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26点击:1308

第九讲: 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在辨四声的基础上学会了辨平仄,就可以学平仄配置的规则了。学这规则,最好从学平仄标准句式开始。所谓标准句式,就是一句诗的每个字都符合平仄要求,也就是理想的句式。但作诗为照顾字义,允许在非关键的字眼上有条件地变通,所以不论前人今人所作的格律诗,许多并非标准句式。但是学平仄配置,则应从学标准句式开始。好象学打麻将,学会了"推倒胡"-----怎么把万、条、饼等配成胡、将等简单的规则,再学什么"一条龙"、"清一色"、"门前清"等算翻的复杂规则就有基础了。就平仄配置的规则而言,它比麻将规则简单得多,但运用到做诗上,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还包含有关文学修养的许多问题。 
 
    
学标准句式,先要懂得诗句的音节,格律诗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节奏,是通过诗句中音节的平仄上下交递、左右回环体现出来的。
五言诗句有三个音节:头两字叫头节;中间两字叫腹节;最后一字叫脚节。七言诗句比五言多两字,也就是多一个音节。这个音节是在最前头的,叫顶节,其后各节名称同五言诗句同,依次为头节、腹节、脚节。标示如下: 
 
    五言诗句: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头节|腹节|脚节
七言诗句: 
西山|白雪|山城|戍(杜甫《望野》)

 
                     
平平|仄仄|平平|仄

 
                     顶节|头节|腹节|脚节
    
五言、七言的标准句式,并不复杂,各为两类四式。
    
五言标准句式分仄起、平起两类。仄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仄仄;平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平平。两类又各分两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仄声,不入韵句;仄起平收式----头节仄声,脚节平声,入韵句。平起仄收式----头节平声,脚节仄声,不入韵;平起平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平声,入韵。例句如下:
    
仄起仄收式: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1式。
    仄起平收式: 落日|五湖|游(薛莹《秋日湖上》)
                
仄仄|仄平|平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2式。
    平起仄收式: 
林中|观易|罢(韦应物《答李瀚》)
                平平|平仄|仄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1式。
    
平起平收式: 花枝|出建|章(皇甫冉《婕妤怨》)
                平平|仄仄|平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2式。
    五言诗的标准句式就这四种:
    甲1式:仄仄|平平|仄
    
甲2式:仄仄|仄平|平
    乙1式:平平|平仄|仄
    乙2式:平平|仄仄|平
    
从这四种标准句式中,可以看出音节间的平仄交递:凡头节是仄仄的,腹节或者是平平,或者是仄平;凡头节是平平的,腹节或者是仄仄,或者是平仄;脚节,押韵句平声,不押韵句仄声。这叫作句中音节平仄相间。一个音节两个字,相间是"间"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间"。这是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初学者必须首先弄明白。
    
用以上四种标准句式作首句,可以组成四种标准的五绝句式。例诗如下:
1.首句仄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1型:
              
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甲1)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乙2)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乙1)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甲2)
    
(注:"欲"该平而仄,因在非音节的字眼上,可以变通。)
2.首句仄起平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2型:
              
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 仄仄仄平平(甲2)
    烟波处处愁。 平平仄仄平(乙2)
    沉浮千古事, 
平平平仄仄(乙1)
    谁与问东流。 仄仄仄平平(甲2)
    
(注:"谁"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3.首句平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3型:
              
韦应物《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 平平平仄仄(乙1)
    溪上对鸥闲。 仄仄仄平平(甲2)
    楚俗饶词客, 
仄仄平平仄(甲1)
    何人最往还。 平平仄仄平(乙2)
    
(注:"溪"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4.首句平起平收。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4型:
              皇甫冉《婕妤怨》
    
花枝出建章, 平平仄仄平(乙2)
    凤管发昭阳。 仄仄仄平平(甲2)
    借问承恩者, 仄仄平平仄(甲1)
    双娥几许长。 
平平仄仄平(乙2)
    (注:这首诗每句都是标准句式,没有变通用字)
    
