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勰 时间:2017-08-26点击:885

哀吊第十三

刘勰

【原文】
赋宪之谥①,短折曰哀②。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③哀,盖下流④之悼,故不在黄发,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⑤,事均夭横,黄鸟赋哀,抑亦潘岳12继作,实踵其美。观其虑善13辞变,情洞悲苦,叙事如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莫之或继也。

【注释】
①赋宪之谥:即指《逸周书·谥法》。赋,布;宪,法。赋宪,即布法。谥,古时帝王和有地位的人死后所追加的号。
②短折曰哀:是《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话。折,即夭折,年幼而死为折。
③遣:发,这里指表达。
④下流:即下辈。
⑤百夫莫赎:秦穆公死后用“三良”来殉葬,人们为了哀悼“三良”写了《诗经·秦风·黄鸟》,其中有“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诗句。赎:换回。
⑥诗人:指《诗经》的作者。
⑦帝伤而作诗:汉武帝伤悼霍嬗的暴死而作诗,今已不存。
⑧履:践,走,冲入。
⑨仿佛乎汉武:指和汉武帝所作霍嬗哀辞十分的相似。
⑩建安:东汉末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20年。
11行女:徐干作有《行女哀辞》,今已不存。
12潘岳:西晋文学家。
13善:本作“赡”。赡:富足。

【译文】
按照周代颁布的谥法,“短命夭折叫哀”。哀,就是依恋。悲哀的感情实际依附着人的内心,所以说哀。用文辞来表达哀痛,大概用于悼念幼辈,所以这种文体不用于老年寿终的人,必须用于夭折或不满三个月的小孩。从前三位良人在秦穆公死后殉葬,用一百人换一人也换不回来。事情跟短命夭折相同。对这件事《黄鸟》诗中表达了这种哀痛之情,这抑或就是作者的哀辞吧!到汉武帝封禅泰山,随行的霍嬗归途暴病而死,武帝作了《伤霍嬗诗》来表达自己的哀伤,这也是哀辞一类的作品。到东汉,汝阳王死后,崔瑗为他作了哀辞,开始改变以前的哀辞写作的格式。然而说到脚步踏进鬼门关,很是怪诞而讲不通;一会又说驾龙乘云,这是神仙而无哀痛的感情;结尾一章的五言诗,又很像歌谣,也与汉武帝的《伤霍嬗诗》十分的相似。到了东汉,苏顺、张升都作哀辞,虽然表现出他们的情感和文采,却没有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建安时代的哀辞,只有徐干作得好,他的《行女哀辞》,还有一些哀痛的感情。到西晋的潘岳,确实是集中了前人的优点。他的哀辞思虑周到,想象丰富,文辞变化,感情深切而悲哀,叙事像传记,组织言词摹仿《诗经》,四言音节短促,少有和缓的句子。所以他的哀辞能够做到义理正直,文辞婉转,文体格式虽旧而情趣是新的。像他的《金鹿哀辞》和《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这样的作品,后代没有人能继续写出来的。

【原文】
原夫哀辞大体①,情主于痛伤,而辞穷②夫爱惜。幼未成德,故誉止于察惠③;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④。隐心而结文则事惬⑤,观文而属心则体奢⑥。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注释】
①大体:主体,指写作的要点。
②穷:极、尽。
③察惠:聪明。惠,同“慧”。
④肤色:指容貌。
⑤隐心:痛心。惬:满意。
⑥属:联结。奢:夸张,不实。

【译文】
推究哀辞写作的要点,抒情主要是表达悲伤痛苦,而措辞要尽量表现对夭折者的爱惜。死者幼小,德行没有成就,所以赞美只停留在夭折者的聪明敏慧上;年幼弱小,不能承担什么重任,所以悼念只在夭折的肤色容貌上。痛心而作文便情辞切合。为了文辞而表达哀痛,便会文体浮夸;用奢华夸张的文笔来写作哀辞,那文章虽是漂亮却不能表现悲哀的感情。一定要使作者的感情融会在悲哀之中,使文辞能引起人们的痛泣,这才是哀辞中可贵的。

【原文】
吊者,至也。诗云:“神之弔矣。”言神至也。君子令终定谥①,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压溺乖道,所以不吊②矣。又宋水郑火,行人奉辞,国灾民亡,故同吊③也。及晋筑虒台④,齐袭燕城,史赵苏秦,翻⑤贺为吊,虐民搆敌,亦亡之道。凡斯之例,吊之所设⑥也。或骄贵而殒身,或狷忿以乖道,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而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吊。

【注释】
①令终:善终,正常死亡。定谥:泛指办理丧事。
②不吊:指不前去吊慰。
③同吊:指各诸侯国的使节对水灾、火灾的慰问之辞,和哀吊的意义相同。
④晋筑虒(sī)台:晋平公筑虒祁宫,郑国派了游吉去表示祝贺。虒祁宫,晋国宫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曲沃县。
⑤翻:变。
⑥设:用、施。

