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花映雪 时间:2017-08-29点击:1304

 

1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再没有像今天分得如此清楚,“农民”这个名词会逐步被人们淡忘,“三农问题”不复存在。

 

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交通、污染、地质灾难、人的物欲会让人们失去理智失去道德,三十年后“空心城”将取代“空心村”。

 

 

2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就像固定电话与信件还有电报,自然进入了博物馆。

 

中国社会福利和税收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三十年后的农村人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把农民引入城市;富人住在乡村,成为新农民,农民又成为工人。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人类文明的源泉是土壤,社会的价值观在乡村发生重大转变,这种改变源于植被、土壤与水,它们才是文明的全部,是金钱之母,人只有身临乡村才会与农民一样,用心与情来体会。三十年来,城市用科学与技术掩盖了常识,城市是用科学与技术构筑的,城市现代化技术越强,其脆弱性越大。30年后城市进入老年期,城市功能面临严重受损、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

 

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逐步不适合人居,水、电、气是关键问题。用人民币取代了污染,用法律取代了道德,用西方300年文明取代了5000年中华文明。蓦然回首,中国到了三十年后,才清楚西方的文化养不了中国人。

 

 

3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

 

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

 

农村户口可能会用10—30万元才能买到,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约有2.5—3亿农民涌入城市,不少城市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社会二元结构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

 

 

4中国传统建筑全面取代欧式建筑

 

中国元素开始蔓延西方。从2006年到2036年农民房子还要经过2.5次重建,可是一次比一次建得更能恢复本土文化,这种文化会在2026年左右盛行,建筑风格以唐宋为主体,建筑材料会做得极为精致,超过今天的罗马柱、歌德墙。

 

只要农民觉悟,富裕了,这就是中国步入强大的开始。2030年前后,开始提出保护时代的文化与建筑,我们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记忆。建筑用木料量会逐步增加,村里的庙与寺会比今天多很多,祠堂与传统仪式和传统建筑同步成长。

 

 

5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

 

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

 

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

 

 

6传统信仰将回归

 

 

 

早期的农村,宗教、宗祠和道德是乡村文明的核心。现在有的村只有小庙的遗址,但农民们心中依旧有佛。

 

30年后农村的建房修路,每户都有家祠、家庙、神龛,以道德与宗教统治的乡村将会重现。宗教是盛世的表现,中国也只有农民有尊严的时刻,盛世就会来临。

 

 

7女人将退出半边天

 

安居乐业、相夫教子、男耕女织这是中国的儒教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本身就不是什么看不起妇女,而是重新认定女人的价值,女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如果这个价值错了,社会就乱了,因为女人是一个社会与家庭的母亲,女人是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平稳的轴心,一个家没有女人就不成家,没有了女人就失去了凝聚力,孩子没有了母亲就是天下最不幸的事,丈夫没有了女人其事业与灵魂就失去了90%。

 

 

8“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三十年后,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

 

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时的“住”,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由“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乡村环境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房地产也开始转向广阔的乡村市场。“行”,行与路是一体的。目前的城市在最初规划时,并不是现在的规模,城市是带着沉重的压力在被动发展。满大街的人,是城市发展没有预料到的,“行”成为所有人很不满意的问题之一。

 

城市的路在修修补补中发展,乡村的路因为每个小城市均为3—5万人,道路呈现放射状的,小城市不是在水泥钢筋之中,而是在林中、水塘边、在小山坡,这里的路是景是田是人文环境,农村不再是汽车,可能是自行车、摩托车(太阳能)盛行,很多路又把水泥给改成砂石路和泥路。

 

 

三十年之后,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

 

       乡村建筑风貌改造,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延续,是一种协调,更是一种创新。这其中,不仅需要设计的智慧,也需要时代的智慧,还需要历史的智慧。

       在此,站在乡村美学的角度,提出几点规划意见:

 

 

1尽量尊重历史

 

       在乡村之中,不同年代的房子,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变革,有不可言喻的文化底蕴,更是一个家族兴衰成败的象征,它是老祖宗留给子子孙孙的基业。

       不同年代的老房子可以保留,但在乡村整体的建筑风貌上要协调好到一个尺度,要自然无隔阂。

       另外,要反对单纯符号化的东西,不仅使乡村整体的建筑风貌呆板无趣,还使原本的特色被掩盖了。

2赋予新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的功能要多元化,以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

 

3增加一些软性装饰

 

       乡村建筑风貌改造,可以增加一些软性装饰,营造一种农村的生活场景、劳动场景的氛围。比如劳动工具的展示、墙头的红辣椒、屋顶的玉米棒子、墙角的牵牛花.......

 

4强化现代感

 

       乡村的建筑也不能一味的遵循传统甚至是模仿传统,要推陈出新,强化建筑本身的设计感。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元素、新符号、新功能,将传统元素与现在元素相结合……

 

5与生活方式相协调

       乡村的建筑风貌一定是生活方式空间化的呈现。在乡村开发的过程中,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在合理要求的范围内,不要一味的“上楼”。对于现在农村普遍面临“脏乱差”的现象,关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去学习那些日本的农村,去学习如何在乡村开发时,保持与农村的生活方式相协调。

责任编辑:梅花映雪

分享到:
更多 华夏文明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