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29点击:994

     定边县城西北的花马池、荀池等是陕西最大的盐湖。早在汉代定边即“有盐池以为利”,“唐有盐池十八”。定边食盐产量大,品质好,行销于陕北、关中、宁夏、甘肃、内蒙等地。大生产运动中,边区军民在定边盐池大搞食盐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边区渡过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组织群众扩大食盐生产的同时,1940年5月,党中央派三五九旅四支队1200多名指导员,进驻定边盐湖打盐。没有住处,指点员们自己动手,在花马池畔的长城墙上打土窑175孔,割草为 铺张住下来。四支队同群众一起砍柴压坝,打井平畦,大搞活经济盐田建设。筑起盐碱地坝1094块,打井108眼。不断改进打盐技术。盐务局副局长赵云驶还发明了“土火车”运盐,大大减轻了运输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当年产盐40万驮。1942年生产食盐达70多万驮,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加快食盐的外运和“对外”贸易,毛主席倡议各县组织食盐运输队。各县县长兼任食盐运输大队长。陇东南亚分区专员马锡五亲自率领运相盐队到定边运盐。边区共组织运盐畜力16728头,其中定边运输队2839头,大车179辆。那时,解放区通往定边的大道小路,到处是运盐大车和驴驮,人欢马叫,铃声不断,真是一路运输一路歌。这些食盐,不仅畅销陕甘宁边区,而且远销于关中、宁夏、甘肃、内蒙的国统区。通过“对外”贸易,用食盐为边区军民换回急需的棉花、布匹、钢材、药品、纸张、粮食等等。大宗的盐税增加了边区的财政收入,使边区渡过了国民党经济封锁的难关。定边的食盐为抗战的胜利立了大功。 

  

走三边(甘泉) 

  

一道首水来, 

一架架山, 

赶上毛驴驮盐欢, 

人说三讲边有三宝, 

咸盐皮毛甜甘草。 

  

打盐歌(定边) 

  

天是我们的天, 

地是我们的地, 

我们的天地同胞, 

岂容小日本欺, 

支持前线,参加打盐队, 

嘿参加打盐队。

责任编辑:君如

分享到:
更多 民歌歌谣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