【译文】
吊,就是到。《诗经·小雅·天保》中说:“神之弔矣。”就是说神灵到了。君子寿命善终,确定谥号,办理丧事,情理哀伤。所以宾客慰问丧主,用到来作为慰问的言辞。《礼记·檀弓上》说,压死、淹死,不是正常死亡,所以不用去吊了。春秋时代,宋国发生水灾,郑国发生火灾,各国使臣都前去致辞慰问。因为国家受灾,民众死亡,所以各国诸侯都要派人同去吊慰。至晋国修筑虒祁台,齐国袭击了燕国的城池,史赵和苏秦,认为这都不是正义的事,所以他们改变祝贺为哀吊。因为筑宫劳民伤财,攻袭别国结下仇怨,这些都是亡国之道,所以值得哀吊。凡上述这些事例,哀吊所以成立,有的因为富贵骄奢而丧生,有的因为耿直愤懑而违背正道,有的虽有志气却生不逢其时,有的具有美才却兼有各种缺点,追念这些古人加以慰问,都叫做吊。

【原文】
陆机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降斯以下,未有可称者矣。

【注释】
①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吊二世:指《哀秦二世赋》。
②及:疑为“乃”之误。平:应改为“卒”。
③文略:作“反骚”。反骚:即《反离骚》。
④班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作有《悼离骚》,今仅存八句。蔡邕:东汉末文学家,其《吊屈原文》残缺。
⑤影附:跟随、追随。附,依附。
⑥仲宣:王粲的字,作有《吊夷齐文》,今已不全。
⑦隘:窄、狭。
⑧轻:忽视、轻视。

【译文】
自从贾谊南渡湘水,抒发幽愤而著《吊屈原赋》,这篇作品,体制同于哀吊,事情核实,文辞清丽,含义哀痛,这要算最早出现的吊文作品。到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完全用的是赋的体裁。桓谭认为他的话言辞悲恻凄怆,能使读者为之叹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结尾能够切中要害,作了结论能使人感到悲伤。扬雄哀吊屈原写《反离骚》,用了很多心思,但成就不大,他立意要反诘《离骚》,但是文辞却滞重不流畅,没有什么新意不生动。班彪的《悼离骚》、蔡邕的《吊屈原文》,都擅于提出疑问,然而他们都依附贾谊,就很难和贾谊并驾齐驱了。胡广的《吊夷齐文》和阮瑀的《吊伯夷文》,对伯夷、叔齐都只有赞扬而没有不满;王粲的《吊夷齐文》对伯夷、叔齐的讽刺指斥的确巧妙。但胡广、阮瑀是嘉奖夷齐的清高,王粲是嘲笑夷齐的狭隘,各有各的用意。祢衡的《吊张衡文》,文采繁缛但是分量不够。陆机的《吊魏武帝文并序》,序写得精巧而正文却很冗繁。从此以下,便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

【原文】
夫吊虽古义,而华辞末造①;华过韵缓,则化而为赋。固宜正义以绳②理,昭德而塞违③,割④析褒贬,哀而有正,则无夺伦⑤矣。

【注释】
①末:后期,有衰世之意。造:作。末造:指衰世。
②绳:准绳,纠正。
③昭:明。塞:止,防止。违:过错、过失。
④割:应作“剖”。剖:分析、剖析。
⑤夺伦:违礼,违反要求。夺,失误;伦,条理。

【译文】
吊辞虽然在古代就有它的意义和作用,但那时很质朴,后代却注重文辞华丽。华丽过分,情韵缓慢,就变成赋了。吊文确实应该端正意义,纠正事理,宣扬美德,防止错误,分析好坏来进行褒贬,文辞不悲哀而内容纯正,就不会失去吊文的义理和特点了。

【原文】
赞曰:辞定所表,在彼弱弄。苗而不秀,自古斯恸①。虽有通才,迷方告控②。千载可伤,寓言以送。

【注释】
①恸(tòng):极度悲痛。
②迷方:迷失方向。方是方向,这里指写作哀、吊的基本原则。告:应作“失”。失控:失去控制。

【译文】
总结:
哀辞所哀痛的地方,
在那死者还是年幼的儿童,
像幼苗一样没有开花结实便夭折,
自古以来就为此事悲痛。
即使有写作的全才,
但迷了方向写哀吊也会失去控制。
这种千年来可令人哀伤的事,
只有寄托言辞来表达。

【评析】
《哀吊》的“哀”和“吊”都是文体的名称。这两种文体的性质相近,都是对不幸死亡和遭遇灾祸表示哀悼慰问的文体。哀辞多用于对夭折者的哀悼,吊文主要用于对古人的悼念。
全篇分四部分:一、讲“哀”的含义、哀文的应用范围及其发展情况。二、主要讲哀辞的写作特点,强调“情主于伤痛”“虽丽不哀”。三、讲“吊”的含义及其发展状况。从口头吊慰到书面吊文都有所提及。四、吊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刘勰强调要对前人做具体的分析,再予以赞扬和批评,从而起到发扬封建道德和警戒的作用。
刘勰论文强调“为情而造文”,反对华而不实,而这两种文体以表达悲情为主,因此,更为反对过分夸张和华丽,要求写出有真情的感人之作。


责任编辑:秋水

分享到:
更多 文心雕龙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