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26点击:972

苏轼是早期楹联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作家。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郭绍虞游四川眉山三苏祠时曾填《沁园春》称赞他:“一门才哲翩翩,数玉局堂堂路最宽。于诗、词、骈、散,都臻化境;法书、绘事,均富云烟。”其中“骈”也可包括其联语创作。苏轼的楹联作品并不见于他的作品集,今人只能从宋元明清的笔记、诗话、文集、方志、野史之中去搜索他的作品,尽管挂一漏万,但仍有近百副之多,足见苏轼的楹联创作并不少。

据宋代陈鹄撰的《耆旧续闻》:苏轼苏轼在海南儋州遇赦北归。他的谢表中说:“七年远谪,不意自全;万里生还,实为天幸。”这是不自觉地集用了班固《汉书》中的成句。有人说这两句话后来制成楹联,悬挂于室。

苏轼的楹联创作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则体现出自然、豪放、恢谐、博学的特点,也体现出他旷达幽默的性情,与他诗、词、文的风格相一致。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恢宏的气势

苏轼为词,多豪壮沉雄之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须由关西大汉来唱。其楹联,特别是名胜联,亦多呈现气势恢宏的豪放风格。如其题广州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可矣;

有伏虎降龙手段,龟蛇云乎哉。

此联赞叹威镇一方的神仙的雄姿,抓住塑像外在和内在特征,写来生动豪迈,栩栩如生。

据宋代陈正敏撰的《遁斋闲览》载:媚儿是一豪士的宠姬,善舞,“容质虽丽,而躯干甚伟大(高大)。”一日,歌舞后向苏轼乞字,苏作联云:

舞袖蹁跹,影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

虽写歌舞,却极具气势,前人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但语意中暗蕴讥讽。结果,媚儿赧然不悦而去。

从苏轼某些戏赠联中,也可以看出他开阔的心胸,宏大的气度。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东坡之词旷”,无东坡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其联也是如此。他被贬黄州,曾以“求田问舍”为事,筑室于东坡,在一块荒地上耕种自给,自号东坡居士。友人王文甫寓居武昌县东湖,苏常至王家做客。据宋代张邦基撰的《墨庄漫录》载:“一日逼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联曰: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吟联见人,可见苏轼虽身处逆境,仍不失大家风度。

二、浓郁的诗味

苏轼是诗词大家,他以诗人的眼光和诗的表现技巧来撰写楹联。苏轼是最早撰写每边三句对联的作者之一,其题许昌天宝宫联云:

庙貌与天齐,云去云来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

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真乃仙境蓬莱。

此联着意对天宝宫的宏伟高大和画工技巧的精湛进行描绘,语言明白,平淡中透出典雅,富有诗情画意。

又如其著名的挽朝云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朝云(1062—1096),姓王,字子霞,苏轼的妾。此联流露出作者失去一红颜知己的痛惜,感情真挚动人,又将缅怀侍妾与表达人生感悟紧密结合起来,大大加深了联语的内涵层次。对仗工整,尤以“暮雨”对“朝云”浑然天成,恰到好处。此联和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论者认为此联是楹联史上第一副挽妻(妾)联。不过,《楹联续话》又说这副挽联是清人严问樵为“姬人没于清江”而撰。看来是否苏轼所作,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绝妙的应对技巧

苏轼智对辽使的故事广为流传。此故事主要有两个版本,《楹联丛话》说是对契丹使者,其上联是:

三才天地人;

苏轼对云:

四诗风雅颂。

因汉代传《诗》者有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凡四家,故谓四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故曰风雅颂。

据《巧对录》载,苏轼陪高丽使者出游,在一宝塔前遇一老翁。苏轼对使者说我国男女老幼皆善作对吟联,使者便以宝塔为题出上联:

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

老翁听罢,连连摆手而去。使者便说,老翁根本不会对对子。苏轼笑道,老翁用的是哑谜对,其意是:

只手摆摆,五指两短三长。

使者明白,这是苏轼的急中生智,却也十分佩服。

总之,苏轼的楹联创作是他整个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苏轼题联欣赏

苏轼在黄州,曾自题东坡雪堂联云: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似名节,久而后成。

此系集刘秉传语,颇富哲理。

据宋代僧惠洪撰的《冷斋夜话》载:南方人称睡觉为“黑甜”,饮酒为“软饱”。苏轼遂作对句云: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

又记载说:某村校书已70岁了,买的小妾才30岁。在喜宴招待客人时,恰巧苏轼路过,村校书高兴地请苏就席,并求赠句。东坡戏作一联:

先生已是古稀年。

苏轼一生做过多年的地方官,又数遭谪迁,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许多风景名胜处留有题联。

万松时洒翠;一涧自流云。

——题扬州西园船厅联,载高扬《扬州联话》。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题无锡惠山九龙山山巅摩崖联

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广成子住空同万八千年。

——题杭州西湖孤山岁寒岩联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苏轼远谪岭南、海南途中,有题江西吉水龙济寺联: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湖。

——题广东儋耳望海亭联

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

——题汨罗玉笥山屈子祠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戏秦观、柳永联。“山抹微云”是秦观《满庭芳》首句,“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阵子》中名句。苏轼各以其词句来比喻其艺术情调。

责任编辑:秋水

分享到:
更多 楹联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