五言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大多采用1型和3型,采用2型和4型的较少。
律诗,专就形式而言,不过是绝句的重迭(首句入韵的例外,第五句要换成仄脚)。把绝句格式学好了,学律诗格式并不难。这里按五绝四型的次序,举例如下:     
 
     五律1型(首句仄起仄收):
              杜甫《水槛遣心》
    去郭轩槛敞, 仄仄平平仄(甲1)
    
无村眺望赊。 平平仄仄平(乙2)
    澄江平少岸, 平平平仄仄(乙1)
    幽树晚多花。 仄仄仄平平(甲2)
    细雨鱼儿出, 
仄仄平平仄(甲1)
    微风燕子斜。 平平仄仄平(乙2)
    城中十万户, 平平平仄仄(乙1)
    此地两三家。 
仄仄仄平平(甲2)
    (注:"幽"该仄而平,"十"该平而仄。)
    五律1型是两个五绝1型的重迭。
    
五律2型(首句仄起平收):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仄仄仄平平(甲2)
    连山到海隅。 
平平仄仄平(乙2)
    白云回望合, 平平平仄仄(乙1)
    青霭入看无。 仄仄仄平平(甲2)
    分野中峰变, 
仄仄平平仄(甲1)
    阴晴众壑殊。 平平仄仄平(乙2)
    欲投何处宿, 平平平仄仄(乙1)
    隔水问樵夫。 
仄仄仄平平(甲2)
    (注:"白"、"欲"该平而仄,"青"、"分"该仄而平。)
    五律2型是五绝2型与五绝1型重迭。
    
五律3型(首句平起仄收):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平平平仄仄(乙1)
    白水绕东城。 
仄仄仄平平(甲2)
    此地一为别, 仄仄平平仄(甲1)
    孤蓬万里征。 平平仄仄平(乙2)
    浮云游子意, 
平平平仄仄(乙1)
    落日故人情。 仄仄仄平平(甲2)
    挥手自兹去, 仄仄平平仄(甲1)
    萧萧班马鸣。 
平平仄仄平(乙2)
    (注:"一"、"自"该平而仄,"挥"、"班"该仄而平。)
    五律3型是两个五绝3型相重迭。
    
五律4型(首句平起平收):
              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 平平仄仄平(乙2)
    羁夜欲穷年。 
仄仄仄平平(甲2)
    黄叶仍风雨, 仄仄平平仄(甲1)
    青楼自管弦。 平平仄仄平(乙2)
    新知遭薄俗, 
平平平仄仄(乙1)
    旧好隔良缘。 仄仄仄平平(甲2)
    心断新丰酒, 仄仄平平仄(甲1)
    消愁又几千。 
平平仄仄平(乙2)
    (注:"羁"、"黄"、"心"该仄而平。)
    五律4型是五绝4型与五绝3型的重迭。
    
从上面五绝、五律各四首中,可以看出句间音节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关系,先介绍一下诗的句、联的名称。格律诗两句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首绝句是四句、两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尾联。一首律诗是八句、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前面说过,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是一句之中音节平仄相间。那么第二条基本规则就是一联之中音节平仄相对,也就是平仄是相反的。如出句头节是平平,对句头节必是仄仄;出句头节是仄仄,对句头节必是平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脚节除首句入韵(即2型、4型)诗,首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是平声外,其余各联,出句必是仄声,对句必是平声。这叫作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对也主要是"对"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对"。
    
平仄的第三条基本规则是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就是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除脚节外,音节平仄是相同的。就是绝句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尾联出句)平仄相同。律诗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颔联出句),第四句(颔联对句)和第五句(颈联出句),第六句(颈联对句)和第七句(尾联出句)音节平仄相同。这种相黏也主要"黏"在音节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相"黏"。
    
