最终相聚的温馨,但现实中,更多被战乱分离的亲人则是永远天各一方。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名留史册的经典镜头“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按宣传片中的设定,整个旅游车的老人都曾以战士或文工团团员的形式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那他们对汉城的记忆,除了雄赳赳气昂昂进驻汉城之外,恐怕也有不少战友死难的惨痛回忆。

有关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死伤多少人,各国都有过不同的统计,从30几万到6、70万不等,有些人还根据当时朝鲜的恶劣环境,不少伤员因为救治不及时而重伤不治等客观因素,推算出志愿军伤亡百万以上等数字。不管怎么说,中国人在朝鲜付出了惨重代价,幸存回国的战士中,也有很多遍体鳞伤,即使身上没有伤,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心灵上的伤痛也是我们这些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我的战争》宣传片是猪队友?

参与拍摄《我的战争》宣传片的老艺术家们,未尝不知道这些。然而经历了多年的“胜利宣传”,以及几十年和平的环境,都让中国人对战争的理解有了偏差,即更重视结果,而不太重视过程。提起抗日战争,就是“我们打了八年,胜利了”;提起朝鲜战争,就是“我们帮朝鲜顶住了美国,没输给他们”。这样的结论肯定没错,但如果只记得战争的结果,而忘却战争的惨烈和血腥,则未免将战争看得太扁平了,也轻视了先烈们的付出与功绩。

正是对战争的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胜利宣传”,让我们总以胜利者自居,而忘却了战争的本义:一旦开战,就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这也正是《我的战争》所诉求的,即通过展示战争的惨烈,让观众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导演彭顺在微博上也表达了这层意思:电影是表达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离别/团圆。

无论是残酷,还是离别/团圆,恐怕都不宜用兴高采烈才表达吧。

结语:

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宣传片几乎是影片的标配。宣传片有好有坏,但像《我的战争》这样,完全跟影片主旨背道而驰,中国人不喜欢外国人不待见的情况,还真是罕见。这也给影视相关人士提了个醒:如今的观众不是你振臂一呼就群情激愤的。网民可以短时间内识别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合常识的。别想着忽悠网民,更别忽悠那些不懂网络,只有一颗真心的老艺术家们。

责任编辑:慧儿

分享到:
更多 电影剧本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