从上面所标示的八首例诗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一联中出句是甲式,对句必是乙式;出句是乙式,对句必是甲式;上联对句是甲式,下联出句必同为甲式;上联对句是乙式,下联出句必同是乙式;除首句入韵诗(2型、4型),首联出句为2式外,其他所有出句都是1式,对句都是2式。只要把四种标准句式记住了,再把这一规律掌握了,象学麻将似的,你就已经学会了"推倒胡"。
    
把五言诗的平仄标准句式和基本规则掌握了,再学七言诗就容易了。七言诗句比五言诗多一个音节----顶节,按句中平仄相间的规则,五言头节是仄仄的,七言顶节必是平平;五言头节是平平的,七言顶节必是仄仄。七言的标准句式如下:
    
甲1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甲2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1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面已经说过,律诗平仄句式是绝句的重迭。把各型七律标准句式的组合的规则掌握了,七绝标准句式的组合规则也就自然会了。为避费辞,下面只标示七律的平仄规则,七绝从略。
    
七律1型(首句平起仄收):
              杜甫《野望》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 ^ ^ |
    
出句--西山|白雪|三城|戍(甲1)
    首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南浦|清江|万里|桥(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海内|风尘|诸弟|隔(乙1)
    颔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天涯|涕泪|一身|遥(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惟将|迟暮|供多|病(甲1)
    颈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未有|涓埃|答圣|朝(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跨马|出郊|时极|目(乙1)
    尾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不堪|人事|日萧|条(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注:"南"、"迟"、"人"该仄而平;"出"、"不"该平而仄。)
    七律1型是两个七绝1型相重迭。
    
七律2型(首句平起平收):
              毛泽东《长征》》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 ^ ^ |
    
出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甲2)
    首联〈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对
    对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乙1)
    颔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乌蒙|磅礴|走泥|丸(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金沙|水拍|云岩|暖(甲1)
    颈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乙1)
    尾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三军|过后|尽开|颜(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注:诗中只有"磅"该仄而平,其余字字符合标准,律诗平仄如此严谨者罕见。)
    
七律2型是七绝2型与七绝1型相重迭。
    七律3型(首句仄起仄收):
              杜甫《阁夜》
    顶节 头节 腹节 
    ^ ^ ^ |
    出句--岁暮|阴阳|催短|景(乙1)
    首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天涯|霜雪|霁寒|宵(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五更|鼓角|声悲|壮(甲1)
    颔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三峡|星河|影动|摇(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野哭|千家|闻战|伐(乙1)
    颈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夷歌|几处|起渔|樵(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卧龙|跃马|终黄|土(甲1)
    尾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人事|音书|漫寂|寥(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注:"霜"、"三"、"人"该仄而平;"五"、"卧"该平而仄。)
    七律3型是两个七绝三型相重迭。 
七律4型(首句仄起平收):
              毛泽东《到韶山》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 ^ ^ |
    
出句--别梦|依稀|咒逝|川(乙2)
    首联〈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对
    对句--故园|三十|二年|前(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红旗|卷起|农奴|戟(甲1)
    颔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黑手|高悬|霸主|鞭(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出句--为有|牺牲|多壮|志(乙1)
    颈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对句--敢教|日月|换新|天(甲2)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出句--喜看|稻菽|千重|浪(甲1)
    尾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对句--遍地|英雄|下夕|烟(乙2)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注:"故"、"敢"、"喜"该平而仄;"三"该仄而平。)
    七律4型是七绝4型与七绝3型相重迭。
    
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居多,以2型、4型为常。《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有七言诗,全属2型、4型。
    
学会了辨四声,记熟四种标准句式,再领会这四种句式的交递规则,就基本上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要领了。初学者只要把本篇所标示的各型绝句、律诗,多看它几遍,好好琢磨琢磨,就不难看出,不论五言还是七言,不论绝句还是律诗,平仄基本规则只有三条:句中音节平仄相间;联中句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黏。

责任编辑:秋水

分享到:
更多 格律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